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一定要讓孩子把話說完!這3個理由,建議父母看看

2020-12-04 微碼教育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

媽媽的嗓子出現了問題,做了小手術,醫生要求至少10天不能說話。

放學回家後的兒子,進門就嚷嚷:我太討厭我們的老師了,我再也不想上學了!

如果是平時,聽到兒子這麼說,媽媽一定會嚴厲地訓斥他,但想到醫生的叮囑,媽媽只好保持沉默。


氣憤的兒子,向媽媽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媽媽,今天老師說我的作業是抄同桌的,其實真的沒有,為什麼我的努力和進步,老師都看不見……」

見媽媽沒有說話,兒子接著說了自己的委屈,說著說著,竟然哭了出來,媽媽依然沒有說話,只是抱了抱傷心的兒子。


兒子很快安靜下來,對媽媽說:「謝謝你媽媽,謝謝你聽我說這些事,謝謝你理解我,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努力,讓老師看到我的成績。」

說完,就開心地去寫作業了。


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情,孩子在說完話的一剎那,內心已經得到了滋養和療愈。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聽他把話說完。

一、讓孩子說完,是對他最基本的尊重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沒有耐心聽完孩子的話,就著急打斷孩子,迫不及待的表露態度和下結論,甚至對孩子施加評判。


父母們不知道,當你打斷的不僅僅是話,更是溝通情感的連結。 讓孩子把話說完,是每一個父母該有的耐心。


二、聽到孩子心裡去,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聽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覺得孩子不懂事,不認真理解她在說什麼,胡亂吼一句或是訓兩句,孩子的心結解不開,他會多長時間苦惱和不安啊!

所以,多一點耐心,就會少一分誤解;多一點用心,就會少一份傷害。

三、最好的姿態,是蹲下來聽

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才能真正聽見他的心聲。

美國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說: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減少與孩子的衝突,贏得孩子的信任。


把孩子當做一個生命個體去耐心傾聽吧!

