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春節:「白節」

2020-12-22 歷史戰爭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

隨著春節的臨近,團聚的鐘聲也逐漸敲響,無論是家裡還是街道,越來越多的紅色逐漸佔據了我們的眼帘。

紅色在我國一向寓意著吉祥喜慶,所以在春節這個日子裡,紅色就成了主導色。但並不是所有人過春節都要用紅色,蒙古族在過節時就愛用白色,並且把春節叫做「白節」。

與我國的大多數民族不同,蒙古族崇尚白色,將白色視為純潔,吉祥的象徵。春節在蒙語中叫「查幹薩日音巴雅爾」,意為「白月之節」。

蒙古族的白節跟我們漢族的春節日期是一樣的,但並不是古來有之。

由於蒙古族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草木紀年,所以最初他們是在在水草豐美,牛奶香濃的秋季過白節的,也叫「奶酪月」。不過後來忽必烈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把農曆正月定為新年,取代了秋季過節的傳統。

蒙古族過年大體上與漢族相似,但因為其自然環境和其他條件的不同,還是有一些差別的。比如在除夕晚宴上,除了家人團聚吃吃喝喝以外,還有一些簡單的祭拜儀式。

遊牧民族鮮少在一個地方定居,也不種糧食作物,對他們而言,牛羊就是最大的財富,所以在除夕吃飯前,他們會用最肥美的羊肉祭拜神靈和祖先,感謝上天以及祖先的饋贈。祭拜過後,全家人才穿上為節日準備的華麗的服裝,開動他們豐富的除夕夜晚宴。

除此以外,蒙古族在過節時還要互贈「哈達」,所謂哈達,其實是一種絲織品。一般有白色,藍色和黃色三色,不過主要是白色。此外也有五彩哈達,五彩哈由藍、白、黃、綠、紅五色組成。

藍是純淨天空,白色代表柔軟雲朵,綠是流淌的江河水,紅是保佑安順的神靈,黃色是廣袤的土地,由此也可以看出蒙古族對自然的依戀和崇仰。不過這種五彩哈達規制比較高,只在特殊的場合才能使用,平常是不能用的。

在藏語中,哈是「口上」,達是「一匹馬」,所以二者加起來就是「口上的一匹馬」,是說哈達與一匹馬的價值等同。如果有蒙古人送給你哈達,則代表對你的親近和友善。

蒙古族著名的還有篝火晚會,雖然出於環境保護等諸多原因篝火晚會已經有所減少,但是像白節這樣的重大節日裡,蒙古族還是會舉行。而我們看到的」篝火晚會「,事實上它又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祭火節」。

關於祭火節,蒙古族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黎民二十三,臺吉二十四」。臺吉是蒙古貴族稱號,意思就是說普通百姓在二十三日舉行祭火節,而蒙古貴族在則在二十四日舉行。祭火節一般是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日,不過在白節的這一天,有的蒙古家庭還是會舉行祭火活動。

祭火併不像電視劇或電影裡演的那樣,很多人,或者一個部族聚集在一起,而是以家庭為單位來舉行。所謂祭火,其實就是祭「灶神」,不過蒙古人把灶神叫做「火佛」,所以才會有「祭火節」的稱呼。祭火節時還要擺放祭火用品,有牛羊,糧食,奶製品,布條等。

