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2020-12-20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地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原標題: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地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道教宮觀一般會在這一天舉行攝招安靈超度法會,超度過往孤魂。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十月初一,燒寒衣,寄託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悲憫。

 

  2020年陽曆的11月15日,也是陰曆的十月初一,是傳統的「寒衣節」,也是我國傳統民俗中的三大鬼節之一(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古詩有云:「十月裡來十月一,家家戶戶送寒衣,祭奠先人禦寒氣,敬老孝老世代傳。」

 

  何為道教的五臘?

  《雲笈七箋》記載正月一日為天臘、五月五日為地臘、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十月一日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為王侯臘。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正月一日,名天臘,此日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五日,名地臘,此日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一日,名民歲臘,此日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十二月八日,名王侯臘,此日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其五帝攢會之日,此日酆都北陰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當醮謝,須憑法力祭祀,追贖塗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

 

  傳說,閻王爺會在這一天給陰間的鬼魂們放假,讓它們來人間領取其在世的家人給它們送的錢物,然後在天亮前趕回陰曹地府。可見這一天的祭祀非常重要。

 

  寒衣節史料記載

  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布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故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當時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是一個傳承中華民族孝道孝行的好時機,可以藉此機會宣講家族傳承、先人的故事,讓自己行孝的行為給子孫後代做一個好的表率,一個推崇孝道的家庭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家庭。祭拜送寒衣之時,不要睹物傷情,憂傷悲痛,應心懷感恩與緬懷之情。

 

  為什麼要孝親祭祖?

  每當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用道教的觀點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

 

  人死後,靈魂就要等待新的寄主,然後才會再次輪轉。但這個等待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也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在此之前,他們就會一直在鬼魂的狀態中苦苦等待。

 

  他們有的在活著時的家裡逗留,能看見自己親人的一舉一動。有的到處遊蕩,成了孤魂野鬼,過著更為悽慘的日子。這時,如果親人為他們做超度,他們就能夠得到天尊和神仙的力助,擺脫鬼的狀態,走向更光明處。

 

  在等待輪迴的日子裡,他們和我們活著的人一樣,都希望活著的親人能給他們一些吃的,更盼望著能給他們送來錢財。

 

  每到祭祀的節日我們給他們燒紙錢,讓他們也有準備過節的錢財和時間,能夠過上快樂的節日,我們活著的人運氣也自然會好起來,做事也會更順。因為他們有了錢,就不會常常纏著我們要錢,須知,被纏者,就是陰氣上身,我們活著的人,是陽氣越旺,運氣越好,身有陰氣,做事怎麼會順呢?再說,買燒紙也花不了多少錢,何樂不為呢?運氣好了,多掙些,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

 

  所以,我們作為他們的親人,還能視燒紙送錢為可有可無嗎?

 

  關於上墳燒紙,有的地方習俗,是在上午燒,不能過午時的十二點,也有的地方,要等到天黑了再燒。總之,按各地的習俗就是,只要是燒了,把話說到,他們都能夠收到所送的錢,能夠收到親人所送的禮物,也能聽明白我們所說的每句話。所以,我們若是能知道逝去的親人活著時喜歡吃些什麼點心,可以多準備一些,與紙錢一起送給他們。他們過的好了,也會在暗處幫我們,我們也就做事更順,發財也就更容易。這就是,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越講究逢年過節時給親人上墳燒紙,不是他們有了錢才這樣做,而是他們相信這樣做的道理。

 

  上墳燒紙能夠改變我們的運氣,一直持這種觀點的人,以後更要注意,爭取將這一孝舉做的更好;有不同觀點者,也是機緣不到,待機緣成熟時,自會相信這一道理。

  1 風水找源頭,孝親祭祖才是風水之源

 

  我們找風水要找源頭,風水不好,招不著財,或者有災難,大都用風水法物化解,這都是外表性的東西,不是真實的,不能徹底改變我們的命運。我們把命運交給大師了,交給吉祥物品了,這個是不可信的。

 

  其實,孝親祭祖才是風水之源。

 

  我們的生命從父母那來。父母祖先就是我們的根。所以我們澆水的時候,要連根一起澆,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家族才能興旺。

 

  人的福報來自於哪兒?來自於孝順父母,這是第一條。

 

