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模式: 度小月與避風塘

2021-01-15 老約客談VC


(畫作「赤坎樓暮色」,郭雪湖, 1986;度小月先祖的麵攤子)

 

臺灣老畫家郭雪湖(1908-2012)完成於1986年的作品《赤崁樓暮色》,描繪的是百年前的臺南府城生活景致。 左右兩側的白色帳篷,搭起了臨時小攤,在舊時的長竹凳上,坐著三三兩兩的客人正品嘗小吃,似乎也正隨意聊天,讓人身歷其境,遐想府城當時的市井小民生活樣貌。有趣的是,郭雪湖在畫面中央特別安排了一個挑著扁擔的小販,那個扁擔就如同第二幅照片的「度小月」攤子,一個移動食攤,穿街過巷或在廟口,隨時為客人煮麵,生動吸睛。

 

 

(臺南市中正路度小月旗艦店, 2019/10/2)

 

度小月始創於1895年(馬關條約,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其先祖洪家芋頭公,祖籍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四群青埔堡高港甲大厝社,移民來臺後,仍繼承祖業捕魚維生,曾向福建漳州老鄉習得麵食烹飪做法,故在颱風時節,挑起擔子,到臺南水仙宮廟前賣面,當時挑著擔子賣面,所以叫作「擔仔麵」。現時餐館的入口處擺設成類似老式的擔子麵攤,在客人面前製作擔仔麵。

 

「度小月」字面上的意思是:渡過艱困的月份(閩南語的小月,就是生意清淡的季節)。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季節性的因素,有些月份或季度,生意興隆,交易熱絡,另一些時候,則生意清淡,業務萎縮。對漁民來說,他們的本業是出海打魚,但在颱風季節,只能把船停在避風的港口,本業就沒有了收入,在這樣的季節(約清明到中秋),漁民為了貼補收入,就挑著攤子沿街賣面,賣的就是加了肉燥的意面。

 

  

(臺南市中正路度小月旗艦店, 2019/10/2)

 

度小月擔仔麵的特點,在其香氣四溢、讓人口水直流的肉燥,以精選肥瘦適中的豬後腿肉,和蔥爆炒後,以小火慢慢燉煮而成,高湯則以甜蝦頭熬成。擔仔麵有三種主食可供選擇:麵條、米粉或粿條(河粉)。上桌前先以滾水熱碗,將已煮熟的面或粉稍燙一下撈起,撒上豆芽、香菜,再佐以肉燥、蒜泥、烏醋、蝦仁,或加一顆魚丸或半粒滷蛋,成為一碗熱騰騰,風味特殊的擔仔麵。

 

擔仔麵的特色在於精緻小碗,沒有肥肉的肉燥,味道香濃強烈。所謂的專業吃法:第一步,先用筷子撥一撥肉燥,使之均勻分布,第二步,用力吸一口氣,聞一聞面的香氣,然後,喝一口湯,最後才開始吃麵,切忌大口吞下,也要記得留一口湯結尾。

 

有媒體訪問第三代的洪老闆,他這麼說:「要掌握好面的份量,肉燥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濃度,碗要用熱水溫過,在早期小攤子的時代,甚至每個客人的喜好口味都必須牢記,一定做到客人不用說,就吃到自己要的口味。有些客人不喜歡蒜頭或香菜,有些則不加醋,這種小地方卻會讓顧客感到親切,甚至一看到那碗不加蒜的面就知道是自己的!」

 

 

(臺南市中正路度小月旗艦店, 2019/10/2)

 

當然現在的餐廳還有後臺廚房,也有蒸煮炸等其他菜餚,都是臺灣有名的特色小吃,如上面照片的烤烏魚子、煎蝨目魚及姜蔥鮮蠔等。 目前的「度小月」已經發展成一個大型的餐飲集團,並走出臺南(旗艦店在中正路101號,06-2200858),在臺北(永康街、忠孝東路四段統領百貨後面等)、北京(APM、華貿、太古裡等)、上海(美羅城等)、天津、南京、崑山、廣州及港澳等地都有分店。

 

  

(銅鑼灣避風漁港,2010/4/29)

 

