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90%的職場人,辭職以後都會後悔

2020-10-19 職場生存法則說

世事難全,與其天天抱怨,不滿足,還不如多想想憑著現有的條件,你自己能做什麼,可以做成什麼。

01

同學大成今天又在群裡面嚷嚷著要辭職了。

他這份工作已經做了快二年了,早就沒有什麼幹勁,工資沒漲,職位沒變,天天混日子,打醬油。隨著年紀一天天增長,焦慮也越來越大。

可是大成又不敢離職,嘴上講了很多次,沒有實際的行動,因為對於下一步要做什麼,目標等一點都不明確。

雖然有些人通過幾次跳槽,最終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但大成這些年兜兜轉轉換了不少工作,一直都沒有明顯的提升,感覺自己在原地打轉。

很多人和大成的狀況類似,高不成低不就,整天對工作不滿,卻又不敢辭職。

根據職場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僅僅不足4成人對自己的工作表示滿意。

事實上,90%的人,在離職以後都會感到後悔。

然而有些事情,不能等到辭職後才後悔,身在職場,就要早知道,提前應對可能會出現的職場危機,才是上上之策。

02

在踏入職場的第一天起,就要確定目標,且全力以赴。

有個叫顏丹的小學妹,當年在學校的時候,因為喜歡時尚,喜歡潮流,立志畢業後要去當時尚雜誌編輯。

連續投了5、6次簡歷,都應聘失敗,直到第七次的時候,有家公司願意給她一個機會,不過只能先從校對做起。

要是換成別人,可能就會拒絕不做,但顏丹認為這是離夢想最近的地方。儘管天天做著十分枯燥的工作,她沒有絲毫敷衍懈怠,經常主動留下來加班,學習和請教。

因為其明確的目標以及端正的工作態度,一年後,公司給了她一個實習編輯的機會,順利調入時尚部。

很多人都做著平凡的工作,因為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人會選擇混日子,每天在不開心中度過,而有些人會認真對待手頭的工作,在無聊的工作中,找到樂趣。

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就有可能發現自己額外的能力,從而有更好的機會降臨到你身上。

所有的好運,都是你在平常的積累中無意間得到的,從來沒有人站在原地就可以獲得好運。越努力,越幸運。

03

就算工作以後,還可以進行針對性地學習

認識一個英語培訓機構的創始人,高中畢業後,就步入社會,做過好多類型的工作:保安、工人、服務員、推銷員等等。

後來在一個咖啡館做服務員,某天,店裡面來了一群大學生,在那邊用英語流暢地交流。他內心突然被觸動,還有著巨大的失落:都是差不多的年齡,為什麼差距會這樣大?

於是,他果斷辭掉了工作,面臨家人和朋友的質疑,不為所動,從零開始學習英語。

一年後,先是進入一家英語培訓學校當助教,二年後,跳槽到另外一家更高端的英語培訓機構當講師。再後來,積累了足夠的資源,自己出來開了一家雙語早教中心。

人啊,最怕待在舒適圈出不來,不去了解和學習,看待問題的高度永遠就是那樣,思維方式及命運也無法獲得改變。

他最後告訴我,學習真的能改變人生,至少可以讓你有更多的主動選擇權,而不是只能被動接受。

04

你身邊的人決定了你將成為誰

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曾提出「150定律」,即一個人只能與大約150人維持穩定的人際關係。

每個人這一生認識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是時間和精力有限,能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人不多,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和誰交往。

環境可以改變和影響一個人,你身邊是怎樣的朋友,將決定你是誰,以及你可以成為誰。

在職場上,千萬不要只埋頭苦幹,工作本身就是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這屬於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一方面,儘快融入公司氛圍中去,多向優秀的人學習,和他們都處好關係。

另一方面,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不要因為別人優秀比你升遷快,就心生嫉妒,多想想別人為什麼比你厲害。

想要讓人更快的認識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出優秀的成績。因為你是誰,你才能吸引誰,而你足夠優秀,才有資格擁有有效的人脈。否則,收穫的只是職場假客套而已。

05

為什麼很多人辭職以後會感到後悔呢?是因為他們沒有弄清楚自己辭職的原因,工作中不足之處沒有得到解決,換個公司也無法解決。

當你明白了那些事情及原因,其實很多辭職可以避免,就算要走,也是往更高處走,而不是平行跳槽或者越跳越差。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馬拉松,必須跑上很多年,那每一天微不足道的努力都是在前行,這樣堅持下去,終究會有一天到達終點,未來不再是遙不可期。

