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幼兒園系列:入園前,你要做好這些準備

2020-12-12 碩博心理

碩博心理撰稿人:Amy

提起孩子上幼兒園,大多數家長都是喜憂參半吧!有人會覺得終於可以輕鬆了,感覺自己解放了,可是一想到孩子和媽媽分開時那哭得撕心裂肺的情形,我們當媽媽的一點也不會比孩子好受。每年九月入園的那段時間,毫不誇張的說,孩子在裡面哭,好多媽媽在外面流淚。

孩子入園是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的,而這個適應期是否順利,持續時間是長是短,是我們每一個家長都特別在意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上幼兒園這回事吧!

幼兒園,一定要上嗎?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位媽媽的信息,內容是這樣的:

「我女兒3歲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學東西很快,做事也很投入,也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塊玩。可是自從上了幼兒園,孩子就像變了一個人,這幾天早上一送她去幼兒園就哭,怎麼勸都不肯去,你說,孩子一定要上幼兒園嗎?」

其實,這個問題不止困擾著她一個人,很多幼兒園適齡兒童的家長都面臨過這樣的抉擇。所以,大家認為,孩子一定要上幼兒園嗎?

是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無法替代的。

也許有家長會說,我自己也可以給予孩子幼兒階段的一切需要。我可以培養孩子的社會性,比如為他們找到同齡的玩伴,帶他們去各地旅行……但是,在一所成百或上千人的幼兒園,孩子可以接觸到的同學和老師將是形形色色的,能夠觸碰到的環境和氛圍也是豐富多彩的,這是家長在家裡永遠無法給孩子的。

家長要知道,如果我們總是由於擔心就儘可能把幼小的孩子與這個社會隔離,從而來減少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和傷害,雖然我們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他們長大後就有可能不知如何面對這個真實的社會,甚至嚴重缺乏心理免疫能力。我們就必須讓孩子從小接觸真實的生活環境,而不是把孩子隔絕在一個真空環境中,而幼兒園就是孩子們的第一個小社會。

上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社會的第一步,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適應難題。其實這是孩子的一次脫敏過程,經歷過這些事情,孩子就會不斷變得從容。所以,我們一定要陪孩子邁好入園的第一步,建議為適齡幼兒提前做好入託規劃。

自理能力準備篇

一般,我們建議孩子送託的最佳年齡是3——3歲半。判斷一個孩子適不適合送幼兒園,除了年齡的評判外,生活能夠自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標準。

建議從兩歲以後,在平日的教養環境中,我們就要有意識地逐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要順利度過入園適應期,在上幼兒園之前最好能夠培養孩子下面幾方面的技能:

1.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有些家長經常為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而頭疼。很多家長也知道給孩子餵飯不太好,但不餵飯又擔心孩子餓著。如何給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呢?這需要循序漸進,而且家長要有平和耐心的態度,以下觀點大家可以參考:

(1)在吃飯這個問題上,我們家長的心態很重要。要知道吃飯是人類的本能,孩子餓了自然會吃,不吃飯是因為不餓,而且少吃一頓飯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2)吃飯的規矩:吃飯定時定量。比方說,規定每次午餐進餐時間為12點,進餐時長為半小時。如果半小時後,孩子還磨蹭沒吃完,家長可以說:「好了,吃飯時間結束了,餐具要回家了,沒吃飽也要等下次再吃了。」注意兩餐之間不可以給孩子吃零食。

(3)輕微的挑食不用管。孩子也有自己的口味偏好,比如,有的孩子受不了香菇的味道。只要營養均衡,不必強求非得每種食物都吃。

(4)讓孩子參與買菜做菜的過程會讓孩子吃得有精神。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買些他喜歡吃的,讓他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例如擇菜、擺筷子等,你會發現孩子很樂於幫忙,而且也很開心吃到自己的「勞動成果」。

孩子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的生活,一般是要有一個適應期的。如果家長在孩子入園前,了解幼兒園的每日進餐時間,讓家庭的進餐時間和幼兒園的時間一致就更容易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2、訓練孩子獨立上廁所

上廁所,說是小事,其實是大事。能獨立上廁所,是衡量幼兒獨立自主能力的一個標準。但是,很多問題困擾著家長。例如,什麼時候訓練孩子如廁合適?錯過了寶寶大小便敏感期怎麼辦?怎麼讓孩子養成主動如廁的習慣?