  我家供奉有祖先的牌位,我為什麼相信這個?因為我過去碰到一個大師,他說你這個人有祖宗的德在,不然你就早死了。我一想,我小時候從樓上摔下來,沒要命,當時很奇蹟,摔下去不會說話。在外面也沒人管,躺那兒兩個小時自己恢復了,就鼻子底下落一個疤以外,臉上的疤都全好了。

 

  我當時就想,人家說祖宗之德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老家是在河南洛陽,有一年我回到家裡,我的大伯給我拿出家裡的族譜我才知道,原來家中四代以上有一個太爺爺出家當道士了,做監院了。我這才知道原來是家族有人在宮觀修行,行善積德,才能保佑我這個子孫後輩。回到家裡,我就讓一位道長給我寫了一個祖先牌位。

 

  現在清明期間還有其他法定節假日,我們去祭祖,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處?思祖先之恩,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過山東一個家族,二三百口人,每年大年三十,各家的長子長孫要幹什麼?祭祖守夜。所以這個家族在各個地方工作的公務員特別多。我就在看,這個家族為什麼這麼興旺,別人跟我講他們家風水好,我說你們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他們說為什麼,我說這個家族之所以風水好,是因為他們知道根在什麼地方,他們知道祭祖。

 

  祭祖的時候,燒香成為陽,燒紙成為陰。古時候老人家都會講,那個家裡沒香火了。沒香火代表什麼?它不只是代表了斷子絕孫,香火還代表財富。祭祖時要虔誠,我們現在家族能興旺,全是祖宗積德。

 

  那應該在什麼時候祭祖才好?清明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十月一日送寒衣、冬至,加上大年三十,祭祖先應該是五次。

  2祭祖才是報恩,澆灌祖根才能得到厚福

 

  只有祭祖,懂得感恩圖報,才可以獲得祖先的護佑和眷顧,家族的運勢才會更好。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沒有顯露紀念祖先的心意,那就是不孝的一種表現。

 

  祖先就是我們這個家族的根。我們看這個樹,樹根不動,樹枝再擺,擺一會兒就會停下來;但是樹根一旦動了,那這個樹連根拔起就死掉了,所以根很重要。我們不要認為我們自己能耐大,福分大,你看我掙了這麼多錢,告訴你,沒有祖宗之德護佑,你這福從哪裡來?

 

  你要論名字,跟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你為什麼發財了?他就倒黴了?包括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命運也各不相同,這就是祖宗積德護佑。要真明白這個道理,就會長時間思念祖宗之德。

 

  所以我們有沒有想過,真正的風水在什麼地方?我們要從根上找。孝親祭祖是風水之源,我們要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就能理解老子講的「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易經》上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意思。

  3五毒俱全,運氣就會衰敗

 

  一個人擁有全天下所有的財富,能幫助全天下所有可憐的人,可是他只要不孝敬父母,不厚愛手足,不對妻子負責任,都算不上是一個好人。一個人連對他的父母、祖先都不好,只對別人好,你要注意,為什麼?忘恩負義之人不可交,交這種人會吃虧。

 

  各個地方的祭祀風俗不同,我們可以根據各地風俗祭祀祖先。即使在外面工作不能回去,也可以遙祭,朝老家的方向燒點兒紙,燒點兒香,這叫不忘根本。懂得感恩圖報,才可以獲得祖先的護佑和眷顧,家族的運勢才會更好。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沒有顯露紀念祖先的心意,那就是不孝的一種表現。

 

  紙就用那種傳統的黃紙,不用太多,幾張就可以。有很多人大把大把地買那種假的鈔票,千元的萬元的,一燒一大堆,其實一點兒作用也沒有。

 

  有一個老闆,他的父母去世以後,他塑了兩尊小像在家裡供著,和供神是一模一樣,早晚燒香,一天三頓飯。這個老闆有幾十個億資產。我當時還在想,這人怎麼有這麼大的福報啊?最後才明白,是孝心所感。

 

  他說他父母去世五六年,他對父母的思念是有增無減,我們有沒有?很多家庭父母去世以後,包括拜祭父母的照片都要燒掉,說人都死了,要照片幹什麼?這多晦氣!送葬時把相片也就燒了,還跟我說:老師,不是我們不留,我們家就一居室,沒地方掛。再到他們家一看,他們夫妻的相片掛滿了。

 

  大家要記住,孝親祭祖,才能夫妻和睦,進而家庭興旺,只有祖先歡樂,你才能有求必應,心想事成啊!

