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詩卉)堂食就餐也有規矩。3月15日,記者針對北京市商務局近日發布《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以下簡稱「指引」)的內容,實地走訪調查了眾多餐飲企業的執行情況。指引進一步明確了復工復產期間消費者就餐和餐廳服務細節,餐飲服務單位要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劃設「一米線」,嚴格控制排隊就餐人流密度。
同時,指引提倡使用二維碼掃碼點餐、結帳,要求就餐人員不得面對面就餐。本次發布的指引適用於本市餐飲企業及其門店、單位食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等餐飲服務單位。北京商報記者也走訪了部分已經恢復堂食營業的餐廳,目前多數餐廳都已經啟動了「公筷公勺」活動,並且可為堂食消費者提供分餐服務以及一次性餐具以保證堂食防護。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金地廣場、合生匯等商圈發現,目前多商場餐廳已經恢復堂食營業,到店堂食的消費者數量也明顯增多。北京商報記者在將太無二金地廣場店看到,目前該門店門口有餐廳消毒信息公示,支持公筷公勺的海報,並擺放了將太無二在疫情期間研發出的外送小火鍋套餐產品以及一次性餐具。
據將太無二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由於周邊寫字樓復工企業增多,店內的堂食客流正在逐步恢復,目前門店的堂食營收比例也在逐步上漲,已經能達到30%。為此,將太無二也開始更重視已恢復堂食經營門店的防疫工作。
在將太無二金地廣場店可見,目前將太無二僅開放了少部分餐位,消費者到店就餐也需需要隔開距離。餐廳為避免消費者面對面就餐,還在部分餐位上放有「停用」的字樣。此外,將太無二也積極響應了此次「公筷公勺」的活動,對堂食消費者的每道菜提供公筷、共勺,對於部分菜品也提供分餐服務,分好餐品後在上桌。
錦府鹽幫合生匯店同樣也採用了這類方式。為避免堂食消費者接觸,錦府鹽幫合生匯店也僅保留了很少量的餐位,並嚴格控制到店用餐人流。據該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錦府鹽幫仍然主要依靠線上外賣業務,堂食也有很明顯的起色,但現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防護,因此門店對客流的控制也非常嚴格。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很多恢復堂食的餐廳也鼓勵消費者掃碼點餐、付款,以此減少消費者與店內工作人員的接觸。
除了對餐廳堂食環境及服務的規範指引外,記者注意到,新版指引還對餐廳的採購進貨進行了相應的規範。指引指出,餐飲服務單位須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制度,做好採購驗收及臺帳登記工作,不得採購不明來源或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嚴禁採購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嚴禁圈養宰殺活的畜禽動物,嚴禁採購和製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對冷凍冷藏和保鮮設備進行全面維護保養,保持清潔衛生。所有原材料應保持新鮮,加強保鮮、冷凍、冷藏環節的處理和使用。食品原材料堅持覆蓋保鮮膜再進行儲存,防止交叉汙染。
對此也有餐廳負責人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餐廳已經對產品結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並且後廚也有更嚴格的消毒流程和規範。此次指引的發布對於餐廳進一步提升疫情期間的食品衛生安全水平有一定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