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氣出口公司開始向奧地利OMV供應天然氣

2020-12-11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俄羅斯油氣網12月6日消息稱,12月1日,俄氣出口公司(Gazprom Export)開始為OMV天然氣銷售和貿易公司向德國市場輸送天然氣。兩家公司已於2020年10月底籤訂了一份新的長期協議。

    俄氣出口公司總經理Elena Burmistrova代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集團籤署。Burmistrova說道:「這份新的長期合同證明,歐洲對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需求將在未來很多年持續存在。我們很高興,我們的長期合作夥伴OMV將使用來自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天然氣在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市場德國開展業務。」

    德國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自1973年開始供應以來,出售給德國合作夥伴的天然氣總量超過了1萬億立方米。

    1968年,奧地利成為西歐第一個與蘇聯籤訂長期天然氣供應合同的國家。在過去的幾年裡,俄羅斯對奧地利的天然氣出口量增長了十倍以上,在2019年達到了162.8億立方米的創紀錄水平。

    OMV是Gazprom在歐洲的主要合作夥伴之一。自俄羅斯開始供應以來,截至2020年1月1日,奧地利已接收俄羅斯天然氣總量約2390億立方米。

    朱佳妮 摘譯自 俄羅斯油氣網

    原文如下:

    Gazprom Export begun to supply gas to Austria's OMV under a new long-term contract

    On 1st December, Gazprom Export began gas deliveries to the German market for OMV Gas Marketing & Trading GmbH. The companies have concluded a new long-term agreement in the end of October 2020.

    On behalf of Gazprom Group, the document was signed by Elena Burmistrova, Director General of Gazprom Export. 「This new long-term contract proves that Russian pipeline gas will remain in demand in Europe for many years to come. We are glad that our oldest partner OMV will work on Europe’s largest gas market in Germany with gas from Gazprom," Burmistrova said.

    Germany is the largest consumer of Russian gas. The total volume of natural gas sold to German partners since the deliveries began in 1973, exceeded 1 trillion cubic meters.

    Austria became the first country in Western Europe to sign a long-term gas supply contract with the USSR in 1968. Over the past years, the volume of gas exports from Russia to Austria has grown more than tenfold, reaching a record value of 16.28 bcm in 2019.

    OMV is one of Gazprom's key European partners. As of January 1, 2020, Austria has received around 239 bcm of Russian natural gas in total since the beginning of supplies.?

