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繪成!

2020-12-25 央廣網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背靠歷史悠久的長江文明,面向浩瀚無垠的海洋文明,五方雜處,東西交融,造就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與開放包容、創新時尚、務實精緻的文化性格。2016年起,一項為上海16個區繪製「海派文化地圖」的出版工程啟動。歷經四年,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集結出齊。

12月22日下午,叢書編委會向上海圖書館捐贈全套《海派文化地圖》,並與上海圖書館會議展覽中心、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微電影專委會、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上海航海郵局、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悅悅圖書有限公司等開啟「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未來將圍繞海派文化微電影拍攝、動漫作品創作、文創郵票郵品設計、有聲出版、線上線下推廣,為市民遊客提供品讀書卷、行走城市的多元化、立體化「海派文化地圖」。

虹口——海派源流,寶山——淞濱漫話,松江——錦繡雲間,奉賢——古華賢情,長寧——西區漫步,普陀——蘇河競秀,浦東——都市傳奇,崇明——東海瀛洲,徐匯——海上文脈,黃浦——申江往事,金山——山海雅韻,青浦——崧澤之光,楊浦——滬東風雲,靜安——上海藍調,閔行——春申季風,嘉定——吳疁風華,《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運用新穎的地圖概念,串聯起一個個海派文化地標、人物,僅從各卷書名就可一窺上海16個區的特色與風情。

「這套叢書的區域特色較為明顯,每一卷都結合了各區的地域特色,闡述了海派文化在各區區境內發源、流布、傳承、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叢書總主編柴俊勇說,上海境內各區或多或少保留了足以體現海派文化特色的歷史遺存,同時不斷積累、沉澱文化新思潮、新創造和新成就,構築了上海萬花筒般的城市精彩。「釐清海派文化的發展脈絡,豐富海派文化的內涵,繪製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可以為海派文化研究傳播提供『源頭活水』,也能讓市民、遊客更好地了解身邊的上海。」

「上海的『三大文化』,紅色文化是柱石、是信念,必須堅不可摧;江南文化是淵藪、是積澱,應當世代傳承;海派文化是趨勢、是潮流,既要順勢應時,又要推陳出新。」柴俊勇提到,海派文化以「開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細作」的文化特徵與品格,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也向全國和世界展示了上海獨特的人文品格。「上海是一座能做事、能做成事、能把事做好的城市;上海是一座不同地域、階層的人都能和諧相處、便捷安全的城市;上海是一座只要勤奮耕耘、只要率先試、敢於闖,定能成功的城市。」

從編撰《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開始,編委會就希望這套叢書不僅讓新老上海人讀懂上海,還能衍生相關文創、文旅產品,成為了解上海、遊覽上海的「指南」。上海交大出版社聯席總編輯許仲毅介紹,在紙質書出版之外,出版方還在開發海派文化資料庫以及有聲讀物和電子讀物,「希望這套書的出版能夠塑造出海派文化的新內涵和新形象,讓上海的城市精神固化為一道永恆的城市景觀。」

