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工作,辭職去小學當教師,有類似經歷的嗎?要不要辭職?
我本人在高校做行政工作,至今已經13年了。在剛工作的那一年動過辭職去企業做技術的念頭,此後還動過考博士回校當老師的念頭,在國家部委借調期間又動過考選調公務員的念頭,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想法了。
而在我認識的同行裡,有考博後去當教師的(也是早些年,現在不多了),有考黃金證書然後去企業工作的(這種情況也非常少,很多人僅掛證並不辭職),有考上選調公務員的(一般是副處,考上後直接任副處甚至正處),還有個別人選擇辭職創業(多半是家裡有錢有資源)。但是,我所知道的學校5、600名行政人員中,選擇做中小學教師的基本沒有。
以我自己的角度來看,我是肯定不會去中小學的:
首先,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我漸漸能從看似枯燥的行政工作中找到一些樂趣,尤其是在對高等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上。做管理工作如果不思考,那就是簡單重複,跟流水線的工人沒什麼區別,而如果仔細琢磨,則會發現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能在這些方面成為專家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如果去中小學,還要重新去尋找工作的意義。
其次,個人內心還是覺得高校比中小學高大上一些。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到教學樓實驗樓去走走,那絕對是5步一個碩士,10步一個博士,百步之內必有教授副教授。而且高校的生活環境相對封閉,很多高校都有集中家屬區,長期在這種高知環境下工作生活,思維方式和外面是不大一樣的。這種環境對自己家孩子的成長也有幫助。中小學的圈子雖然也算不錯(我個人就是出生於小學教師家庭),但比起高校還是有差距的。
最後,高校行政管理崗位像一個職場的泥潭,工作越長,就越不想改變越不想離開,這其中,工作整體壓力不大,生活比較規律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個人的一些社會生存能力已經逐漸喪失,很多高校工作人員都比較單純,特別不喜歡勾心鬥角。還有很多行政人員,尤其是部分女同志,在職業發展方面沒什麼想法,心思都在孩子和家庭上。這樣的人,打死也不會去中小學工作。除此之外,收入可能也是一個原因,高校正式編制教職工的平均收入是高於小學教師(當然,具體到個人也不好說)。
但需要補充的是,目前高校行政崗大多招聘人事代理人員,這部分人員的收入和職業發展比正式編制人員還是差一些,特別是在同工同酬方面,多少會感受到一些用工歧視。這類人如果在高校呆著不如意,我個人建議最好是繼續讀學位,爭取以更好的身份進高校。如果不想繼續深造,那選擇做正式編制的中小學教師也算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