太早訓練孩子如廁,孩子的生長發育水平和生理功能還沒有達到自己如廁的要求,逼著孩子訓練,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和挫折感,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對上廁所產生恐懼。如果太晚訓練孩子如廁,其他孩子上廁所都不成問題,自己的孩子還不會,也會給他帶來精神壓力。

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合適呢?

年齡在1歲半~2歲的孩子,家長可以開始對孩子進行如則訓練了。孩子到了可以自己如廁的年紀,也會有一些具體的表現,比如:孩子大便規律;孩子可以在口頭上或行動上表達想大小便的需求;坐、蹲、起、站這些肢體大動作都比較穩當,等等。

家長可以把孩子的年齡作為訓練孩子如廁的一個標誌,但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直到4歲才養成如廁習慣,這都是正常的。如果家長錯過了訓練孩子如廁的關鍵期,就需要比別的家長付出加倍的努力了。另外,男寶寶的訓練時間要遲於女寶寶的訓練時間,而且由於個體差異,孩子大小便訓練時間也因人而異。

那怎麼訓練孩子如廁的習慣呢?

首先,需要給孩子準備單獨的坐便器。成人的坐便器太大,而且高度不合適,給孩子準備一個單獨的坐便器,可以帶著孩子自己去商場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和樣式。

其次,鼓勵孩子有便意,要示意給家長和老師。如果孩子這麼做了,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剛開始,孩子控制不好,可能都尿出來了才告訴家長,也有可能剛一報告,還沒有走到廁所就尿出來了。沒關係,報告也是進步,家長需要心態平和地給孩子換褲子,之後,跟孩子說:「很棒!知道報告了。」

再者,剛開始訓練孩子如廁時,家長應手把手教孩子如何上廁所。男孩由爸爸示範,女孩由媽媽示範。一開始,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擦屁股,等孩子適應了上廁所的步驟後可以讓孩子練習自己擦屁股,這每一步都需要家長手把手耐心地教,不要理所應當的覺得自己嘴上和孩子說一遍孩子就應該掌握。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父母應該保持輕鬆、寬容、多支持和鼓勵的態度,切不可操之過急,不要試圖通過嚴厲的呵斥讓孩子以後不敢尿褲子,這樣做只會延長如廁訓練的過程,甚至對孩子產生很強的挫敗感。

在這裡也建議大家能夠選擇夏天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因為這個季節孩子穿的比較少,穿脫比較容易,褲子如果尿溼了換洗下來幹的也快。是不是覺得訓練孩子也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面呢?

3.會穿脫簡單的衣物

建議給孩子穿寬鬆舒適、便於活動的衣服,而且衣服一定要容易穿脫,比如,帶鬆緊帶的褲子,寬口套頭的上衣,衣服上不要有太多裝飾物,上衣的帽衫最好不要有抽繩,女孩儘量不要穿有亮片的衣服,因為孩子對這些亮晶晶的小物件很感興趣,會用手去揪,甚至放在嘴裡玩,而男孩儘量不要穿帶拉鏈的褲子,這些我們一定要先從安全的角度考慮。

另外可以找一些穿衣服的兒歌,和孩子一起邊念兒歌邊做穿衣服的動作,有趣又能達到學習穿衣的目的,大家刷視頻或者百度的時候可以找一下這些和孩子互動的小技巧。

4.養成用水杯喝溫水的習慣

在家裡,我們可能會讓孩子用吸管杯或者奶瓶喝水,但是幼兒園後,要求孩子們用水杯喝水,所以寶媽們要提前買一個敞口水杯訓練孩子用杯子喝水。同時,對於平時沒有喝水習慣的孩子,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喝溫水,就是什麼都不添加的水,否則孩子上學後如果不按時按量喝水,呼吸道很容易生病的。

