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俗稱雞肫皮,是指家雞的砂囊內壁,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胃消食,化積排石,固攝縮尿等作用。在治療豬病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
消化不良苦膽1個、大蒜15克,共搗爛,加入適量的綠豆粉和雞內金混合,製成杏核大的藥丸,每頭豬每天餵2次,每次1丸~2丸,3天一個療程,一般2個療程可愈,治療期間和初愈後切忌餵難消化的食物;雞內金15個(炒黃)、蘿蔔籽30克~50克,麥芽50克~80克,共研末,加水內服。
仔豬白痢每10頭仔豬用雞內金3個~5個(焙燥)、白胡椒50粒、百草霜(柴灶鍋底菸灰)50克、早稻米100克(炒至黑黃),一起研成粉,再加入紅糖75克拌勻,分早晚2次餵仔豬,每次一湯匙,24小時後即可見效。
豬磨牙茯苓、陳皮、麥芽各30克,白朮20克,雞內金、甘草各10克,煎後取汁拌料飼喂。
豬胃積食乾薑、小蘇打各15克,雞內金10克,水煎服。
母豬產後不吃食雞內金15克、萊菔子30克,共研末,1次內服,1日1次,連用2次~3次。
豬尿閉將150克蘿蔔籽、25克芒硝、25克雞內金加水煎汁500毫升,大豬一次性灌服或拌料飼喂,每日1劑,1劑~3劑可治癒。
豬傷食型腹瀉雞內金、山楂、神曲、麥芽、厚樸、枳殼、白朮、茯苓、防風各15克,煎水待溫後給患豬內服或混於飼料中給患豬餵服,連續用藥2天~3天。
僵豬雞內金、何首烏、貫眾、炒神曲、蒼耳子各50克,炒黃豆200克,共研末,每日早上混於飼料中餵豬,分15天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