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山醫院的張文宏教授憑什麼圈粉?

2020-12-17 虎嗅APP



與非典相比,人們更早地對新冠肺炎產生警惕。1月2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之後,公眾對新冠肺炎的關注度和了解程度便更加與日俱增,而這與網絡上所傳播的科普內容和專家發言相輔相成。


這些內容的輸出者,來自各省市衛健委、醫院呼吸內科、傳染病科、研究學者、科研工作者等等,其中包含深圳衛健委、丁香醫生之類的機構,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管軼這樣的相關領域專家,還有各路媒體、自媒體和醫學刊物。


這些增量信息幫助人們,提高了對病毒和傳染病的理解。但在缺乏唯一權威定論,且普通人不熟悉醫學概念的情況下,不夠明確且存在差異的各類信息湧出,反而給公眾造成了認知上的一定困惑。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都需要一位能教公眾如何做應對措施的指導者,一位有威信、能下明確結論,且會「說人話」的發言折人。


在這三點中,「說人話」尤為可貴。最初社會各界均開始做防護措施,就來自於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的「戴口罩有用」。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也以「說人話」的特點,收穫各年齡層無數粉絲,成為「沒有註冊ID的網紅」。


「你們老是給我們捐這個捐那個,其實我不要的」


在出鏡的視頻中,他永遠是以有人味兒的形象,說著所有人都能聽懂的話,向公眾傳達有價值的專業信息。這些發言簡單易記接地氣,不僅容易被吸收理解,更是自帶傳播力度。


張文宏沒有公開社交帳號,他輸出信息的主要渠道包含CC論壇、公眾號「華山感染」、新聞發布會,以及各大媒體的採訪。這些渠道形式和內容承載量各異,如CC論壇偏向較宏大的主題,「華山感染」的選題小但深入,採訪問答必須簡短明了,但張文宏始終保持著「說人話」的方式,讓人們能聽懂科普。


怎麼樣才算「說人話」,張文宏又是怎麼做的?


1. 措辭口語化


張文宏流傳最廣的經典句子之一,是「把病毒悶死」,這句話來自他接受媒體採訪時向社會提出的建議:在家雖然悶,但是我們只要悶兩個星期,就能把病毒悶死。



這句話轉化成醫學界專業術語,以專家常用的口吻說出來是這樣的:目前從已有病例觀察,病毒潛伏期平均10天,最長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感染者外出,行走的傳染源將增加防控的難度。居家隔離兩周,有助於防止傳染,並篩查出已感染對象。


展開來講當然更全面清晰,但對普通大眾來說,「悶死」二字,便足以形象生動地使人了解到居家防護的重要性。


在2018年05月31日CC講壇的演講問答環節中,有觀眾詢問B肝病毒的應對措施,張文宏的回答也是大白話:」你問了一個不怎麼重要的病毒。為什麼我覺得它不重要?因為我們現在已經很厲害了,B肝特別容易治療……我們有足夠的把握可以讓你控制住。「


2. 尊重常識


觀眾提問「據說被蜱蟲咬了之後就不能吃肉了,我14年去非洲被咬過,後來就不愛吃肉了,怎麼確定自己已經康復」,張文宏回答的第一句話是:


「我看現在他說話中氣十足的樣子,就基本沒什麼病」。接著,又通過介紹感染病常見病症和人對食物的恐懼心理來源,得出結論:「建議你待會就去吃兩串羊肉串」。


在解答其他問題時,他也常結合大眾生活常識,從人們最容易快速理解和接受的角度來切入,帶出專業判斷。


3. 敢做判斷


此前,美國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深圳三院均證明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糞便中能檢測到核酸,這個信息一度引起人們對傳播途徑的恐慌。


而「華山感染」在《張文宏:不宜過度解讀新冠病毒的糞口傳播,謹慎應對即可》一文中,從可糞口傳播的傳染病特徵、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案例狀況、全球管控力度等方面,詳細分析了新冠肺炎通過糞口傳播的可能性,此外還標紅明晰的結論性文字,如:


如果在家中使用廁所,密切接觸和呼吸道直接傳播的風險一定是大於抽水馬桶產生氣溶膠吸入的風險;


糞便中測到病毒核酸並不等於糞便就具有傳染性,糞口傳播在理論上來講可能性並不大。



4. 從身份出發,說實話


張文宏最開始走紅來自於一條發布會視頻,「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我去查房的主要原因只有一點,消除醫生的恐懼,不然『你主任老在後面指手畫腳不跟病人親密接觸,讓我們在危險的第一線』」。


在觀眾提問自己容易過敏能不能打疫苗時,他直白回答:我自己也過敏,但是我每年都打疫苗,沒有任何事。可是如果你跑到打疫苗的地方說你愛過敏,沒有人理你,因為你一旦過敏了第一件事就是來找我吵架。


