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那盆被罵30天的植物,死了?多少中國人被宜家騙了!

2020-12-18 人民日報

最近,朋友圈中出現了一條很熱門的推送,標題大多是「那盆被欺負30天的植物,被罵死了……」。說的是兩盆同樣的植物,同樣的環境條件,一盆對它讚美,另一盆對它辱罵,30天後,受到讚美的植物枝繁葉茂,而那個被罵的植物枯萎了。

這些文章刷屏之後,又是一波火熱的雞湯文橫空出世。那麼問題來了:植物真的能聽懂人罵它嗎?如果用普通話和廣東話罵,植物都能聽懂嗎?被罵了之後真的會枯死嗎?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真相!

1

先了解一下是什麼植物被罵了

古代就有成語「指桑罵槐」,不過人罵樹的確切動機和樹是否真的被罵死,恐怕都很難考證了。

躺槍的桑樹

直到2018年4月,國外有人通過視頻記錄的方式,告訴了世人,植物是可以被人活活罵死的。這個視頻記錄了這樣一個「科學實驗」,當你用讚美詞對待一株植物時會發生什麼?而另一個植物,如果謾罵它又會怎樣?

然後,他們開始欺負一株植物。這一次,被欺負的是香龍血樹。

香龍血樹來自龍舌蘭科龍血樹屬,這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室內觀賞植物。很早以前,它從熱帶非洲的家園被人引種到了歐洲栽培在植物園的溫室內。後來,香龍血樹因為四季常綠、耐旱耐陰的優點,經過園藝品種馴化,香龍血樹成功佔領了室內觀賞植物的一席之地,憑藉著自己身強體健適應性強的風格,很快成為了重要的室內裝飾植物之一。

香龍血樹

視頻中,試驗者從其中一家商店裡買了兩株香龍血樹,並把它們安置在一所學校裡。他們讓一些孩子幫忙錄製錄音帶,一半是讚美,一半是刻薄。然後,這些錄音帶在30天內為植物播放。這兩種植物都得到同樣的照顧,同樣的水、光和肥料。

不過,但當一株龍血樹受到稱讚時,另一株則受到辱罵。經過三十天,在視頻的「見證」下,受到表揚的龍血樹仍然枝繁葉茂,而那棵被謾罵欺凌的香龍血樹卻被活活「罵死」了。

2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相信

很快,這則來自境外的報導和視頻,經過國內媒體的渲染髮酵,迅速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眾多媒體紛紛報導了這事。

「如果你愛一株植物,不要忘了告訴它。雖然,它不會記得你的名字和模樣,卻能夠感受到你的觸摸,你對它說話時空氣的流動,也許你就會成為它生命裡唯一一個對它表達愛意的人。」

緊接著,眾多極富情感的專欄作家,紛紛以飽滿的熱情和深沉的愛寫出了更多讓人淚目的作品,從善待植物善待兒童到善待人類自己。甚至,經過思維的發散,這個試驗似乎還從某個層面上「證明」了植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開啟了靈智,具有了某種「意識」。

在視頻「見證」下發生的奇蹟,如同一鍋又一鍋濃濃的心靈雞湯出爐了,也許還會有更多讓你涕泗橫流的作品繼續問世……

只是,這結論真的是科學嗎?

3

來看看殘酷的真相吧

當我們順著眾多報導的脈絡追溯始源,不難了解事情的始末。2018年,一家名叫宜家的瑞典公司阿聯分部與廣告代理商合作,製作了一個營銷宣傳視頻,以支持該公司的「拒絕欺凌」的活動。這個為了營銷宣傳而拍的廣告故事片,表達了讓孩子們遠離欺凌的主題,似乎不失為一個好的廣告。

儘管在沒有任何的科學機構的介入和見證下,廣告公司仍然宣稱他們「公正」地進行了這次試驗,並且通過一次試驗便得到了他們所想要表達的結果。無論如何,這一系列由廣告公司組織的套路,真的起到了比原先預想還要火熱的效果。

