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講,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但願人皆依此法,自然諸疾不相干。
養育小孩,主要就是三分飢與寒,而飢與寒的目的,其實就是預防積食和化解積食後對身體產生的影響。
反思我們平時養小孩,怕的就是飢與寒,尤其是家裡的爺爺奶奶,因為自己曾經挨餓受凍,所以再不願讓孩子受「這份苦」,儘可能讓孩子吃飽穿暖,殊不知這些飽暖所產生的危害也隨之而來了。
消食「王者」被發現,不是山楂和雞內金,堅持吃,娃不積食脾胃好,此文就這兩方面向各位家長介紹。
積食脾不好的孩子,一般會有哪些身體表現?
舌苔厚膩:舌苔中間位置對應的是中焦脾胃,有積食的孩子,舌苔中間位置會表現為白厚,若是積食久了鬱熱,舌苔會有些略微發黃,正常健康孩子應該是淡紅舌薄白苔,只要不是這個狀態的,都說明身體內出現了問題,家長要排查原因。
面黃肌瘦:積食脾虛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導致身體內缺乏營養,營養不良時,孩子會有貧血的可能性,身體器官所需要的營養跟不上,導致面黃肌瘦。
食欲不振:這是積食初期的表現,孩子的積食在胃裡時,中焦堆了很多食物,就會不想再繼續吃,表現為食欲不振,所以當孩子不想吃飯時,家長要找到準確的原因,而不要一味強迫他多吃。
睡眠不安:俗話說,食不和則臥不安,內有積食,脾胃即便在睡眠中也需要工作,就會直接影響到睡眠質量,讓孩子睡眠質量變低,白天情緒也不好。
煩躁易怒:積食會導致脾虛,而脾虛又無法克制肝木,導致肝木過亢,讓孩子情緒過於興奮,變得精力旺盛,沒有耐心,稍有不順心就發火,撒潑打滾等。
消積「王者」被發現,不是山楂和雞內金,堅持吃,娃不積食脾胃好
一說到消積,可能很多家長頭腦中想到的就是山楂和雞內金,但這涼屋並不是「神藥」,或者說有很多的孩子都不適合山楂和雞內金,而且它們在使用的時候也有很多禁忌。山楂酸性大,消積力度強,雞內金主消洩,單獨使用時容易傷到脾胃,而小兒先天脾胃虛寒,若是盲目用山楂和雞內金,很容易傷及脾胃,讓積食來得更為頻繁。
經常積食的娃,以下幾物不妨隔三差五吃點,或能強健脾胃少積食:
1、二芽湯
主要是用谷芽、麥芽和芒果核三味藥材,煮起來給孩子喝,有一定消積作用,主要適用於積食情緒煩躁,夜裡睡眠不安的孩子,谷芽和麥芽都非常溫和,即便是對小麥過敏的孩子也不用過於擔心,麥芽可以用炒過的,對芒果過敏的孩子也不用擔心,芒果核有抗過敏的作用,但這個屬於藥類,不要經常喝,偶爾喝一次。
2、柳果刺鋅
這是一種複合方,目前來治療小兒積食的案例中使用的比較多,而且比較方便,有成方,很多家長買來直接給孩子喝都不需要擔心的,柳果刺鋅中的主要成分是柳果、麥芽、橘皮、山楂、雞內金,這裡的山楂和雞內金不用擔心消積過度和酸性過大,因為方中用了橘皮和柳果來中和,保證整個方子是溫和的,柳果刺鋅是針對小兒積食的,因此肯定要顧護孩子脾胃。
除了在小孩積食的時候可以喝,日常預防保健也可以喝,如果孩子消化比較好,日常預防積食的話,每周喝一兩次就可以了。
3、小米山藥粥
日常在孩子的飲食中可以常喝些小米山藥粥,很好消化,若是孩子脾陰不足,可以把山藥換成淮山,它補脾陰非常好用,小米有健脾養胃的作用,煮得爛一些,也沒有消化負擔,可以讓孩子常喝。
綜上所述,對照上面的幾種積食表現,如果孩子有相應的表現,就是在向父母發出「積食」的信號,而消積「王者」,不是山楂和雞內金,以上三種食物,經常給娃吃,孩子的脾胃會感謝你,他的免疫力也會一天天提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