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本地生活發布年度商戶帳單:「餓了麼訂單營收已抵全年店租」

2020-12-22 驅動中國

2018年,因為上線餓了麼平臺,首次參加天貓雙11的蘇州「老王蛋餅」店生意興隆,線上客流量已經相當於線下新開一家店的客流量,來自餓了麼的訂單營收已經可以支付店面租金。

2018年,對於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平臺上的350萬商戶而言註定不會平凡。1月2日發布的2018年商戶帳單,清晰記錄著每一位商戶、尤其是廣大中小商戶在這一年的努力與前行——他們在2018年全面擁抱阿里生態且初有斬獲。

2019年,阿里本地公司還將推動百萬級商戶完成在線化升級,全力推進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數位化戰略,充分覆蓋城市生活場景的每個角落,重新定義城市生活的美好。

100%中小商戶渴求數位化賦能

2018年10月,阿里首推《本地生活服務中小商戶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1月至9月,中小商戶在二三線城市訂單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速大幅增長。其中,大批包括商超便利、果蔬生鮮、醫藥等在內新零售中小商戶湧入,驅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對應板塊高速增長。

中小商戶已是本地生活服務的基石。尤其在中低線城市,以商戶交易額和訂單量計,中小商戶在10個非一線城市平均值達到或超過了70%。

《報告》披露,面對高速發展的本地生活行業,幾乎100%的商戶都期望獲得「流量、數據和精準營銷」三大方面的平臺賦能。

其實,阿里對於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數位化進程的啟動,自2018年便已經悄然開始,短短數月,餓了麼一方面快速對接阿里健康、飛豬、淘票票等各項業務,另一方面又將大批商超、便利店、鮮花、蛋糕店、菜場等接入外賣平臺。

大小商業體的接入,一方面讓平臺存量更為豐富,一方面也讓大批的中小商戶,特別是小微商戶藉此進入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邁出了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數位化的第一步。

9月,在阿里一年一度的投資者大會上,阿里集團CEO張勇強調,中小商戶必須上線,實現在線化,才能產生數據。至於改造的路徑,張勇認為,從上遊供應鏈的整合,到流量的產生與上漲,再到訂單的行動支付,最後到即時的配送,都可以通過阿里的生態能力整合,完成商戶全鏈條數位化的改造。

除去行業數位化,阿里本地公司還從去年開始一直強調地域數位化。「2019年,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特別是餓了麼,必須向三四線城市下沉」,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給行業做增量」。

「餓了麼訂單的營收已經可以支付店面租金」

蘇州老王蛋餅上線餓了麼以來,線上客流量已經相當於線下新開一家店的客流量。「我的店面就這麼小,短時間內無法再開一個店,但是餓了麼平臺的線上銷售,相當於給我開了個『分店』,現在來自餓了麼訂單的營收,已經可以支付店面租金。」同樣在蘇州的德仔恩卿煲仔飯,如今店裡的外賣訂單量也已經是堂食的2倍。

一些傳統線下的中小商戶缺乏電商的基因,加之屬地性很強,產能有限,服務半徑短,無法躋身天貓、淘寶這樣的平臺。對此,核心解決方案之一就是上線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用數位化手段揚長避短。

2012年7月和2013年4月,首創披薩單片售賣的瑪格利塔和懷揣中華餐飲夢的醉得意先後在福建省福州市開業。拿不到最好的店面,沒有多餘的費用做宣傳,作為當時典型的中小商戶代表,兩家企業的成長在最初兩年異常艱辛。

「客人的外賣需求一直都有啊,但在沒有外賣平臺的時候我們有多難做。」回憶起當時,醉得意的創始人張建霞說。

2014年,餓了麼等外送平臺開通了福州地區的服務,福州終於迎來外賣時代。醉得意、瑪格麗塔幾乎是第一批上線的品牌。雖然那時門面規模不大,但小餐飲聚焦單品的特性,加之外賣的拉動,店鋪運營如虎添翼。很快,兩個品牌的外賣比列迅速上升到營業額的15%,瑪格麗塔後期更上升至30%。

截至2018年年末,和餓了麼的發展一起,瑪格利塔在全國22個省77個城市發展門店近600家。醉得意同樣在20多個城市開設門店300多家,每個月都有5-10家新店開張。

2018年,本地生活服務的百萬商戶與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一起,首戰天貓雙11。在11月10日晚18:00-21:00,因為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首次參與天貓雙11,廣大消費者在零點到來之前就開始購買晚餐、夜宵守候,消費熱情被提前點燃,餓了麼平臺訂單量成倍上升,其中新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177%,新零售用戶數同比增長167%。

數位化營銷:1小時賣空零食店

數位化的推進,除了讓中小商戶初嘗「在線化」的甜頭,更進一步的數位化營銷也讓一些商戶受益匪淺。

2018年天貓雙11,南京一家零食店1小時內突然「飛」來了200張訂單。據了解,這是因為其上線餓了麼平臺後第一次參加天貓雙11,精準的營銷讓店內商品一小時內被「搶空」,訂單頁連起來足有20米長。

