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外孫和帶孫子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外婆怎麼說

2020-09-06 晨曉閱讀

現在很多家裡都是一個孩子,條件稍微好點的會生兩個或三個。但無論幾個孩子,大家都覺得挺好,男女平等的思想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可,也被越來越多的老人認可,在一二線城市,很多孩子都是由外婆帶大。

然而,在大多數城市裡,外婆是不願意帶外孫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外孫是人家的後代

小區的王阿姨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剛剛生了二胎,小女兒也快生了。由於王阿姨沒有兒子,孫子,兩個女兒的事就由她忙著。

一是考慮自己閒著也是閒著,二是自己幫襯著也可以避免她們的婆媳矛盾。然而,王阿姨並沒有覺得自己的付出有令人欣慰的收穫。

大女兒一胎生的是女兒,坐月子的時候和婆婆鬧得不愉快,因此生二胎的時候,就跟王阿姨說讓她來照顧,畢竟是自己親媽,什麼都好說好講,照顧得也體貼。女婿也同意了,變把王阿姨接過來。

孩子辦滿月酒的時候,雙方父母加上親朋都到場了,個個都誇王阿姨帶得好,寶寶吃得胖胖的,可愛得很。王阿姨的女婿也當著眾人的面說自己丈母娘辛苦,帶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以後一定好好孝順她老人家。

這話一說,王阿姨開心得很。不管以後孩子能不能做得到,至少這話讓人聽著舒服。可是沒想到,王阿姨在上廁所的時候,聽到了她女婿和她親家母的對話,讓她徹底寒了心。

「不就是帶個孩子嗎?你看她得意的!」

「媽,你怎麼這麼小心眼,我丈母娘再怎麼辛苦,那孩子不還是你的親孫子嗎?他姓陳又不姓王!」

也許這話是無意的,但聽者有心啊!話說回來,誰聽了都會傷心的。王阿姨說自己以後不再參與女兒的事了,不是為了女兒,自己才不會去照顧外孫吶。

外孫還是和奶奶親

同事艾欣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她母親一個人把她帶大,後來她結了婚在大城市定居了,就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因此,她的孩子一直由外婆負責照顧。孩子的奶奶身體也不太好,因此就偶爾過來看看孩子。

本來這樣過得挺幸福的。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艾阿姨發現孩子和她並不親近。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來的時候,孩子就會對兩位老人說外婆不帶他出去玩,還不給他買零食之類的話。

有一次,中午吃過飯,孩子的爺爺奶奶要回家了,孩子直接抱著奶奶的腿不讓奶奶走,還說自己喜歡奶奶,不喜歡外婆。

大人們都批評孩子說得不對,可那就是孩子心裡得想法啊。爺爺奶奶偶爾來看一次,買上玩具零食,任孩子折騰。外婆一直照顧孩子,得處處小心,不能讓孩子磕著碰著,不能凍著熱著,吃零食沒有營養就想著法的做飯。

在孩子眼裡,外婆不能由著他就是不好,爺爺奶奶寵著他就是好。可能孩子長大了就能明白了,但在大人的眼裡,孩子畢竟是奶奶的親孫子,外婆說不得什麼。

外婆為什麼不願意帶外孫?

從上面的兩個事例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外婆不願意帶外孫的原因。

(1)帶孩子有擔不完的責任

小區的李阿姨,前幾天和幾位阿姨聊天,聊著聊著自己就哭了。她是給兒女帶孩子,中午孩子在沙發上爬上爬下玩,她怕孩子熱就去拿空調遙控器。可是一轉眼,孩子從沙發上掉下來了。

本來也沒什麼大事,結果被女兒看到了,女兒當時就問她怎麼看孩子的,萬一摔到哪裡的怎麼辦?雖然女婿沒有說什麼,但女兒的話讓李阿姨覺得在帶孩子的問題上,沒有親媽不親媽,帶不好孩子,親媽都不親。

(2)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雖說男女平等,但在很多父母眼裡,兒子女兒終究是不一樣的。養兒防老的思想依舊根深蒂固,女兒是人家的人也照樣深入人心。

之前孩子生病住院,認識了一位孩子的媽媽,她的孩子做手術在醫院裡住了近一個月,孩子的外婆都沒有去看一眼。原因是孩子的奶奶在家幫大兒子看孩子,一直沒時間去醫院。

孩子媽媽給孩子外婆打電話想讓她到醫院幫忙看幾天孩子,孩子的外公阻攔說,女兒嫁給別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人家婆家都不管,你操什麼閒心!一句話把孩子外婆問住了。

(3)帶孩子那麼辛苦,讓他奶奶閒著享福嗎?

