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分析中俄天然氣管道後續建設前景

2020-12-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俄羅斯《生意人報》12月4日發表文章,分析了中俄天然氣管道後續建設前景。文章編譯如下:

俄氣過境蒙古國的對華輸氣管道項目在此前備受質疑,如今已開始具備現實輪廓。12月3日,蒙古國總理呼日勒蘇赫表示該項目得到了莫斯科的支持。他在與梅德韋傑夫會晤後宣布:「我們很高興俄方支持修建途經蒙古國的俄中天然氣管道項目。我明白,今天該項目已經啟動。」蒙古國官員隨後又會見俄氣總裁阿列克謝·米勒,磋商能源合作前景。

過境蒙古國運輸是經阿爾泰對華供氣的替代選項。俄中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自本世紀初就開始討論,因為這是俄氣在西西伯利亞主要產地和俄中邊界之間距離最短的線路。此外,它使俄氣可以在歐洲和中國市場之間分配天然氣。但該項目迄今沒有落實。2014年,俄氣和中石油選擇了東線——東線管道已於12月2日投產。

阿爾泰線路存在不利因素。首先,天然氣將輸往人煙稀少的中國西部,還得將它們從那裡運到中國中東部。其次,管道經過阿爾泰在技術上實現難度大,因為末段將穿越大片山地。另一方面,蒙古國線路可以直接將天然氣輸送至中國東北及北京,而在草原上鋪設管道成本低廉。但這個方案意味著過境風險,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關係的先例清楚地告訴俄氣這些風險可能產生的後果。

蒙古國多年來一直建議中俄建設過境本國的天然氣管道,但沒有成功。普京9月的表態成為轉變立場的首個前提。普京請俄氣考慮過境蒙古國的線路,稱其儘管實施起來「不容易」,但「完全可行」。

據俄羅斯維貢諮詢公司天然氣和化工業務負責人德米特裡·阿基申評估,管道設計可能用去一兩年,而從西西伯利亞產地至俄蒙邊界的建設工程至少需要四五年。這段時間足夠找到所需氣源。何況,可以利用的不只是地區資源,還有西西伯利亞現有設施。

