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虎將衛立煌:美國人眼中的常勝將軍,歷經坎坷終得善終

2020-12-11 塵封歷史過客

國民黨執政之後,蔣介石手下有很多厲害人物,最有名的就是他的五虎上將。其中被譽為虎將的衛立煌可謂家喻戶曉,一生歷盡坎坷,國民黨下野後,出走香港做生意竟賠的血本無歸,然而最終卻修得正果,演繹了一段傳奇而振奮人心的往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

1897年,衛立煌出生在安徽合肥,父親是個小鄉紳。不幸的是,在衛立煌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衛立煌不得不依仗哥哥衛立炯,儘管如此,年幼的衛立煌在學業上卻十分刻苦,熟讀經史子集,華夏五千年歷史熟稔於胸。

清王朝腐朽,它的覆滅是板上釘釘的事:革命的思潮在那個歲月裡風起雲湧,為這個古老的中國重新煥發新的活力。辛亥革命,作為接受新思潮的衛立煌參加了新軍,追隨孫中山。但是不幸的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而初見成就的「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也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入了窮途末路的死胡同。

但是這一切卻給了衛立煌鍛鍊和思想解放的機遇。革命的烈火錘鍊了這個初出茅廬的少年以歷練,一次次的挫折與失敗塑造了他堅毅的性格:由於他在抗戰中出色的表現,他先後被提拔為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20年,孫中山先生曾將自己的一張大小為6寸的相片贈送給他,並題字:立煌同志孫文贈,足可以彰顯出孫老先生對於這一年輕後生的厚愛與關切。

光輝往事

衛立煌的確有著出色的表現:1918年,在南下討伐段祺瑞中,在隊伍潰敗的情況下,身先士卒,一指揮殘部反敗為勝;1930年,在中原大戰中,蔣介石命令其保衛南京,夫當關萬夫莫開。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為了突破相持階段的窘境,派遣岡村寧次親臨華北指揮作戰,一度拿下中原重鎮鄭州,衛立煌視死如歸、破釜沉舟,將鄭州從日本侵略者手中重新奪回,才保得中華大地的安全無虞;1942年,緬甸之戰爆發,中國軍隊遠赴緬甸作戰,然而交戰之中連連失利,戰事迫在眉睫,衛立煌再一次臨危受命,最終打通生命線滇緬公路,確保了後勤戰略物資運輸通道的暢通。

他是名副其實的虎將,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約瑟夫·史迪威曾這樣評價他: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美國國內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也將他稱為「常勝將軍」。

胸懷民族大義

事實上,衛立煌不僅是保家衛國的好男兒,還是在品格、人格上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華北事變爆發後,國內統一戰線最終確立。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共同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然而蔣介石在策略上始終堅持「攘外必先安內」主張,多次實施剿共。在這樣的思潮下,國民黨內部在對中共問題上保守、刻薄。但是衛立煌卻能做到一視同仁,視共產黨如兄弟,當八路軍缺少裝備之時,頂住壓力將部隊富餘的糧食、彈藥進行調撥。僅在1938年的一次援助中,他命令部隊一次贈送給八路軍25顆手榴彈,100萬發子彈,為中共敵後抗戰提供了莫大的支持。

高風亮節,實至名歸。然而衛立煌卻因為如此的舉動,一度被蔣介石懷疑是地下黨,軍統頭號特務戴笠也曾親自指揮情報機構對其進行秘密調查;在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前夕,心力交瘁的蔣介石更是如坐針氈,指責衛立煌在東北抗戰中指揮不力,懷疑其心懷不軌,意欲將其置於死地。

衛立煌一度被置於危險境地,1949年1月衛立煌不得已逃至香港,最終才擺脫監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香港的歲月裡,衛立煌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以操起小買賣的營生,不想卻被騙子騙光了所有的錢,生活一度陷入困苦。

魂歸故土

1955年,在得知衛立煌的遭遇後,中共中央親自安排衛立煌夫婦由香港到達澳門再到達廣州,最終回到闊別長達6年的祖國的懷抱。

時任國家主席的毛澤東同志親自發電報表示慰問:先生返國,甚表歡迎,盼望早日來京,籍圖良晤。衛立煌在見到建國後國家欣欣向榮、無限生機後,親自手書《告臺灣袍澤朋友書》,殷切期盼兩岸統一,表達了內心殷殷桑梓之情。