「避風塘」是漁船可以停泊躲避颱風或大浪的港灣,在香港有許多的避風塘,如長洲避風塘、銅鑼灣避風塘、屯門避風塘、香港仔避風塘及油麻地避風塘等等,但以銅鑼灣 Causeway Bay 的避風塘較有代表性,也因其較靠近中環、金鐘等商業區,有比較長的發展歷史。在颱風的季節,打魚作業停擺,漁民為了生計,在岸邊設桌,以自己平常的烹煮方式,從船上燒出漁家口味的海鮮美食,以渡「小月」,並逐漸發展成為以「避風塘「為名的特色菜系。

 

第一圖是從地圖上拍下來的,正上方就是銅鑼灣避風塘(圖上註明了Causeway Bay Typhoon Shelter),右側綠色的部分,是維多利亞公園 Victoria Park,下面是有名的銅鑼灣商業區(崇光百貨 Sogo、世貿中心、怡東酒店 Excelsior Hotel ,….)及地鐵站。第二圖是從香港會展中心附近的中環廣場的高層拍下來的,可看到左邊有防波堤的設計,所以停泊在港內的漁船不會受到狂風巨浪的衝擊,右邊綠色的小塊區域就是維多利亞公園,中間隔著 Gloucester Road。

 

網上對銅鑼灣避風塘的記載:1883年,香港政府於銅鑼灣進行填海工程,由現時的銅鑼灣道填至現時的高士威道(Causeway Road)。高士威道對出的海灣,被修建成為了香港第一個避風塘。1950年,該避風塘被填平,原址興建維多利亞公園,舊堤則變成了現時的維園道,避風塘則遷至維園道對出至今。在1970年代,在銅鑼灣避風塘內有不少提供飲食及娛樂的船艇,提供具特色的避風塘美食。

 

在避風塘美食鼎盛的時期,有這樣的景況:「入夜後,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隻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搖櫓,接送遊客往來於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之間。但其後因環境衛生等問題而逐漸式微。」 「提起避風塘美食,首推「避風塘炒蟹」,嚴選新鮮肉蟹,按照漁民正宗的做法,以蒜蓉、辣椒、幹蔥等調味料炒制,蟹肉鮮甜肉厚,加上師傅精湛廚藝,炒蟹鑊氣夠之餘,蒜蓉又夠香口,實在令人垂涎三呎。避風塘海鮮美食,包括「椒鹽九肚魚」、「椒鹽鮮魷」及「豉椒炒青口及大蜆」等,每款皆以生猛海鮮配上香濃惹味的椒鹽及豉椒所炮製。」

 

(銅鑼灣避風漁港,2010/4/29)

 

現時的銅鑼灣避風塘,已不復見當年的繁榮景象,僅停著一些破舊的漁船,這些船也已經不再適合出海捕魚,但還住著人。靠著岸邊的「榮記士多「(廣東話的 Store),本來經營著雜貨生意,現已停業,有一些小船是載客的「水上計程車」,可送客人到對岸。

 

 

「避風塘」與「度小月」都是從打魚轉成餐館的例子,但有一些異同。 相同之處在於兩者的名號都沒有很好的品牌保護,因此有很多的同名餐廳。 在臺灣有不少名為「度小月」的餐廳或路邊食攤,他們與前述1895年創辦的「正宗度小月」並無關係。大陸也有不少的「避風塘」餐廳,從顧客的觀點真不容易分辨,商家之間也互有訴訟,主要爭執點在於,「避風塘」到底是一個「商標」(上海知名服務特有的名稱)?還是一個「菜系」(一種獨特烹調方法以及由該種烹調方法製成的特色風味菜餚的名稱)?

 

在大陸所有的「避風塘」餐廳中,我認為這一家最為「正宗」(http://www.bifengtang.com.cn/),總店在上海長樂路175號(靠茂名南路,老錦江飯店後面,24小時營業,021-64670628)。這一家避風塘餐廳,1998年在上海創辦,是一家開業僅僅21年的避風塘菜色餐館,並沒有從香港漁家轉業的歷史淵源(其他的避風塘餐廳也大致類似),這與「度小月」有很大的差異,後者歷經124年,傳承四代人,有從漁夫到廚師「業務模式」轉換的歷史傳承。

 

 

「業務模式」是一個創業項目的商業邏輯,說明一個公司通過什麼途徑賺錢、賺誰的錢、如何長期賺錢,牽涉到公司定位、目標客戶、盈利模式、核心競爭力等,而其必要條件在於能夠持續獲得規模收入、成本結構合理、可迅速擴張、具有壁壘和規模效應以及具備高效的IT系統。另在創業的過程中,「業務模式」並非一成不變,因自身調整或被迫轉變,業務模式常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變動。

