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究竟該讓誰帶?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最好是由這個人帶

2020-12-15 竹露育兒心理說

在以前時,大人因為比較忙,小孩一般都是他的爺爺奶奶帶,很少是外公婆照看的,畢竟他們還有孫子是需要照看的,沒辦法幫忙。而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是自己一人,使得兩邊的父母對於小孩都是格外的寵愛。小孩究竟該讓誰帶?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最好是由這個人帶。下面兩個故事,就是講述現在父母是怎麼帶小孩的。

兩邊父母都搶著照看小孩,經過調查比賽外公婆勝出

梁衝和劉月在前段時間剛獲得了他們愛情的結晶。在醫院時,不管什麼事情都是月嫂在忙,回到家也是一樣。而兩邊的父母也沒有閒著,每天都會來看小孩,直到小孩睡過去才會回家。過去三個月了,月嫂也要離開了,但是在誰照看小孩的問題上,兩家人出現了爭執,都想照看小孩,並且都說出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始終沒有好好的解決,不過在最後,家人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調查,看看誰帶小孩的多,經過調查,都是外婆照看的,最終外婆勝出了。

外公婆照看小孩,爺爺奶奶買玩具

徐燕有一個兩歲大的女兒,在此之前,剛有小孩時,兩邊的家長,為了照看小孩這個問題,可是沒有少爭論,都想自己照看小孩,不過好在兩邊的父母對自己很好,婆婆更是把徐燕當做是自己的親女兒,沒有讓她為難,在最後時,兩邊達成了一致,一邊照看小孩,另一邊給小孩買玩具就好了。現在,爺爺奶奶每個星期都要來看小孩,並且每次來時,都不會空著手來。

其實在小孩應該誰來照看問題上,很多的專家都是建議最好是由小孩的父母照看。主要是老人對於自己的孫子或者是外孫子,都是十分的疼愛,小孩的一些問題或者是錯誤,都不在意,這樣會使小孩在以後受到幹擾的,對他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家裡面是老人帶孩子的也要經常的去陪陪小孩,幫助小孩改正一些錯誤。