 

  寒衣節墓地祭祀須知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1寒衣節祭祖須知

 

  寒衣節祭祖跟中元節祭祖基本相同,主要分為墳地祭祀,遙祭,供奉牌位。

 

   不同的是,送寒衣可以焚化一些紙的衣服祭祀先祖。

 

  在燒的時候一定要慢,讓火燒完,不要拿棍子亂去戳,亂挑,再加上燒的時間我們也要等著火著完,連這個明火暗火都成了灰了你再走,為了杜絕產生火災。這是 跟中元節祭祀有區別的地方。

 

  無論是哪一種祭祀方式,切記要懷著一顆恭敬感恩的心。

  2墓地祭祀注意事項

 

  在這裡,首先要鄭重的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讓別人代哭代祭,這樣是不可取的!

 

  寒衣節祭祀,我們要注意的就是:

 

  第一,服裝,不要穿大紅大綠。你要記著這是去祭祖,不是參加什麼社交活動去了。

 

  第二,在墓地裡面不要大吼小叫,一定要嚴肅。

 

  第三,在點香、點蠟、燒紙、供水果、供糕點的過程中,以及供完以後的注意事項。

  3如何燒香?

 

  ① 第一根香:禮請歷代祖先前來享祭。為什麼呢?你是來祭他的,擺上水果、擺上糕點就要點香,「禮請歷代祖先前來享祭。」請你上面的什麼曾祖父曾曾祖父,我們不知道的,禮請他們一塊來。

 

  ② 第二根香:禮請墓主,或者是你爺爺或是你奶奶,爺爺奶奶前來享祭。

 

  ③ 第三根香:禮請當方城隍、土地前來享祭。

 

  這是在墓地就要說享祭這個話。

 

  燒完紙、燒完香、供完水果、磕完頭以後,墓地上面供的水果糕點不要扔在墓地上,不然浪費了,這個叫不惜福。把那糕點可以兩個手指掐一點下來,灑在紙灰上就可以。要有香蕉、蘋果也是,摳一點灑那兒就行了,不要全部扔在墓地。

  4供香的禮儀

 

  供完香以後一定要跪著,不跪不足以報恩。因為我們的來處是什麼呀?就是祖先。

 

  所以現在很多人上墳,怕把褲子跪髒了,沒事啊,去墳地可以穿一個不值錢的褲子嘛!是祭祖去了還是炫富呢?穿那麼好幹啥?所以,我們改正一下,可以穿一些不值錢的褲子,髒了就髒了,回家洗洗,現在都全自動洗衣機也不費什麼事。

 

  還是要跪,一定要跪,這個下跪是非常好的。要不我說褲子髒了好洗,心臟了就是忘恩負義了,難洗呀!褲子髒了沒事,心臟了非常可怕。

  5燒香的注意事項

 

  三根香可別一起插,千萬別把三根香捏到一塊就插那兒了,這樣是不恭敬的。

 

  插香的時候,是用左手從右向左插,從右邊這面開始插。第一根香、第二根香、第三根香從右往左。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世上的人是以左為上,去世的人是以右為上,這和我們活著的人是反的。去世的人是以右為上,在世的人是以左為上,這就是我剛才給大家講的,我們在一個房間裡面,上房是給父母住的,這是對活著的人。那對去世的人是以右為上,先由右向左插。

 

  左手是善手,插香一定用左手插,祭祖先是從右給左,這是符合禮節的。

  6燒紙的注意事項

 

  燒紙時,要非常恭敬地開始燒紙,心裡想著祖宗所有的恩德。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把墳地周邊的雜草,一些汙穢的東西清理乾淨,就等於給祖先打掃衛生。

 

  燒紙千萬不要著急拿棍挑,千萬不要挑!一定不要挑!要一張一張燒,你別著急嘛!我們燒一張紙,念一句太乙救苦天尊最好。你燒一張紙,念一句太乙救苦天尊,你點一下頭,就代表磕一下頭,這樣恭敬心就全有了,效果還是非常好的。這叫什麼呀?續火添香。燒紙就是續火,那火不要斷,這叫添香。

