怕摔跤、怕磕碰、怕天氣不好……你養的是「塑料兒童」嗎?

2020-12-19 科學家庭育兒

寶爸媽對於各種疾病、營養品的名字可以說很熟悉了,但對於「塑料兒童」這個詞,可能稍顯陌生。

「塑料兒童」出自臺灣著名作家三毛的一篇文章。

三毛跟荷西原本是想帶家人外出旅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卻發現孩子們對這些並不感興趣。

相反,他們更加喜歡手上的漫畫、電視劇、遊戲機。

對於大自然中的美景,除了敷衍就只剩「怕」,怕泥巴髒,怕草叢中有蛇,怕花園裡有蜜蜂.......

三毛感嘆到:「城裡長大的孩子,最大的悲哀,在我看來是已經失去了大自然天賦給人的靈性。」

其實,三毛說的這種「宅童」現象,在如今更為普遍。

孩子們在逐漸被「塑料化」的過程中,切斷了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後,極容易出現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鬱、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現象。

而更加可怕的是,很多家長不僅渾然不知,還在無形中變成了「反自然養育」的幫兇。

「被塑料」化現象,比比皆是

養個孩子,各種擔心顧慮:

怕熱到孩子、曬到孩子、涼到孩子、熊孩子傷到孩子;外面有壞人、還有橫衝直撞的車輛;外面的東西都很髒,水不能摸,沙不能摳...

甚至,自己娃和別人家娃稍有不同就開始緊張。

就像科大大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

幹預過水到渠成的大運動

問:寶寶8個半月,能自己扶著站起來,我擔心過早站立會讓他變羅圈腿。這種站立我該阻止嗎?孩子會因此羅圈腿嗎?

答:對嬰幼兒來說,大運動發育是水到渠成事,不過家長應讓嬰兒清醒時多趴著。

趴著是大運動發育的起點。趴→抬頭→抬胸→坐→爬→扶站→扶走→獨站→獨走……

對於8個多月的嬰兒,只要自己能扶站,站立時全腳掌著地,家長就沒有必要阻止,也不用擔心孩子腿會因此變成羅圈腿。

看到孩子吃手、吮下唇、抱娃娃睡覺就幹預

問:孩子老喜歡吸吮手指、下唇,含著安撫奶嘴、安撫巾、衣服領入睡,一拔出來就哭,聽說這樣對牙不好,也不衛生,怎麼戒掉呢?

答:吸吮是孩子的生理需求,2歲前不算「壞習慣」。只要沒有出現嚴重弊端(手指脫皮、面目異常等),家長大可接納孩子的這個行為。

少說兩句,挑個品牌好點兒的,不傷牙的安撫奶嘴,經常消消毒。讓他吃個夠,滿意了自然就不吃了!

不然強行制止只會適得其反,甚至因此出現心理問題和睡眠障礙,親子關係也很容易受影響。

同時,家長注意觀察,孩子最近是否正在經歷什麼特殊的事情,是否有心理焦慮的問題。

天氣不好,為預防感冒,不敢帶娃出去

問:最近小區裡感冒的多,天氣變化快,我們都不敢讓娃出去玩......

①穿衣適當。穿過厚,易出汗,容易著涼、感冒。

②堅持每天定時外出換空氣,提高呼吸道對涼空氣的適應力。

③儘可能多喝水,增加體內代謝。

④全家大人和6個月以上兒童,應考慮接種流感疫苗。

⑤家中若有感冒者,與孩子適當隔離。

這難道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養育方式嗎?NO!讓孩子擺脫「塑料化」,接近大自然才是!

親近自然,擺脫「塑料化」

雖然在帶娃這件事上,每個時代的家長都會有不同的疑惑,但我們都可以摸尋出最適合自己的養育方式。

科大大經常看到寶爸媽留言抱怨:孩子太淘太愛玩了、好動、特別難管,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

既然家裡有匹「野馬」,何不趁著小長假,還ta一片「大草原」呢?

不走尋常路

如果擔心五一人太多,那就避開熱門景點,帶娃到小區、公園、或鄉下玩一玩。專走小路,探索不一樣的親子時光。

① 不要擔心孩子會摔倒,大膽向前走吧。

不同的臺階、長而平緩的石板、狹窄的小路,都會成為孩子的心頭好。

② 不要擔心寶寶不願意走路,我們可以帶她走一些有趣、略有挑戰的路線。

方法1:設定一個「小目標」,玩「找路燈」的遊戲,鼓勵寶寶一路走下來。

方法2:假裝遊戲,讓孩子模仿動物行走。

小狗伸著舌頭,一邊跑一邊汪汪的叫;

小兔子有兩支耳朵,蹦蹦跳跳的向前走;

大象有長長的鼻子,一邊漫步一邊隨意的晃動鼻子……

這些豐富而有趣的「扮演遊戲」,能促進孩子的抽象思維發展,也能讓時光變得愈加有趣。

感受自然變化

孩子天性屬於大自然,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會讓ta異常欣喜。

哪裡開花了?哪裡長出新葉子了?哪裡有蟲子了?太陽從哪邊升起?從哪邊落下?