其實,在此之前,關於聲音或語言對植物的影響的故事還有許多版本,有的還出現在各類「科普」作品之中,比如很早以前便有過在西紅柿田地中播放悠揚動聽的音樂,於是獲得了更高的產量的報導,以及諸如經常挨罵植物也會長得醜的神奇故事。

早在14年前,著名的探索頻道在2004年11月第23期《爆炸屋》節目裡,曾做過一個關於環境聲音和植物生長關係的實驗。在名為「談話有助於植物生長」的試驗中,同一種植物被放置在七個溫室中,每個溫室的光、溫等環境因素相同,但分別播放不同風格的環境聲音。

其中兩組播放讚美的話語,兩組播放責備批評,還有兩組分別播放古典音樂和強烈的重金屬風格音樂,還有一個對照組什麼聲音也沒有。然而,試驗結果表明,不管環境聲音是友好還是憤怒,植物的生長似乎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個溫室長達六十天的試驗中,記錄強烈死亡重金屬音樂溫室裡的植物,反到是生長得最好的

也就是說,無論是否對植物說話,無論用哪種語言哪種方言罵植物,植物都聽不懂。

4

植物的「感觀和意識」

植物感知或生物交流是一種超自然的想法,即植物是有知覺的,相當於第六感或第二視覺,它們會經歷痛苦和恐懼。不過,由於植物缺乏神經系統,這個想法並不被主流科學接受。關於植物感知的超自然論斷被科學界的許多人認為是偽科學。許多年來,關於植物是否具有意識,總會是網絡上最為熱議的話題。

顯然,讓植物變成這樣只是大家的幻想

早在1848年,德國實驗心理學家古斯塔夫·費希納首次提出了植物能夠感受情感這一概念,認為植物能夠感受情感,通過談話、注意、態度和情感,可以促進健康生長。

上世紀60年代,中央情報局的審訊專家克利夫·貝克斯特進行過一項研究,通過使用測謊儀測量澆水時的電阻值使他相信植物具有第六意識,可以和其他生物交流。貝克斯特的說法經過報導後,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不幸的是,後來當植物生理學科的科學家試圖使用相同或改進的設備重複這些實驗時,結果一致為否定的。進一步的調查表明,貝克斯特最初的觀測結果可能是由測量程序有缺陷所導致。

有的時候,面對冷冰冰的數據和結論,許多人總是更樂於接受更加溫情的結果,或者寧願要一個更加浪漫的答案。在給予別人關愛和溫情的時候,我們總是期待著對方人性化的回應。因為這讓我們顯得更善良或者讓我們更快樂。

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披著科學外衣的視頻並不一定是真正的科學,真正的科學都是經過了很多人反覆論證的。如果有興趣,可以拿自己家養的植物試一下,對它播放刻薄的錄音看看它一個月後會不會枯萎,當然在此期間一定記得給它澆水,避免它因為缺水而枯萎!