 

  紙衣服選擇:

 

  女款紙衣服上的圖案以鳳為主。

 

  男款紙衣服上的圖案以龍為主。

 

  現代款紙衣服如西服風衣等也可以選擇。

  7供奉水果的注意事項

 

  祭祀供奉五種水果,一定要供五種水果。

 

  我們人啊和五是非常有緣的,我們都知道我們身體看五官,我們的手指頭是五個,腳趾頭也是五個,我們有五臟,我們外在有五方,妳看東南西北中是不是,我們古人講的,我們人需要的是五福,最後一福就是壽寢。

 

  就是去世的時候非常安詳,妳看我們大家和五是非常有緣分的,所以我們經常講五福臨門,包括孔老夫子講的五倫,妳看都是與五有關係,所以我們供五種水果。

 

  實在不方便那一種也行,那實在不方便,我覺得挺方便的。那五種很簡單,不要買多香蕉買一根也行,蘋果一個總行吧,湊齊五個不就行了,是不是?我們知道蘋果代表的平安吉祥,香蕉代表著招財,葡萄桔子,所以我們可以備五種水果,所以千萬不要偷懶,儘量備夠五種。

 

  反正我們一年,是不是,去一下,真花不了多少錢,再說我們供完之後可以拿回家吃嘛,一樣不會浪費的啊,這也是個心意。

 

  不能供奉的幾種水果:供梨、慄子、柿子和石榴。這幾種水果,都不要供奉。

 

  切記備糕點,水果代表的陰,糕點代表的陽。我們祭祖的時間裡面,一定還是要落這個陰陽,祭祖一般要備的就是這兩樣,給祖先上墳千萬不要祭肉。

    8點蠟燭的作用

    蠟燭叫什麼呀?蠟燭叫燈,也為陽,點蠟燭後,子孫不容易上當受騙。為什麼呀?他前途是一片光明。需要注意的是:去世三年之前是白色的蠟燭,去世三年之後是紅色的蠟燭。蠟燭使用完畢,可以熄滅帶回家以供下次使用。

    給祖先點蠟燭,實際是給我們自己點蠟燭,你以為給祖先點呢!蠟燭代表著光明,在道教也稱為光明啊!這個供蠟,功德是非常大的,讓子孫走任何路都不會偏,不會走到黑道上面去,不會走到邪道上面去,不會走到違法亂紀違背倫理道德上面去,這叫什麼呀?明道啊,這是明道呀!

  9祭祀祖先要誠敬,做到七敬

 

  第一,行為有敬。行為端正,在墳地那個地方,燒紙要有燒紙的樣,跪要有跪的樣,行為有敬。比如給去世的人磕頭,是連磕三個頭的,磕頭一定是頭往下連續點三次,這是給去世的人磕頭。

 

  第二,出言有敬。出言有敬非常重要,言語只能讚揚去世人的功德和對你的幫助,切不可揭人傷疤,上墳的時間千萬別說這話。

 

  第三,發聲有敬。在墓地不要大吼小叫,不要說一些與祭祖沒有關係的言語,我們進了墓地是非常嚴肅的,要不就是念太乙救苦天尊,邊燒紙邊念,要不就心裡念。祭祖時一定要發聲有敬,聲音不要高低不勻,不然孩子對你說話會沒大沒小,直呼其名啊!

 

  第四,先後有敬。誰先上香,誰後上香,一定要符合禮儀,由長到幼,由男到女,這叫長幼有序。你父親要去上了,你不能把你父親的光奪了。為什麼呀?你搶在他前面上,這是不符合禮節的,所以,燒香、燒紙,讓你父親先燒。

 

  或者紙比較多了,大家都圍在一塊共同燒也可以。可是點這個香,點這個紙的第一把火,一定是你的父親,或者是爺爺,要在世肯定就是爺爺,不要倉促,禮節上面一定把這個序要排好,先男後女。我們既然做,就要做得第一如禮,第二如法,這個是非常重要的。要先讓父親母親長兄長姐燒完,然後自己再燒,這叫什麼呀?合理合法,這五倫要順應。

 

  第五,進退有敬。我們要進退有敬,如何進退是非常重要的。

 

  進墳地的時候要非常的肅靜,一定要肅靜,不要再抬頭了,要非常地低視,看著祖先的墓碑墓地,上墳不是去公園看景去了,所以不要在墳地以後東張西望。在形態上面進退有敬,要有一種悲哀的心:現在自己過得這麼好,父母、祖先到底有沒有享到福?沒有哇!是不是?確實沒有啊!

