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長也有教育名言
2012年秋季,劉國平調回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苦竹鄉中學(下文簡稱「苦竹中學」)擔任校長。在大家看來,這是眾望所歸。同期,我也調到該校,此後,我和劉國平共事至今,我也便有了對他更直接、更感性、更全面的認識。許多年來,學校一直延續著「全縣教育質量特別優秀獎」的輝煌,劉國平居功至偉,在這裡單說他平日裡掛在嘴邊的一些「教育名言」。
「教師的高度決定著學生的高度。」這是劉國平在教師大會上常說的一句話。他認為,教師的思想境界,影響著學生的成長眼界;教師的教學導向,指引著學生的發展方向;教師的準備程度,決定著課堂的精彩程度;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著學生的學科學養。大概也因為這句話,他本人一直以來以做一個「有高度的教師」和一個「有高度的校長」為目標追求。
「我們當年不都是這樣嗎?」每逢一些班主任談起本班學生如何調皮、如何違紀、如何讓人頭疼時,劉國平便用「我們自己不也是從懵懂、調皮成長過來的嗎?」之類的話語來寬慰班主任。他會說起自己小時候如何當孩子王,如何調皮搗蛋,甚至在讀師範時還做了一些違紀違規的事情。每每此時,他自己笑了,「告狀」的班主任也釋懷了。也正是這些話語,讓許多班主任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將心比心。
「吃好飯,睡好覺,讀好書,就是『三好學生』。」劉國平把樸實、簡潔的三好觀作為德育抓手。打飯能排好隊,吃飯能「光碟」,能保持飯桌、地面的乾淨整潔,這便是遵守秩序、愛惜糧食、講究衛生;睡覺前不吃零食、不說話,起床時能整理好床鋪、打掃好衛生,這便是自律;同寢學生之間,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提醒,這便是一種社會化進程;吃飽了飯,睡好了覺,鍛鍊好身體,身心健康自然能得到保障;有上進心,學業成績自然差不了。
聽了一節生物課後,劉國平問學生,校園裡的花草樹木他們是否都認識。年輕的生物老師豁然開朗:生物課就應當從認識、了解身邊的動植物開始,從認識大自然開始。也是基於這樣的考量,劉國平常常要求各學科教師認真備好「鄉土課」。比如本鄉的養馬村與嶽飛的後代之間有哪些故事,牛牧村的千年古樟與地理條件有什麼關係,紅十五軍為什麼會在黃梅誕生,四祖寺、五祖寺有哪些傳說,等等。「學校在哪,教育的根就在哪。」鄉村學校鄉村課程,鄉村孩子了解家鄉,這是劉國平對學校和學生的期待。
「在校當領導,無非『三個一』。」所謂「三個一」,便是帶好一門課,值好一天班,做好一個人。劉國平堅持帶一個班的數學課,同時,有空便推門聽課。在他任職時,苦竹中學校長「四個120」被外界廣為流傳。除他之外,其他三位副校長也都是語文或數學這樣的120分大科兼課教師。「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全校教師便沒有不好好教書的了。每周一值班期間,飯堂打飯、課堂巡查、晚寢值班,他都雷打不動。工作上講原則,生活上講感情,剛柔相濟,恩威並舉,因而無論是在縣教育局還是在本鄉鎮,他的口碑一直很好,學校教育質量也長期處於領先狀態。
2017年秋季,劉國平被調整到苦竹鄉中心學校第一校長的崗位上,這意味著他將管理本鄉的一所中學以及若干所小學、幼兒園。當下,學校的檢查、督導、考核較多,同時還有一些非教學事務進校園,這便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影響校長、班主任正常開展工作。因此,劉國平便經常和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強調:「教育要姓『教』,管理要重『理』。」作為一名校長,要始終堅持教育教學這個中心不動搖,對「非教學」事務,要善於取捨。學校管理,校長要有自己的理念,要建立在理論聯繫實際基礎之上,要善於講道理,以理服人,要儘可能地讓更多教職員工理解校長,認同校長的辦學理念。
「我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劉國平,一個叫劉校長。」無論是做中學校長,還是做中心學校第一校長,劉國平都遇到過一些難以理解、難以接受的人和事。在一些非正式場合,劉國平便自我安慰說:「我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劉國平,一個叫劉校長。」「一個叫劉國平」,更多的是說做一個「自然人」,要堅守人格與信仰,保持純潔與尊嚴;「一個叫劉校長」,更多的是說做一個「職場人」,需要學會調節、學會溝通、學會妥協。同事聽了豁然開朗,也就心平氣和了。
劉國平的「教育名言」還有許多,比如「心中有數學,生活處處是數學」「學校安全,核心是師生的心理安全」「學校所有的問題,說到底都是『人』的問題」,等等。而他的「教育名言」,表現了他的氣質,也決定了一所鄉村學校的品質。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梅縣苦竹鄉中學)
(責編:王麗瑋、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