5. 深入淺出,邏輯清晰


2020年1月18日CC講壇上,張文宏《讓流感不再肆虐,你必須知道的真相》的主題演講視頻,在微博上獲得了超過5萬次的轉發。


「流感肺炎的死亡率是9%,SARS的死亡率只有10%,那你為什麼對流感就不怕,對SARS就那麼怕呢?因為SARS你一無所知。」



流感就是季節性的感冒嗎?要解答清楚這個問題,可能需要擺出許多發病根源、病症區別、病毒序列、權威定義等專業文獻內容來說明,而張文宏將流感和感冒的區別比喻為老虎和小爬蟲,從flu中文譯名的由來,說明了為什麼流感明明叫做」流行性感冒「,但實際上卻與感冒完全不同。


2018年,張文宏在CC論壇做主題為《人類如何抵抗傳染病入侵》的演講。這是一個比流感還要宏大的主題,他選擇了從農業誕生開始說起。


先從農業社會誕生說明人類聚集使得傳染病出現爆發的可能性,再一一介紹天花、黑死病、霍亂等歷史經典傳染病,接著展開講解這些傳染病的來源。如SARS:


「蝙蝠的病毒在果子狸當中進化,進化出來一個新的病毒,我們人類去吃果子狸,病毒到了人的身上,突然它獲得了一個跨越人種界限的能力,它就開始變成這個樣子了。」


如H7N9:


「雞的病毒跟飛鳥的糞便弄到一起,這些病毒在雞的身體裡面,它會獲得雜交進化,進化出來一個新的病毒,又不是雞的又不是飛鳥的,在雞當中可以生存,雞不會生病,但是人會生很重的病。它獲得了跨界傳播的能力。」



介紹完疾病來源,接著就是治療方法了。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所在團隊此前72小時緊急救援「昏睡病」患者的過程,從醫生角度說明為什麼需要花那麼多精力去檢測病原體基因才能從世界衛生組織拿到解藥。


展開思路有序,適時引入背景知識,說明各方出發點和考慮因素,讓觀眾從根本上理解了醫生展開工作的方式。


此外,張文宏不僅能「說人話」,還能幽默地說得好聽。在回答有關患者看病頻率的問題時,他表示「半年一次不算多吧,你給我們一點掛號費也可以啊」,講到H7N9有限人傳人時,他表示,「感染的病例裡,大多數感染給自己的母親,卻沒有感染給自己的老公——所以在那一剎那,我對愛情產生了懷疑。」