 

  就像我一樣,我現在生活好了,每次去給我爺爺上墳,我就講了:「孫子現在過得這麼好,您老人家沒有享到孫子的福啊!」我每次想到這一塊,心裡很難過啊!要有這種心理啊,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離開的時間,不要轉身給祖先一個屁股,不要燒完香、燒完紙以後,我們「嗵」轉身就走了,後退三步,轉身再走,這是個禮貌問題。現在很多人都不注意,燒完紙轉身就走,不急那兩步嘛!我們倒後三步怕啥?我們為什麼旺不過三代啊!我覺得與這可能也有關係。

 

  第六,臨近墓地有敬。墓地可能是一個大型公墓,我們不光要尊敬我們的祖先,對別人家的祖先也要尊敬,進到墓地以後不要大聲喧譁。

 

  第七,祭祀行禮有敬。人在墓地不要邊燒香,邊想著:我家裡孩子回沒回來?我爸不知道今天在街買啥了?我媽今天上午做什麼飯?心跑了就麻煩了!你人在墓地,當下心意裡頭一定要在墓地想著,千萬不要拋錨,要一心一意!你要在上墳的時間三心二意,操心這個操心那個,我告訴你,你孩子上學三心二意,學習決定不好。

  10最後需要注意

 

  在墓地不要拍照:我們進到墓地,衣服也要整理得整整齊齊,還有在墓地不要隨便拍照,現在很多人不懂,在墓地亂拍照,墓地是屬陰的地方。很多人還更有意思,看到個墓碑就說:「這個墓碑還不錯,和墓碑合影。」你說這人跟誰合影不行,非要跟墓碑合影?所以,人對這類的事情是不能不懂啊!

 

  一個是墓碑,一個在寺廟的佛菩薩像,一個是道觀的神像,都不能隨便合影拍照的。現在人不知道,一看這神像這麼莊嚴,我給他拍張照吧,千萬別拍!他們都是聖賢啊!這對他們不恭敬啊!你看他們坐那是一尊像,不會說話,你就亂拍照!很多道觀寺廟門口人家就寫的有告示「禁止拍照」,你要遵守人家寺院道觀的這個禁忌。

 

  那墓地沒貼這個怎麼辦?我們在墓地也不要亂拍照,這個是一定一定要注意的,千萬不要在墓地拍照。那在墓地亂拍照,結果不光受小人暗害,還經常會被公檢法查處,就犯這個呀!對我們是非常有影響的,所以我們大家在這個上面呢,千萬千萬不要去做這類的事情。

 

  隆重的祭祀:家裡今年有考大學的子女,需要考大學,可以非常隆重地去祭祀,燒的香比較多,可以非常隆重地去祭祀,我給大家講過,三百六十五根香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希望我們的祖先天天都能飽受香火,也希望祖先能保佑後代子孫,天天能吉祥平安,這是這種含意。

 

  要是這一年有閏月,我們都知道,一四年是有閏九月的,有閏月了就需要把這三十天,加在上面去,大概就是三百九十五天,就要焚這麼多的香。它焚的數字是不一樣的,有閏月就要多一些。

 

  整個家族要是來祭的話,就按照男女來分,我們想一想,三百六十五根香,要是姊妹十個怎麼辦?那就分十把,一人三十六個,老大多分幾根就可以了。要是有十二個分十二把,有五個就分五把,在墳地上面把香全部點起,這叫什麼呀?補陽。你陽上有虧啊,我們用這個方法把陽補了,這叫補陽。內在一改,我們再把這個陽去補上,這個時候紙和香可以燒的越多越好,這是為了補陽,求祖先原諒。需要注意的是,三百六十五根香需要插在墳前,如果實在沒有地方,可以放在焚紙盆燃盡。

 

  寒衣節如何遙祭祖先?