活在當下,努力過好每一天,認真對待工作,認真對待生活,未來的你,才不會後悔現在的自己。

關注公眾號:職場生存法則說,查看更多職場文章,以及最新招聘信息。

相關焦點

  • 身邊那些辭職考研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她說後悔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走出大學校園就意味著邁入職場,可是不得不承認,職場裡的競爭比起校園那是殘酷了很多。雖然在校園裡也有競爭,但是往往不容易讓人察覺到,而一到了職場,工作上稍有懈怠就會引來職場危機,或是上司的責罰,或是同事的排擠。總之,我相信這些每個職場人都有切身體會。
  • 工作5年後我才發現:90%的職場問題,都無法通過辭職解決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一言不合就辭職的人越來越多,中國職場社交平臺脈脈前段時間發布的「2020職場人裸辭現狀調研報告」顯示,70%的職場人有過裸辭的經歷。
  • 公務員辭職的都是些什麼人?辭職一時爽,之後有的後悔了
    公務員是現在的求職場上的香餑餑,很多大學生都會將考公務員作為第一選擇,每年都會有上百萬人參加公務員考試,競爭不可謂不激烈。這時有人就會問了,公務員本身那麼穩定,一幹就是幾十年,為啥每年還會招那麼多人?有那麼多崗位缺人嗎?
  • 職場人想要辭職咋辦?這3件事千萬忍住別做,否則走不走都後悔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01.明明是同事想離職走人,結果我卻沒了幹勁作為職場人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隨時都有可能變換工作單位。02.想離職前千萬別做3件事,誰做誰後悔其實有離職的念頭很正常,每個人都會在工作中遇到不對胃口的事情,可能有些事情就需要離職去解決。但是不管怎樣,離職都需要深思熟慮,一旦真的離職,切記以下這三件事情千萬不能去做。
  • 職場中真正辭職的人都一聲不吭
    混過幾年職場的人,肯定身邊總是有著這樣一種人,就是整天吵著說要辭職,卻還是繼續做下去的同事,而一些原本做得很好地同事,卻悄無聲息的辭職了,甚至是在對方辭職之後才發現的,職場中真正辭職的人都一聲不吭!其實這些一聲不吭辭職的人都是聰明人,他們知道在哪裡工作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要辭職的員工往往分為兩種,一種是「計劃派」,一種是「行動派」。「計劃派」通常會整天說著辭職,但每句話都留著一些挽回的餘地,說到底是沒打算走。而真要辭職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我要走。
  • 「衝動辭職,後悔不已」:離職需要冷靜期嗎?
    離婚關乎幸福,而辭職也影響著未來的職業發展。職場人常常會因一時衝動而憤憤離職,等到冷靜下來,仔細一想才後悔不已。職Q社區熱門問題離職是否需要冷靜期?,一個高贊回答說道:「離職要深思熟慮,年輕人要考慮未來發展,中年人要考慮家庭生活。不管哪個年齡段,離職都不能任性,要三思而後行。」
  • 看,那個辭職的公務員後悔了
    面對越來越多從體制內辭職的現象,很多人都持懷疑和反對態度。那麼,這些與安穩逆行的人後悔了嗎?這篇文章5300字,預計14分鐘讀完,採訪了幾位辭職公務員背後的故事,希望你能夠有新的思考。因為沒有刻意積累,導致辭職前2年基本沒收入,感覺整個人狀態都不好了。現在在我事務所工作,我盡力拉他一把。但那兩年對他的影響挺深,那種對自己的不自信已經在他身上留下痕跡了。要強調的是,如果之前是某些普通綜合崗的普通辦事員,辭職出去會非常被動,尤其裸辭的,基本兩三年後都會後悔。另一個人是我堂弟。
  • 本科生在北京月薪3萬,工作5年後辭職考事業單位,入職後有些後悔
    現如今,在進入社會工作以後,其實有很多的專科生和本科生都希望自己能夠有較好的前途,大家在職場中能夠獲得高薪,找到高薪的工作,自然就能夠在家人面前揚眉吐氣,可是近年來也有不少的大學生在進入公司工作一段時間以後,雖然工資很高,可是卻還是想要選擇辭職,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有的人一聲不吭辭職了,天天說辭職的人卻還沒走?老職場點破真相
    在職場中很多人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在公司裡,那些經常把辭職掛在嘴邊的人,身邊的同事都換了好幾撥了,他還是沒有辭職。這種隔三差五就說要辭職的人,往往是待得最久的。反倒是平時不說想辭職的人,你會發現突然有一天他就辭職走了。有些甚至沒有打過招呼,第二天看著這個同事的空位,你會有些錯愕莫名。
  • 夢見辭職後悔想回去是什麼意思 夢見辭職後悔
    夢見辭職後悔想回去夢見自己向上級或領導申請調換工作,預示你會遭遇災禍、困難。夢見自己從很高的職位上辭職,暗示你生活還會進一步改善,事業繼續穩步前進。打算出門的人夢見辭職後悔,建議平安來去。準備考試的人夢見辭職後悔,意味著成績差,未能錄取。
  • 男人離婚後的心理階段,離婚後男人90%都會後悔
