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認真=工作能力強?其實,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體現在這在思維上

2020-12-15 職男小凡

我來說一個故事,當然,這是一個老闆的故事,他叫埃隆·馬斯克,就是那個「電動車」品牌,特斯拉的老闆。

這個人當年有一個非常瘋狂的計劃,要帶領我們地球人殖民火星,在我們常人看來,這幾乎就是一個異想天開的事情,科學家都沒有解決的問題,憑什麼你一個商人能夠解決?

然而特斯拉就是這樣一位狂人,他先是給人們算了一筆帳:

一個人如果想要以旅遊的方式去一趟火星,總共要花費100億美金,這對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希望達到的標準,是把每個人的成本降價到大概20萬美金,約合人民幣120萬左右。

120萬去一次火星,對於很多富裕的人來說,就變得很有吸引力了,聚集資本也就不算很難了。

於是,一個國家型和科技型的難題,就這樣變成了一個企業問題和資本問題,而這還只是開始。

接下來馬斯克發現,整個「殖民」環節,成本最高的部分,是火箭的發射和利用上,傳統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用完就丟棄。

解決火箭回收二次利用的問題,就能將成本縮減500倍,其次,燃料的改善以及裝載,都有很大的節索空間,於是乎,一個資本問題又變成了一個技術問題。

而且這其中,還沒把未來十幾年科技的發展進步囊括進去。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這個「火星移民」計劃開始有點靠譜了呢?經過這一輪拆解和分析,一個看上去匪夷所思的項目竟然可以落地執行了。

其實我要說的就是,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在評價一位員工工作能力的時候,往往考慮很多因素。

比如這個人是否有夠努力、工作是否認真、能不能按時完成布置的任務、有沒有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等等。

但是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這種評價標準其實是很不科學的,怎麼樣算努力工作?每天都義務加班嗎?什麼又叫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你老闆都想不出來的事情,我一普通員工可能擠破頭也一樣想不出來啊?

所以說,在評價一個人工作能力的時候,這些人為的、不科學的標準都要通通靠後,判斷一位員工的工作能力強不強,其實只要看一點就夠了,那就是看這個人是否具有「拆解思維」。

所謂的拆解思維,就是看一個人能不能把一個很大、很難的目標,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並最終逐漸完成。

著名的管理公司「麥肯錫」就曾提出過,工作中沒有不能完成的任務,只有不會拆解問題的思維。

由此可見,拆解思維在工作中有多麼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拆解問題的能力,或者說,怎樣做,才能擁有拆解思維呢?

01.明確問題並理解問題

當老闆發布一個任務時,員工能不能明確問題並理解問題,這一點尤為重要。

首先,要能夠找出這個任務的關鍵點,以及老闆關心的點,在這個基礎上,判定自己需要完成怎樣的目標,有了目標,再考慮如何配置自己所擁有的資源。

僅僅是三個步驟的思考,就已經把問題看的很透徹了,而且也立馬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怎麼行動。

02.拆分及定位問題

很多問題之所以難搞就是因為它特別的宏大而複雜,但這並不意味著,複雜的問題就沒有辦法去解決。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拆解思維的人,內心都會構建一個「問題樹結構」,通過一環一環的拆解,最終找到問題的根源,具體的方法是:

第一:你要找出問題中存在的核心問題和起始問題。這點特別重要,之後的每一步都是基於這一點;

第二:要確定導致核心問題和起始問題的主要原因;

第三:要確定核心問題和起始問題導致的主要後果。第二點講的是原因,現在是後果;

第四:根據以上的因果關係畫出這個問題樹;

第五:反覆審查問題樹。看看哪裡還缺東西,進行最後的補充和修改。

這五步之後,我們就完成了一個特別好的問題樹結構了。

03.提出解決方案

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被拆解和分析之後,其實接下來要做的非常簡單,就是針對這些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就OK了。

04.總結問題

僅僅是能夠分析和解決問題,還是遠遠不夠的,有拆解思維的員工,他們還很擅長復盤和總結問題。

有的時候問題和解決方案還都不是最重要的,正確與否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讓別人是否覺得這個是對的,要比你自己是否覺得對的更重要。

說一起道一萬,我們在衡量一個人工作能力的時候,依據的並不是他有多高的學歷,也不是有多少次努力加班,畢竟在老闆看來,你很努力,但不能完成工作任務,這是沒辦法給企業創造價值的。

真正要看的,就是這個人能否把自己所面對的困難,轉化為可執行的任務,在職場裡,協作和創造價值,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拆解思維也並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我們在長時間的工作中去慢慢培養和磨練的,所以說,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先站在問題的對立面,心懷畏難抱怨的情緒,不是氣的直跺腳,一味的罵老闆不是人。