觀眾在開懷大笑之餘,對「H7N9傳染性沒那麼強」的認知隨之奠定,也就理解了張文宏接下來補充的結論——這就是為什麼H7N9依然叫禽流感,不改名叫流感。


這些兩年前的演講視頻保存至今,並在新冠病毒傳播期間再度發出,被網友所觀看學習——網際網路縮短了普通人與專業人士之間的距離,讓信息得以保存和打通連接,但要真正做到高效溝通和順暢科普,我們需要更多像這樣能「說人話」的專家。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所在上海華山醫院是怎麼抗疫的?
    如今張文宏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華山醫院感染科團隊的一個對外窗戶,張文宏醫生的同事、感染科主任醫師兼急診科主任陳明泉對記者評價道,華山感染科的基調深沉,不推脫、有擔當,自有內生力量,我們不管其他因素,只想把自己的本事練好,只求手上的病人健康。
  • 【華山•名醫】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他是張文宏恩師、感染界...
    名醫聚焦翁心華,1962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現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曾擔任第七屆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第九屆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2012年起主編《翁心華疑難感染病和發熱病例精選與臨床思維》系列叢書,已出版8冊。長期從事傳染病的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
  • 張文宏和「華山感染」的硬核感染力
    張文宏的說話速度和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上海市政府參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帶頭人陳世益教授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每年的華山醫院各科主任年終總結會,張文宏的發言總是最讓人期待的環節之一,「都是乾貨!非常精彩。」
  • 上海華山醫院「網紅」醫生張文宏:不要神化我
    他就是張文宏。1月29日晚上,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因在疫情新聞發布會現場的一番「硬核」發言而迅速走紅。網友贊他「務實」、「有擔當」、「思路清晰」,甚至有人稱他是「第二個鍾南山」。對於一夜成名這件事,張文宏有些摸不著頭腦,「我自己覺得是非常平常地履行了自己說過的一句話而已,引起這麼大的轟動我覺得非常納悶。」
  • 華山醫院感染科又排名第一,張文宏說:已經好多年了,不是今年才出道...
    因為這次疫情很多人認識了張文宏也讓華山醫院感染科這一曾經「深藏不露「的學科走到大眾面前在近日揭曉的復旦版醫院排行榜上華山醫院感染科這個疫情最紅專科>再度蟬聯全國傳染感染專科第一張文宏對此表示:「我們華山醫院感染科早就在榜單裡多年排名第一了不是今年才出道的」事實上,華山醫院感染科已在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其官方微博上...
    【張文宏談冬季多地現本土病例】11月22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其官方微博上談「冬季多地現本土病例後的抗疫新態勢」時表示,中國各地對於疫情的防控都非常到位。從防控效果來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範圍,並未有連續性的社區二代病例發生。
  • ...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9月20日下午走進上海交通大學...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9月20日下午走進上海交通大學。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張文宏解釋:第二波是必然的。新冠病毒傳播力非常強,但致死率並不高。在張文宏看來,正是這一非常獨特的現象導致病毒在全世界持續蔓延。張文宏預計,原則上,這輪疫情還要延續相當長的時間。
  •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多學科合作救治顯成效
    【權威發布】本報北京4月30日電(記者張亞雄)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3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發生之初,上海就將病人集中收治,並公布確定兩家定點醫院進行救治
  • 從戴自英、翁心華到張文宏,中國感染病學的「華山」路
    82歲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接到通知,下午去上海疾控中心參加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會議。他因此取消了當晚的年夜飯。過年不好打車,他的學生、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特意開車來接他。   在車上,翁心華笑著對張文宏說,SARS時自己在上海弄了半年只弄了8個病人,這次上海首例確診才4天,就20個確診病人了(截至1月23日24點)。
  • 「胡椒直言」祝賀上海華山醫院張文宏主任成為「網紅」
    據媒體報導,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2020年1月29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這是我們入黨宣誓時的承諾,是職責。」張文宏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
  •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MDT團隊視頻連線張文宏教授遠程會診疑難病例
    2020年12月11日上午,在淮河醫院遠程醫療中心,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視頻連線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對某疑難病例進行遠程會診。會診中,作為患者的主管醫生,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趙敏針對該患者的病史向張文宏教授進行了詳細匯報,提出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疑惑,並請張文宏教授指導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 張文宏教授新著英文版出版合同籤訂
    厚厚一沓英文版試譯稿 人民網上海4月11日電 (記者 曹玲娟)4月10日,復旦大學出版社董事長與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主席在中、新兩地「雲籤約」,正式啟動《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英文版譯稿工作。
  • 「華山感染」年終沙龍段子多,張文宏許了什麼願?
    年末,大部分公司聚會是「打工人」一起「乾飯」,而年度最紅科室——華山醫院感染科昨晚也舉行了一場年終沙龍。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一排的角落坐了3個多小時,被安排在最後一位發言。旁聽了半場後,海岸君的感受是,與其說是張文宏讓華山感染科一戰成名,倒不如說是有了強大的感染科,才成就了今天的張文宏。一周前,華山感染官微就預告了這場學術沙龍,並附上了講者信息。沙龍由感染科副主任張繼明和抗生素研究所所長王明貴主持。
  • 從戴自英、翁心華到張文宏 中國感染病學的"華山"路
    中國感染病學的「華山」路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鮑安琪  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漢封城第二天。  82歲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接到通知,下午去上海疾控中心參加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會議。他因此取消了當晚的年夜飯。
  • 上海或再派救治團隊入駐定點醫院 張文宏強調冬季防護三要點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2月9日報導:今天中午,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嶽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振偉等專家趕到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會診正在院內治療的兩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 ...是你的依靠」 ——記華山醫院終身教授、樂清籍感染病學家翁心華
    翁心華,1938年出生,樂清柳市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感染病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對各種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對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病因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等方面有著深入的臨床實踐與研究。2013年獲得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個人最高榮譽「白求恩獎章」。2018年榮膺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終身成就獎。
  • 上海這些醫院入選復旦版中國醫院百強榜,張文宏團隊排名第一!
    其中,進入綜合排行榜前十的依舊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4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5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第9名),相較於2018年度的排名,上海前十排名無變化。圖源:解放日報此外,包括華山感染在內的上海醫院9個專科問鼎「全國專科之首」。
  • 上海「援鄂戰士」歸來 張文宏與隊員擁抱合影
    4月17日,歷經113年風雨、見證無數次勇士出徵的華山醫院紅十字會老樓,終於迎回了兩個多月來從這裡一批又一批奔向抗疫一線的「最美華山人」。在紅會老樓前的華山花園大草坪上,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總指揮率領的四批273名支援武漢醫療隊員和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率領的17名支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務人員,身著繡有華山LOGO的大紅色隊服,整齊雄壯列隊,接受學校領導和「華山人」的隆重歡迎。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伍蓉主持歡迎大會。 圖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左四)與醫院同事合影留念。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走進天目新聞直播間
    張文宏走進天目新聞直播間,與浙報集團用戶分享疫情防控、公共衛生、醫學科學等話題。人物名片張文宏,男,1969年出生,浙江瑞安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 硬核組長張文宏的團隊:華山醫院首批赴隔離病房專家組的一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1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緊急召集成立首批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支援專家組。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帶隊,感染科毛日成、呼吸科張有志、重症醫學科李先濤三位副主任醫師匆匆帶上行李,從收到通知到入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不到4個小時,來不及休息,他們就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