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瀋陽上墳祭祀時燒香幾根有何講究嗎?

2020-12-22 瀋陽陵園網

大部分瀋陽市民上墳祭祀時一定得燒香,且燒香更是一件不能忽略的重要事情,若是燒香不當,很可能會引起祖先的不安,嚴重就會影響著家族的運勢,可見對於燒香的講究,我們是要認真對待的,而燒香除了講究正確的方法以外,也需要講究燒香的數量,燒香究竟燒多少根合適呢,相信這也是很多瀋陽市民的疑問,下面瀋陽陵園網小編為您解答。

上墳祭祀燒香的習俗由來已久,在現如今燒香已經是祭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所以上墳祭祀必定少不了燒香。而上墳祭祀為什麼要燒香呢?據說香是連接鬼神的媒介,在古代人們認為香菸向上飄,能夠向上天傳達個人的祈求與渴望,能夠將自己心中所想焚表告天,故而很多時候,我們會燒香去拜觀音菩薩、如來佛祖等,來祈求自己的願望可以達成,在很多的寺廟裡,燒香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上墳時燒香也是這個道理,燒香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先人,能夠讓先人知曉自己心中所想,從而庇佑後代的運勢,因此上墳祭祀燒錢也成了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當然在很多地方的習俗中也認為,香是鬼神的食物,其中就有「享受人間香火」的說法,所以燒香是為了祭奠祖先,故而上墳一定要燒香。

那麼回歸正題,上墳祭祀時燒香到底燒多少根合適呢?燒香的數量在習俗中也有著很多的講究與說法,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就是以三炷香來拜祭先人,因此在生活中最常見,也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上墳燒三根香,這樣至少不會出錯。

除此之外,其實上墳祭祀時以三根香、六根香、九根香、十三根香,來拜祭祖先,其實也未嘗不可。三根香能夠保佑自己的運勢;六根香能夠保佑兩代人的運勢;九更香可以保佑三代人的運勢;而十三根香是功德圓滿的高香,所以上墳時無論是點三根、六根,或是九根、十三根香都合適。

但瀋陽陵園網小編需要特別提醒您,切記勿點一根香,一根香是詛咒人,若是上墳時點一根香,只怕會惹祖先生氣不安,當然也是不利於自己的運勢的。

上墳祭祀燒香時,除了要注意香的數量,以及燒香的正確方法以外,上墳祭祀燒香也不得不注意香的選擇。一般來說上墳燒香,非常忌諱使用哪些具有化學物質或是非常劣質的香,若是以這樣劣質的香來供奉先人,拜祭祖先,先人無法享受好的香火,便會有損家族的福澤,所以上墳燒香不要選擇劣質的香,但也不是說要選擇非常貴的香,選擇上還需根據自己家庭情況來做選擇。供您參考。