    如果兩個人堅持在一起,對雙方都會有傷害。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夫妻走上離婚的結局,怎麼男人離婚後的心理階段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很多人認為男人都是比較大度的,情感是比較粗糙的,以為他們很快會把感情忘得無影無蹤。其實很多男人在離婚之後和女人一樣,會有傷心難過,甚至他們的情感不懂得釋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儘量不要離婚,因為離婚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會有很大的打擊。
  • 想辭職,不後悔,往這兒看
    想辭職按這三步走,你一定不會後悔!step1當時聽到的時候,深有同感,對於很多和我一樣家庭出身的人來說,雖不像陳孝正那樣事事精準,分秒不差,但必須要有規劃,不能任性辭職說走就走,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這個時候,考慮辭職也許是明智的選擇。不過這個也得看行業屬性,比如說我做策劃的,如果一直服務一個行業一家公司必然會疲憊,部門人少,升上去也是做同樣的事情。
  • 那些辭職考公務員、考研的人都後悔了
    所以,為了表現自己的「乖順」,很多人也都紛紛投身入考試的大潮。一大學同學突然告訴我,她辭職了,打算回去專心備考,考公務員。當時覺得挺驚訝的。以前我們都是屬於那類堅決不回老家的人。她呢,對自己的目標更明確,那就是進銀行。所以大三的時候,她就報了相關的二學歷。
  • 職場新人遭遇老闆當眾批評讓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
    今天看到一條「老闆在會議上批評你「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的工作幹不好誰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的問答,現就此發表下我個人的看法:01老闆當眾罵人,事後也後悔先來說下我前同事的真實經歷吧。當時因為粗心將遞交給總公司的數據弄錯了。
  • 那些辭職考公務員的人最後都後悔了嗎
    每一次決定都會隨著年齡、環境、心境而改變。我說,那你辭職考公壓力很大呀?她表現得比我淡然,只是很酷地說了一句:「最壞不過半年沒有工作。這樣兩頭耗著,最後兩頭空更不划算。」很多人都對辭職考研、考公報以謹慎的態度。覺得太冒險。因為一旦辭職,就意味著沒有退路。如果再失敗了,就等於白白浪費了一年。
  • 那些從國企離職的人,現在都怎樣了?不要等到離職後後悔,要謹慎
    幾乎沒有人在公務員和公立機構工作後聽說要辭職。大家都知道,這份工作來之不易,也有其好處。但對國企來說,有些人加入公司後總想出去玩,覺得現在的工作太枯燥。辭去國營企業工作對嗎?但通常當他們離開國企轉行到民營企業後,他們發現民營企業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好。就業環境和收入都不如國企,所以很多人會後悔。
  • 你是如何看待同事整天嚷嚷辭職卻不走,埋頭幹活的卻辭職了?
    職場上,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總有職場上的同事,通過言語讓你憎恨一個人,一個公司——職場呆呆華職場上,有很多同事都是這樣的狀態:第一,自己沒錢,有房貸,車貸,有孩子,有父母,他自己不敢辭職,又對現在的公司工資不是很滿意
  • 職場空窗期:朋友告訴我不能超過六個月是真的,不然你後悔了
    職場空窗期:職場人在辭職後還沒有找到下份工作,或者還不想找工作的這段時間為職場空窗期。為什麼要有職場空窗期呢?正常的理解是,完全可以在辭職之前把下份工作找好。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在職場壓抑了很久,想輕鬆給自己放個假,瀟灑的好好玩一回,有的因為工作能力暫時還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有的人辭職是因為各種家庭原因,這也就有了職場空窗期。那麼空窗的時間多久合適呢?空窗的這段時間對以後面試時影響大不大?
  • 如何看待自動離職與主動辭職?
    離職,是幾乎每個職場人都經歷過的事情。有的離職風風光光,有的離職黯然神傷。能夠順利且滿意的離職,不僅考驗我們的勇氣,也考驗我們的智慧。一、離職期員工處於特殊的勞動關係狀態一般情況下我們與公司就是兩種關係:在職的時候存在勞動關係,離職以後沒有勞動關係。
  • 辭掉事業編或者公務員的人,會後悔嗎?辭職人少,後悔更不多
    可能很多考入事業單位或者行政單位,擁有編制的人,在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獲得提拔或者感覺工作單調,就會萌發辭職的想法。但實際上,真正付諸行動的少之又少。因為這個工作是自己付出很大努力才得到的,得之不易,即使感覺枯燥迷茫,但工作穩定,在別人眼裡是一個好工作,一般很難踏出辭職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