  什麼是遙祭,如果人在外地工作生活,沒有時間去祖先墓地,又想表達一下對祖先的祭祀,就朝著老家方向,在十字路口或是方便祭祀的地方畫一個圈,在圈裡燒紙。

 

  1寒衣節遙祭準備物品

 

  遙祭需要準備的物品:麻錢紙,紙衣服,香,蠟燭,水果(五種水果,一種一個即可),糕點。

 

  去世三年內用白燭,去世過了三年用紅燭。

 

  如果十字路口是水泥路,可以選擇帶一個一次性紙杯放一些土當做簡易香爐用來插香。

  2遙祭流程

 

  第一步:擺放貢品及焚香,具體如下:

 

  首先擺好準備好的五種水果,然後開始焚香。焚三根香,第一根香禮請當方城隍、希望他們做證明,護持你的祖先前來受供。第二根香禮請當方土地,希望他們做證明,護持你的祖先前來受供。第三根香禮請祖先,前來享祭領錢。

 

  第二步:畫圈燒紙。(以下畫五個圈燒紙時,均不需要再禮請城隍土地及祖先,因為此前已經統一禮請過。)

 

  如果成家,就燒五堆紙,畫五個圈(詳見下圖示意):

 

  第一個圈給自己本姓祖先燒紙。(不留口)

 

  第二個圈給自己媽媽家的姓氏祖先燒紙。(留口)

 

  第三個圈給太太(或者丈夫)家的祖先燒紙。(留口)

 

  第四個圈給丈母娘家(或者婆婆家)的祖先燒紙。(留口)

 

  第五個圈是給有緣眾生燒紙。(畫半圈)

 

  一般都是五個,就是自己家的,自己媽媽家的,自己太太(或者丈夫)家的,還有自己嶽母家(或者婆婆家)的,還有有緣眾生。

  3畫圈具體注意事項

 

  1、畫第一個圈不要留口。

 

  畫第一個圈時,都流傳留一個口。但我要告訴大家,不需要留口。

 

  為什麼不需要留口?你要畫圈,就要把它畫圓,這個叫後代子孫陽人所畫的圈。

 

  打比方,你要是給你祖先在燒的紙,你畫的這個圈沒有口,你的祖先也能進來,因為你的祖先與你有血脈之緣。

 

  你要是真正不明白這個理,留個口的話,反而會被外鬼偷走,甚至會被搶走。

 

  我們民間流傳的留口,實際這個是誤傳,認為祖先進不來。你想,就像你們家裡人,哪能沒鑰匙啊!那祖先收你給他的供養,他怎麼能收到位呢?就因為跟你有血脈之通,要是沒有血脈之通,他進不來,因為有血脈之通,所以不需要留口。

 

  2、燒紙之前的禮請順序。

 

  我們擺好貢品(水果,糕點),需要第一位禮請誰呀?當方城隍,這是禮請道教的神,城隍爺。

 

  第二個禮請的是什麼呀?當方土地。希望他們做證明,護持你的祖先前來受供。

 

  為什麼呀?你得指望著當地的城隍和土地爺,把這個錢送給你的祖先。

 

  當方土地,就像我們當地的郵局一樣,它起這個作用啊!那城隍是誰呀?城隍就像公安局一樣,它能起到外鬼不敢亂搶亂佔。

 

  這是我們要祭祀自己的血脈,有直系血脈的親屬,你像爺爺呀,太爺爺呀,你歷代宗親祭祀的時間,圈要畫圓,不能留口。

 

  先焚香禮請城隍土地,這是第一個步驟。

 

  第三位禮請的是什麼呀?自己祖先。

 

  3、畫第二個圈的注意事項。

 

  那第二個步驟幹什麼呀?畫個圈給媽媽那邊。你看,我媽媽姓王,我每次燒紙的時間呢,還會再畫一個圈,這個圈我會留口。

 

  那這個圈留了口以後,不怕外鬼來侵佔的原因,是因為我前期已經把當方土地和城隍禮請了。我們都知道,神有五通啊,你起念他就知。

 

  因為感謝媽媽這邊的祖先對我們的保佑,所以你可以在畫這個圈的時間留一個口,給你外婆家呀,外太奶奶這些呢,也祭祀一點。

 

  我們經常在講,紙真花不了多少錢。他要真投胎走了,那你把這個錢燒那兒以後,土地城隍就會安排可憐的孤魂野鬼給拿去用,這也算是有功。

 

  他要沒有投胎走,你沒給他燒,他不可憐嗎?所以,對焚化紙錢這事啊,是民間意。

 

  講到這個地方,所以第二個圈呢,給媽媽那邊的祖先,一定要燒。

 

  4、第三、第四個圈的由來。

 

  因為我燒紙燒的更多,跟你們可能不一樣了,我除了自己家的、媽媽家的,我還有太太家的,我每次燒還要畫一下,感謝太太家的祖先呀!