對福州小湯主聯合創始人侯崟烽來說,「外賣平臺幾乎是我們最直接的品牌展示渠道之一,利用外賣平臺讓足不出戶的用戶認識品牌並消費產品,輻射範圍更加寬泛,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線上推廣給商戶帶來的不止是線上成交,品牌知名度上升也會給線下引來新客。比如在溫州老字號長人餛飩,不少新客是無意間吃了外賣,再循著網上的地址找到線下就餐。在青島老劈柴鍋貼店裡,老闆會根據外賣平臺提供的數據,預測每一個品類鍋貼的數量,這樣便可以提前製作,以保證在30分鐘內送到食客手中。

「數位化升級已經給廣大零售品牌商家帶來了巨大的提升,本地生活服務商家當然也應當同樣地享受到網際網路和數位化帶來的紅利。」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推動行業的數位化升級,讓本地生活服務沒有難做的生意,就是我們的目標。」

「在這樣一個數據提煉的價值之上,我們再反饋給生態體系,幫助個體業務繁榮,將使我們在個體業務裡的合作夥伴更強大。」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

相關焦點

  • 餓了么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阿里焦慮,美團危險?
    據餓了麼「百億補貼」項目負責人介紹,在重點城市和商家的選擇上,補貼都更加集中和聚焦,可以為商家持續吸粉、增加用戶黏性。「從試運營效果看,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家,訂單增速較往常翻了一倍。」餓了麼百億補貼,圖源:餓了麼App選擇在此時發起補貼大戰,背後則是阿里在本地生活業務上的焦慮。
  • 阿里本地生活加速服務下沉,秦皇島餐飲商戶享數位化升級紅利
    為響應商務部發布的《2018國內網絡零售發展報告》中重點提及的「行業數位化」與「布局中小城市」,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餓了麼口碑加速服務秦皇島商戶、用戶和騎手。本地生活服務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得新職業、新崗位湧現。
  •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 商家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
    中國小康網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商家:我只想好好賣個飯!近日,有網友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麼」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館被「餓了麼」平臺強行下線。據了解,僅西安市高新區東大片區就有七家店鋪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神仙打架,商戶遭殃」,這種窘境如何破解?
  • 阿里商業作業系統餐飲版:口碑餓了麼的星辰大海
    至此,口碑餓了麼已經夯實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根基,並走上了一條與美團B端賦能不同的道路,即發力下沉市場的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另一玩家美團,卻在通過提高佣金、增加廣告收入等變現手段,來緩解其面臨的營收壓力。
  • 阿里本地生活總裁昆陽:我的iPhone 11是餓了麼小哥送來的
    與此同時,消費者在阿里生態內的多個入口都能看到商戶信息。11月19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新服務」戰略正式對外發布,這是一套以服務體系數智化、產品體系數智化、硬體體系數智化為基石的「工具」。也就是說,商戶看到的消費者,不管來自哪個入口,最後都被梳理在同一套作業系統中,實現統一運營。
  • 街邊小店、五星酒店上線餓了麼 阿里經濟體保障本地生活行業復工
    主廚兼職淘寶主播「雲復工」,餐企上聚划算開設專區,街邊小店火速上線開張,10萬餐廳可在高德上顯示營業狀態……連日來,包括餐飲、商超、旅行在內的本地生活行業正在迎來全面復工潮,近10萬家門店通過餓了麼新上線外賣功能,「雲復工」成為新趨勢。
  • 美團點評與餓了麼:本地生活服務到店還是到家?
    2017年全年,中國本地生活O2O整體市場規模達9992.1億元,較2016年增長71.5%,其中,到店O2O市場規模7611.9億元,在本地O2O整體市場中交易佔比76.2%。雖然2017年下半年外賣市場增長強勁,但全年綜合來看,到店場景仍是本地生活服務的核心場景。
  • 回顧2020年,餓了麼都幹了些什麼?
    服務升級應對疫情,營收與商戶數量雙增長據阿里財報,第一財季來自本地消費服務的營收為人民幣71.01億元(約合10.0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1.80億元增長15%,餓了麼業績迎來轉折點,註冊商戶數量同比增長30%。
  • 屈臣氏大潤發外賣營收接連翻番 三四線城市成餓了麼口碑商超業務新...
    正值天貓 618 前夕,阿里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口碑餓了麼引領的餐飲行業全鏈路數位化構建已成型,並將快速輸出各項數位化能力至商超、生鮮、等多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為商戶參與天貓 618 做足了準備。
