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因為上線餓了麼平臺,首次參加天貓雙11的蘇州「老王蛋餅」店生意興隆,線上客流量已經相當於線下新開一家店的客流量,來自餓了麼的訂單營收已經可以支付店面租金。
2018年,對於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平臺上的350萬商戶而言註定不會平凡。1月2日發布的2018年商戶帳單,清晰記錄著每一位商戶、尤其是廣大中小商戶在這一年的努力與前行——他們在2018年全面擁抱阿里生態且初有斬獲。
2019年,阿里本地公司還將推動百萬級商戶完成在線化升級,全力推進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數位化戰略,充分覆蓋城市生活場景的每個角落,重新定義城市生活的美好。
100%中小商戶渴求數位化賦能
2018年10月,阿里首推《本地生活服務中小商戶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1月至9月,中小商戶在二三線城市訂單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速大幅增長。其中,大批包括商超便利、果蔬生鮮、醫藥等在內新零售中小商戶湧入,驅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對應板塊高速增長。
中小商戶已是本地生活服務的基石。尤其在中低線城市,以商戶交易額和訂單量計,中小商戶在10個非一線城市平均值達到或超過了70%。
《報告》披露,面對高速發展的本地生活行業,幾乎100%的商戶都期望獲得「流量、數據和精準營銷」三大方面的平臺賦能。
其實,阿里對於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數位化進程的啟動,自2018年便已經悄然開始,短短數月,餓了麼一方面快速對接阿里健康、飛豬、淘票票等各項業務,另一方面又將大批商超、便利店、鮮花、蛋糕店、菜場等接入外賣平臺。
大小商業體的接入,一方面讓平臺存量更為豐富,一方面也讓大批的中小商戶,特別是小微商戶藉此進入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邁出了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數位化的第一步。
9月,在阿里一年一度的投資者大會上,阿里集團CEO張勇強調,中小商戶必須上線,實現在線化,才能產生數據。至於改造的路徑,張勇認為,從上遊供應鏈的整合,到流量的產生與上漲,再到訂單的行動支付,最後到即時的配送,都可以通過阿里的生態能力整合,完成商戶全鏈條數位化的改造。
除去行業數位化,阿里本地公司還從去年開始一直強調地域數位化。「2019年,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特別是餓了麼,必須向三四線城市下沉」,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給行業做增量」。
「餓了麼訂單的營收已經可以支付店面租金」
蘇州老王蛋餅上線餓了麼以來,線上客流量已經相當於線下新開一家店的客流量。「我的店面就這麼小,短時間內無法再開一個店,但是餓了麼平臺的線上銷售,相當於給我開了個『分店』,現在來自餓了麼訂單的營收,已經可以支付店面租金。」同樣在蘇州的德仔恩卿煲仔飯,如今店裡的外賣訂單量也已經是堂食的2倍。
一些傳統線下的中小商戶缺乏電商的基因,加之屬地性很強,產能有限,服務半徑短,無法躋身天貓、淘寶這樣的平臺。對此,核心解決方案之一就是上線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用數位化手段揚長避短。
2012年7月和2013年4月,首創披薩單片售賣的瑪格利塔和懷揣中華餐飲夢的醉得意先後在福建省福州市開業。拿不到最好的店面,沒有多餘的費用做宣傳,作為當時典型的中小商戶代表,兩家企業的成長在最初兩年異常艱辛。
「客人的外賣需求一直都有啊,但在沒有外賣平臺的時候我們有多難做。」回憶起當時,醉得意的創始人張建霞說。
2014年,餓了麼等外送平臺開通了福州地區的服務,福州終於迎來外賣時代。醉得意、瑪格麗塔幾乎是第一批上線的品牌。雖然那時門面規模不大,但小餐飲聚焦單品的特性,加之外賣的拉動,店鋪運營如虎添翼。很快,兩個品牌的外賣比列迅速上升到營業額的15%,瑪格麗塔後期更上升至30%。
截至2018年年末,和餓了麼的發展一起,瑪格利塔在全國22個省77個城市發展門店近600家。醉得意同樣在20多個城市開設門店300多家,每個月都有5-10家新店開張。
2018年,本地生活服務的百萬商戶與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一起,首戰天貓雙11。在11月10日晚18:00-21:00,因為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首次參與天貓雙11,廣大消費者在零點到來之前就開始購買晚餐、夜宵守候,消費熱情被提前點燃,餓了麼平臺訂單量成倍上升,其中新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177%,新零售用戶數同比增長167%。
數位化營銷:1小時賣空零食店
數位化的推進,除了讓中小商戶初嘗「在線化」的甜頭,更進一步的數位化營銷也讓一些商戶受益匪淺。
2018年天貓雙11,南京一家零食店1小時內突然「飛」來了200張訂單。據了解,這是因為其上線餓了麼平臺後第一次參加天貓雙11,精準的營銷讓店內商品一小時內被「搶空」,訂單頁連起來足有20米長。
對福州小湯主聯合創始人侯崟烽來說,「外賣平臺幾乎是我們最直接的品牌展示渠道之一,利用外賣平臺讓足不出戶的用戶認識品牌並消費產品,輻射範圍更加寬泛,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線上推廣給商戶帶來的不止是線上成交,品牌知名度上升也會給線下引來新客。比如在溫州老字號長人餛飩,不少新客是無意間吃了外賣,再循著網上的地址找到線下就餐。在青島老劈柴鍋貼店裡,老闆會根據外賣平臺提供的數據,預測每一個品類鍋貼的數量,這樣便可以提前製作,以保證在30分鐘內送到食客手中。
「數位化升級已經給廣大零售品牌商家帶來了巨大的提升,本地生活服務商家當然也應當同樣地享受到網際網路和數位化帶來的紅利。」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推動行業的數位化升級,讓本地生活服務沒有難做的生意,就是我們的目標。」
「在這樣一個數據提煉的價值之上,我們再反饋給生態體系,幫助個體業務繁榮,將使我們在個體業務裡的合作夥伴更強大。」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