5.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孩子的作息時間是否固定,睡眠時間是否充足,對孩子的成長和健康至關重要。經常有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其實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家長沒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有時候大人晚上的時候回來比較晚,或者感覺一天沒見孩子了,就想利用晚上的時間好好和孩子玩,導致孩子太興奮,反倒沒有睡意。也經常有大人抱著手機哄孩子睡覺,孩子對那時刻變化的亮光很好奇的,這也是他久久不睡的原因。

所以建議晚飯後的親子互動儘量以看繪本講故事的方式進行,睡覺前關掉燈和手機屏幕,等孩子先睡踏實,這之後就是媽媽一天最寶貴的屬於自己的時間了。

另外,午睡的時間也不能太長,一般7歲以下的孩子,午睡時間一般在1-2小時。到了午覺的時間,要營造睡覺的環境,即使孩子沒有睡意,也可以通過聽故事或者聽音樂的方式讓孩子躺著休息一下。這為之後適應幼兒園的午睡有很好的作用。

入園物品準備篇

1、 姓名貼

一般幼兒園會給孩子發統一的生活用品。統一的被褥、水杯、毛巾、書包,園服等等,大家要做的就是提前在網上給孩子定製可以縫的姓名貼,在被子、褥子、枕頭都要縫上姓名貼,一個都不能省,因為他們真的可能睡一覺會把被子拉亂的。書包上,衣服(上衣褲子)上也必須有,這個真的是一個必備的物品,方便孩子認出自己的物品,也方便老師通過衣服上的名字更快的記住孩子。

2、 替換衣物

另外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書包裝替換的衣物,建議上衣一件,褲子兩條,不要害怕麻煩,當孩子把飯或者湯弄灑了,或者尿褲子了,老師會第一時間給孩子換好乾淨的。

3、 依戀物

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帶上一件孩子在家裡特別依戀的物品,這樣面對陌生的環境,自己熟悉的、喜愛的貼身物會起到安撫的作用。

這裡也提醒大家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每一天,一定要檢查孩子的書包,口袋,不能帶零食或者細小、尖銳的物品,同時給孩子勤剪指甲,避免孩子之間抓傷。這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4、 一封信

最後,大家可以在入園前選擇給老師寫一封信,寫什麼呢?可以把孩子的性格特點,喜好,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安撫孩子,以及如果孩子有既往病史,比如哮喘,先天性心臟病,高熱驚厥等等,不管當時有沒有明顯的症狀,都要如實和老師說明,如果孩子有過敏史也是需要提前說明的,這樣老師就知道孩子在園裡需要注意的事項了,比如,不能劇烈運動,不能觸碰哪些物品,不能食用哪些食物等,如果只是口頭告知,老師難免會有漏掉的信息。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其實真的並不難!首先就要做好以上自理技能上的準備和物品的準備,這樣就不會讓孩子在進入幼兒園的生活後手足無措,那我們就可以說在陪孩子入園這件事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這裡是宥唯心理,我是Amy,雖然我們只是心理學界的一顆小樹苗,但是我們努力做到我們的最好;用真誠的態度、客觀、專業的方式向每一個願意關注我們的人,分享一切你想知道,而我們又恰好了解的心理學知識。