同小區的嶽姐一直自己帶孩子,後來孩子外婆過來幫忙帶一段時間,每次帶孩子出去遛彎,就有人問,這是奶奶還是外婆。

回答是外婆的時候,有的年齡大的阿姨就會說,姑娘你那麼傻,帶孩子這麼累,怎麼不讓孩子奶奶帶,你媽媽年齡也不小,得知道心疼你媽媽才是!

時間久了,嶽姐都覺著自己不孝順母親了。本來母親就是來幫自己,也看看外孫。被人這麼一說,讓外婆帶孩子反倒成了自己的不是。

其實結了婚,兩家人變成了一家人,無論誰帶孩子,都是為了自己子女好。少一點計較,多一點寬容,生活本沒有太多煩惱。作為長輩應該懂得退讓,包容晚輩。作為晚輩也要懂得體會長輩的不易。互相理解,理解萬歲!

相關焦點

  • 婆婆說:憑什麼奶奶就要帶孫子,外婆不用帶外孫
    農村老家有農活,兒媳婦每次都拉著兒子去出苦力,自己也什麼活都幹,不嫌苦不嫌累。到了自己家,就覺得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從來不搭把手。我有時候想,你在家裡啥也不幹,回娘家倒是幹得利索。真是白眼狼一個。兒媳婦生孩子,外婆就來過幾次,每次都是空手來,看一眼就走了,說家裡有貓呀狗呀要喂,她不放心。孩子外婆的兒子也結了婚有小孩子,孩子外婆直接告訴兒媳婦,我不會帶孩子,誰生誰帶。但她每次來我家都握著我的手說:孩子奶奶辛苦你了,我閨女年紀小,不會帶孩子,你當老的,多照顧一下是應該的。
  • 孫子外孫都一樣?到了過年,紅包錢就能看出差別
    但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給孩子的紅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比如爺爺奶奶可能跟孫子更親,因此給的紅包就大的多,但是對於外孫就沒有這麼熱情,從給的壓歲錢就知道孫子和外孫還是會被區別對待的。陳女士有個兒子叫樂樂,今年8歲了。由於以前春節都是在爺爺奶奶家裡過,今年也答應母親帶孩子回娘家過年。
  • 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不管生男生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貝一樣,大多數老年人也是如此,他們對隔代人的疼愛超過自己的兒女。隔代人無非就是孫子和外孫,那麼老人眼裡的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呢?帶孫子可就不一樣了,哪怕摔倒了,兒媳會說:「沒事兒,男孩子摔點結實,奶奶那麼大歲數帶你,別那麼淘氣」。兒媳心裡明白,孫子是我們家的孩子,哪有奶奶不疼孫兒的?所以,即使孩子磕到碰到,我沒那麼大壓力。
  • 外婆照顧外孫三年,外孫要回家上學,不捨得放開外婆,雙雙紅眼
    老人幫助子女帶娃,現在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一般是奶奶幫忙,不過外婆幫忙照顧的情況也不少。奶奶帶娃和外婆帶娃不太一樣,孩子在奶奶面前有時可能會放不開,比較聽話,而外婆對小寶貝的寵溺可能會多一些。照顧三年的外孫要回家,外婆滿臉不舍,抱在懷裡不撒手孩子到了3歲上學的年齡,大部分家長都會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
  • 有人說,外婆把外孫稱呼為孫子是不妥當的,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呢?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和水平逐步提高,每個家庭的孩子更都是成了養尊處優的「寶貝」。尤其是上世紀的獨生子女家庭,甚至有的就是兩個家庭二三代五六個人,圍繞著一個孩子在轉。因此,疼愛小孩就成了這些家庭的主要事情。於是,有的人乾脆把「外孫和孫子」統稱為「孫子」,有人卻說,這種叫法是欠妥當的,該叫啥叫啥才對。那麼,究竟要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
