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30天被罵死,可怕實驗告訴家長:為人父母,請管好自己的嘴

2020-12-22 明乾家庭教育

元旦節,我去舅舅家做客。剛剛上樓,就看到舅舅鄰居正在數落一個4、5歲的小男孩。

小孩揣著碗,碗裡還有一半的飯,他一臉不開心,鄰居站在一邊喋喋不休。

「你的嘴是缺角了?吃個飯都吃不好?弄得到處都是,髒死了!」

一邊說,鄰居還伸手去扒拉孩子身上的米粒,孩子默默地低著頭,看著手裡的碗,不知所措。

看見我來了,鄰居一把把孩子拽到旁邊,大聲說:「沒看見別人要走路嗎?給你說這麼多遍了,還是這樣,整一個就是豬腦子!」

突然被拽的孩子,興許是受到了驚嚇,一下子就哭了,鄰居更加火大:「你還好意思哭?說你幾句,你還哭?再哭!再哭就打人了啊!」

孩子更加委屈,哭得更厲害了,也許是孩子的哭聲太大,怕影響不好,鄰居雙手提著孩子的胳膊,就進了屋。

我在一旁,看得既心疼又很無奈,心疼孩子,更無奈於很多父母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錯誤!

在現實當中,像這位鄰居一樣的家長有很多!

他們覺得,孩子做錯事了,讓自己不滿意了,就得罵,不罵不長記性!

而且自己還沒有動手,不過是說教懲戒,可以說算得上是慈愛父母了。

但是,他們都沒有意識到,粗暴的說教背後,是孩子難以承受的情緒暴力!這種隱性的暴力,有時候比打更傷人,乃至會殺人於無形!

曾看過一個非常有趣,卻震撼人心的實驗:一盆植物被活生生「罵」死了。

實驗發生在阿聯,實驗者挑了兩株生長情況一樣的綠植。

給兩棵綠植裝上保護套,放在學校大廳裡,每天接受一樣的光照、一樣的澆水施肥。

唯一不同的,是學生對它們的態度。

左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霸凌」。

而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

學生通過現場錄音的形式,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參與實驗,這些話每天在綠植「耳邊」被循環播放。

左邊綠植每天「聽著」惡狠狠的辱罵:

「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

「沒人喜歡你!」

「你就是廢物,你一無是處!」

右邊的綠植每天都被讚美,生活在幸福的天堂:

「你真的很美!」

「一見你我就特開心。」

「我喜歡你做自己的樣子。」

在錄音循環播放了30天後,被言語霸凌的植物,葉子枯黃,形態萎靡;而飽受稱讚的植物,則生機勃勃、朝氣十足。

▲左邊為被語言霸凌的植物,右邊為被讚美的植物

可以想見,語言暴力的威力有多恐怖?!無異於一場赤裸裸的「謀殺」。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孩子的身上,會怎樣?不寒而慄!

明乾教育首席家庭教育導師胡智晨老師曾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持續預言的結果!」

你認為孩子是什麼樣,他就一定會成為你說的樣子!

但是!有許多的父母,甚至是老師,都喜歡給孩子貼標籤。

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老師每周都會給表現優秀的孩子發小紅花,然後把淘氣頑皮的孩子名單抄寫在教室後邊的黑板上。

儘管這樣做,我也沒有發現哪個上了「黑名單「的孩子變好,反而更加的調皮搗蛋!

有一個跟我玩的不錯的夥伴偷偷告訴我:「其實我很喜歡老師把我的名字寫黑板上!如果我認真讀書,根本都不會有人注意我的。「

如今想來,真的唏噓不已。

我們對待孩子何嘗不是如此?

發現孩子犯了錯就貼標籤,最後孩子越來越變成標籤描述的樣子。

因此,父母家長!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特別是負面的標籤,因為如果你說孩子淘氣,不聽話, 他就真的會「淘氣, 不聽話」。

給孩子正面,向上的評語,孩子就會按你希望的方向發展!

我們總是習慣於數落孩子的不是,盯著孩子的一時缺點或者小錯,反覆提及!美其名曰:「為你好!」

孩子做錯事,我們生氣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當我們在準備訓斥孩子,發洩怒火時,能不能先冷靜想想。

自己的孩子,真有那麼不堪嗎?和孩子好好說,一定是無效的教育嗎?

答案是否定的!