  • 美團外賣 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的確,從今年起,餓了麼在外賣業務上動作頻頻:7月10日,餓了麼CEO王磊宣布餓了麼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生活服務平臺,由「送外賣」升級為「送萬物」;8月,餓了麼將「百億補貼」作為常態化補貼行動;10月14日,「百億補貼」從最初的24城擴至124城。近日,餓了麼又宣布已入駐近1000所高校食堂。
  • 美團外賣,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2019年,美團外賣經營溢利由2018年的負值111億元轉為正值27億元,成功實現首次年度盈利。灃京資本基金經理吳悅風今年9月發文指出,「公司(美團)透露,全年來看,每單毛利有2毛錢左右,這個數據現在更是擴大到最新的每單5毛左右。市場普遍預計餓了麼至今仍未實現每單毛利轉正」。
  • 餓了麼「孵化」菜市場,PK美團買菜?
    作為本地生活領域最大的兩巨頭,美團與阿里之前對抗一直不斷,而且不光在業務上火拼,上周圍繞王興評價馬雲有「誠信問題」一事,雙方也是唇槍舌劍,競爭的激烈可見一斑。在生鮮市場,餓了麼也有自己的後援團。即使是在口碑餓了麼的主場,叮咚買菜也是場內最耀眼的明星。3月30日下午,2019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生鮮夥伴大會在杭州舉辦。
  • 餓了麼宣布推出「極速社區送藥」 本地生活服務再添關鍵拼圖
    與此同時,餓了麼還與醫療機構及藥房的專業醫師達成合作,為用戶提供在線非處方用藥諮詢6月以來,蜂鳥已先後在北京和上海實現24小時醫藥配送,平均送達時間僅為24分鐘。作為阿里新零售基礎設施,蜂鳥在本地即時配送環節的價值進一步凸顯。
  •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成立後,總裁王磊首談本地生活做什麼
    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餓了麼CEO王磊:公司上周五剛剛宣布成立阿里集團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周一就發布。這個時間好像有點快,但其實餓了麼星選的推出,我們準備了非常長的時間。今天很多媒體朋友,肯定不僅僅是來看、來了解星選,也想了解理解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在這之下整個餓了麼的升級是什麼樣的邏輯,是一個什麼樣的戰略部署,是一個什麼樣的規划過程。其實,今天更多我想除了星選以外,更加想分享一下我們的思考,餓了麼星選其實是這些思考之後一個順理成章的過程。回到整個餐飲的行業市場,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而且是在一個穩定增長的市場。
  • 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餓了麼」如何激活「身邊經濟」?
    據阿里本地生活「商家大會2020」透露的數字,餓了麼與支付寶、淘寶、高德等協同,每天為商家帶來超1億訪問人數。餓了麼商家參加「天貓618」消費節,僅「66爽快日」當天,平臺冰飲雪糕銷量同比增長3倍。其中,雪糕賣出150萬支,總量超過100噸;伊利、明治等冰飲品牌銷量同比增長超7倍,和路雪開賣1小時的銷量就超過去年同期全天的銷量。
  • 這個行業訂單量環比增長800% 商家大會將告訴你口碑餓了麼都做了哪些
    餐廳、美髮店、書店、街邊小店……隨著復工營業的商戶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城市也正在逐漸恢復氤氳的"煙火氣"。口碑餓了麼數據顯示,本地生活行業的商戶營業已經全面回暖。截至3月初,60%中小商戶已復工,其外賣訂單環比增長100%。在口碑平臺,書店、美發等到店消費正在逐步回升,訂單量環比增長800%和360%。
  • 餓了麼要求商戶退美團 外賣晴好但烏雲隱現
    非常在線2019年11月21日消息據華商網報導,有網友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麼」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館被「餓了麼」平臺強行下線。據用戶用戶反映,其在西安市高新區東大村開了一家餐館,除了堂食,也在餓了麼和美團兩家平臺提供外賣服務,但店鋪卻在一個中午用餐高峰期被餓了麼強行下線關閉。在此之前,餓了麼曾打電話說讓其退出美團,但他們沒當回事。
  • 阿里Q3財報:單季營收超千億的「密鑰」
    毫無疑問,核心電商的千億營收是阿里Q3財報中最大的亮點。Q3財報中,阿里將電商與菜鳥、外賣等多項業務歸攏在一起,以「核心電商」名目披露。板塊內各項業務基本特點是「能賺錢」:天貓、淘寶盈利,菜鳥業務營收也持續增長,對於本地生活業務(餓了麼、盒馬鮮生)也開始展露勢頭。
  • 餓了麼CEO王磊:阿里投入無上限,生態是爭奪份額關鍵
    王磊:大的方向就是本地生活對阿里的重要性。《財經》:阿里為什麼收購餓了麼?王磊:有三個理由。第一是本地生活對阿里是非常重要的入口。阿里從實物電商到數字電商(大文娛),再到本地服務電商,是一脈相承的事。阿里所有都圍繞消費者和商戶的商業網際網路化,只是場景不停在變。第二是即時配送對阿里新零售來說是核心基礎設施。
  • 本地生活服務這塊大蛋糕,美團(03690)和阿里(09988)如何分而食之?
    餐飲商戶運營全覆蓋閉環。商戶的運營可大致歸為進貨、餐飲運營和銷售,美團配送和O2O業務已涉及銷售環節,美團進軍食材供應鏈和餐飲運營為商戶運營提供一條龍解決方案,同時嘗試商家金融和招聘服務,增強商戶粘性。實現B端、C端全閉環是美團長遠的戰略。實現顧客本地生活全覆蓋,商戶運營全覆蓋後,美團本地業務的邏輯在於讓B端業務和C端業務形成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