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於父母的愛和信任是天生的,小時候,孩子們總是無條件的信任著父母。
當他慢慢長大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叛逆的心理,而這時候孩子和家長之間就會有產生一些矛盾。
我們的父母們總是喜歡強制性的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要我們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就會有反對的態度,而孩子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就會產生叛逆的心理。
這個時候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問題,2-3歲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會到來,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他有了「我」的意識,就會去探索更多關於「我」的能力和權利。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每個階段接觸的新事物,在新的領域他不懂得如何去權衡,對於父母,既想擺脫父母的控制,又依賴父母的情感。和孩子溝通不好,就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父母要做的就是當一個好的傾聽者,幫她解決在成長的每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
01
你會做個耐心的傾聽者嗎?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講了漂亮的姑娘房思琪從13歲開始被自己的寫作補習班的老師長期性侵。
第一次,房思琪告訴過自己的母親:「媽媽,我們家缺少一種教育,性教育。」而她的媽媽卻說:「需要性教育的才需要這種教育。」
第二次,房思琪告訴媽媽:「某某學生和老師之間有曖昧關係。」媽媽說:「這個女生太骯髒了。」
對於房思琪來說,這是一個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她不懂得怎麼處理。而母親也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知道。
母女兩個人沒有更好的溝通與交流,青春期的女孩子突然和母親談起這個話題,母親應該是重視的,而不是因為覺得敏感而避之不談。
她不懂得怎麼處理這種問題,她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訴別人,唯一值得信任的只有自己的母親。但是母親的回答卻讓她一次次以為發生這些事是自己的過錯。
母親的避諱,和孩子的容忍,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如果在第一次的時候孩子堅持和母親好好聊聊,或者直接告訴母親發生了什麼。是不是結局就不一樣了呢?
有時候我們應該停下來耐心的聽孩子告訴我們的事,或者孩子無意中說的一些東西,坐下來和他好好聊聊,可能也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02
你還在以家長的姿態和孩子談心嗎?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父母總很多情況下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忽視了孩子自尊心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發展。
放下家長的架子,主動和孩子交朋友,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交朋友的方式能夠極大程度緩解孩子叛逆心理的產生,也能夠更好地解決親子關係問題。
越逆著和孩子交流,孩子越叛逆。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聊天,讓孩子理解你的想法。
孩子有時候不是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只是害怕,他害怕自己說出來的事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和理解,他害怕父母的敷衍,從而得不到父母的信任。
孩子信任父母才會有安全感,孩子的情感和心理才能健康發展。父母信任孩子才可能放手讓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孩子得到充分的鍛鍊,才會健康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