請記得不管你在哪裡,世界和我陪伴著你。

相關焦點

  • 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
    導讀: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新生入園,這些準備要提前做好
    一眨眼假期就過去了,寶寶們也即將要上幼兒園了。平時在家裡備受寵愛的小寶貝,也要背上小書包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去體驗集體生活了。為了幫助孩子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都需要做哪些準備呢?物品準備證件照大部分幼兒園都會在入園時,要求家長提供寶寶的證件照,用來貼在寶寶的檔案及儲物柜上,方便辨認。體檢表入園前需要進行入園體檢,確保寶寶無傳染病或其他疾病。
  • 孩子入園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才能讓寶寶不哭不鬧,愛上幼兒園
    入園,是寶寶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孩子需要適應很多問題:沒有爸爸媽媽,沒有親人,只有陌生的老師和同齡的小朋友;沒人整天圍著自己轉,相反,吃點心、玩玩具都得等待和排隊....這個適應期是寶寶成長所必須經歷的,爸爸媽媽也不要過於心疼和擔憂,明智的父母應該為孩子及早做功課,幫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喜歡上集體生活。那麼孩子入園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
  • 寶寶幼兒園前準備 竹兜量身定做入園準備百寶箱
    多年來,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那一刻,孩子傷心地哭喊和難分難捨的眼神告訴我們,提前做好入園準備是多麼重要!這也為父母們敲響了警鐘,一個好的父母、一個願意與孩子共同度過入園焦慮的父母以及一份入園準備方案,更是孩子們在入園前的最大渴盼!對於初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大部分都會表現出入園焦慮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孩子入園前,家長要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入園焦慮的產生
    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正處於習慣、性格等多種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而且又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離開父母生活,幼兒園好比一個小社會,當孩子第一次步入社會一定會出現諸多不適,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孩子產生入園焦慮。
  • 寶寶入園前,父母要做好哪些準備呢?聽聽幼兒園園長怎麼說
    再過兩周就是九月了,一年一度的幼兒園開學季即將到來,又有一批寶寶們將走向人生的新階段,開始幼兒園的生活。這是寶寶們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園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寶寶一定會感到很焦慮,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孩子做好入園準備。
  • 幼兒園新生入園前的準備工作,你們做好了嗎?
    入園前的準備工作共分為2大類,一類是幼兒園必備物品的準備,一類是寶寶心理生理上的準備。消毒溼紙巾 (先準備好一個月的用量)2. 幹抽紙3. 換洗衣服一套4. 鞋子(不穿帶鞋帶易摔倒的鞋,不穿皮鞋)5. 所有物品必須寫上寶寶的名字。(可用姓名貼)6. 被子由幼兒園提供,家長洗曬後帶到幼兒園其實,這些東西大多數家裡都有,最主要的是要買姓名貼。真是不買不知道,網上的姓名貼真是種類繁多。
  • 幼兒園入園前,父母應該做好準備,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醫生說疾病的誘因是從幼兒園已開始的,因為沒有做好集體生活的心理準備和過渡,在孩子的心理產生了陰影,但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忽視。那麼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準備,從而讓孩子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呢?即使是一個成年人,突然到一個新環境,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更不用說一個年僅幾歲的孩子。因此,在正式入園前,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們讀幼兒園繪本的方式,讓孩子提前在心理上有所準備。
  • 開學攻略之幼兒園篇:入園前做好六大準備
    開學攻略之幼兒園篇:入園前做好六大準備   新學期開始,許多寶寶要入學了,對於幼兒家長來說,寶寶入園該注意些什麼?
  • 孩子入園難,這些入園前的準備,你做好了嗎?
    今天寶貝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孩子入園之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給娃做好心理準備想讓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能夠認可他,並且認為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們在此之前就要經常帶孩子去幼兒園玩耍以及模擬幼兒園的生活。平時我們也不要把孩子不聽話的事情和幼兒園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比如說你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管管你,這樣會讓孩子從內心就開始牴觸幼兒園。