相關焦點

  • 祭祀和上墳之間有何區別?
    瀋陽墓地小編知道華夏文明從古至今都注重情義二字,上敬天地鬼神、下跪父母長輩。每年清明節,都是一年一度祭祀祖先的節日。清明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國人心中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很多人認為祭祀先祖就是到墳前祭拜燒紙,以祈求逝去的親人能夠在另一個世界安心快樂並保佑家人健康。
  • 農村過年上墳有何習俗?為何現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放炮?你知道嗎
    中國是一個講究仁義孝悌的國家,逢年過節和祖宗忌日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所以,在我國農村裡面過大年的時候上墳祭祖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由於農村地區天高地遠,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各個地區的祭祖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
  • 清明節給老人上墳有什麼講究 臨沂人需要注意下面幾項
    清明節到了,很多人都會去墓地給老人掃墓上墳,在上墳的時候有什麼講究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清明節給老人上墳有什麼講究:   時間講究   最好在上午9點至下午15點之間進行   去上墳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上午9點——下午15點這段時間內,是一天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會加強自身陽氣。
  • 清明祭祀時,先修墳還是先上貢品?這樣做有什麼目的嗎?
    清明祭祀時,先修墳還是先上貢品?這樣做有什麼目的嗎?文/大國鑑史 圖/來源網絡一直以來,人們對於中國傳統的各項節日都十分的重視,尤其是祭祀先祖的清明節和中元節。因為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講究孝道的民族,對於祖先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而在清明節這一天,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給自己的祖先去上墳。但是上墳的時候有兩個必要的程序,第一就是修墳,第二就是上貢品,而這兩個程序有時候卻是非常有講究的。那麼究竟有什麼樣的講究呢?一般來說,人們上墳正確的順序是修墳,放貢品 ,燒香,燒紙,最後放鞭炮。
  • 燒香有哪些講究?燒香三根、六根、九根、十三根分別代表什麼?
    燒香拜佛是很多中國人都會做的事情,特別是到了過節,人們會去寺廟燒香祈福。燒香這項特殊的儀式盛行於東方國家,曾經西方國家也有,但是早就失去了這個傳統。在我國,燒香的風俗已經延續了上千年,小時候我們就知道燒香一定要三根,那麼大家了解這代表什麼嗎?在古代,人們無論是打仗還是求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燒香拜佛,而且上香時有許多說法,上香的三根香,第一根是敬天,因為古代人主要依靠天和地吃飯,希望來年風調雨順。
  • 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有什麼禁忌?中元節如何燒紙錢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中元節,中元節的一個重要習俗就是祭祀先祖,如今全民注重環保,不少人會選用清潔的鮮花來祭拜先人,但傳統上中元節祭祀,尤其是農村地區中元節的上墳祭祀,往往還是要燒紙錢和燒香的,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的講究。
  •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文/千尋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的一些「規矩」我們年輕人需要知曉。比如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裡面有何講究?
  • 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是什麼意思?
    摘要: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什麼意思?今天就進入到了4月份了,大後天就是我們的清明節,在我看來,相比較於二十四節氣來說,清明節更主要的是一個傳統節日,因為早在明代時期就有實行清明節掃墓的活動,以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在我們農村這種活動更是如此,而且我們這還講究做清明,只能早不能遲,特別不能當天做,所以昨天趁著天晴,就已經掃完墓了。
  •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
    那麼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有哪些?小編總結了6點注意事項,這6點針對的範圍比較廣泛。具體上墳有什麼忌諱,還是要看各地風俗的。禁止拍攝照片新新人類最大的特徵就是到哪裡都喜歡擺自拍。甚至到了公墓上墳的時候也會發個朋友圈、微博什麼的。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有輕視死者的意思。不僅如此,去寺廟燒香、去教堂做禮拜也是不能夠隨便拍照的。
  •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
    那麼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有哪些?小編總結了6點注意事項,這6點針對的範圍比較廣泛。具體上墳有什麼忌諱,還是要看各地風俗的。禁止拍攝照片新新人類最大的特徵就是到哪裡都喜歡擺自拍。甚至到了公墓上墳的時候也會發個朋友圈、微博什麼的。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有輕視死者的意思。不僅如此,去寺廟燒香、去教堂做禮拜也是不能夠隨便拍照的。
  • 拜佛燒香有何講究?3、6、9根含義不同,沒事一定不要燒13根!
    說起燒香拜佛、拜祖宗,相信每個人也是有感而發的,就算你沒有真正體會過,長這麼大也應該見過,每逢特別的節日,家裡大人都會燒香拜佛、拜祖宗,對此大家也不陌生,一般燒香的人都會點上三根,也會點上六根或九根,你知道這意思嗎?
  • 你真的會燒香嗎?哪些時候應該燒香?燒香時有什麼講究?
    每逢初一、十五,香客都會紛紛到本地的寺廟裡去燒香,有的祈求健康,有的祈求財運有的。祈求學業等等等等……燒香的人雖然很多,但是真正懂得如何燒香的人卻少之又少,有時候如果燒香時觸犯了某些規矩,不但不能夠為家人和自己帶來好運,還有可能招致災禍。有人可能會說,燒香講究的是「心誠則靈」,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如果連燒香最基本的規矩都不願意學的話,又怎麼能夠體現出「心誠」呢?
  • 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地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 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
    歡迎大家來到貝拉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國很多家庭都有燒香拜佛的傳統,主要是為了往後的日子能一帆風順。但是在燒香的時候大家都約定俗成的燒三根,具體是因為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燒香只點三根,背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國古代,人們不論是打仗還是祈求生子,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去燒香拜佛。
  • 清明節祭祀掃墓,農民講究「兩不去」,是何原因?
    農民清明上墳講究「兩不去」,即孕婦和孩子不去,為啥?農村每年一到四月四清明節,寂寞的地方開始熱鬧起來。出外打工的農民有許多不畏路途遙遠,都要回家鄉上墳祭奠祖宗親人,遠離農村的城市人,也會在這一天,丟下手中的工作,也要回到久別的農村來上墳參加祭祀活動。
  • 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中,祭拜祖先,盡到孝道,逢年過節上墳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燒紙,上香獻花,雖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是都會去做的事情。那麼,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又有何講究呢?
  • 古代人燒香為啥只燒三根?講究可以多少不能少燒,背後有啥講究?
    古代人燒香為啥只燒三根?講究可以多少不能少燒,背後有啥講究?我們都知道,現代人在很多的時候還是會燒香的,無論是祭奠自己的祖先,還是去廟裡拜佛。都免不了要遇到要燒香的時候。這燒香的時候,大家肯定觀察過這麼一個現象。
  • 2020年中元節燒包時間有講究嗎?中元節為什麼要燒包?
    馬上要到7月半中元節了,雖然中元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但也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國民間對中元節是非常重視的,中元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燒包,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中元節燒包時間有講究嗎,中元節燒包有什麼講究。
  • 農村上墳燒紙的風俗是否應該摒棄?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墳祭祀?
    這不,這幾天滿大街的又開始賣花圈等祭祀的物品了,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近幾年好像那些紙錢類的物品少了,很多地方都是擺放的花圈。在過去,每到上墳的時間各種祭祀的物品真是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那種紙錢別說了,多大數額的都有,甚至有一張就幾十個億的鬼票,還有各種各樣用紙做的衣服、鞋子、手機、汽車……等等,都是在上墳的時候燒的,後來一直在查環保和用火的問題,但人們還是偷偷地將紙錢燒掉,還有賣家會把這些紙錢類的東西放在暗處等你去買。該不該摒棄這種上墳燒紙的風俗?
  • 拜佛燒香有講究?三、六、九根含義不同,到寺廟旅遊時不懂別亂拜
    各行各派都有各自的講究,更何況是我們老祖宗所傳承遺留下來的呢。燒香拜佛、拜祖宗這種說法,想必大家也都是有印象的,即使你沒有真正的體會過,長這麼大也逛過寺廟、佛堂,對此也是陌生不得的。然而,有的人燒香是由於對寺廟、對佛教的敬仰;有的人是為家人祈福,亦或是求平安、求健康等;也有人僅僅是為了追風,為了玩樂。但無論怎樣,拜佛燒香這一方面的傳統講究,你肯定不太了解吧?其實,我們稱之為一種傳統習俗,是一點都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