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成「羊」 新華社
加點羊肉精粉,開水「一秒變羊湯」
順手成「羊」的背後,記者追蹤食品「變身劑」產銷鏈條
加入羊肉精粉的開水就可以變身羊湯,豬肉塗上牛肉香膏竟能吃出牛肉味,想讓肉製品口感鮮嫩可直接加入嫩肉粉……如今這些輕易就能改變食品特性的各類調味品、添加劑在一些食品批發商城隨處可見。但人們是否能安全進食,記者從市場到企業,從監管部門到檢測機構,一路追蹤部分調味品生產銷售鏈條,卻無人能給出明確答案。
「保證正規廠家生產,綠色純天然的,都是鮮肉送進爐裡做的精粉。」在瀋陽中國小食品城,一位肉類精粉銷售員對記者說。在這家銷售商的貨攤上記者看到,豬肉、雞肉、牛肉等各類肉精粉規格均為500克,價格卻僅為20元。
為實地驗明企業生產環境到底如何,記者以加盟經營為由撥通了標籤上的聯繫電話。但無論怎麼說,一個自稱是廠商代表的人也不同意記者實地考察。
幾經周折,記者找到了這家位於瀋陽市蘇家屯區遠郊的廠房。所謂工廠不過是個三層小樓,鐵門緊鎖,透過窗戶看進去,廠房總計不足兩百平方米,裡邊空空蕩蕩,看不出有規模生產的跡象。在一間標明「實驗室」的房間裡,窗玻璃塵跡斑斑,窗外掛著蜘蛛網,室內簡陋的試驗器皿上汙鏽可見,窗臺上還有幾隻僵死小蟲的殘體。
四下尋找,沒有見到銷售員口中的「煉爐」,只有一臺攪拌機式的加工儀器在角落裡兀自擺放,同樣也未見各種肉類原料蹤影。倒是在廠房一角發現了一間儲物室,裡面有幾十個白色編織袋堆在一起,包裝上寫著「味精」字樣,旁邊放著十幾箱寫著「小號膠料」「乙基麥芽酚」的紙箱。
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告訴記者,這家工廠常常數月也不開工,每回開工時也只有兩三個人工作。他們把編織袋裡的東西倒在一起,放到加工儀器裡攪拌上小半天時間就做好了,成箱產品運走。「從來沒見著往裡運雞肉、豬肉,但做出來的東西雖香,可有點嗆人。」
負責巡查該企業的蘇家屯區質監局專管員王平說,這家企業銷售的「牛肉精粉」「雞肉精粉」製作工藝其實十分簡單,「生產時三四個工人把味精等調味料按配比用機器攪拌在一起就成了。只要廠家提供出原料生產許可證,就可以允許生產。」
近日,有消費者爆料稱,一碗白開水放入少量羊肉香精即可變成鮮美的羊肉湯,而成本不足一角錢。記者隨即在瀋陽市規模最大的小食品批發市場——中國小食品城走訪發現,此類讓白開水變身的香精、香膏種類繁多,且堂而皇之在架銷售。
在一家擺放著各式各樣香精、增香劑的攤位前,女銷售員向記者推薦一款「高倍透骨增香劑」。「這款貨品,用量很省、用途很多啊!一斤料能調出四五百斤的滷肉,許多家飯店都在我這裡拿貨。要是做火鍋,用筷子蘸一點,在水裡攪一攪,味道就會特別鮮美。」
然而,當記者以家裡炒菜為由提出想購買些時,商家大多不建議使用,並聲稱這類產品主要是供給各類飯店。
一位調味品銷售人員不無「熱心」地對記者說:「這些東西雖然可能對人體沒什麼壞處,但經常吃估計也不好。一般飯店為降低成本,願意批發一些回去用。如果你家裡炒菜用的話,最好買一些我們這裡銷售的品牌廠家生產的味精、雞精之類的傳統調味品。」
記者購買了幾份牛、羊肉香膏和香精,從包裝看這類調味品和添加劑比較簡單,打開後可以聞到刺鼻的香味。向一杯燒好的開水中加入一勺牛肉精粉,開水瞬時變成牛肉湯。而這一袋牛肉香精足以調製成數百碗類似的牛肉湯。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廚師對記者說:「過去我在一些小飯店打工時,真用過這些調味品,有的就能讓肉變嫩,有的就是為了摻假。尤其是燒烤店,用一些這樣的東西,能讓肉料以次充好、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