他小時候,我們彎下腰,蹲在他的視角看世界,才更能聽懂他。

他長大後,我們放下你家長的權威,站在他的立場看問題,才更能了解他。

我們彎下的不是腰、放下的不是權威,而是一條拉近與孩子心理距離的「拱橋」,雖然彎曲,但卻抗壓。

我們不必成為完美的父母,卻可以成為「聽話」的父母。

我們不必成為會說的父母,卻可以成為被信任的父母。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情,孩子在說完話的一剎那,內心已經得到了滋養和療愈。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聽他把話說完。單純的孩子,雖然懂得不多,但表露的情感卻是真實的,他們毫無保留對家人表達的愛,一旦受傷,就會變得小心翼翼。其實,在生活面前,父母從未長大,還不懂體會愛和被愛。讓孩子把話說完,別讓你的呼來喝去,換來孩子的小心翼翼。
  • 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看到這個場景,她生氣地怒吼道:「你這孩子太不懂事了,玉米是你和奶奶一人一根的,媽媽平時不是告訴過你要學會分享麼?」女兒嚇得臉色蒼白,吞吞吐吐地說:「我,我就想聞一聞,看哪個玉米香……」「你這孩子,怎麼還狡辯,難道媽媽平時就是這麼教育你的嗎?」
  • 家庭教育: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孩子的話說到父母的痛處,讓父母覺得沒面子。所謂童言無忌,孩子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沒什麼忌諱。父母不妨抱著輕鬆的心態聽聽孩子怎麼說,或許自己也能受到啟發。2.父母要維持自己所謂的權威。這樣的父母屬於頑固型,不聽解釋,老認為孩子是在找藉口。長期如此,孩子就會慢慢習慣了沉默,哪怕是受到冤屈,也緘默不語。一個不會據理力爭的孩子,很難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3.不認可孩子的思維。覺得小孩子不懂事,沒有耐心聽孩子說。
  • 這三類父母,不是養孩子,而是養仇人,父母一定要看看
    導讀:這三類父母,不是養孩子,而是養仇人,父母一定要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類父母,不是養孩子,而是養仇人,父母一定要看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我不建議,父母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五個原因,請看完
    導讀:為什麼我不建議,父母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五個原因,請看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我不建議,父母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五個原因,請看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為什麼不讓孩子看電視?建議家長看看這3條理由
    這也是我不讓孩子看電視的3條理由!一、孩子容易不求上進長期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第一個差距就是看電視的孩子容易不求上進,這可不是我憑空捏造的,這是有依據的。「在孩子們的學習和閱讀習慣還沒養成之前,最好要讓孩子少看電視」。
  • 「不管生幾個孩子,一定要生兒子」,這位寶媽的理由,引人深思
    導語:「不管生幾個孩子,一定要生兒子」,這位寶媽的理由,引人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小欣是農村的一個女孩。她畢業於技術學校。
  • 大一新生開學,為什麼一定要帶父母去?這3大原因看完忍不住流淚
    導讀:大一新生開學,為什麼一定要帶父母去?這3大原因看完忍不住流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大一新生開學,為什麼一定要帶父母去?這3大原因看完忍不住流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假期一定要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看看
    如果希望孩子更懂事,一定要找機會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走走。01.你也一定聽孩子抱怨過學習太累了。我們不否認孩子學習的辛苦,但是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學習雖然辛苦,但是學習和其他事情相比卻也是最輕鬆的。課本上的知識、父母單純的說教,有時候並不能讓孩子真正地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時候,可以換一種方式,帶孩子去親眼看一看,親身體驗一下,往往會有巨大的收穫。親眼看過、親身試過後,孩子會明白:當自己抱怨學習又累又苦時,有人卻比自己要累十倍百倍。
  •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觸碰的3個底線,父母一定要看看
    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把孩子貶低到塵埃裡,那給孩子的只能是傷害。批評孩子,也是一種藝術。處理得好,啟發與引導孩子;處理不好,很可能嚴重影響親子關係。批評孩子,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以下這3個批評孩子的方式,正在威脅孩子的未來,父母一定要注意。01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 孩子滿3歲就要上幼兒園嗎?年齡是次要,要看孩子的這3個表現
    這個時候孩子看起來還那麼小,他們能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嗎?事實上,孩子是否需要送幼兒園不能單純看年齡,年齡只是次要的,要看孩子的這3個表現。1、孩子三歲了就得上幼兒園?事實上,關於孩子三歲或四歲上幼兒園是一般的情況,但不是強制規定孩子滿3歲就一定得上幼兒園,這些都是根據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來決定的,家長不必盲目跟風。有的父母沒有家人幫忙照看孩子,夫妻雙方都要上班,迫於無奈只能送孩子去託兒所或幼兒園,這些孩子年齡可能都在2周歲多。
  • 孩子滿3歲就要上幼兒園嗎?年齡是次要,要看孩子的這3個表現
    事實上,孩子是否需要送幼兒園不能單純看年齡,年齡只是次要的,要看孩子的這3個表現。1、孩子三歲了就得上幼兒園?事實上,關於孩子三歲或四歲上幼兒園是一般的情況,但不是強制規定孩子滿3歲就一定得上幼兒園,這些都是根據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來決定的,家長不必盲目跟風。
  • 你有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嗎?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教育是十分關鍵的,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父母就要做好引導,做好榜樣,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清楚孩子到底想要什麼。在孩子表達自己的同時,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而且孩子是不會懂得合適的時機和所謂眼力架這種事的,當他想要跟你聊天的時候
  •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觸碰的三個底線,父母一定要看看
    以下這3個批評孩子的方式,正在威脅孩子的未來,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再小,也要給他面子。孩子犯錯時可以批評,但要注意下場合,尤其是在外人面前,顧及自己面子的同時,也請給孩子留一點餘地!這一個個扎人的字眼,將這些孩子上推入無盡的黑暗中,最終釀成大錯。視頻中有個12歲的男孩,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
  • 童憶園-這6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一定要幫助他養成這6種習慣!看看你家孩子具備了幾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定要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 這6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受益終生
    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一定要幫助他養成這6種習慣!看看你家孩子具備了幾種?,就一定要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鍛鍊的機會。3 養成閱讀習慣很多家長都知道,蛋蛋媽經常在文章裡面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 孩子脾氣太倔強怎麼辦?請你一定要掌握3個竅門,非常管用
    殊不知,倔強的孩子若是正確引導,「任性」也能化作「韌性」,未來可能更接近成功。倔強的孩子一旦確定目標,便能無所畏懼,所向披靡。也更容易實現理想,獲得成功。孩子脾氣太倔強怎麼辦?請你一定要掌握3個竅門,非常管用!
  • 孩子的將來,藏在你的性子裡?聰慧父母一定要搞清楚3個大道理
    1、你知道溫柔,孩子便能學好寬容溫柔是庸常全球裡最奪目的能量。它並不是軟弱,並不是嬌慣,更並不是沒有理由的讓步。它是一種調節情緒的工作能力,是一種坦然與全球交鋒的自信。假如有一個爆脾氣的媽媽,孩子會漸漸地越來越叛逆和沒有安全感,對外部也會欠缺信賴。孩子長大以後非常容易變成一個情緒不穩定、不會聊天、不當溝通交流、不當主要表現自身的人,這對孩子的發展十分不好。
  • 父母經常打斷孩子說話,會讓孩子孤僻、叛逆,讓娃把話說完吧
    有一些孩子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會去尋找父母的幫助,在這個時候父母也要注意不能打斷孩子,否則在孩子再次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向父母求助,那麼他們就有可能為了強行解決問題而受到傷害。3.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所以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遭受很多委屈。孩子在受了委屈之後會希望向父母訴說,得到他們的安慰。
  • 孩子過激行為引起社會關心,心理諮詢專家建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牢記「三個主動」
    荊州市政協常委、市社會心理學會會長舒聞銘建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牢記「三個主動」。8月28日23時30分,松滋市城區一名15歲男孩離家出走至今未歸。無獨有偶,9月17日,武漢市某初中學生在教室玩撲克牌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令人惋惜。類似於孩子出現過激行為的案例,時常在我們身邊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