相關焦點

  • 離去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每個人生下來那刻,便註定了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同的是,在或不在,親或不親。小時候,我總在電視上看別人的爺爺,看著看著,就很羨慕,可惜我從來沒有見過爺爺。我的爺爺,永遠活在別人的記憶中。別人說,你的爺爺年輕時是個很好的人,別人說,你的爺爺曾經幫過誰的忙。在別人的記憶中,似乎只留下那些美好的部分。總之,我得出的結論是,我爺爺是很和善的人。所以我在想,如果爺爺沒有那麼早走的話,我是否也能像電視上演那樣,有一個很疼愛我的爺爺?
  • 「外婆的澎湖灣」,為什麼不是「奶奶、爺爺、外公」?長見識了
    隨著兩岸民間文化的流通,這首歌伴隨了70、80、90,年代的人,傳唱至今。歌曲傳唱至今,而每個人的心底,提起「外婆」二字,總是意味著溫馨、溫暖、安全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取代的。「外婆的澎湖灣」、「搖呀搖、搖到外婆橋」為什麼卻沒有奶奶、爺爺、外公什麼事?
  •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由於本地的工作機會寥寥無幾,為了生存,很多人紛紛選擇外出務工,導致留守兒童大量出現。他們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多年後當父母回來時,有些孩子卻依然和父母更加親近,這是為什麼呢?
  • 獨生女兒的孩子,有必要隨母姓,把外公外婆叫做爺爺奶奶嗎?
    2、孩子沒必要把外公外婆叫做爺爺奶奶還有些老人比較在乎孩子對自己的稱呼,不喜歡外孫外孫女叫自己外公外婆(有些地方叫姥爺姥姥),非要叫爺爺奶奶——尤其是在孩子冠上母親的姓氏之後。對此,我還是那句話,一個稱呼而已,有必要嗎?難道孩子叫爺爺奶奶,能改變他是外孫的事實嗎?
  • 獨家專訪牛津教授|爺爺奶奶帶大的小孩,長大後更幸福
    這個問題,恐怕沒人能回答。我們只知道,業績、KPI、加薪、升職、開會、加班、團建、PPT……這些職場,讓「爸爸」「媽媽」慢慢淡出家庭教育,轉而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推上前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道理誰都懂,但依然教不好、陪不了自己的孩子。
  • 「為啥外婆帶娃得給錢,奶奶帶娃就是義務?」女人回懟讓男人變啞
    文\好孕姐如今有孩子的夫妻多半都得上班,帶娃任務只能由老人來承擔,要麼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要麼是孩子的外公外婆。但在不同的帶娃大軍中,你會發現,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受到的待遇還是不同的。這個權利還不大嗎?既然孩子是男方家的傳代人,那麼自然要由男方家裡承擔起照顧義務,如果孩子父母沒有時間,那麼爺爺奶奶也就義不容辭了。
  • 為啥奶奶帶娃天經地義,外婆帶娃就得給錢?看看孩子姓啥就知道了
    帶娃的責任該由誰來承擔呢爺爺奶奶帶娃更符合傳統觀念如果年輕人無法自己帶娃,需要老人來帶娃的話,基於社會大環境和家庭倫理來說,爺爺奶奶帶娃更常見一些,畢竟孩子是跟著男方姓的,算是男方的人,女兒嫁人後,也算是男方的人來,因此,爺爺奶奶也有著更多的責任和責任和義務。
  • 就算小時候是外婆和媽媽帶大,孩子還是會和奶奶親,這是真的嗎?
    文|文兒昨天下班,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聽見幾個大媽在討論帶孩子的問題,一個說就算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長大照樣跟奶奶親,其他幾個也附和說是,就另外一個說,如果從小帶到懂事了,應該還是跟外婆親。然後另外幾個都說血緣關係是割不斷的,長大他照樣會覺得奶奶親。
  • 孩子跟外婆親好,還是跟奶奶親好?
    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而且,很多人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幫忙帶孩子的機率就更大了。鄰居家的小孩一直是奶奶帶的。可是,前些天,孩子的爺爺受傷了,需要人照顧。孩子的奶奶就回老家照顧爺爺去了。而孩子就由外婆去帶了。大概一周後,孩子的奶奶抱著孩子來玩。笑著跟我們開玩笑說,這孩子是白眼狼,外婆帶幾天就天天喊著要外婆。
  • 為何中國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西方卻用一個單詞搞定
    歡迎來到百家號小帆品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為何中國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西方卻用一個單詞搞定。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而且從孩子牙牙學語是就會教:爸爸的爸爸叫爺爺,爸爸的媽媽叫奶奶,媽媽的爸爸叫外公,媽媽的媽媽叫外婆。
  • 爺爺奶奶VS爸爸媽媽,寶寶誰來帶?
    寫在前面「誰來帶孩子?」這個在荷蘭幾乎是唯一解的問題,在國人眼裡卻衍生出了無數個答案,甚至有可能是無解。「搶」孩子大戰,踢皮球大賽,奧斯卡演技PK,八點檔的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容易引起家庭地震的問題「誰來帶孩子?」
  • 嘉興在線丨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一起聽聽這堂給爺爺奶奶的家教課
    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一起聽聽這堂給爺爺奶奶的家教課 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上海社科院曾公布過一份兒童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發現城市的隔代教育比例已經高達89%。隔代教育的弊端在哪裡?當老人帶娃無法避免,如何提高隔代教育的效率?
  • 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得小孩無法無天,做為父母的你會怎麼做?
    寶媽提問: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得小孩無法無天,做為父母的你會怎麼做?魚媽回覆:你好,我是魚媽。我小孩最近就在經歷這樣的事。最近早上有時候帶孩子出去吃早餐,沒帶圍兜,結果幾天之後她就不願意用,本來可能就有點勒脖子,就給她買了一個新的不勒脖子的,再給她穿,她也是不願意,公公就在旁邊說,不穿就算了,我立馬回道,一天換下來6件,窗戶上都掛滿了,我手都要洗斷了,他立馬就過來哄孩子,寶寶,穿上吧。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嘛?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嗎?堂姐,表姐,表弟,表哥的英文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我和我外婆非常親近。B:Which side, paternal or maternal?
  • 廈門奇蹟寶寶歸屬權未定 奶奶外公外婆爭養
    奶奶這一方表示,他們一家要求撫養孩子的態度比較堅決;外公這一方也表示,「肯定也想帶回去養」;律師表示,雙方在撫養權和撫養義務上是同等的。昨日,「奇蹟寶寶」終於見到了奶奶和外公外婆,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想把「奇蹟寶寶」帶回老家撫養,但目前雙方並沒有達成共識。截至昨日,廈門市慈善總會、市紅十字會等搭建的愛心平臺,共收到765077.86元善款。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4位老人、一對小夫妻圍著一個孩子轉,可兩代人在育兒方式上往往會產生很大分歧,家庭裡也就多了不少「火藥味」。  一名女兒剛上幼兒園的爸爸表示,女兒出生後一直由妻子照顧,孩子脾氣、性格都培養得不錯,女兒大了點後,妻子提出想出去工作,於是他找來自己的媽媽幫帶孩子,問題也就出現了:奶奶非常疼愛孫女,孩子一哭鬧就給好吃的、給看卡通片,導致女兒養成了「說一不二」的毛病。
  • 「兩頭婚」後,孩子的拷問,超市門口搖搖車說的外公外婆是誰?
    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一個對於婚姻來說相當「完美的」名詞,但是看待兩頭婚這個問題時,不乏有我這樣的槓精存在,假如我女兒結婚,為什麼不是第一個孩子跟隨我姓,為什麼非要跟隨男方姓,我就喜歡孩子叫我爸媽外公外婆,不然我孩子坐到超市門口的搖搖車上花十塊錢都搖不明白,外公外婆到底是誰?
  • 農村裡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為同輩,為何加一「外」字貶低身份?
    摘要:農村裡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為同輩,為何加一「外」字貶低身份?而對於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叫法,我老家是沒有這樣的顧慮的,也是同樓主一樣,都是叫做爺爺奶奶,但這也是一種特殊情況:我奶奶(實際是外婆)有兩個女兒,我母親就是長女,當初我奶奶為了留一個在家養老,就招了親,也就是倒插門,所以我父親就來我家和爺爺奶奶(也就是外公外婆)一起住。因為在一起住,叫外公外婆就顯得見外,所以也就叫爺爺奶奶了。
  •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小玉從小是由外婆帶大,3歲那年媽媽為了送她上幼兒園就接到了身邊,之後很少去外婆家。沒想到這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愛去外婆家了,好幾次,媽媽都提出帶她去看看外婆,孩子都說不要,可是她爸帶她去爺爺奶奶家就很開心。媽媽難免心裡有些難過,我的孩子既然不和我的娘家人親,每次媽媽和朋友鄰居聊到孩子和外婆時,就會吐槽這孩子帶不親,外婆養了條「白眼狼」了。為什麼孩子由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有一種胖,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覺得寶寶瘦……
    ,或者說,他們沒有這個概念。有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放學後去校門口接孩子,包裡還塞著大包小包的零食,校門一開,看見孩子過來了,就掏出來,直接投餵孩子。近年來,相關研究結果也顯示,由父母或其他人帶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