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寶寶的繪本庫確實花費不菲。重要的是,你遠不能保證彈無虛發,本本都是寶寶的愛。——《騎鯨之旅》
所以呢,想省錢、不花冤枉錢,媽媽們要提高自己對繪本的鑑別能力!
今天我們來聊聊繪本的類型劃分,知道哪些適合自己的寶寶,哪些不適合自己的寶寶,這已經在省錢上邁了一大步了!
繪本的類型有多種劃分方式,而且不同劃分方式間也會有重疊,今天我們介紹三種:
1. 按材質劃分
2. 按內容劃分
3. 按設計劃分
1. 按材質劃分
繪本依據製作材質的不同,可以分為紙書、布書、木板書、塑料書、觸摸發聲書等。我們最常見的就是紙書和布書,紙書的材質一般分為銅版紙/膠版紙書(薄)和紙板書(厚)。
2. 按內容劃分
可以包含 【認知類繪本】和【故事類繪本】兩種
【認知類繪本】中展現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題材,畫面比較單純,沒有過於複雜的背景和情節,非常符合小月齡的寶寶。
在沒有了解繪本知識之前,這些繪本常常被我們在選繪本時過濾掉,比如第一買繪本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這本書裡動物的形態我個人並不覺得好看,但是因為它經典,所以選了它,每次我都會拿一堆繪本準備給然然讀時,她小手一定先拍這本,看到裡面的動物就會笑,所以不能以我們的眼光去幫孩子選書。
經典繪本一定是有它經典的道理的,他們的經典是源於無數孩子的喜歡,而不是家長的喜歡。
【認知類繪本】它們看似沒有什麼內容,但是實際上,寶寶們正把圖一個個印在自己的小腦袋中,當孩子可以將繪本中表達的事物與現實實物對應起來時,孩子會慢慢理解圖像,一點點強化自己的讀圖能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了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故事類繪本】是有時間、地點、主人公、情節的繪本,畫面元素更加複雜,一般都蘊含一些特定的情感,傳達的內容也更加豐富。這類繪本適合繪本「閱歷比較豐富「的寶寶。
為什麼我說繪本「閱歷比較豐富「而不是說適合幾歲的寶寶呢?
因為孩子不是天生就具備自主閱讀能力的,如果你從寶寶兩三個月就開始伴讀引導看繪本,那也許到了1歲Ta就可以聽懂並喜歡一些情節不複雜的故事類繪本了,但如果寶寶兩三歲才開始接觸繪本,那Ta的專注力和理解力都不會接受故事類的繪本,可以先從互動性強的認知繪本開始引導。
什麼是互動性強呢?
3. 按設計劃分
這裡我們主要細說一下我們最常見的紙書的不同設計。
一般在形式上經過設計的紙質繪本基本都為紙板書,它的材質更厚實,不易撕壞,互動性和遊戲性就會很強,更容易吸引孩子,有利於延長孩子的的專注力。非常適合小月齡寶寶。
1. 觸摸書
書中加入了「栩栩如生」的材質,將觸感與畫面合二為一,可以更好的激發寶寶的觸覺記憶。
2. 洞洞書/手偶書
顧名思義,有洞洞有手偶~
《Look at me》系列
《Look at me》系列
3. 翻翻書
翻翻書中的機關會更豐富,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自己探索的內容更多,中間小的翻頁可以很好的鍛鍊寶寶的精細化動作。
《爸爸我要月亮》是一種變種的翻翻書,通過折頁設計講畫面拓展到繪本以外,讓寶寶在閱讀的過程中處處是驚喜
4. 異形繪本
外觀不再是方方正正,更貼合繪本主題,吸引孩子注意力
杜萊紙板系列
5. 立體書
一種把寶寶從二維世界帶到三維世界的感覺,有利於寶寶空間感的培養,但是複雜的立體書不適合小月齡的寶寶,很容易看一次就被不可逆的摧毀,簡單的立體書值得推薦,如:
《我的情緒小怪獸》
6. 推拉書
書中會嵌入推拉頁,手指推拉機關可以發現更多內容,非常適合寶寶精細化動作的訓練。
《小熊很忙》系列
————
我是職場然媽咪
百日更新 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