相關焦點

  • 那盆被霸凌30天的植物,終於被「罵」死了——揭示語言能量的驚人秘密
    >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左邊那盆被diss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給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我爸媽在我12歲時離婚了,我媽每天罵我,經常讓我去死。我爸媽天天說我沒用,說我是個廢物。從來都沒誇過我,罵我最多的就是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 罵了三十天,植物被罵死: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左邊那盆被diss了30天的植物 活生生給罵「枯」了 而右邊那株每天誇獎的 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爸媽在我12歲時離婚了,我媽每天罵我,經常讓我去死。我爸媽天天說我沒用,說我是個廢物。 從來都沒誇過我,罵我最多的就是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 植物被罵30天死亡!看完還敢罵孩子嗎?
    作者:瑞敏來源:瑞敏兒童教育資源那盆被霸凌30天的植物,終於被「罵」死了:▼循環播放30天後左邊被言語霸凌的植物,葉子枯黃,形態萎靡;右邊飽受稱讚的植物,則生機勃勃、朝氣十足:死前她又挨了兩場罵,只因她穿衣服太慢和洗頭時間太長。被罵完之後,她說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間休息。母沒在意,匆匆出門拉貨。過了十二點,等父母回到家,發現她已經停止了呼吸。
  • 30天能把植物罵死,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阿聯宜家為了讓本地居民意識到「語言暴力」的危害性,把兩盆長勢喜人的盆栽花搬到了當地學校做了個實驗,實驗結果令人匪夷所思卻又意味深長。在這三十天裡,兩株花都罩上了透明玻璃缸,每天獲得一樣的護理,澆水一樣多、施肥一樣多,光照也一樣多,也就是它們的生存環境幾乎是一樣的。
  • 植物被罵30天會枯死?來,幹了這碗假雞湯
    最近,朋友圈中出現了一條熱門推送,標題是「那盆被欺負30天的植物,被『罵』死了……」。
  • 被欺凌30天終於被「罵」死了——揭示語言能量對孩子的驚人秘密
    然而,只能說「同樹不同命」,拉近點鏡頭能看見,左邊那盆上寫著「這株植物被欺凌」。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 真是玩命誇你都不嫌多,就這樣持續進行了30天,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30天3D辱罵,活生生把植物給「罵死」!你還對孩子惡言惡語嗎?
    最近阿聯宜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者挑了兩株生長情況一樣的綠植給綠植裝上保護套,放在學校大廳裡,每天接受一樣的光照、一樣的澆水施肥,同進同出,儼然一對雙胞胎。唯一不同的是,孩子們對它們的態度。左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霸凌」。而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學生可以透過現場錄音的形式,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參與實驗,這些話每天在綠植「耳邊」被循環播放。「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你還活著嗎?」
  • 「才罵了30天,它居然死了?」逼死孩子的不是拳頭,是舌頭
    才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曾經有人做過這一個實驗,實驗的地點是阿聯的GEMS校園,對象是2盆綠植。不同的是,這兩盆綠植一盆被貼上了「這株植物被霸凌」,另一盆被貼上了「這株植物被褒獎」。通過錄下學生們對這兩株綠植的辱罵和表揚兩種態度,並每天都在綠植的「耳邊」循環播放。
  • 連續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
    孩子解釋道:「小讓(鄰居家的小孩)好可憐,他媽媽不尊重他,罵他敗家,還說他是豬頭。」「媽媽,謝謝你從來沒有這樣罵過我。」那一刻,小語心裡不太好受。原來,只是這樣,孩子便會對我們心存感激。2才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
  • 植物30天被罵死,可怕實驗告訴家長:為人父母,請管好自己的嘴
    弄得到處都是,髒死了!」一邊說,鄰居還伸手去扒拉孩子身上的米粒,孩子默默地低著頭,看著手裡的碗,不知所措。看見我來了,鄰居一把把孩子拽到旁邊,大聲說:「沒看見別人要走路嗎?給你說這麼多遍了,還是這樣,整一個就是豬腦子!」
  • 羅家德「複雜思維」:在不確定時代建立長期性穩健系統|吳聲薦讀
