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樓頂上搭蓋板房, 不僅侵佔公共空間, 萬一起大風把這些板房吹倒, 砸了人怎麼辦?」 昨天, 合肥瑤海區香格裡拉小區業主王先生向新安晚報、 安徽網反映, 稱他們小區有20多棟樓頂層業主私自加蓋板房, 侵害其他業主權益。記者探訪發現, 樓頂加蓋板房在該小區的確較為普遍。對此, 小區物業稱他們也想取締, 但沒有執法權。轄區城管表示, 是否屬違章建築, 需要規劃部門鑑定。今天, 城管部門將前往小區調查取證, 然後決定下一步行動。
樓頂出現「樓上樓」
王先生是香格裡拉小區業主,對小區樓頂加蓋房子的事進行過統計,並為此向相關部門反映過。王先生介紹,香格裡拉小區有四五十棟樓,「少說有20多棟存在加蓋情況。」
「當初我們買房時,每棟樓樓頂有一個陽光花園,是休息平臺,屬於公共空間,但如今卻被頂層業主霸佔了。」王先生說,讓其他業主更揪心的是安全隱患。「加蓋的房子大多是簡易房,並不十分牢固,萬一起大風吹倒了,非常危險。」
王先生說,對於這樣的情況,他曾向物業和城管部門反映過,但至今沒有結果。「城管部門去年下半年也來調查過,可頂層業主不給開門,上不了樓頂,只能在樓下看看。」眼看樓頂加蓋情況越來越多,甚至出現跟風現象。
加蓋情況已多年
昨天下午, 記者來到位於臨泉路的香格裡拉小區。記者注意到, 小區樓頂加蓋情況的確很普遍, 其中一期尤為嚴重。一期基本以多層為主, 記者爬上附近一棟高層,一期樓頂加蓋情況一覽無餘, 幾乎每棟樓都有加蓋。加蓋的房子以板房為主, 白色和藍色的板房與整棟樓顯得格格不入。
這些加蓋的房子內部是什麼樣的?業主為什麼要加蓋?記者嘗試敲了五六戶業主家門, 但都無人應答。
居民王大爺今年 70多歲, 住在小區多年, 對加蓋情況也比較清楚。「有的已經蓋了 7、 8年, 現在都習慣了。我們說了也沒用。」 王大爺說, 原本還可以上樓頂曬曬被子, 現在都習慣了。我們說了也沒用。」 王大爺說, 原本還可以上樓頂曬曬被子, 現在頂層業主不開門, 壓根上不去。
物業: 也想去取締, 但沒執法權
記者找到香格裡拉小區物業——拓基物業。工作人員表示, 他們也知道樓頂加蓋情況, 也收到不少業主投訴。但由於物業沒執法權, 他們沒辦法解決此事。
「我們小區一共有 56 棟樓, 其中多層 51 棟。」 該工作人員介紹, 樓頂加蓋都是業主私自行為, 但究竟有多少棟樓存在此類情況, 他們並未統計過。
記者了解到, 瑤海區方廟街道香格裡拉社居委就在小區裡, 他們也知道小區樓頂加蓋一事。「我們只能向上級匯報。上級下達處罰通知書, 我們來配合。」 社居委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通常他們要先跟頂層業主溝通, 但效果甚微。
城管: 是否屬違建, 需規劃鑑定
昨天下午, 記者與轄區方廟街道城管執法中隊中隊長李俊取得聯繫, 他對香格裡拉蓋 「樓上樓」 的情況較為熟悉。「保守估計, 至少有 20棟樓樓頂蓋了房。」
李俊介紹, 香格裡拉小區以前屬新站區管理, 2010年劃入瑤海區。「我們接手管理時, 樓頂加蓋的情況就已經存在了。」 李俊說, 通過走訪了解, 他們得知開發商曾承諾將樓頂的一個陽光花園給頂層業主, 但開發商沒有建好,後來頂層業主與開發商協商不成, 就自己建了陽光花園。不過, 李俊又說, 他曾在頂層業主提供的規劃書上看到, 樓頂除了屬於頂層業主的陽光花園, 還有過道等, 這些屬於整棟樓的公共空間。但如今, 頂層業主將過道等公共部分全都劃入自家的陽光花園。
最好的解決辦法, 是讓開發商出面重建陽光花園, 這樣就避免了頂層業主私搭亂蓋。李俊說:「之前我們與物業聯繫過, 讓他們聯繫開發商。可還沒等到開發商回復,物業就撤了, 換了新物業。」
這些私自加蓋的房子是否屬違建?李俊接受採訪時曾表示, 這需要規劃部門鑑定, 而不是城管部門說了算。
合肥瑤海區城管局執法科袁科長給出了同樣答覆,「目前只能說是涉嫌違建, 但需要規劃部門鑑定。」
袁科長說,「如果經規劃部門鑑定是違建, 我們將下一步行動。 王昊 本報記者 徐文兵/文 劉玉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