這樣既可以幫孩子更好的領略大自然的魅力,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力也不會停歇。

要知道,大自然也是一位很好的早教老師!

發現小動物

雨後泥土裡的蚯蚓、樹枝上停歇的小鳥、植物間依稀可見的蜘蛛網、還有那無處不在的螞蟻......

螞蟻有幾條腿?它們住在哪裡?

為什麼一直爬來爬去?是回家,還是找尋食物?

孩子對小動物總是充滿了好奇,這樣親眼所見、親自探索的學習方式,相比在家看繪本更有趣。

近距離觀察植物

遠遠地看是一回事,湊近了揣摩又是另一回事。

我們教孩子不要破壞花草,除了口頭上說教,還可以讓他們湊近了看。

看葉子的形狀、紋路、花的形狀、顏色、姿態……

當孩子觀察得越細緻,也就會越專注和沉浸在自然界的美之中。

擺脫對塑料環境的依賴,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換上寬鬆舒適的運動衣鞋,帶孩子們和大自然來一場親密接觸吧~

相關焦點

  • 孩子請你記住:天底下所有的媽媽都是膽小,怕你哭、又怕你不哭
    我怕你穿得少,又怕你太熱我怕護士沒輕沒重,又怕自己搞不定幼童時我怕你走路太晚、又怕你走路太快摔跤我怕你太餓、又怕你吃得太多我怕你交不到朋友,又怕你隨便跟人交朋友上學後我怕你依賴媽媽長不大,又怕你長得太快我怕你嫌棄媽媽太煩人怕你在外邊受欺負我還怕你不再跟我說悄悄話……
  • 怕你這怕你那,害怕的東西沒完沒了,這輩子恐都怕不清了
    親親的小寶貝,小乾乾,小乖乖,自從有你這個可愛小天使的駕到,媽媽變成了世界上最膽小的媽媽,怕你哭,怕你被人欺負,怕你生病,怕你摔跤等等.....同時也讓媽媽從柔弱的小女生變成了無所不能女金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恨不能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捧給你,把世界上所有一切的美好東西都送給你,你是天你是地,你是媽媽世界裡的一切。
  • 養大狗,你怕了嗎?
    曾經問過一些人,如果能養狗,你最想養什麼狗,很多人的第一回答都是:大狗!讓元元感到意外的是,這其中很多都是嬌小的女孩子。養大狗的優點其實很明顯,首先就是拉出去極度拉風,大狗在一眾嬌小可愛的小狗中絕對的鶴立雞群,走哪都是焦點。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你懂嗎?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你懂嗎?本文由【亮哥說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老祖先總結了許多諺語,我們今天所說的「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你明白嗎?種過樹的人肯定知道一棵成年樹能經受風雨,但是剛剛種下的一些幼苗卻不能,也許不經意間搖動一下,樹苗可能就會彎曲。人們過去常常把人比作樹,當他們還小的時候,如果他們的缺點不能改正,那麼長大後就很難改回來。「女怕三撩」比較容易理解。
  • 這5件事養花人最怕,我都遇到過,你遇到過嗎?
    下面這5件事應該是養花人最怕的,你遇到過幾件?反正我都遇到過了,每一件都記憶深刻。一怕買到假花喜歡養花的人,幾乎都買過假花,而這是我們最害怕的。因為一開始大家並不知道買到的是假花,辛辛苦苦好水好肥伺候數十月,才發現是假的,那時候的心真的在滴血。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有道理嗎先說結論:「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帶有很強的歷史時代性,在古時候農耕文化下,這句話是人們長期的經驗實踐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新時代的現在,反而就沒有那麼大的指導意義了。我就出生在臘月三九天裡,而前段時間我奶奶過世,恰恰也在臘月。我就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談談這個問題。
  • 生他養他還怕他
    晨練時遇兩位老婦在路邊聊天,聽到一位說,最近胃不好,想吃點好的,但不敢給兒子說.另一位接住話頭氣咻咻的說:「給他說!生他,養他,還怕他。」後邊再說啥,沒有聽到,但「生他,養他,還怕他」這句話,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像撫養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責任一樣,孩子長大了贍養老人也是應盡的義務。但父母愛孩子是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孩子養父母有人卻勉為其難,得過且過。
  • 農村老話「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生活是多彩多樣的,特別是一些俗語,更是老人飯後的話題,雖然聽起來特別俗氣,但確有著它一定的道理。如果你也聽說過一些老話,那你肯定就會知道,這些老話都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
  • 你「怕」什麼
    我說:「你幼兒園小班就自己一個人睡,爸爸講完故事,就關燈睡覺了,怎麼不怕黑,現在長大了,反而怕黑了呢」?大寶說:「以前小什麼都不懂,也不怕,現在長大了,懂了一些,有點怕」。 二是兒童期(2~7歲),這個時候的人經常會說的一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怕自己做的事得不到他人的認可。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歷史大突擊每個國家都有許多俗語,那些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在生活裡,經歷,總結出來的,是智慧。今天我們的主人公不是人,不是物,而是一句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拖,狗怕摸」。這句話從字面上的意思可能不是很懂,雖然每個字都認識,每個字也都是知道意思的,但是和在一起就不太明朗了。難道是男的怕孤獨,女的怕成為寡婦,狼怕拖著或者拖把,狗怕別人摸它嗎?有點不通啊,很顯然這句俗語不是這個意思。就讓小編來解決大家的疑惑吧。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就來說一句農村的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男怕磨在我們所有人的印象裡,男人都是性格豪爽、做事雷厲風行,耿直,不喜歡拖泥帶水,當機立斷。俗話說「好事多磨」,難道男人也怕磨嗎?其實這裡磨的意思不是折磨,而是「軟磨」的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與男人的性格有關。