 

  我甚至第四個圈畫到哪兒?我丈母娘家的杜氏啊!因為我嶽父姓蘇,我丈母娘姓杜啊!我還會給她杜氏的歷代宗親燒點紙,因為我想,我來一次不容易,反正又回不去,那點紙對咱們來說,花不了多少錢。

 

  5、第五個圈的作用。

 

  那第五個呢,我只畫半圈,為什麼畫半圈呢?給有緣眾生。

 

  道教講慈悲嘛,我們人也講慈悲,這畫半圈以後讓他們排隊呀!這半圈只要是活人畫的,他從這半圈過不去啊!這是民間的這種文化,讓他排隊來領錢,也希望這些沒有人祭祀的,也包括很多被打掉沒人祭祀的一些胎兒,有些是孤兒,有些是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我們給他們也去焚燒一些。

 

  十月初一鬼節民俗禁忌

 

  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附:如何遙祭祖先)

 

  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儘量避免出門。若遇到鬼壓身、鬼打牆等靈異事件,不要慌張,集中一切注意力,睜開眼睛。

 

  1 床頭掛風鈴

 

  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2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3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

 

  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5晚上曬衣服

 

  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

 

  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儘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7遊泳

 

  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亂看

 

  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萬一亂看被嚇到了,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

 

  9榕樹放在家門口

 

  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愛,除非你希望好兄弟來家裡坐坐。

 

  10熬夜

 

  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相較之下,誰會贏。

 

  11靠牆

 

  好兄弟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撿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13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14不能隨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滅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5拖鞋頭朝床的方向

 

  好兄弟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裡,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麼好兄弟就會上床和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飯中央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

 

  17一個人

 

  一個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覬覦,是真的。

 

  18晚上拍照

 

  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

 

  19玩碟仙

 

  平常時刻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事情,更何況在這鬼節時分。

 

  20拖鞋整齊的放床邊

 

  在外旅行時,拖鞋整齊的放在床邊,會招來靈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們的鬧床。

 

