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交流是種怎樣的體驗?

2020-12-12 阿南lory

大家好!我是一個學了幾年英語口語的小文藝青年,我的英文名字叫做Lory。

全英文和外國人進行交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記得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我就有一個願望,加入學校的英語社團,學習英語口語,希望有朝一日能帶著自己的家人去世界各地看一看的時候,也能自己輕鬆的交流。因為在世界上,英語是非常通用的語言,阿里巴巴的創始者之一,馬雲也是因為非常流利的英語口語,而打開了世界的大門。

也是因為這樣的種種原因和心願,我在大學加入的第一個社團,就是英語社團。也就是在這裡,我認識了一群熱愛英語口語,渴望用英語來表達的朋友。我們幾乎每天堅持早上六點多起床,當時學校還要早操打卡,因此,我們早操打卡完之後就會直接去到我們學校的「小樹林」,也正是在這裡,在學長學第一個姐和同伴的努力下,我打開了我英語口語的大門。

好啦,回到正題,全英文和外國人交流是種怎樣的體驗呢?

在英語口語逐漸提升的過程中,我也嘗試著去認識一些外國留學生。第一個認識的他叫做Deden,他是善良且有趣的人,但是就是比較懶,因為會經常因為睡覺而忘了咱們所約好的事情,不過都是些小事啦。也正是因為認識了他,我對英語口語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剛開始我總是怕說錯,所以說話支支吾吾,他直言不諱地告訴我,it doesent matter,say what you think?I can understand you.

也這是這簡短的兩句話,讓我瞬間開竅,在之後的聊天種,我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我不管到底是否正確,只要能彼此明白,當然不足之處再私下鞏固。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才了解到他所在的國家英語並不是母語,他也是後來才學習的英語,而且只花短短的兩年時間,這也讓我感到很驚訝,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學好英語口語的想法。平時在校園散步的時候,我還會告訴他怎麼bamboo(竹子),leaf(樹葉),偶爾還會一起打打籃球,當然他也會經常分享一些有用的英語表達給我。在他的幫助下,我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在他介紹下,我還認識了另外一位外國朋友-Alex,一個彈吉他彈了8年左右的夥伴,所以在平時的聊天中,我會經常和他聊到關於音樂方面的東西,當時他推薦給我一首歌《南方姑娘》,當時趙雷的成都還沒火。也正是大家都有不同的領域,所以在和他們全英文交流中,我也逐漸打開了自己的思維。

那就是勇敢的表達,Say what you think,do what you like,and stick to it.(敢於表達,堅持熱愛)