除了互贈哈達和祭火節,白節期間還有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賽馬。

在白月期間,蒙古人都會騎著馬,帶著哈達和美酒去給各個親戚朋友去拜年,路上人們會比賽騎馬,相互追逐嬉鬧,別有一番樂趣。不過現在騎馬拜年的人漸漸少了,大多數是開汽車或騎摩託車。不過雖然如此,蒙古族過年還是很有民族特色的。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春節不一Young】一路向北:跟著西華大學學生去內蒙古祭火
    即日起至大年三十,四川新聞網攜手我省青年大學生們推出網絡中國節春節特別報導【我們的春節不一Young】(不一樣,諧音:不一Young),報導將用短視頻分享大學生們的家鄉各具地方特色的春節習俗,讓我們跟著他們的鏡頭,一起過個精彩中國年!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六一」兒童節蒙古族文化那達慕
    為進一步傳承發展民族文化,提升文化活動育人功能,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祥和、向上的「六一」國際兒童節,5月27日上午,扎魯特旗蒙古族實驗小學舉辦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六.一」國家兒童節蒙古族文化那達慕。
  • 蒙古族美食文化紅食、白食、主食全在這裡
    蒙古十大美食紅 食蒙古族稱肉類食品為「烏蘭伊德」,即紅色食品的意思。肉食品是養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 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據《黑韃事略》記載,蒙古人的肉食品主要來自狩獵產品和家養牲畜。狩獵得來的動物包括野兔、鹿、黃羊等等。
  • 你知道,蒙古族的「白食」都有什麼?都是怎麼做的嗎?
    蒙古族格言:最值得稱道的食品是奶食品,最值得信賴的品質是正直。奶食,俗稱「白食」,蒙古語稱「查幹·伊德」,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是指以奶為原料加工製作的各種奶食品。奶食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種類繁多,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春節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 蒙古族
    三河牛﹑三河馬﹑草原紅牛﹑烏珠穆沁肥尾羊﹑敖漢細毛羊﹑內蒙古細毛羊、阿爾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駝等,都是全國聞名的優良畜種。    全區可利用耕地為54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24公頃,居全國第一,是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3倍。大興安嶺以東有遼河和松嫩平原的小部分分布,號稱「穀倉」,是國家農業開發的重點地區。
  • 新疆蒙古族分布與歷史由來
    一、吐爾扈特中舊吐爾扈特分為十個旗 1.在喀爾沙爾(焉耆)一帶設四個旗,他們是今天巴音郭楞州和靜一帶蒙古族的祖先。 2.在和博克賽爾一帶設三個旗,他們是今天和布克賽爾縣以及克拉瑪依市蒙古族的祖先。
  • 蒙古族--民族服務
    蒙古族的造型藝術表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諸如衣食住行、婚嫁壽宴、年節喜慶、宗教活動、生產勞動等,通過裝飾、描繪、鑲嵌、織繡等藝術手段,把自然界中美好的東西奉獻給人們,以美化人們的生活。清朝,蒙古族的摔跤已成為正式體育比賽項目,已有了正式的比賽場地,在平坦的場地內,挖一直徑6米、深1米的圓坑,坑底填上樹枝、樹枝上鋪上厚氈。在進行正式摔跤比賽或舉行摔跤表演時,摔跤手要穿上無領、短袖、袒胸露臂的競技服;下衣是肥大的白色褲子,白褲子之外又套以繡有花紋的肥大套褲;腳穿蒙古式長統皮靴。摔跤時,摔跤手均帶五彩絹帛編帛的項環,互相不能侵犯帶項環的部位。摔跤者除互比力氣外,也互比招數技藝。
  • 感受蒙古族傳統文化魅力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了解並熱愛家鄉文化,9月22日,北方新報社聯合自治區團委舉辦了「民族團結進校園,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活動,組織小記者們進行了一次蒙古族文化體驗之旅,大家走進蒙古包,自己動手熬製奶茶、品嘗白食、體驗搏克……感受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 《五十個民族春節民俗展》讓筆者了解了春節民族風俗,增廣了見聞
    春節之稱始於何時,尚未見確切記載,但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春節之說。但當時所說的春節,還不是指的年節,而是指整個春季。漢代雖然也見有春節之稱,但也不是指的年節,而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節」。從古籍記述看,對新年和春節的記述也很不一致,但農曆正月初一過大年的記載和風俗,則是從漢代延續至今的。
  • 甘肅肅北蒙古族小年夜祭火祈福迎新春
    甘肅肅北蒙古族小年夜祭火祈福迎新春 2016-02-02 15:12: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2月1日晚,甘肅肅北縣蒙古族群眾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祭火節」,來自社會各界近千人參加了活動圖為祭火。
  • 關於春節的有關知識
    春節前的民間活動在傳統風俗上,春節以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為正年,而節日活動,則從臘月二十三日起,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期間的民間傳統活動有:二十三,炕鍋貼;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殺年豬;二十七,宰灶雞;二十八,白面發;二十九,榨黃酒;
  • 甘肅肅北蒙古族民眾小年夜祭火祈福 (1/6)
    甘肅肅北蒙古族民眾小年夜祭火祈福/6) "← →"翻頁 1月28日,蒙古族傳統中一年一度的祭火節
  • 阜蒙縣大巴蒙古族小學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暨教師節表彰大會
    9月10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阜蒙縣大巴蒙古族小學舉行2020-2021學年上學期開學典禮暨教師節表彰大會。鼓舞全體師生振奮精神、凝聚力量,開啟學校教育新航程。
  •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蒙古族中學崇正合唱團斬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銀獎
    2020年10月5日—31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暨國際合唱聯盟合唱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合唱節共有來自55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團體、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共450支合唱團參節,總人數超20000人,創造了合唱節史上參節團組數量的新紀錄。
  • 達茂旗蒙古族學校:校園裡朝氣蓬勃
    秋季開學以來,達茂旗蒙古族學校的學生背上乾淨的書包,邁著輕鬆的步伐走進校園,開啟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平靜的校園也恢復了朝氣蓬勃的生機,響起了朗朗讀書聲......今年,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新生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開學第一課是「我是中國人」。老師問:「你知道中國有哪些民族?」
  • 單位年會、春節晚會開場白怎麼寫?春節晚會主持人開場白範文
    春節晚會開場白怎麼寫 春節晚會主持人開場白範文春節就要到了,很多公司都會提前辦春節晚會,在主持晚會開場的時候,會有一段開場白的。那麼春節晚會開場白怎麼寫?下面一起來看春節晚會主持人開場白範文吧。甲: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時代的車輪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乙:伴隨著冬日裡溫暖的陽光,20xx年春節即將到來。
  • 新疆巴州蒙古族群眾載歌載舞喜迎「祖魯節」
    原標題:新疆巴州蒙古族群眾載歌載舞喜迎「祖魯節」亞心網訊(通訊員 趙磊)11月23日,新疆巴州歡度「祖魯節」活動在庫爾勒市舉行。「祖魯節」也叫明安珠勒節、千燈節、千佛燈節,是新疆衛拉特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
  • 飛越彩虹蒙古族教師合唱團獲金獎啦,是兩個哦!
    剛參加完7月22日第五屆〖山海和聲 飛越彩虹〗民族文化分享音樂會的內蒙古錫林浩特飛越彩虹蒙古族教師合唱團今天傳來好消息,首次參加全國教師合唱節的老師們獲得了混聲合唱與女聲合唱兩項金獎!而且是唯一獲得雙金的團隊!熱烈祝賀!
  • 雲南竟然也有原汁原味的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就在這裡!
    玉溪市通海縣興蒙蒙古族鄉第十四屆那達慕大會將於12月14日至16日舉辦,在這三天,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將載歌載舞,為各地賓客呈上通海特有的、地域民族風情濃鬱的文化盛宴,如果你也想在雲南體驗最具有蒙古族風情的那達慕 ,快到興蒙鄉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