    「吳聲薦讀」如何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熟悉新的社會法則,學會看待「不合理」的複雜現象,並進一步從中獲益?今天《吳聲造物》推薦的這篇內容,來自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羅家德最新一期「知乎私家課」,主題為《複雜思維:熟悉新社會法則,學會適者生存》。經營人脈圈、保持社會系統的「生態平衡」、評估自己的社會價值……羅家德在課中講述如何用 4 大概念工具建立「複雜思維」。
  • 植物30天被罵死,可怕實驗告訴家長:為人父母,請先學會閉嘴
    其實父母也是需要成長,那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養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呢?>孩子穿衣服慢了,也罵;孩子考試考差了,罵得更兇了;他們都認為孩子就是需要罵,不罵是不會長記性的,卻不知這一句句簡單的話,卻如同冰錐直插入孩子的心,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傷害。
  • 「才罵了30天,怎麼就死了?」被語言暴力毀掉的孩子有多痛
    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實驗吧:一盆健康的植物被活生生「罵」死了。事情發生在阿聯,實驗者挑了兩株生長情況一樣的綠植。給兩棵綠植裝上保護套,放在學校大廳裡,每天接受一樣的光照、一樣的澆水施肥。唯一不同的是:學生對它們的態度。
  • 一棵被人類「罵死」的樹——生活裡無處不在的語言暴力
    近期阿聯宜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在自己店裡挑了兩株,長得差不多的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校園裡。每天給他們施一樣的肥,澆一樣的水,曬太陽也是同進同出。然而同樹不同命,左邊那盆上寫著,「這株植物被霸凌」,並對它進行「語言攻擊」;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所有看到它的人,要對它進行溢美之詞的讚美。不論是語言攻擊的那棵悲劇樹,還是接受讚美的那棵幸運兒,都提前錄好音,然後把音頻在植物「耳邊」循環播放。
  • 從「迷宮」到「迷你店」,宜家怎麼越開越小了?
    它拋棄了遙遠的市郊,去到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原宿、上海的靜安寺等大都會中心,開出佔地面積只有標準店 5% 左右的「迷你店」。 逛宜家,也能成為城市居民的即興遊了。 「任性」的迷你店,一場持續的城市實驗
  • 宜家的「藍盒子」,怎麼越開越小了?
    至於冒險,指的則是宜家著名的「迷宮式」動線設計,在(周末)踏入購物區的一刻前就必須做好在擁擠的人群裡緩慢前行兩小時的準備。▲ 圖片來自:Memedroid傳統的「藍盒子」,就像是一個位於市郊的「設計我家」主題樂園,一站式提供平價瑞典吃喝買體驗,但得以門檻不低的時間精力作為交換。
  • 宜家是如何將購物袋,打造成風靡世界的「行走廣告牌」的?
    而宜家,則通過其高度統一的藍黃色視覺,建立了自己的「視覺記憶錘」。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無論是宜家的商場外觀設計,還是積分卡、盲盒玩具…宜家都將它經典的藍黃色視覺貫徹到了極致。如果品牌能夠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獨特品牌儀式,不僅可以助力購買決策,帶動更多產品的銷售,長時間「鎖住」消費者,還能建立長久穩固心理連結。 早在很久以前,宜家就有意無意地圍繞弗拉塔購物袋的「可改造」性特點進行引導。
  • 「才罵了30天,它居然死了?」一組可怕的實驗告訴家長一個事實
    30天它居然就死了?我曾看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一盆植物被活生生「罵」死了。天后,被言語霸凌的植物,葉子枯黃,形態萎靡;而飽受稱讚的植物,則生機勃勃、朝氣十足。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在孩子還在幼兒園的時候,你每次罵他兇他,他哭的撕心裂肺,卻依舊想要緊緊地抱著你的大腿。那是因為,他真的想要依靠你,真的非常愛你。我一直都相信這樣的說法: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而能夠成為你的孩子,卻是要經歷上萬年的苦痛和對老天爺的哀求。
  • 火星上的房子應該是什麼樣,宜家「回答」了這個問題
    而宜家的任務,就是通過設計讓火星環境的中居住空間看起來「更像家」。據這個生活艙的設計師 Christina Levenborn 介紹,居住舒適的一大因素讓保障居住者的隱私,營造空間感,即便是面積不大的居住環境也是如此。
  • 來看這個實驗,當你欺負一盆植物,...
    來看這個實驗,當你欺負一盆植物,...來看這個實驗,當你欺負一盆植物,30天後竟發生了.......》實驗展示了當你欺負一盆植物會發生什麼。他們把這個試驗拍成一個視頻放到網上,而名字就叫:被欺負的植物。他們希望通過實驗,可以讓大家看到一棵植物被人類霸凌後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組織者想知道如果一盆植物被欺負會發生什麼。他們用兩棵活的植物做實驗,以提高成千上萬孩子的反校園凌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