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將步入幼兒園,開始進入集體生活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惑,那麼需要做哪些入園前準備?大家可以趕緊行動起來了,提前做好入園準備,以便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馨寶馬上就要進入幼兒園了,幼兒園老師很好,提前幫我們解答了一些疑惑,還有需要注意的事項,馨媽給大家簡單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家中自由的生活不同,幼兒園有一套完備的規章制度。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些習慣,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幫著孩子養成。
1、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許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不能獨立吃飯,都是由家長餵飯的。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開始鍛鍊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了,先從用勺子吃飯開始練起,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在幼兒園能夠自主的進餐。
2、讓孩子自己學會大小便
許多新入園的孩子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面對新的環境,孩子自己不會上廁所,又不敢跟老師說,經常會發生尿褲子的事情。因此,我們要有意識的訓練孩子上廁所的能力,鼓勵孩子放鬆,不要緊張,有困難時一定要求助老師,這樣可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孩子入園之後上廁所的尷尬。
3、幫助孩子建立起午休的習慣
幼兒園都有午休的習慣,既能保證孩子下午活動效率高,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
因此,中午沒有午休習慣的孩子,爸爸媽媽要幫孩子建立起午休習慣。
4、鍛鍊孩子自己拿水杯喝水
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剛到幼兒園那幾天,口渴了也不好意思跟老師說,但是,喝水少了免疫力會下降,容易生病。
因此,家長要告訴孩子,應該自己學會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做個勇敢的孩子。
5、有意識跟孩子談起幼兒園的生活
幾乎每個孩子在入園之後,都會因為對新環境十分不適應,而產生分離焦慮。
因此,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講一些關於幼兒園的事情,讓孩子對幼兒園有更多的了解,等到了入園的時候,也不會十分抗拒。
除了要做好孩子在生活上的各種準備外,家長自身也要好心理準備。
1、孩子會大哭大鬧
孩子年齡小,不要指望孩子會像大人那樣,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也能快速適應。在剛剛進入幼兒園的那幾天,孩子哭鬧無法避免,這個時候,父母要擺正心態,配合老師,一起度過「分離焦慮」的難關。
2、可能會經常生病
還有一部分孩子,一入園就生病,不少家長會有疑問,是不是老師沒有照顧好?
其實,孩子生病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免疫力差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入園焦慮導致孩子上火氣躁,情緒不好,食慾也不好,抵抗力會更差,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而逐漸緩解。
3、回家就喊餓
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喊餓,就像在幼兒園沒吃飽一樣,這種情況,父母也要提前了解。
首先孩子的自主進餐能力培養尤為重要。有的時候,是因為孩子貪玩或是吃飯速度慢,看到別的孩子吃飽了自己也覺得吃飽了;有的時候是孩子不習慣學校裡的飯菜,不願吃飯;或者因為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跑跑跳跳又餓了...各種情況都有。
總之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他邁出第一步,離開原始的小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每一步都在成長,我們要盡力幫助孩子很快去適應集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