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就提到了一種和諧的親子溝通方式,我在這裡也與大家分享一下:

1、避免給孩子下定義

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客觀的描述孩子的行為結果。

比如孩子沒有完成作業,不要對孩子說:「你為什麼不寫作業?」

一旦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有評判,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

更恰當的說法是,「作業為什麼沒有完成?」

這是客觀的疑問,孩子就會說出,因為作業太難、太多等原因,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導。

2、分享感受

不少父母性子比較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比如,叫孩子打掃房間,孩子有情緒打掃得不乾淨,就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這無疑是傷害了孩子感受,也許他只是想偷懶,卻被冠以笨、無能的標籤。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直接說出自己感受,「媽媽是想教育你勤勞,可是你打掃得不太乾淨,我就有點失望了。」

與此同時,也可以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是覺得媽媽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還是怎麼樣。

要是孩子就是懶惰不願意做,態度可以適當強硬點,但要就事論事不要胡亂職責。

3、提出具體的要求

在清楚對方感受後,父母可以清晰地告訴孩子,希望他們做什麼。

比如孩子出門磨蹭,媽媽通常對孩子說:「你能不能別磨蹭,大家都在等你。」

這不是具體的要求,而是一種變相批評,也是一種威逼。

孩子一般聽到這些,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反而繼續慢慢悠悠。

這種情況下,媽媽應該對孩子說:「快要遲到了,五分鐘後出門吧。」

這才是對孩子提出具體的要求。

其實,孩子並非不罵不成材,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春風化雨般的教導,同樣能使他茁壯成長。

不要等到孩子受傷了,甚至付出了更嚴重的代價,才來悔恨當初!