而是,應該認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應該有的一種表現。

相關焦點

  • 怎樣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
    #籠統評價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不強是個偽命題。1.關於公式的綜合說明其實任何人的能力都是很大的,為什麼呢?因為大家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在學習知識、思辯深度和對於環境的適應與觀察上,潛在能力都差不多。但是不同的人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的能力表現相差很大,這是個人潛在的靜態能力在情緒、願望和心理等多重作用下的結果。
  • 職場上,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這幾點是標準
    工作能力這包括其知識、技能及行為是否能夠配合其工作。簡單來說,工作能力就是一個人是否有適合的能力擔任一個職位。一個人的能力,源自於他的行事作風、處事習慣以及思考方式。其實對一個人判斷工作能力強不強,最好的方式就是聽其言,觀其行,想知道他的能力,就不能只是簡單地考察他在某個具體任務上的完成情況,而是需要去了解他的做事習慣和思考習慣。
  • 怎樣才能看出來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這幾點是標準
    朋友問我:怎樣才能看出來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如果從企業的角度看,工作能力強不強就看能否有效解決問題!其他的都是扯淡。解決問題當然要以工作績效為導向,你績效越好,在老闆眼裡的能力就越強。就這個話題,我說說個人的一些觀點,僅供參考。
  • 如何判斷一個人工作能力強不強,怎樣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強的人有哪些特徵?這篇內容阿胖不僅會給你展現工作能力強的人的特徵,還會給你展現變成他們那樣工作能力的方法,讓你也變成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工作能力強的人,能夠快速的解決專業上的問題,不僅如此,他還能夠持續的學習,讓自己的專業能力進步,並且專業水平能夠持續的比同級別的人高,甚至比一些比自己有經驗的人專業呢能力還強二、人際交往工作能力不僅僅限制於專業能力,凡是能夠讓自己工作的更好的能力都屬於工作能力的一種,那除了專業能力之外
  • 職場中,怎樣才能看出來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在本職工作上,一定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要能拿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才是一個人在公司站得穩的最重要的基礎,你做好了這件事,上級才會相信你有能力做好現在的工作,也才會增加對你的信任,這是一個循序積累的過程。第二,溝通的能力。
  • 怎樣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不強?
    衡量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是否強,我們需要多維度地去看待,以下我總結的這幾個維度可以給各位作一個參考,以便去衡量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弱。 以我自己多年來的觀察總結思考來看,一個人工作能力強弱可以分為如下幾點: 一、與領導同事相處的理解溝通能力 公司是一個大團隊,很少有行業的員工能夠單兵作戰獨立完成任務的。對一個職場精英來說,交代、理解、執行任務,是衡量一個人工作能力的首要品質。
  • 判斷一個人的賺錢能力,從這兩個好習慣可以體現,不妨對照下自己
    從大學畢業,步入社會之後,你的能力體現,不再是考試分數了,而是看你的賺錢能力。雖然講賺錢感覺很俗氣,但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上,有時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大部分都體現在「賺錢能力」這件事情上,不一定說賺錢越多的人越受歡迎,而是賺錢能力強的人,在未來幾年,才是真正吃香的人。
  • 那些工作能力強的人,都善於利用思維模型
    很多人都是學習的足夠多了,但實際上卻無法發揮作用。假如你想讓學到的知識、方法、思維在生活工作中發揮真正的作用,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得真的去用,要讓理論與實踐聯結起來,要讓它們去幫你解決實際問題,不然一直的努力也不會有進步。
  • 工作能力強但不漂亮和漂亮但工作能力不強,誰在職場更有競爭力?
    工作能力強但不漂亮和漂亮但工作能力不強,哪個在職場更有競爭力?這個問題體現了女性朋友們在職場中常會遇到的狀況。大家的觀點普遍認為:工作能力強但不漂亮的人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我試著從不同角度來闡述下,我的觀點是:兩種人具有等同競爭力。
  • 怎麼判斷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強?
    一個人的邏輯性思維非常重要,這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的高度,寬度,角度等等,簡單的說,決定了你的職業天花板,在單位,為什麼有的人能高薪,有的卻薪資較低,其實根本在於思維,而邏輯思維又是思維基礎重要的能力!我說下實際工作中,我在工作怎麼判斷一個人邏輯思維能力情況的經驗吧。
  • 怎樣才能看出來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