 

在上述「度小月」及「避風塘」的例子,從打魚的到燒菜的,是企業經營「業務模式」的一個重大變革,原來的「產品」是魚蝦,「客戶「是魚販,核心競爭力在掌握魚汛(哪邊有魚群)、用最小的人力物力捕獲較高價值的大量魚貨,以最快速度賣給魚販;當轉業開餐館以後,「產品」變成菜餚,「客戶」是登門就餐的食客,核心競爭力則在食材的採買(包括向以前的捕魚同業採購海鮮)、烹調手藝、餐食價格以及對食客的服務/品牌等。

 

再以Nokia、ofo及百度,進一步說明高科技創業「商業模式」的轉變。

 

 

(慕尼黑Hotel-Pension Domizil,2005/11/22)

 

一架老古董的顯示器掛在小旅館房間的牆上。談到諾基亞,在他最輝煌的歲月,我們會想到無線通訊技術及手機,還有它的「Connecting People」的行銷口號。但大概很少人知道諾基亞在154年前(1865年)創辦時是一家造紙廠,連他的名字Nokia都是來自於其紙廠旁的河流Nokianvirta,到1898年轉型作橡膠輪胎生產,1960年進入資訊電腦產品業務,所以也才會有圖上的顯示器產品。當然這些舊時的主業產品,甚至諾基亞本身,都已漸漸成為歷史。

 

 


(北大國發院MBA教材「新創企業的融資」,York,2019年3月)

 

上面的教學案例,談到ofo的業務模式轉換。ofo在創辦後的第一年,在大學校園運營真正的C2C共享單車(本身不擁有一輛單車),後來為了迎戰摩拜在市區的挑戰,業務模式轉到大家比較熟悉的B2C(購置全新單車投放市場)。這樣的業務模式轉變,公司得作很大的相應調整,譬如從輕資產到重資產,須得不斷的大額融資,瞬間爆發的單車需求,供應鏈管理變得極端關鍵。

 

百度的業務模式轉變也是不錯的創業案例。 Robin攜帶全球領先的搜尋引擎技術回國創業,於2000年1月創辦百度,向新浪、搜狐及Tom.com等網際網路公司提供搜索的技術服務,算是一家後臺技術服務公司,兩年後公司進行重大變革,從一家Back-end的技術服務提供商走向前臺,取代了原來的客戶新浪等並與之直接競爭,面對幾億的網際網路用戶,以「競價排名」等搜索及廣告服務,成就目前大家所熟悉的百度。

 

當然,業務模式的調整,決定了一個項目全新的戰略方向及資源配置。可以想像2002年的百度變革,一定歷經非常激烈的創始人及董事會論爭,或許有人因此出走,公司也得重新部署人力、團隊及經費。業務模式的改變,是公司的重大戰略轉折,是禍是福,無人能料(百度的例子,算是成功的)。

 

 

Only Change is Eternal,在商業社會,「變是惟一的不變」。由於內外在環境的變化,一個事業的「業務模式」可能需要作「微調」(不斷的演化 Evolution),也可能不得不作「劇變」(重大的革命Revolution)。 業務模式的調整,對漁家或高科技創業者,一體適用。

 

 

(公眾號「老約客談VC」, 基礎概念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責任編輯:李麗娜  張依