相關焦點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成功跨越兩國界河,美國能源優先或將中道衰落
    以俄羅斯天然氣為例,據俄媒報導,中俄雙方在2014年5月籤署了總價值超過4000億美元、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期限長達30年的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而俄供應天然氣的一個重要通道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目前來看,這一基礎設施或將在一年之後投入使用,這樣一來,源源不斷的俄羅斯天然氣或將供應至中國市場。
  • 參考消息特稿|中俄天然氣管道是「互利雙贏」典範
    【原標題】中俄管線是「互利雙贏」典範文/本報駐哈爾濱記者 王春雨 範迎春 王建 姜賀軒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場區局部(王建威 攝)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管線與東北管網系統、陝京系統、西氣東輸系統互聯互通,共同組成縱貫南北
  • 中俄天然氣管道再傳捷報,對中國意義有多大
    於2019年12月初正式通氣的東線管道,其氣源點起至俄西伯利亞,主要分為俄境內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和我國境內的東線天然氣管道兩部分,規劃建設管道長度達8111公裡,目前俄羅斯境內管道已基本建設完畢,而我國境內的管道建設也逐步邁向了最後終點。
  • 北極圈天然氣之星:中俄能源合作開啟新篇章
    270億美元的LNG項目被中法俄三方公司拿下 這個被稱作目前世界最大的LNG項目--俄羅斯北極Yamal LNG項目,據悉計劃從2017年開始啟動液化天然氣年產1650萬噸級規模的商業性生產活動。米赫爾松在記者會上表示: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建設年產能為1650萬噸液化天然氣,計劃分三期建成,每期年產能為550萬噸,一期工程將於2017年啟動。目前項目已經完成25%,亞馬爾LNG項目地處北極極寒的地理環境,天然氣總儲備量達到1萬億立方米,就成本而言將會是世界第一最低,總儲量足夠運營50年。
  • 俄烏就天然氣過境協議原則上達成一致
    俄媒:俄烏天然氣談判仍存難點對於此次俄烏天然氣談判,俄羅斯塔斯社認為,儘管俄羅斯和烏克蘭就天然氣過境協議「原則上」達成一致,但雙方在細節上仍存分歧。「北溪-2」項目旨在鋪設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繞開烏克蘭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同時也能利用德國的幹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據俄方介紹,「北溪-2」項目最早在2020年中期就能正式運營。建成後,俄羅斯通過這條管道將向德國每年輸氣550億立方米,可滿足歐洲10%的天然氣需求。
  • 俄媒:俄羅斯機構建議中俄旅遊交換取消籤證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俄媒稱,中俄友好和平發展委員會俄方主席鮑裡斯·季託夫在莫斯科舉辦的中俄旅遊論壇上建議,中俄旅遊交換應完全取消籤證。據俄羅斯衛星網3月19日報導,季託夫認為,針對中俄訪問對方國家的遊客實施互免籤證,將促進雙邊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季託夫說:「為促進相互旅遊發展,摒除那些障礙性因素,我們決定向俄羅斯總統建議,對遊客完全取消籤證。當然,這存在一定的威脅,兩國國家機構也明白這一點,但我覺得,目前這種障礙並不大。」
  • 日媒:俄設想對華煤炭出口增加一倍,取代澳大利亞
    《日本經濟新聞》1月6日文章,原題:俄羅斯通過擴大能源出口深化對華關係  眼瞅著有機會加強對華能源出口,俄羅斯啟動新的合資企業和管道項目,將煤炭、天然氣和石化產品輸送給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其中一個項目設想將俄對中國的煤炭出口增加一倍,這足以取代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澳大利亞的對華出口。中俄領導人去年底同意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雙方合作,其中就包括能源項目。中國領導人表示,「真金不怕火煉。危難時刻,中俄關係的獨特優勢和寶貴价值愈加凸顯」。
  • 美國橫加制裁 俄輸歐天然氣項目關鍵施工商停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1日報導,美國財政部發表聲明稱,美國針對「北溪-2」和「土耳其流」的制裁已生效並要求承接鋪設該項目管道的公司立即停止施工。「土耳其流」是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另一條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項目旨在鋪設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可繞過烏克蘭把俄天然氣輸送至德國,並通過德國幹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
  • 2020年中國油氣管道工程建設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十四五...
    原標題:2020年中國油氣管道工程建設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十四五時期建設有望提速   1、中國油氣資源需求大
  • 白宮對俄歐能源管道痛下絕戶手,逼歐盟花3倍價錢買美國...
    擁有金融霸權的美國圖窮匕見,使出了「絕招」——凡是參與這2條管道建設的公司和個人都會受到打擊,包括取消相關人士的其美國籤證,凍結相關公司和個人在美國的金融資產等。
  • 千萬俄現鈔抵達中國,685個美國農場破產後,美國農民或正依依東望
    據俄衛星通訊社上周援引俄羅斯官員在俄中能源合作委員會視頻會議上的最新講話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以來,目前,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天然氣35億立方米,為優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作出積極貢獻。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莫斯科卡內基中心項目負責人分析認為, 俄羅斯正在擴大向亞洲天然氣供應,目前的新冠病毒危機促使俄調整對外貿易結構,並進一步轉向中國市場,俄中貿易額佔俄羅斯對外貿易的比例將會上升
  • 俄媒:中俄經貿合作面臨新發展機遇
    《俄羅斯報》網站報導截圖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卓琳):8日,《俄羅斯報》網站刊發題為《中俄經貿合作面臨新發展機遇》的文章稱,中國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改變中俄經貿合作持續增長的趨勢,相信雙方能夠轉危為機,開拓更多新的合作領域。
  • 管道設計院現場服務中俄東線(黑河—長嶺)建設紀實
    進入12月下旬,廣袤的東北黑河地區已經是一片白雪皚皚的景象,氣溫達到零下30攝氏度,但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長嶺)運行現場,仍是一幅如火如荼的奮鬥場景。
  • 中俄戰機聯合巡航傳遞什麼信號?俄媒:美國不是世界統治者
    日媒驚呼中俄軍機飛向釣魚島「中俄戰機聯合戰略巡航,日韓繃緊神經」,「德國之聲」23日稱,繼去年7月之後,中俄22日再度實施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飛越日本海、東海空域,引起了日韓的高度警戒。雖然中俄軍機並未進入日韓兩國領空,但兩國都緊急派出戰機因應。
  • 中國對俄羅斯直接投資現狀分析
    據表1數據顯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直接導致此後兩年中國對俄的直接投資額收縮。2010年至2013年,中國對俄投資熱度不減。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歐美多輪制裁使俄羅斯經濟逐漸滑坡,直接導致投資量大幅縮減至上一年的一半。2015年5月籤署的《中俄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推動中國對俄投資大幅回升。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投資量略有縮減。
  • 德國外長:「北溪-2」天然氣管道將會建成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8日消息,據德國媒體集團RND 17日報導,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表示,「北溪-2」天然氣管道「將會建成」,只是不確定何時能完成。 「北溪-2」項目旨在鋪設一條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可繞過烏克蘭把俄天然氣輸送至德國,並通過德國幹線管道輸送到歐洲其他國家。 美國一直阻撓這一項目,認為「北溪-2」項目將使歐洲各國加深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 盼2000億美元目標達成,俄羅斯:將支持90個中俄項目
    來源:金十數據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日最新報導,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表示,儘管新冠疫情衝擊較大,但他相信中俄貿易將會很快恢復正常水平,雙方將努力實現此前定下的2000億美元貿易目標。俄氣公司發布消息指出,今年俄羅斯對華天然氣出口大增。由於中國需求旺盛,該公司已經連續2個月超額對華供氣,11月供應量更是超預期的13.6%。12月2日,中俄天然氣合作投資項目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滿一周年,累計輸氣量高達38.5億立方米。可以看出,中俄天然氣合作項目作為兩國能源合作的一個成功典例,大大促進了雙方的貿易。
  • 中俄「東北—遠東」合作展現活力
    日前,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指出,共同推動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大橋儘快通車,實施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建設項目。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建成後,兩地民眾單程只需6分鐘即可到達對岸。這些項目正是中俄跨境交通設施建設不斷提速的縮影。
  • ...美國_時政|歐洲_時政|北溪2號|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來源:海外網圖為2019年9月在波羅的海拍攝的鋪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船隻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路透在因美國制裁而「沉寂」一年之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日前重新啟動。美歐俄三方圍繞這一項目,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上的博弈角力,因此再度「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