  21吹口哨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連雲港地區十月初一寒衣節習俗,這些禁忌要注意!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民間傳統的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祀節」、「冥陰節」。今年十月初一寒衣節,是立冬過後第二天,人們在喜慶豐收的同時,不忘祭祀逝去的親人,天氣越來越冷了,人們給逝去的親人送去寒衣,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崇敬、感恩;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民間三大傳統祭祀節。
  • 寒衣節有哪些禁忌及祭拜禁忌是什麼?寒衣節祭祀禁忌和注意事項
    在中國這個傳統節日祭祀祖先的日子裡,因為大家都要按照流傳下來的方法來祭祀先祖。那麼在寒衣節這一天有什麼禁忌的地方呢?本期不得不看的寒衣節禁忌。如何燒寒衣?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
  • 十月一「寒衣節」,三大鬼節之一,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農曆十月初一,民間有「十月一,送寒衣」的習俗,因此也稱「寒衣節」。作為傳統的三大鬼節之一(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寒衣節的習俗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為時值孟冬,天氣漸寒,世間的人開始增添棉衣。出於緬懷和關心,想到天氣寒冷,也給冥界的親人送去寒衣。
  • 十月初一送寒衣,這些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都有什麼講究?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都有什麼講究?從古至今,我們似乎對於去世的親人有一種特殊的情懷,於是乎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祭祖,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和「祭祖」有關的節日就是清明節和中元節。在清明節這一天,很多人都會回老家祭祖、掃墓。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稱祭祖節,這天都哪些習俗
    寒衣節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祭祖節」,是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一、寒衣節習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
  • 莊浪民俗:十月一,送寒衣的講究及禁忌!
    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2020年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為何流行「送寒衣」?這天還有什麼講究?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這個具有悠久歷史色彩的節日,並非是一個值得人們歡度的佳節。 寒衣節和清明節、中元節、下元節,並稱為「四大鬼節」之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第一、關於寒食節的起源 在西周時期每年的十月初一,都是一年一度的「臘祭日」,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除了祭祀天地之外還要祭祀逝去的親人。
  • 今天,農曆十月初一,民間俗稱「寒衣節」,中國傳統祭祖的日子
    中國素來對先人有崇高的敬意,每年有「清明節」,清明節前一天還有「寒食節」,另外還有「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等等,加上不同地方的不同風俗,每年有很多祭拜祖先的日子。《詩經》裡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從農曆九月開始天氣逐漸轉冷,就要慢慢加衣服了,而到了農曆十月開始,冬天就要來了,換季的衣服必須要備好。
  • 寒衣節為何要祭祀?古人視十月為「正陰之月」,陰氣正甚
    寒衣節是農曆十月裡最大的一個節日,寒衣節的來歷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就算被世人遺忘,但依舊是一年中足以溫暖的節日。
  • 2017年寒衣節是哪天寒衣節為什麼又叫鬼節 關於鬼節的傳說及鬼節禁忌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 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 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2017年寒衣節是哪一天?寒衣節有哪些習俗?2017年的寒衣節就是11月18日,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 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老輩傳下的3件事記得做,傳承孝道和思念
    待到農曆十月,念及亡親也需要寒衣保暖,便為其燃起煙火,送去冬日的「衣裳」。這是親人對亡故者的掛念,這是來自人間的溫暖。寒衣節起源撲朔迷離,孟姜女哭長城的說法流傳甚廣,相傳秦朝孟姜女為給抓去修長城的丈夫送去過冬的寒衣,千裡尋夫卻發現丈夫已死,屍骨被砌進長城城牆,遂日夜慟哭不已,感動天地,哭倒長城八百裡,漏出丈夫屍骨,懷抱遺骨,跳海殉夫。
  • 民間傳奇故事:中國三大鬼節的一些傳說和禁忌
    我們常說的鬼節一般是指中元節,中國陰曆七月十五,民間常叫「七月半」,但實際上有中國三大鬼節,分別是清明、中元、寒衣。先講講中元節這一最大鬼節的由來,而關於這一鬼節的由來也是有很多說法和傳說,一起來看看吧!
  • 【薦讀】「寒衣節」 莫忘文明祭祀
    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相傳起源於周代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把冥衣焚化給逝世的親人,叫作"送寒衣"可這寒衣怎麼送呢?不知道哪位發明了「燒」這個辦法?焚燒冥幣祭奠先祖,是千百年來的民間傳統,一時改變或禁絕肯定有難度,需要社會共同努力,倡導文明的理念。 不文明祭掃的危害「寒衣節」的實質是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和感恩,「燒紙錢」的習俗是深層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國人表達感恩的重要方式,應當得到尊重。
  •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寒衣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漢族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清明、七月半、十月朝:一年三節,我們都祭祀我們的祖先
    明天就是十月朝了。我們這裡十月朝是農曆十月初十。一開始,我還想,十月朝應該是十月初一吧。後來查閱相關資料,都說十月初一是十月朝,便想當然的認為可能我們這裡的先人可能把十月朝的日子搞錯了,也可能錯了很多年。
  • 寒衣節丨風霜涼意濃,寒衣寄念思
    寒衣節今天是農曆的十月初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的寒衣節。和「大名鼎鼎」、眾所周知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相比,寒衣節絕對是一個不太為現代人熟知的傳統節日了。寒衣節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 2018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
    寒衣節屬於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所以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那麼今年寒衣節是哪一天,2018年寒衣節什麼時間燒紙?來看看吧!寒衣節屬於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所以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那麼今年寒衣節是哪一天,2018年寒衣節什麼時間燒紙?來看看吧!
  • 寒衣節|勿忘祭祖送寒衣
    寒衣節 是指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又名十月朝、祭祖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不少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逝世親人 「寒衣節」最早來源於周朝。
  • 中國三大鬼節 寒衣節是什麼節
    在清明、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大鬼節上,也是得到很好的體現。今天和大家介紹的是寒衣節,這個被稱為三大鬼節之一的節日,它的起源是什麼呢?  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布新的作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