  • 入園前,做好這些準備很關鍵,以便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那麼需要做哪些入園前準備?大家可以趕緊行動起來了,提前做好入園準備,以便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馨寶馬上就要進入幼兒園了,幼兒園老師很好,提前幫我們解答了一些疑惑,還有需要注意的事項,馨媽給大家簡單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智慧熊幼兒園入園攻略丨看完這些經典繪本,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今天我們主要是讓孩子們做好心理和情感上的準備,從三個方面來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 緩解分離焦慮、了解幼兒園生活和調整習慣。《愛上幼兒園》系列《請你像我這樣做》《幼兒園裡交朋友》《幼兒園裡我最棒》1、緩解入園分離焦慮
  • 寶寶入園前要哪些準備工作
    如果想讓孩子很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們不能僅靠著學校的努力,越少準備工作一定到到位,不僅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而且還能為孩子增加自信心。那麼我們寶寶入園前準備工作有哪些呢?物品上。首先,我們從需要準備的物品入手,因為一些硬體是必需的。但是這些東西基本上幼兒園都是準備齊全,都不需要我們單獨準備。繪本,畫筆,彩泥,這些都是幼兒園小班用的比較多的,家長們可以提前買一些在家練習著。這樣孩子們就不會對這些物品感到陌生了,相反還會有更多的興趣,因為在家時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在幼兒園是跟小朋友們一起做,這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 寶寶上幼兒園要做好哪些準備?這份入園攻略請你收好
    為了不重現哥哥的「慘狀」,薇薇從報名成功後,就下意識地給妹妹植入她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以後每天要像哥哥一樣到幼兒園學習,天天帶她到樓下,告訴她這是你的幼兒園,你的姐姐妹妹都會這裡上幼兒園,到時你就可以天天和姐姐妹妹一起玩。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在初入園的時候都會感到不適應。
  • 幼兒園提示新小班幼兒家長:入園前,做好這四個準備,很重要
    >心理工作做好了,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興趣和期待,入園準備工作就成功一半了,這段時間爸爸媽媽們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之餘,也要給孩子心理暗示和安慰。>為了讓孩子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孩子要學會基本的語言表達,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尤其是以下這幾句話,孩子入園前一定要學會說哦!
  • 寶寶入園第一天,聰明媽媽這樣做,孩子愛上幼兒園
    家長要提前給孩子做好入園準備,比如讓孩子提前學會獨立吃飯、上廁所等技能,這樣就不會害怕孩子在幼兒園不會吃飯、上廁所了;相信老師,可以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多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多向有經驗的家長取取經。對待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要多跟孩子交流,說一些上幼兒園的開心事,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個好的印象。另外一點就是要教會孩子一些社交技巧。
  • 開學前做好這些入園準備,助力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以上這四類證件是我們報名幼兒園明確在報名通知裡寫上的證件,報名當天要帶上原件和複印件。複印件要複印得完整清晰,比如疫苗接種本上有打疫苗記錄的頁面都需要複印。其他材料是什麼材料呢?我也是報名當天才知道,是需要父母的最高學歷證明材料——畢業證書。
  • 入園在即,做好這些準備讓孩子開心上學去
    到了孩子要入園的時間啦,該如何讓孩子調整好自己,順利入園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學習呢?有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幼兒園門口嚎,媽媽也一邊擦眼淚一邊安慰孩子,實在不行,乾脆騙孩子去上廁所 結果一走了之。只要爸媽們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五項準備,孩子就能更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啦。1、心理準備孩子入園,爸媽們難免會捨不得,孩子心理也會有落差。這時爸媽們和孩子的心理調整很重要。孩子上學爸媽要做好放手的準備,而且去之前就要和孩子說好「寶寶,你以後是大寶寶啦,要去幼兒園好好學習,交新朋友了,開心嗎?」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
  • 智慧熊幼兒園入園攻略丨擔心孩子入園不適應?這兩個準備先做好
    孩子入園前始終沒有長時間離開過家人,所以當孩子初次邁進教室的那一刻,幼兒園的環境對TA們來說是完全陌生和新鮮的。知道孩子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才能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它,做好這些準備,讓孩子快樂入園!​2、心理準備丨入園前01在適當的時機與寶寶談論上幼兒園的話題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幫助寶寶形成對幼兒園的最初印象,給孩子講解幼兒園的生活流程、談論在幼兒園的各種細節,使孩子心中盼望儘快在一個快樂的環境中學習
  • 幼兒園入園前做好六大準備 帶孩子先熟悉環境
    新學期開始,許多寶寶要入學了,對於幼兒家長來說,寶寶入園該注意些什麼?入園之後,幼兒園的老師開始教英語,寶寶開始接觸第二門語言,除了幼兒園的「規定動作」外,家長有必要讓寶寶參加校外的少兒英語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