— END —

相關焦點

  • 植物30天被罵死,可怕實驗告訴家長:為人父母,請先學會閉嘴
    每次打開家長群,總能收到家長們抱怨吐槽自家孩子的各種信息「我家孩子,一點都不爭氣,成績這麼差,天天愁死了」,「我真想給孩子補補語文,他的理解能力太差!」;「我孩子的數學不行,腦子不好用!」在我們身邊也會常常能聽到許多家長當面數落孩子的學習,以學習成績來判斷孩子的好壞,評定孩子的未來。
  • 「才罵了30天,它居然死了?」一組可怕的實驗告訴家長一個事實
    30天它居然就死了?像小讓媽媽這樣的家長有很多,他們覺得,孩子做錯事了,自己沒有動手,不過是說教懲戒,算得上是慈愛父母了。:一盆植物被活生生「罵」死了。天天管你我真的煩死了,你怎麼不去死啊?無論遇到什麼事,請冷靜下來,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處理孩子的問題。其實很多父母在氣急敗壞地對孩子發完脾氣後,都或多或少有些愧疚,但礙於面子卻從不會像孩子道歉,只能給自己做心理安慰道「我是為了孩子好、這是因為我愛他」。可是,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根本就不是愛,而是赤裸裸的仗勢欺人和恃強凌弱。
  • 30天3D辱罵,活生生把植物給「罵死」!你還對孩子惡言惡語嗎?
    最近阿聯宜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者挑了兩株生長情況一樣的綠植給綠植裝上保護套,放在學校大廳裡,每天接受一樣的光照、一樣的澆水施肥,同進同出,儼然一對雙胞胎。唯一不同的是,孩子們對它們的態度。左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霸凌」。而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學生可以透過現場錄音的形式,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參與實驗,這些話每天在綠植「耳邊」被循環播放。「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你還活著嗎?」
  • 植物被罵30天死亡!看完還敢罵孩子嗎?
    所以,面對孩子,請小心說出來的話! 作者:瑞敏來源:瑞敏兒童教育資源那盆被霸凌30天的植物,終於被「罵」死了:▼循環播放30天後左邊被言語霸凌的植物,葉子枯黃,形態萎靡;右邊飽受稱讚的植物,則生機勃勃、朝氣十足:
  • 連續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
    孩子解釋道:「小讓(鄰居家的小孩)好可憐,他媽媽不尊重他,罵他敗家,還說他是豬頭。」「媽媽,謝謝你從來沒有這樣罵過我。」那一刻,小語心裡不太好受。原來,只是這樣,孩子便會對我們心存感激。2才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
  • 一組可怕的實驗告訴家長:逼死孩子的不是拳頭,是舌頭……
    其實孩子也知道,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真心愛孩子,希望孩子好。可是在孩子的眼中,家長嘴上這些以愛之名的關心,卻滿是猙獰。03才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曾經有人做過這一個實驗,實驗的地點是阿聯的GEMS校園,對象是2盆綠植。
  • 「才罵了30天,它居然死了?」逼死孩子的不是拳頭,是舌頭
    其實孩子也知道,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真心愛孩子,希望孩子好。可是在孩子的眼中,家長嘴上這些以愛之名的關心,卻滿是猙獰。才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曾經有人做過這一個實驗,實驗的地點是阿聯的GEMS校園,對象是2盆綠植。不同的是,這兩盆綠植一盆被貼上了「這株植物被霸凌」,另一盆被貼上了「這株植物被褒獎」。通過錄下學生們對這兩株綠植的辱罵和表揚兩種態度,並每天都在綠植的「耳邊」循環播放。
  • 30天能把植物罵死,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實驗過程和結果整個實驗持續了三十天。學生通過現場錄音的形式,留下消極或積極的話參與實驗,而這些話天天在植物「耳邊」循環播放。結果,左邊那盆被diss了30天的植物,被活生生給罵「死」了......而右邊那株每天被誇獎的植物,則長得好好的,
  • 罵了三十天,植物被罵死: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相信有部分家長看到過這個實驗,在阿聯宜家進行了一個實驗,看完之後覺得特別驚訝,因為它反映了現代社會中一種潛在的殺人手法,但這一次,它殺的不是人。 真是玩命誇你都不嫌多 就這樣持續進行了30天 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
  • 「薦讀」那盆被罵30天的植物,死了?多少中國人被宜家騙了!
    最近,朋友圈中出現了一條很熱門的推送,標題大多是「那盆被欺負30天的植物,被罵死了……」。說的是兩盆同樣的植物,同樣的環境條件,一盆對它讚美,另一盆對它辱罵,30天後,受到讚美的植物枝繁葉茂,而那個被罵的植物枯萎了。
  • 被欺凌30天終於被「罵」死了——揭示語言能量對孩子的驚人秘密
    真是玩命誇你都不嫌多,就這樣持續進行了30天,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左邊那盆被罵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給罵「枯」了。 而右邊那株每天誇獎的,則長得好好的。
  • 那盆被霸凌30天的植物,終於被「罵」死了——揭示語言能量的驚人秘密
    >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左邊那盆被diss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給知乎上有人問: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有個回答:在我傷心難過得哭到虛脫的時候,父母卻看著我說,發什麼神經。心裡的絕望,難以想像。
  • 植物被罵30天會枯死?來,幹了這碗假雞湯
    最近,朋友圈中出現了一條熱門推送,標題是「那盆被欺負30天的植物,被『罵』死了……」。
  • 管好自己的嘴,是為人智慧
    有人說,世上最好的和最壞的都是嘴編織出來的。它是每個人的福報與風水。生活中,要與人打交道,"會說話"就顯得特別重要,不僅暴露出自己的品行,也讓一試便知智商,情商高低。真正的人生贏家都會管住自己的嘴,讓人如沐春風,從而控制住自己的人生,開拓出廣闊天地。
  • 做人,請管好自己的嘴,做好自己的事(深度好文)
    其實這就需要我們把握一個度,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我們要有個清楚的界限,和他人相處時我們千萬要管住自己的嘴,下面這些話一定不能說!1.不當眾說對方的缺點。比如對方很黑,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說你怎麼這樣黑呀!對方身上有異味,不要當著別人說,呀!你是不是不講究衛生,身上都是些什麼味呀?
  • 「才罵了30天,怎麼就死了?」被語言暴力毀掉的孩子有多痛
    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實驗吧:一盆健康的植物被活生生「罵」死了。事情發生在阿聯,實驗者挑了兩株生長情況一樣的綠植。給兩棵綠植裝上保護套,放在學校大廳裡,每天接受一樣的光照、一樣的澆水施肥。唯一不同的是:學生對它們的態度。
  • 孩子打架,家長住院!為人父母者,當立信,當立德,不可鬥狠
    導致現在大部分的家長為了這個孩子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有兩個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打架,結果就在班級群中罵了起來,然後竟然公然約架,最後雙方大打出手住了醫院。這樣的家長怎麼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他們以為自己的做法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了勇敢的榜樣,殊不知是把一把刀親手遞給了自己的孩子,小孩子本就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年紀。
  • 孩子經常遭受「語言暴力」,性格會出現缺陷,家長要管好自己的嘴
    語言暴力雖然沒有行為暴力那麼可怕,但是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導致孩子性格出現缺陷,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長意識不到自己做錯了,導致孩子一直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當中,對孩子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響。父母經常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孩子做事會變得優柔寡斷,變得膽小、自卑、不自信,沒有自己的主見,性格會很孤僻、不善於交際。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語言暴力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所以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如果家長知道其中的危害,可能就會在孩子面前管好自己的嘴。
  • 這位家長,請管好你的嘴,不要捉弄我的孩子
    導讀:這位家長,請管好你的嘴,不要捉弄我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位家長,請管好你的嘴,不要捉弄我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指南:我經常看到成年人在逗孩子。
  • 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孩子未來難有出息,真的要糾正!
    許多家長都遇到一個問題——無法同孩子溝通。「孩子長大了話越來越少!什麼都不肯跟我們說!」「每次我問他學習的事情吧,他就嫌煩。」「真的教不下去了,說不行罵不行,還回回頂嘴!」管住自己的嘴,不高高在上地說教,不隨便給孩子「貼標籤」,是為人父母最大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