  • 俗話說: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俗話說: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發現很多人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會聽說過很多俗語,有的俗語,聽起來其實也是比較有意思的,而我們今天也是要說一句俗語的,而這句俗語就是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相信很多人也是聽說過這句話的
  •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這倆屬相不好嗎?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這倆屬相不好嗎?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為此我國古人也為我們留下不少人世間的道理,他們一代代的傳下來,希望後人能夠銘記,不要再犯相似的錯誤了,其中有成語、名言警句、俗語等等,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
  • 肺有「3怕」,是哪3怕?若是了解了肺部會更健康
    就比如說,在冬天要學會正確的養肺,也要清楚地知道肺器官的一些養生知識,它會比較怕這一些東西,比較喜歡一些東西。肺部有「三怕」戒掉一個是一個一怕香菸抽菸傷肺這事很多人都知道,其實吸菸不單單對吸菸者有危害,其噴出的煙霧我們叫做二手菸。但傷害更加巨大。吸菸和二手菸是導致肺部疾病的一大兇手,70%以上的肺部疾病都是由此原因引起的。所以肺部怕香菸。
  • 怕縫隙、怕聲響、怕影子,我家娃是不是膽小鬼?
    ,還怕蟲子、怕黑,完全沒有遺傳到自己的勇敢。寶貝經常會怕一些我們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比如害怕較大的響聲、怕縫隙、怕影子、怕陌生人、去迪士尼時看到平時愛的發瘋的卡通人物嚇得嚎啕大哭。。。這真的是因為寶貝天生膽子小,不勇敢嗎?自然不是!
  • 農村人說:「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啥意思?為什麼要怕?
    農村人說:「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因為疫情問題,想來很多人至今都是足不出戶的狀態。藉此機會,不妨多了解一下古代先人的文化。在很多農村地區,普遍流傳著「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的說法,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要怕嗎?1、三月怕三七農曆中的三月份,對於古代農業生產來說至關重要,是小麥、油菜等糧食作物的灌漿期,在北方地區,這個時間段也可以種植玉米。
  • 怕癢的男人怕老婆是不是?
    民間關於「怕癢的男人怕老婆」的說法由來已久(另一說是「怕癢的男人較溫柔」),雖然並沒有科學驗證來證明「怕癢」和「怕老婆」的必然關聯,但中國人相信「無風不起浪」,這讓那些自知怕癢的男人隱隱地感到有些不安,尤其是尚未結婚的年輕男人
  • 窮人最好別碰這四種車,不是怕你買不起,而是怕你買了也養不起
    窮人最好別碰這四種車,不是怕你買不起,而是怕你買了也養不起 第一款就是油耗非常高的車,典型的代表就是納智捷大七,這輛車在質量方面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各方面都挺好,之所以不建議購買的原因就是車輛太耗油了,一般的車在市區開的話百公裡油耗也就在十升左右,最多就十三四升,可這輛車不同,在市區百公裡18個油都是正常的,如果照它這個耗油速度,我們每個月光加油的錢就要多出好幾百塊錢,這些錢都是本不該花的,拿來買排骨不香嗎?
  • 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很多地方流傳有「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的這種說法,那這句話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了,又有著什麼深刻的道理告訴我們呢?今天一起來看看。首先第一句男怕柿子,說的是男子害怕柿子,這是因為柿子成熟之後非常軟,極其容易被人捏爛,而我們現實中,如果一個人怯弱膽小,任人欺負的話,就會被冠以「軟柿子」的帽子,如同軟趴趴的柿子被人捏在手裡,要知道,自古男人們希望自己是頂天立地英勇無比的角色,所以懦弱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特別敏感的詞語,也不希望別人以柿子來比喻他們,這會讓他們覺得別人再輕視他們,覺得他們好欺負。
  • 俗話說的好:「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道理?
    女怕三撩我覺得這句話更適用於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我們不是經常這樣講嗎?這也為我們的單身男性指出了一條明路:只要我們足夠堅持,用心去感化她,用時間去磨合,在她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我相信,再鐵的心也會被融化,再頑固的女人也會被你感動,對你心軟,接受你難道不是遲早的事情嗎?雞怕攆狗怕舔雞怕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清楚,雞的膽子是很小的,很容易受到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