相關焦點

  •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16卷出齊 有望推出有聲書、微電影、動漫
    原標題:「海派文化地圖」叢書16卷出齊 有望推出有聲書、微電影、動漫   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上海書展上,13卷「海派
  • 從趙之謙到吳樸堂,16卷《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出版
    晚清民國,先後有近200位兼擅書法篆刻的藝術家在上海留下蹤跡。「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由上海市文聯、上海書畫出版社聯合策劃的16卷本《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日前出版,將於本月18日在上海書展首發。
  • 海派文化中心開幕 上海「海派文化圈」正式形成
    6月15日,上海四川北路公園綠地內,海派文化中心在籌建一年多後正式開幕。由此,以四川北路公園為原點,輻射虹口、黃浦、靜安等海派文化重要區域的「海派文化圈」正式形成。倘若把四川北路比喻成一顆樹的主幹,把山陰路、長春路、溧陽路、多倫路等看做是它的枝丫,這裡散布著的歷史名人舊居和革命史跡,讓四川北路化身成一幅海派文化甚至是中國現代文化史的展示畫卷。  6月15日,四川北路公園綠地內,海派文化中心在籌建一年多後正式開幕。
  • 帶上騎行指南手繪地圖 打卡上海個性化文旅路線
    光是非遺領域,前不久上海就推出「漫步城廂——都市裡的非遺」「親子研學——課本外的非遺」「上海味道——舌尖上的非遺」「古鎮巷陌——水鄉間的非遺」「江南風情——記憶中的非遺」五大主題十餘條線路;策劃精選了含菜品、小吃、糕點、水果等40種美食的上海非遺美食地圖……眼下,聚焦不同類別、滿足細分需求的口袋書、手繪地圖、導覽手冊等持續湧現
  • 上海豐盛裡塔可貝爾開業 融合海派文化成最大亮點
    聯商網消息:繼2014年,以10億地價拍賣的上海張園·豐盛裡搖身一變,從傳統石庫門街區躍然成為靜安區新地王。據了解,位於南京西路歷史風貌區內的豐盛裡,按照上海石庫門裡弄建築特色打造,保留了原有的建築風貌,創造了具有海派文化特徵的城市空間。
  • 北京世園會上海園——祥雲漫捲 海派風韻
    北京世園會上海園——祥雲漫捲 海派風韻 2019-04-08 09:19:00來源:人民日報
  • 《北平研究院北平廟宇調查資料彙編》|內一區卷 內二區卷 內三區卷
    廟宇調查是按當時北平行政區劃的分區而進行,本書也依照當時內城六區、外城五區以及四郊的區劃順序依次編排出版。2015年6月《北平研究院北平廟宇調查資料彙編》(內一區卷)出版,並榮獲2015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獎。2016年3月,內二區卷、內三區卷出版。這三卷的出版,標誌著 「北平廟宇調查數據整理與出版項目」 已進入出版環節,歷時八十多年的 「北平廟宇調查」 已開始進入了總結階段。
  • 館長訪談|上海大學博物館:溯源海派文化的背景與興起
    上海大學博物館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其館藏體系是以文學院歷史系舊藏逐步建立起來的,收藏的一批特色海派文化藏品很好的講述了海派文化的形成背景和興起。如「1884年的點石齋畫報」、「舊校場年畫《豫園把戲圖》」、光緒八年吳友如繪的《靜安寺圖》」、「《聯華畫報》悼阮玲玉號外」等藏品均以生動的歷史細節鉤沉出晚清民國時期的上海。
  • 2019「盛世荷彩」代建紅個展在上海海派文化中心隆重開幕
    2019年6月16日上午,為迎接建國70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盛世荷彩」代建紅個人畫展開幕典禮在上海海派文化中心隆重舉行。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潘敏,原中國福利會秘書長、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艾伯英,上海市虹口區組織部部長楊春花,虹口區政協副主席徐愛娣,虹口區政協副主席張強,上海政協常委、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上海中華藝術宮副館長金江波,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吳松君,愛爾蘭駐滬領事館領事Christophe Catalan ,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執行秘書長、國商聯盟經濟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永新
  • 上師大發布首份《上海非遺傳習地圖》,海派剪紙最受學生歡迎
    上師大發布首份《上海非遺傳習地圖》,海派剪紙最受學生歡迎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2015-12-12 19:20 來源
  • 上海最大海派建築群|「中海閱麓山」實景示範區盛大開放
    上海城市實景圖如果說,東邊的外灘陸家嘴是金融中心,代表著上海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城市高度;那麼,西邊的佘山便是國際住區,承襲著上海的貴族血統和文化厚度。項目區位圖Part2上海最大海派建築群,實景可見3.1上海最大海派建築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遺 匠心堅守傳承優秀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而盆景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一,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盆景流派,而「海派盆景」作為中國傳統五大盆景流派中最年輕的一支在中國盆景發展中一直備受矚目,此次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既是對海派盆景文化的認可,也是對在背後默默付出工作人員的肯定和鼓勵。
  • 《重慶歷史地圖集·第二卷》代代有圖 堪稱重慶地圖的家譜
    劉柚伽)「重慶是一個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過去我們是通過文字來記載,即便有圖,也不完全,而今天,重慶終於有了一部這個城市地圖的家譜!」6月6日,《重慶歷史地圖集·第二卷》正式出版發行,那麼,圖集的三大板塊到底呈現了重慶怎樣的歷史文化?在《圖集》政區沿革版塊中,代代有圖,一直到1997年,為我們構築了重慶最為完整的一個地圖的家譜。
  • 革命文化、消費主義、上海本位……「海派」究竟是什麼?
    海派文學與文化構成了一種積蓄複雜的能量斷層,亟待闡釋與建構的空間。總而言之,即使我們把革命文化也算作海派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有一部分交叉,海派賴以存在的整體文化結構與場域,不但不能再延續下去,而且成為了50年代的黨和政府改造上海、改造城市的重要對象。在成為一種穩定的社會治理結構以後,激進的革命衝動與要求轉化成為了國家層面的動員力量,成為一種能動的律令而非對律令的挑戰,因此,至少在大部分的文學表現層面,海派文學看起來是銷聲匿跡了。
  • 這位書畫巨擘為何能在大俗之中鋪展海派繪畫的大雅之美
    海派書畫家群體的創作效應,海派文化藝術圈的開放風氣,海派書畫的社會運作,這三大要素實際上涉及了一位藝術大師與上海這座城市的市緣,與海派書畫這個群體的群緣,與海派文化這個譜系的文緣。正是這三種文化的總和,塑造成就了任伯年,而任伯年也為這三種文化的發展與提升,做出歷史性貢獻。
  • 5張地圖,16條馬路,這裡藏著最濃的上海腔調!
    而紹興路,則素有「出版社一條街」, 「最有文化的馬路」等美稱, 短短500米左右的馬路上, 林立著上海新聞出版局等五六個出版社。
  • 上海16個區,哪個區最繁華?
    上海,是中國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在世界城市排名中,位於第二檔,僅次於倫敦和紐約。 2016年,上海最後的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後;上海已有 16個市轄區:浦東新區、黃浦區、靜安區、徐匯區、長寧區、虹口區、楊浦區、普陀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
  • 海派之源-徐家匯源丨徐家匯,不僅是海派之源
    徐家匯是海派文化最重要的淵源之一。徐光啟、馬相伯等本鄉先賢,是上海地區「海派學術」的肇端與始創。他們不是單單傳播外來文化,而是把外來文化和傳統學術交融,各取所長之後,融會貫通。: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場)預約方式: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遊上海」即可預約參觀● 上海電影博物館
  • 上海這個區有16家老字號年收入過億,它們「不老」的秘訣何在
    原標題:上海這個區有16家老字號年收入過億,它們「不老」的秘訣何在  老字號是海派文化的縮影,承載著上海人的感情寄託。黃浦區是上海現代品牌的發源地,老字號企業最集聚的區域。  近年,在黃浦區政府引導與支持下,黃浦區的老字號努力擦亮經年店招,一些老字號老品牌煥發出青春。
  • 上海16個區,哪個是你心中的「扛把子」?
    浩浩湯湯2400W上海人,分散在上海16區的各個角落。但身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你對於上海的16區,又了解多少呢?黃浦的「貴」,松江的「老」,奉賢的油菜花最霸道……魔都16區,區區都有值得傲嬌的資本,彼此間的battle,不曾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