 圖文排版:彬彬  潘坤

 部份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度小月擔仔麵
    度小月 臺灣「度小月」源起於1895年。由於臺南臨海,故許多人家以捕魚為業,但是臺南夏季七、八月份時常有颱風侵擾,風雨加交導致不易出海捕魚,生計頓時艱困,故稱颱風來襲頻繁、生計維持不易的月份為小月。 因此有些漁家在無法出海捕魚時候,就改賣麵食以維持生計、度過小月,而後漸漸產生度小月擔仔麵這道美食。
  • 度小月:臺灣古早味
    為度過颱風小月,挑擔沿街賣面,並懸掛有「度小月」字樣的燈籠求平安。自此,度小月與擔仔麵劃上等號,跟上海灘大佬杜月笙不搭界。進門抬頭,寫滿吉祥話的大紅燈籠高張,一天花板的喜氣。店內背景音樂是大氣老派流行樂(參考吻別、心太軟),走的是毫無距離感的親民路線。度小月擔仔麵(20元)的特色在於精緻小碗,配鮮蝦頭高湯。熱氣足,元氣滿。
  • 是什麼讓一向很慢的度小月2016年「快」起來?
    臺灣的百年老店度小月在2012年進軍北京,目前在中國大陸市場有7家分店,2016年將倍增,北京度小月餐飲管理公司副總曾溫煌表示,過去開店速度慢是為了人才培訓,「臺灣小吃精緻化」除了堅持原汁原味,員工也要認同臺灣文化傳承的理念。掌柜攻略認為,度小月在中國大陸市場堅持原汁原味的品牌傳承,穩紮穩打的「慢」開店策略,以及類似王品的「幼獅計劃」的人才培養體系,很值得餐飲人思考和學習。
  • 慎食臺灣產「度小月麻油辣腐乳」
    本報訊 (記者楊濱)因被曝檢出非食用物質二甲基黃,國家質檢總局昨天提醒消費者,慎食臺灣地區產的「度小月麻油辣腐乳」。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暫停受理「度小月」牌系列食品進口報檢,如有進口,通知進口商立即採取召回等措施。
  • 張小月當陸委會主委 兩岸「度小月」
    賈不妙(特約評論人)    做生意有旺季和淡季,亦即有大月及小月之分,若以此來比喻馬英九主政八年的兩岸關係,應屬旺季,也就是大月;520新當局上臺後,若蔡英文對 「九二共識」仍是含糊以對,則兩岸關係將進入淡季,由職業外事官員出身的張小月擔任陸委會主委,也是合情合理的。
  • 臺灣度小月大悅城店19日正式開業 再續擔仔麵傳奇
    臺灣百年老店度小月的擔仔麵於今年7月被美國CNN推薦評選為臺灣不可缺少的40項小吃中排名第六。12月19日,度小月上海大悅城店正式開業,這是其繼上海美羅城旗艦店深受魔都饕客喜愛之後,再次延續餐飲傳奇的新舉措。度小月起源自1895年,先祖洪芋頭於臺南外海從事漁業,每年四~九月颱風季節,渡船有傾覆之險,故俗稱「小月」。
  • 臺灣寫真:不可不吃的臺南小吃「度小月擔仔麵」
    中新社高雄二月二十日電 題:不可不吃的臺南「度小月擔仔麵」   中新社記者 陳立宇 黃耀輝  臺南市大概因為曾是臺灣府城的緣故,小吃特別多也特別地道。擔仔麵就是其中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在隨處可見,少說也有百幾十家的擔仔麵店中,位於民族路二段的「度小月」被公認為最「古早」也最著名。
  • 皇璽餐飲本月引臺灣度小月登陸香港
    -盼三至五年內由創業板轉主板香港2017年6月8日電 /美通社/ -- 皇璽餐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皇璽餐飲」,香港股份代號:8300)早前公布旗下飲食聯盟購入「度小月」(香港)的60%股權,涉總代價540萬元。皇璽餐飲主席及行政總裁王文威先生表示,香港首間「度小月」將於本月底在尖沙咀海運大廈 LCX 開幕。
  • 臺灣百年老字號度小月推出春季新品
    臺灣百年老字號度小月推出春季新品   話說【度小月擔仔麵】:清光緒21年(甲午年),即公元1895年距今已超過百年歷史
  • 避風塘是什麼意思?教你做避風塘蝦仁,看完你就知道了
    今天肯德基新品避風塘漢堡上市,不知道你是不是吃了?先不說有沒有吃吃的事,首先,避風塘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避風塘,避風塘是香港以前漁船躲避風浪的港灣,每到颱風季節,香港的漁民們就會把船停到避風塘裡躲避暴風雨。
  • 臺灣餐飲品牌度小月門店擴張至15家 新店為何開進機場
