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是歷史上一代奸臣,明朝很多的有識之士,對於他的行為,那都是極為痛恨,但是由於他有權有勢,也沒有多少人敢得罪他,這就使得他越發囂張,只要有人反對他,那麼就會遭到報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楊繼盛,這也是明朝時期著名的詩人,以及愛國將領,由於當時韃靼入侵,他反對向敵人妥協,彈劾大將軍,還有就是奸相嚴嵩,並且列出了十大罪狀。
楊繼盛的這一行為也是被後人大加讚賞,但是他的下場很悲,公元1553年(嘉靖二十三年),他上書的奏章被壓下,嚴嵩立馬開始反擊,最終被打入死牢,另外還命上偷偷地把他的名字增加到死刑犯中,終被慘遭毒手,年僅40歲,他在臨刑前寫下一首感人的《就義詩》,這首詩也是氣勢磅礴,完全可以媲美宋朝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一詩。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明朝著名的諫臣,文學家、詩人,公元1516年生於直隸容城,今天的河北省容城縣,他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由於反對嚴嵩,最終遭受到了打擊。他的這首詩寫得很感人,有文天祥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勢,整首詩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儘管自己很努力,可是還被人陷害,這也正是嚴嵩的可恨之處。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有著家國情懷,也有著視死如歸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嚴嵩一生作惡多端,當時很多的有識之士都遭遇不幸,有人就不敢出來說話,可是楊繼盛卻是敢於仗義執言,僅僅是這樣的勇氣,便是值得我們學習,而正是這樣的個性,才能夠寫出如此有氣勢的作品。
那麼這首詩也是化用了文天祥詩句的意境,開篇的兩句就氣勢磅礴,表達了出了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自己雖然馬上就要死了,可是我一點也不害怕,浩然正氣回歸太空,我的一片真情,以及真心,那也是日月可鑑,心照耀千古。在這裡正是把文天祥的詩句化用在作品中,從而形成了新的經典,也立馬使得此詩感人肺腑。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最後兩句寫得就更具有感染力,同時那種氣勢也更加令人感動;我這一生還沒有來得及報效祖國,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死了之後要把忠魂留下,只有這樣才能夠彌補人生的遺憾,所以現在我一點也不害怕,死又有何懼,那只不過是重生。這兩句與前面兩句都氣勢磅礴,把詩人個性,還有他對待人生的態度,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很有氣勢,讀來也是令人拍案叫絕。
楊繼盛骨子裡的愛國情懷,還有他對強權的反對,最是令人感動,要知道當時的人是懼怕嚴嵩,可是他不怕,敢出站出來反對,這就是他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明明知道結果可能會很悲慘,但是為了追求真理,實現人生目標,他還是站了出來,並且列出了嚴嵩的罪狀。
我個人是很喜歡這首詩,雖然看似寫得很簡練,有一點像打油詩,可是每一句都很有氣勢,也都表達了出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還有視死如歸的精神,死沒有什麼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們不敢站出來,現在他站出來了,這就是他最令人敬畏的地方,明明知道後果,可還是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