  • 「幫忙帶了4年外孫,結果太寒心」為啥外婆帶娃往往吃力不討好?
    哪知李阿姨卻說道自己女兒和婆婆本來關係就不好,如果自己不幫女兒帶孩子,女兒就得辭職在家自己帶,這樣沒收入會被婆婆更加看不起。所以寧願自己累點,幫女兒看著孩子。一下子就被女兒撞開,甚至吼道:搞什麼啊!衝個藥都不會衝嗎?李阿姨聽到女兒的這句話,感到非常心寒,自己幫忙帶了4年外孫,結果女兒卻讓自己太寒心。自己每天任勞任怨像個免費保姆,女兒非但不知感恩還對自己大吼。一氣之下,便收拾了東西離開了女兒家。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過來人說了實話,真的很現實
    為此很多家長動用了家裡的老人幫忙照看孩子,尤其是老人家裡有兒有女的,更可能要同時照看孫子和外孫兩個人。雖是把孩子託付給了老人照顧,但是作為兒女的年輕父母心裡也有點打鼓,看到老人家中孫子和外孫在一起,表面和諧,可老人對待孩子的態度,從細節卻能發現不少差別。不禁讓年輕的爸媽感到困惑,為什麼外孫和孫子在老人那裡會被區別對待呢?
  • 老人總是區別對待,孫子和外孫就真的不一樣嗎?看完你就懂了
    很多人覺得,在老一輩眼裡並沒有沒有孫子與外孫之別,都是喜歡小孩子的,在平日也並沒有覺得因此就差別對待,其實這是很多人想錯了!1、外婆是心疼女兒才幫忙帶外孫許多媽媽們,在生下小孩後,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去賺錢,然後由外婆和外公來幫女兒帶小孩。
  • 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導讀: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啥奶奶帶娃天經地義,外婆帶娃就得給錢?看看孩子姓啥就知道了
    寶爸不認同,卻被寶媽回懟得無話可說如今年輕人壓力大,為了賺錢養家,一般來說,夫妻兩個都是要上班的,因此,有了寶寶後,一般帶娃的問題,大多都交給了老人。雖然奶奶和外婆都是有帶娃的,但是婆婆帶娃,依舊是主流,而且兩人帶娃的待遇卻截然不同。
  • 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再也不來外婆家」,6歲孩子的話讓寶媽尷尬
    前段時間回娘家,想著孩子學校一直沒開學就多住幾天,沒想到這幾天自家6歲大的孩子和哥哥家7歲大的小侄子總是爭玩具弄的不開心。而孩子的外公總是會在外孫和孫子爭玩具的時候出來「說教」,老人也沒有故意偏心哪個,就是誰做錯了就批評誰。因為這事,當博主帶著孩子要回自己家的時候,6歲大的孩子說了句「終於可以回自己家了,去找自己的爺爺奶奶,以後再也不來外婆家,這裡又不是自己家」。
  • 現在有很多外婆都稱呼女兒的兒子為孫子,妥不妥當?
    最早我媽也是叫外孫子,後來我讓她改成孫子的。多加個「外」就像外人一樣,三個字還難叫。我是獨生子女,我也就生這麼一個,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子都是自己家最親的人何必較真兒!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和生活習慣不能變。否則人世間就沒有上下左右雌雄公母。爺爺奶奶是爸爸的父母,外公外婆是媽媽的父母,都是孫輩至親,同樣是愛何必研究名稱。對孫輩的付出都量力而行。
  • 老人眼中「外孫不如親孫」?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外孫和親孫子都是一樣的,我都非常的喜歡他們,但相處的方式不一樣,感覺也不一樣。兒媳婦在家中是獨子,嫁到我們家來不久,就幫我們生下了我們家第1個孩子大寶。因為兒媳婦家是獨子的原因。親家母經常會跑過來幫忙帶大寶。老實說,對於這個孫子我帶的時間並不多,至少沒有親家母多,親家母對他的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後來女兒女婿也有了孩子。