    職場中,工作能力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的人善於溝通、有的人善於做事、有的人善於合作,不同的能力特徵匹配不同的崗位。在所有能力背後,柯維博士對成功的職場人士做了分析和總結,最後提煉出了《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些習慣背後都對應的一種能力,書中把人的成長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依賴、獨立、互賴。
  • 邏輯思維分享:工作能力強不強要看這六方面的能力
    不需要你有多大的能力,但是,能讓你的協作夥伴知道你的能力邊界和行動進度,就叫靠譜。這是最簡單的社會化要求。做到了這一點,你就是一個合格的職場人了。請注意,能達到這個要求的人,其實剛開始並不多。我們經常會在工作中表揚一個人,說,事情交到他手裡落不到地上。什麼意思?不是說他幹什麼什麼都能成,那是神仙。而是說,他即使沒有把事幹成,大家也相信他盡到了自己的努力,已經把可以嘗試的方法窮盡了一遍。
  • 不會匯報,工作能力再強也沒用
    「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領導還是看不見我的努力?」……上述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你不善於向領導匯報工作。但一個好的匯報至關重要,正如《哈佛學不到》的作者馬克·麥考梅克說的那樣:「誰經常向我匯報,誰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誰經常不匯報工作,誰就沒有努力工作。這也許不公正,但是你的老闆又能根據什麼別的情況來判斷你是否在努力工作呢?」儘管該判斷方式頗為武斷,但說明了一點,除了把工作做得出色之外,也要學會做高質量的匯報。
  • 工作能力強的人:都有這6個特徵,解決問題舉重若輕
    一般來說,這種期望值是逐步往上的一種趨勢。業績做得越來越好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會高於公開宣布的公司法定期望值。同事的期望值:其實,這是一種最高的期望值,因為讓同事服氣是不容易的。但作為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是需要大家在心裡服你的工作能力。
  • 工作能力強不強,就看這4點!第3點尤其重要
    在職場中,要想混得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工作能力,不然遲早被別人超越並淘汰。但是如何提高工作能力?很多人卻無從下手,下面給大家說說工作能力體現在哪些方面,尤其是第三點,希望對迷茫的職場人有所幫助。老闆顯然很滿意員工B的工作。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兩位員工的明顯區別,這就是工作能力的區別,工作能力強的人懂得如何把事情作周全,讓老闆省心省力。2、工作能力強的人做事更有計劃。工作能力不僅體現在做事上,也體現在做事規劃上。
  • 一個人職業發展靠的是什麼?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二者缺一不可
    職業發展是每個人都在努力追求的,通過職業發展,更能體現出個人的價值和能力,是自我體現的一種方法,並且能贏得社會的尊重。但是怎樣才能得到好的職業發展呢?關於這一點,人們的觀點不一,有人認為,一個人發展,關鍵是自己的工作要幹得好,也有人認為,要想發展好,必須有自己的貴人,也就是人際關係。看上去兩種觀點都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工作幹得好,得到發展的人大有人在,同樣,因為有關係,得到快速提拔的人也很多。但實際上,如果想職業發展比較好,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二者缺一不可。
  • 職場上,如何提高工作能力,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5個方法
    今天老夏分享的是如何提高思維邏輯深度?深度詳解提高個人的能力,提高職場競爭力在生活中,我們常提到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往往可以在工作生活中得到我們更多的認可與欽佩。那麼邏輯思維能力是什麼, 具有深度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我們就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又該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深度呢?
  • 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訓練思維能力這4個辦法很...
    很多網友都在說:「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思維能力強,前途不可量!」的確,像胡宇軒這樣的孩子畢竟還是少數,也並不會有大把大把的孩子像他一樣都是高智商,思維能力強。 但,智商是天生的,思維能力卻可以通過教育提升的。而思維能力的差距,往往就是孩子未來的差距。
  • 工作能力強的人大家覺得很拉風,其實背後藏著這5種苦
    你肯定被職場上那些工作能力強的人吸引過吧,而且還對人家產生特別羨慕之情。所以如果你也想成為工作能力強的人,第一個要吃的苦就是關於非一般忍耐的苦,做到了你也很拉風!二、超一般的付出---不做到與眾不同就不會很拉風付出每個人都會,堅持可能每個人也都在做著,但是有誰能夠做出超一般的付出呢?答案肯定是那些工作能力強,你認為很拉風的那種人。
  • 工作能力強就能當好管理?別太天真了
    特別是在挑選員工去當管理者的時候,只是很簡單的認為工作能力強即可。可是現實中卻發現:很多業務能力強的員工當上管理者之後,自身變得不堪重負,而所帶領的團隊既沒有戰鬥,也沒有凝聚力,一盤散沙。那麼,如何才能做好自身的角色改變,把自己從員工轉變成管理者呢?至少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