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之前,先數數錢,不顧一切很可能會換來鬱鬱寡歡。
我相信大部分人畢業工作了,都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錢,特別是像從小地方出來的同學,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所以一切都得靠自己。因為沒有資本去不斷嘗試,同樣也失去了很多好的機會。
還記得《致青春》裡,陳孝正對鄭微說的一句話:大概是我太小題大做了,不過鄭微,我跟你不一樣,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釐米差池。所以,我太緊張,害怕行差步錯。當時聽到的時候,深有同感,對於很多和我一樣家庭出身的人來說,雖不像陳孝正那樣事事精準,分秒不差,但必須要有規劃,不能任性辭職說走就走,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所以,如果你要辭職,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那就數數口袋裡還剩多少錢,能否支持你有可能半年內都找不到合適工作這段時間的口糧。
step2
勤跳槽不一定是壞事,一份工作開始重複乏味了,要為自己找到新的熱情。
跳槽的前提是你在上一份工作中已經做到了百分之百的程度,手上的工作已經開始重複覺得乏味無趣,沒有任何能夠給自己帶來進步的價值,且公司上升空間不樂觀。這個時候,考慮辭職也許是明智的選擇。不過這個也得看行業屬性,比如說我做策劃的,如果一直服務一個行業一家公司必然會疲憊,部門人少,升上去也是做同樣的事情。
我同事的朋友H也是做文案這行,H基本上一年跳一次,漲薪的幅度不會低於百分之三十。三年之內,從月入3K到月入12K,在二線城市,對於普通職場人來說,算是比較快的提升速度了。當然,這也基於一個人已經熟練了自己的工作,且有值得跳槽的機會。
對我來說,如果對一份工作失去了熱情,就很難把它做得更好。所以,一旦有了這種疲憊的條件和情緒,也剛好存在這樣的機會值得我們去嘗試,就不要害怕跳槽,真正有能力的人值得獲得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機遇。
step3辭職的情緒可以分三步走
開始的時候很興奮,感覺自己得到了解放,終於不要再伺候客戶,看領導臉色了;一周以後,你會無所事事,感覺生活少了一點東西;半個月後,開始焦慮不安,看見朋友每天上班下班竟然有些羨慕。時間越長,就愈加焦慮,甚至鬱鬱寡歡。
不要懷疑,這是我辭職後一個月的心理歷程,也不要懷疑我是個例,當一個人無聊至極的時候總愛去找自己的同類,在豆瓣和知乎上,我看到了很多和我一樣辭職的網友,有些人甚至一年都沒找到工作,終日打遊戲刷劇,意志消沉,難以振奮精神!
所以,當你口袋裡的錢起碼能供你三個月的口糧,辭職後,去旅遊,去健身,去充電...總之,千萬不要宅在家裡,沉迷在網絡裡。正常作息,一邊找工作,一邊列出清單,去做一些之前一直想要做,因為上班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如此,才能為下一份工作積蓄能量。
想辭職的你,get到離職的正確方式了麼。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或者建議,歡迎與小白君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