  • 小孩究竟該讓誰帶?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最好是由這個人帶
    在以前時,大人因為比較忙,小孩一般都是他的爺爺奶奶帶,很少是外公婆照看的,畢竟他們還有孫子是需要照看的,沒辦法幫忙。而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是自己一人,使得兩邊的父母對於小孩都是格外的寵愛。小孩究竟該讓誰帶?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最好是由這個人帶。
  • 老人帶娃有了「焦慮症」,隔輩親是什麼體驗?看看這兩位老人
    這裡面或許孩子來串門住幾天,或許是父母出去工作把孩子交付給老人帶。如果問這些帶孩子的老人是什麼心情,可能是開心、幸福,也有可能是「焦慮」,就像下面這兩位老人一樣。剛剛過去的暑假,小宇軒在外婆家住了一段時間,孩子每天跟外婆在一起當然很開心,可外婆的身體有點吃不消。
  • 孩子給「外婆」帶,還是「奶奶」帶好?過來人說出實情,很現實
    不過一家人同心同力,照顧好小孩子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但在很多家庭裡,孩子又要讓誰來帶卻成了一個很難抉擇的問題。剛生產完,寶媽的身子還很虛弱,自然是不能太勞累的,有些寶媽甚至還需要人照顧。而作為一家之主,丈夫還需要賺錢養家,自然不可能在家裡帶孩子,照顧妻子。所以,這帶孩子和照顧寶媽的任務就要落在老人的身上了。
  • 奶奶帶娃和外婆帶娃有什麼不一樣?小朋友說出大實話,很戳心
    他們之中有人說:「我奶奶上個月回去,換成外婆帶我,感覺輕鬆多了!」其他幾人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說喜歡奶奶,因為奶奶離對自己更親。有人說自己最愛外婆,因為外婆最疼自己……也許在大人眼中,奶奶和外婆帶孩子不都一樣嗎?實際上,在孩子的心中,兩者之間卻有很大的不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帶了4年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並且李阿姨這個保姆還是無償的、自願的,早知道這結果還不如在家,跑來這裡自討苦吃,自己在家裡一個人享清閒也不可能受這份罪。想著平時女兒的婆婆來看孫子的時候,不僅穿著光鮮靚麗,來了還跟跟客人一樣,還得自己伺候,來到這個家不僅伺候小的、大的,連老的都得自己伺候,這跟傭人保姆有什麼差別!
  • 婆婆不帶孫子,卻去大姑姐家帶外孫,清明節回來掃墓,兒媳紅了眼
    01周周高中畢業進城打工,在酒店和老公張旺一見鍾情,不過她能感覺出婆婆對她不太滿意,想必這和她是農村戶口有關。仔細想想丈夫說得挺有道理,周周剛放寬心,可接下來的一件事令她很不開心。大姑姐丈夫做物流生意賺了不少錢,兩人嫌一個孩子冷清,不顧四十歲高齡冒險生二胎,和周周兒子僅相差一個多月。婆婆剛照顧完周周坐月子,就提出要去大姑姐家帶外孫,這令周周心裡很不舒服,哪有放著自家親孫子不帶跑去帶外孫的奶奶?
  • 幫女兒帶娃和幫兒子帶娃,有何區別?過來人的回答一針見血
    以前都是奶奶幫忙帶孫子,但是發現,現在有很多是外婆幫忙照顧孫子。當然可能很多時候媳婦和婆婆相處起來矛盾會比較多,媳婦有時候看不慣婆婆帶孩子的方式也不敢發聲,但是自己的媽媽就不同,有什麼都能直接說。很多父母也是心疼女兒,想幫女兒減輕負擔,也會願意去幫忙。但是也有一些父母不願意幫女兒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