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的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但是,很多時候都事與願違。
小區裡面有一位王姓寶媽很受歡迎,我們都叫她王媽媽,她是一名兒科大夫,所以小區裡面孩子有啥小問題,我們都喜歡跟她請教,她也願意與我們一起分享關於養育孩子的那些事。王媽媽告訴我們,其實想要孩子身體好,脾胃的調理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往往都忽略了。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積食了,認為過幾天孩子就沒事了,但是孩子的身體處於發育中,脾胃處於發育階段,一旦不及時幹預,很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體對營養的吸收,導致難長個,吃了不吸收。
需知:孩子積食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1、 營養吸收不好
長期積食的孩子,腸道會比較乾燥,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影響正常的排洩,孩子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一旦便秘了,營養物質很難被身體吸收,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吃得比較多,就是不長個,不長肉的原因。
2、 抵抗力下降
長期積食的孩子,抵抗力一般都會比較弱,因為一旦積食了,就會損傷肺部、腎虛,增加了心臟的負荷,所以在積食的時候,孩子會變得容易生病,一旦發燒感冒了,就會一直反反覆覆,抵抗力明顯下降了。
3、 容易胃熱
經常積食的孩子,很容易會出現胃熱的情況,一旦長期不理會,就會損傷肝臟的健康,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變得無精打採,情緒起伏大,經常鬧情緒,睡眠質量也會受到影響。有的孩子還會變得很喜歡吃寒涼的食物,造成惡性循環,導致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差。
4、 積食上火
孩子積食了會影響腎臟的健康,導致腎臟的功能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瘦瘦小小的,容易出虛汗,面色黃黃的,頭髮乾枯。並且孩子還會覺得口乾舌燥,容易出現口腔潰瘍,有眼屎等"上火"的情況。
脾胃的"淨化劑"被公布,不是山藥,而是1水,若孩子愛喝,脾胃好不積食
在孩子脾胃不舒服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熬煮一些粥水給孩子吃,幫助孩子促進消化,但是這樣的做法意義不大,因為孩子已經積食了,再通過粥水去消積食,消食的效果比較有限。建議家長可以搭配內金紅果飲一起給孩子喝,裡面有的沙棘、雞內金、山藥、山楂、麥芽等食材,能幫助孩子健脾胃,促進脾胃的運化,加速消化。而且堅持喝,能夠慢慢的養護脾胃,當孩子脾胃運化好了,營養吸收才能好,也能預防積食的反反覆覆。
當孩子積食的情況得到緩解後,家長也不要著急給孩子喝一些滋補湯水,補一些營養物質,畢竟孩子的脾胃運化是有限的,只要能保持脾胃運化正常,其實日常攝入食物裡面的營養也足夠了,但如果孩子的脾胃不好,即使是補充再多的營養也難吸收,所以,養護好脾胃比補充營養更重要。
當孩子積食的情況好轉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預防積食的反覆,日常的飲食上需要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對於那些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需要少吃。平時多鼓勵孩子參與一些運動項目,促進腸胃的蠕動都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