    2012年開始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餐飲品牌「度小月(需求面積:150-250平方米)」,將2016年作為自己的擴張之年,門店從7家到15家,度小月正加速快跑;   9月初,度小月在北京首都機場T2航站樓開了一家門店;都說「機場水深錢難賺」,度小月這是圖什麼?
  • 臺南擔仔麵「洪芋頭」悄悄歇業 「度小月」兩岸風光
    1985年臺南擔仔麵從度小月創辦人洪芋頭手中創造出來,此後開啟百年歷史。圖/度小月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擔仔麵傳世百餘年,當年由洪芋頭在街頭挑擔叫賣的小吃,幾乎成為臺灣小吃代表;洪過世後,後代分成「洪芋頭」、「度小月」兩系統,但位於臺南西門路的「洪芋頭擔仔麵」最近已悄然歇業。網站與粉絲團更顯示「永久歇業」。鄰居說,去年第3代老闆娘洪吳佳芬病逝,第4代決定收手,已於上個月歇業。
  • 第10屆商業地產節參會品牌推介:度小月
    據組委會最新透露,度小月(需求面積:150-250平方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確定出席贏商網第10屆商業地產節,旗下品牌度小月希望藉助此平臺大力拓展。 臺灣地區每年清明到中秋有個打漁淡季,被稱作「小月」,19世紀末,臺南有個叫洪芋頭的漁夫,在每年的「小月』就自己做擔仔麵挑到集市上去賣,本想養家餬口,沒想到他的面風味獨特,漸漸就賣出了名氣,後來大家乾脆就把他的面叫做「度小月」。度小月成為臺南地區的名小吃之後,不僅被記入文獻、經常上雜誌,還吸引了包括連戰之內的臺灣地區數任領導人前來品嘗,百年來可謂風光無限。
  •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避風塘?肯德基新品避風塘大蝦雞腿雙層堡測評
    我這邊有段時間名字叫做避風塘的奶茶店biubiubiu的冒出來,那時候一直以為避風塘就是什麼奶茶連鎖店名,直到幾年後去必勝客吃了避風塘味的披薩,回來一搜,發現避風塘其實是以漁家特殊的烹調方式演變來的,主要以蒜末、麵包糠和海鮮一起翻炒的菜式,避風塘商標的使用也引來了一番風雲…不過那就不在今天的文章內容裡了為什麼要提避風塘呢,
  • 導演李安推薦「度小月」,小S直呼好吃,你還不來嗎?
    小編對吃也是各種喜歡,到處打卡,早些年還和幾個閨蜜經常打飛的去臺灣尋找各種特色美食,發現臺南的美食很有代表性,就連土生土長的大導演李安,跟美女魯豫說吃美食就去「度小月」。哇!你們有口福了,「度小月」現在在魔都市中心都有店鋪,小編饞臺灣美食的時候隨時可以約上幾個閨蜜過癮。
  • 讓味覺「避風塘」一下
    答案是肯定的,這種吃法可謂為一招鮮,幾乎所有的肉類都適用,那就是避風塘製作,在大廚的指導下,你甚至可以在家裡讓味覺避風塘一下。馮建強提醒,並不是因為油炸的製作就一定是越多油越好,反而要格外注意控油,過多的油份會影響避風塘美食的乾爽、爽脆的口感,所以在製作過程中都要一直注意精準控油,除去多餘油份。
  • 臺南赤崁棺材板 度小月擔仔麵
    臺南赤崁棺材板 度小月擔仔麵 2011年04月27日 17:09來源:鳳凰網論壇 作者:海小皮
  • 別人家一年換1次菜單, 度小月為啥偏偏要90天?
    因此為滿足店內65%-70%都是2次(或多次)以上的常客,度小月選擇用「別致」的菜單來留住這幫人——別人家的菜單一年換1次,它偏要仨月就動一動。在度小月的邏輯中:「菜單更新機制=『ABC分析法』+品類特色」「ABC分析法」分析菜品
  • 避風塘炒蝦的做法
    避風塘炒蝦是粵菜系比較經典的一道菜式,至於避風塘的由來,據說是廣東沿海一代的漁民,一旦在捕魚時遇到大風浪,便只能選擇到避風塘內躲避風浪,在這一段無以維生期間,漁民只好利用剛捕獲的海鮮,現場烹製成一道道美食,這就是避風塘菜系的由來。
  • 寧波這2家避風塘關門了,你有多久沒吃了?
    近日,食客周女士到印象城覓食,她原本是想去4樓的避風塘吃點心,沒想到找了半天都沒找到這個店面。一打聽,原來這個店已經在2月13日關門了。  無獨有偶,就在四個月前,避風塘來福士店也關門大吉。  (避風塘印象城店資料圖)  兩家避風塘相繼關店  昨天,記者聯繫了避風塘銀泰環球城店的工作人員,據她介紹:「目前避風塘在寧波大市區還有三家店;天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