相關焦點

  • 在崑劇院當英文「字幕君」是種怎樣的體驗
    他本科就讀於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2004年到南京大學做交流生後,開始接觸崑曲。「剛看崑曲那會兒,印象最深的是看胡錦芳老師演的《療妒羹·題曲》,即使我的中文在外國人裡算不錯的,但還是看不懂字幕,完全不知道什麼意思。」
  • 速賣通平臺認可的英文商標是怎樣的?有5種類型哦~
    速賣通平臺認可的英文商標是怎樣的?有5種類型哦~ 速賣通平臺認可的英文商標是怎樣的?
  • 和中國人說英文是怎樣一種體驗?
    和中國人說英文是怎樣一種體驗?
  • 廣東廣州:全英文交流讓外籍失信人信任配合
    model and quantity of the fitness equipment.The court will entrust an evaluation company to evaluate the value according to the law……」8月6日15時,在廣東廣州番禺的一處健身房內,當來自丹麥的被執行人Thomas在我用流利的英文對其進行解釋後頻頻點頭
  • 高強度培訓,全英文教學,在「領航計劃」培訓營學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陳輝宇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課程信息量較大,脈絡結構和體系清楚,覆蓋跨境併購交易全流程。Michael老師在其課件和講授中利用表格、柱狀圖、案例分析、概念講解等多種模式,靈活多樣,非常受用。課程形式多樣,互動交流充分培訓營十分注重採取多樣的課程形式進行教學,真正幫助律師學員能夠實際掌握執業技能。在課堂上,講師與律師學員面對面地交流和互動,不僅每位律師學員都能參與到交流環節中,講師還會對律師學員表現進行點評。很多同學對課堂的特色教學環節印象深刻。
  • 2019海外研學|​研學沙巴,體驗全英文課堂(上)
    FKJ採取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課堂上,師生、學生之間有著更多的交流與互動Dr.Noor Maizura詳細介紹了華盛頓協議(具體含義可自行百度,反正就是很厲害有木有?)。
  • 開言英語APP線上英語角全面開啟,足不出戶擁有全英文交流體驗
    (原標題:開言英語APP線上英語角全面開啟,足不出戶擁有全英文交流體驗)
  • 小時候,我以為當了英語老師就能夠和外國人用全英文交流了,結果
    三年級下學期快期末的時候,我們學校來了一群外國人參觀我們校園,學校派我們英語老師充當臨時翻譯,據小道消息得知,我們老師跟他們交流是全英文無障礙的。到我們四年級開學的時候,在校園裡沒有看到他,英語老師換了一位,聽班主任講,他被調到重點中學去了。
  • 記憶力超群是種怎樣的體驗?
    - 01 -記憶力超群是種怎樣的體驗?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帖子:「記憶力超群是種怎樣的體驗?」就像用單詞卡記英文單詞。只要反覆進行這樣的訓練,就像一看到英文就會立即想起日文意思一樣,他們一看到撲克牌,腦海中就會立即浮現出相應的具體人物或動作。
  • 怎樣選擇一個專業靠譜的英文輔導班?
    隨著英文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家長也越來越重視起孩子的英文學習來。但是面對著市面上良莠不齊的英文輔導班,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一個專業靠譜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應該怎樣選擇英文輔導班。1、選擇英文輔導班看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選擇英文輔導班的時候,一定要看機構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把控。具體看一下英文輔導班,是否對教師的選拔有嚴格要求、是否有相應的培訓和考核制度,因為這兩點是對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保障。
  • 擁有稀有姓氏是種怎樣的體驗?
    那麼,擁有一個稀有的姓氏,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名是單字一個「寧」。小學還好,最多被同學起外號叫「橡皮」、「相片」、「小象」、「大象」之類的。   直到上初中歷史課學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裡面有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正常斷句就是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班同學的斷句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楊冪爆料女兒趣事,與「雞蛋」全英文交流,網友:這就是差距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位就是楊冪的女兒小糯米,據楊冪爆料,年僅4歲的小糯米現在都已經會全英文交流,對此楊冪也笑稱自己要抓緊學英文了,怕趕不上女兒。在楊冪參加《真正男子漢》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領略小糯米的英文功底了,在節目中楊冪打電話給女兒,電話那邊就傳來了小糯米甜甜的「I love you」,在訪問中,楊冪也表示現在的女兒一開口都是英文,還打趣著說要努力學習英文,怕以後都交流不了。
  • 100offer用戶進入新加坡網際網路公司,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想知道國內的程式設計師在國外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嗎?今天將由100offer帶我們去看一看經過他們推薦在國外工作的一些程式設計師們。
  • 脖子以下全是腿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ylor Swift價值2.5億的美腿生動的解釋了「脖子以下全是腿一種怎樣的體驗」。
  • 從北京辭職到新加坡全職學英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手足無措的紅梅卻發現,同事們幾乎人人都掌握了基本英語,與客人溝通交流起來毫無問題,只有自己「開口就跪」。 回想到之前幾次也有外國人向她問路,熱心的紅梅剛想開口,就發現自己說不出來,即使鼓足勇氣說了幾句蹩腳的英語,對方也一頭霧水聽不懂。路過的小孩倒是都能用清晰的英語給外國人指路,只留她一人以尷尬收場。
  • 在全球學術大牛面前作英文報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幸獲得系裡對研究生出國開會的資助,我獲得了一次出國開拓視野,與頂尖科學家接觸,與全球同行交流學習的寶貴機會。 ◆  參會見聞我很幸運地在所在會場獲得了一個15分鐘的口頭報告的機會,第一次出國開會而且作全英文的口頭報告,心裡緊張又興奮。而我前面的邀請報告人是碳納米管領域的大牛Ray Baughman教授,報告廳早早來了許多領域內的知名教授。
  • 不上英文機構的雙語兒童:到位的家庭英文啟蒙是怎樣一種體驗?
    書友@Ashley家的小姑娘今年3歲半,從來沒上過英語培訓班,通過在家讀原版書,「雙語兒童」悄然上線,和同齡外國小朋友交流無壓力…@Ashley說,英文是女兒生活的一部分,帶她去看更大的世界,去認識更有趣的人。
  • 未來的信息交流形式,會是怎樣的?
    編輯導語: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交流的形式也變得豐富多樣。從面對面交流到篝火狼煙、從語言到文字、從語音到視頻,信息交流已經逐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你有沒有想過,未來的信息交流傳達形式會是怎樣?本文作者基於這個問題展開了思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資環學院】意猶未盡的全英文課程
    「我的專業英語詞彙豐富了很多,聽力和口語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非常感謝外教老師帶來的課堂體驗,希望學校以後還有更多這樣的外教課堂。」連續兩年參加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Louis McDonald教授暑期課程的2017級的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譚滔滔同學說。
  • 33 歲生日,分享我的第一個全英文播客
    去年生日,我聊了聊 4 種不同的創業者,自我定位是 vendor。過去這一年,這個身份一點沒變,我沒有少在朋友圈吆喝,在微博上也越來越活躍,為的是有更多人知道我們的社群和課程。我每天的工作除了完成例行的教研工作外就是在想,怎樣給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怎樣讓產品體驗更好,怎樣讓下個月續費的比例保持甚至提升。每個月初統計上個月的轉化數據是我最期待的時刻。說到創業,上周我錄了人生第一個全英文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