相關焦點

  • 北極圈天然氣之星:中俄能源合作開啟新篇章
    近日,中國日報網記者受亞馬爾LNG項目公司邀請參觀了項目工程模塊分包商在青島的製造現場。 270億美元的LNG項目被中法俄三方公司拿下 這個被稱作目前世界最大的LNG項目--俄羅斯北極Yamal LNG項目,據悉計劃從2017年開始啟動液化天然氣年產1650萬噸級規模的商業性生產活動。
  • 俄媒:因無利可圖,俄電力公司冬季或停止向中國出口電能
    該公司稱,俄遠東地區火力發電廠和水力發電廠的產能成本過於昂貴,並要求改變針對出口商的價格計算方法,即將每年每個月國外供應的利潤率定為5%。InterRAO公司指出,實際上,與中國所籤合同的利潤要高得多,但部分出口收益被用來降低遠東地區的國內關稅。另一方面,買家看到了公司漲價的風險,提出讓其他公司進入出口市場。
  • 俄外交部:波蘭對俄氣罰款有損歐洲消費者利益
    新華社莫斯科10月8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8日說,波蘭借「北溪-2」項目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進行罰款令人遺憾,此舉有損歐洲消費者的利益。扎哈羅娃8日在俄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說,波蘭借「北溪-2」項目對俄氣進行罰款令人遺憾,這一舉動是針對俄氣的又一次政治施壓,背後目的是幫助美國向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
  • 俄ECH集團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籤署供應甲醇合同
    俄ECH集團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籤署供應甲醇合同 時間:2020-12-04 14:03:01  來源:黑河市商務局 12月2日,在俄羅斯遠東發展部舉行了一次視頻會議,ECH集團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籤署了一份向日本供應甲醇的有約束力的合同
  • 美欲對歐多賣「氣」制衡俄區域影響力
    原標題:美欲對歐多賣「氣」制衡俄區域影響力 隨著德國與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獲得歐盟支持,俄羅斯在歐洲影響力逐步提升引起美國擔憂。12日美國能源部副部長丹·布魯耶特赴德國,就向德國和歐洲出口更多天然氣與德方展開會談。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成功跨越兩國界河,美國能源優先或將中道衰落
    而對於美國能源企業來講,損失或剛剛開始,跡象表明,美國的天然氣和煤炭或正在步美國原油出口阻滯的後塵。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報導,今年八月份前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天然氣沒有超過100萬噸。而9月份以後,中國採購商完全停購了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這與湯森路透數據幾乎是一致的,10月沒有美國LNG船貨計劃到岸中國。
  • 俄烏就天然氣過境協議原則上達成一致
    這對整個歐洲、俄羅斯、烏克蘭,對天然氣市場和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好消息。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2018年俄羅斯供應了歐盟40%的進口天然氣。不過,目前的俄烏天然氣過境協議將於今年12月31日到期。觀察人士指出,如果天然氣協議不能延期,包括烏克蘭、德國在內的歐洲將在今年冬天面臨嚴重的天然氣短缺。
  • 日媒:俄設想對華煤炭出口增加一倍,取代澳大利亞
    其中一個項目設想將俄對中國的煤炭出口增加一倍,這足以取代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澳大利亞的對華出口。中俄領導人去年底同意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雙方合作,其中就包括能源項目。中國領導人表示,「真金不怕火煉。危難時刻,中俄關係的獨特優勢和寶貴价值愈加凸顯」。
  • 美國天然氣在中國出局後,美元或將繼續付出代價,正拆東牆補西牆
    ,同時,俄羅斯財長也在近日向俄衛星通訊社暗示,有可能在石油貿易中正式使用盧布,棄用美元。而早在3月份,中國已經通過了用人民幣開展石油期貨貿易,為那些需要繞開石油美元的交易者提供了新的石油貨幣的選擇,而以上這些都意味著,在美國當前的經濟舉措及美元貨幣地位被美國濫用的當下,多國正在掀起去美元化的新行動。
  • 俄羅斯黃金出口收入竟超過天然氣,又是因為疫情?
    俄羅斯聯邦海關總署和中央銀行(CBR)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和5月,俄羅斯礦業公司向海外出售了65.4噸黃金,價值35.5億美元。同期,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所帶來的收益約為24億美元,為2002年來的最低水平。據估算,第二季度天然氣出口將為俄帶來約35億美元的收入,依舊無法趕上黃金出口收益。
  • 俄媒分析中俄天然氣管道後續建設前景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俄羅斯《生意人報》12月4日發表文章,分析了中俄天然氣管道後續建設前景。文章編譯如下:俄氣過境蒙古國的對華輸氣管道項目在此前備受質疑,如今已開始具備現實輪廓。他在與梅德韋傑夫會晤後宣布:「我們很高興俄方支持修建途經蒙古國的俄中天然氣管道項目。我明白,今天該項目已經啟動。」蒙古國官員隨後又會見俄氣總裁阿列克謝·米勒,磋商能源合作前景。過境蒙古國運輸是經阿爾泰對華供氣的替代選項。俄中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自本世紀初就開始討論,因為這是俄氣在西西伯利亞主要產地和俄中邊界之間距離最短的線路。
  • 中國已是主要買家 東亞或將超西歐成俄出口關鍵地區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5月8日報導,俄羅斯出口中心預計,俄對這兩個地區的出口額至少會不相上下——這將主要歸功於對華原料和非原料產品出口增長。據俄羅斯出口中心統計,2018年俄商品與服務對西歐的出口額為1014億美元,對東亞為935億美元。
  • 中石化以「戰時狀態」保障天然氣供應 11月以來向北方7省市供氣...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入冬以來,我國迎來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記者23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所屬天然氣分公司及各油氣田正積極籌措資源,以「戰時狀態」全力保障供區市場用氣,供暖季向市場供應資源增加14億方。
  • 各方輿論爭議「天然氣之戰」俄、歐、烏誰最受傷
    俄烏鬥氣的攸關方歐盟16日因俄烏履行「天然氣安全過境烏克蘭」承諾暫舒了一口氣,「我們的燃氣表讀數一切正常」,但這個俄最大天然氣消費群體內部不乏「沒有暖氣的冬天」再次來襲的擔憂。歐盟16日表示,成員國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一切正常」。不過,歐洲輿論普遍感到擔憂。法新社16日評論稱,俄方切斷輸烏天然氣,也可能造成俄輸歐天然氣中斷,進而引發冷戰以來最嚴重的東西方危機。
  • 俄總理在上海用漢語向在線對話聽眾問好
    中國日報網11月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目前對華進行正式訪問的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用漢語向在線對話的聽眾問好。梅德韋傑夫5日在上海東方傳媒集團的演播室出席了在線對話,並回答了網友的問題。主持人向他問好並感謝他同意出席活動。
  • 天然氣用量持續高位 LNG站連日氣化保供應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訊 (記者 徐靚麗 通訊員 劉昊)據武漢市天然氣有限公司21日消息,連日低溫,天然氣日用量持續高位,每日近800萬立方米,逼近歷史最高值。天然氣公司積極籌措氣源、科學調度,多方協調採買高價氣,每日啟用LNG氣化站儲備補充供應,保障供氣壓力和民生用氣需求。
  • 烏總統表示將很快解決與俄天然氣爭端
    新華網基輔1月1日電(記者宋宗利 穆黎明)烏克蘭總統尤先科1日發表聲明說,烏克蘭和俄羅斯將在本月7日前解決兩國之間的天然氣爭端,並籤署相關供氣協議。聲明說,儘管烏俄至今未能就供氣問題達成一致,但烏克蘭保證將繼續履行其承擔的向歐洲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國際義務。
  • 出海記|惠生為俄天然氣巨頭提供技術支持 開發俄市場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港媒稱,惠生集團旗下的惠生工程,宣布與全球最大天然氣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旗下的俄羅斯天然氣化工薩拉瓦特籤署合作備忘錄,就薩拉瓦特油氣基地建設天然氣制聚合級烯烴——乙烯和丙烯項目進行合作。
  • 俄公司在伊拉克庫德地區產量已達400萬噸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全球能源新聞網12月10日報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簡稱俄氣石油Gazprom Neft)子公司俄氣石油中東BV公司(Gazprom Neft Middle East B.V.)自伊拉克庫德地區Sarqala油田開始商業開發以來,已生產了400萬噸(合3200萬桶)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