後來,衛立煌先後擔任人大代表、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為國家建設奉獻最後餘熱。1960年1月17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葬於八寶山,享年64歲。

後記

當代作家臧克家在詩歌《有的人》中曾寫道「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衛立煌屬於後者,生前不僅錚錚鐵骨,而且高風亮節,值得每個中國人尊敬。

相關焦點

  • 五虎上將衛立煌,國軍陣營裡真正的抗戰派,卻被蔣介石時刻提防
    他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最終授予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美國人史迪威,稱他是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他的對手——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虎將 」。在共產黨眼裡,他是圍剿紅軍的戰將,是支援八路軍的長官,是國軍隊伍裡堅定的抗戰派。他就是「常勝將軍」衛立煌。立志革命,追隨國父1897年2月,衛立煌出生於合肥東郊的村落,父親早逝,大哥便扛起家裡的重擔。
  • 蔣介石手中五虎將能力排名
    在劉備的五虎將都死後,當時,蜀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從這也能看出五虎將對蜀國的重要性。所以,如果哪個軍閥集團中,能夠被稱得上是五虎將的,必定是猛將,也是這個軍事集團最倚重的大將。不過在近代史上,蔣介石領導的國軍軍事集團中的五虎將,卻有點欠火候。就比如陳誠就是,蔣介石手中五虎將之一,他軍事才能平平,不過,在政治方面還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衛立煌:拒絕和蔣介石去臺灣,葬送國軍50多萬精銳,58歲回到大陸
    當時58歲的時候,丈夫叫衛立煌;妻子叫韓權華,那時52歲。作為安徽合肥人,衛立煌早年跟隨孫中山先生進行革命活動,早期曾參加過兩次東徵、北伐、中原大戰,在國民黨中有很高的威信和資歷。與此同時,由於衛立煌有軍事指揮才能,戰功卓著,他還與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等同時代人物合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軍」。
  • 內戰時蔣介石對衛立煌既用又疑使東北戰局糜爛
    尤其是蔣介石發現衛立煌和他有了意見分歧之後,更加加意防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身為君主用人最基本的原則。既然用了,就要充分相信,充分賦權,才能讓他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但國軍卻剛好相反,既用又疑,且用且疑。就因為國軍統帥部對衛立煌這個人選很快就感到不滿意,卻不願意馬上撕破臉,所以就開始採用各種方式牽制衛立煌,把他架空。
  • 蔣介石的五虎將,個個忠肝義膽,可晚年的結局卻落差巨大!
    蔣介石是民國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其身邊也跟隨著很多忠實的護衛兵,其中最有名的一定當屬五虎將。五虎將是蔣介石的得力助手,他們中不少人在蔣介石一無所有時,就已經跟隨在他的身邊了,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五個人。最終,蔣介石落敗之後,這五個人下場都是怎樣的呢?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在抗戰時期都能夠擔任,戰區司令長官
    蔣介石的五虎將,13太保,八大金剛,都是他在軍事上最倚重的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位居國軍高官。尤其是大麾下五虎上將,都是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而且,也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劉峙就是蔣介石五虎上將其中一位,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到黃埔軍校任戰術教官。可能在黃埔軍校期間,劉峙表現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北伐戰爭以及中原大戰時,他卻成為蔣介石集團中最能打的一位猛將,被稱為常勝將軍。可能在那個時候,蔣介石的五虎將中他最風光,據說排五虎將排名劉峙就是第一位。
  • 民國人物誌:蔣介石8大金剛之一、5虎上將之首,7子5女福氣大!
    劉峙《民國人物誌》第8期都說蔣介石有五虎上將,關於這五個人雖然說法很多,但一般認為是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這5個。劉峙被認為是五虎上將之首,不過想必很多人對他並不了解。本文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劉峙生平及其妻兒子女情況吧。
  • 蔣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將,4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內地,結局如何?
    歷史上更多的把五虎將歸結為劉備的五虎將,而事實上即便《三國志》也沒有五虎將的這種說法,五虎將的說法目前更多的證據是形成於民間,包括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說法也同樣是如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副所長周溯源曾經出版過一本書《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他甚至將五虎上將貼上了「封號」,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因為蔣介石的一己之私,得以善終
    除了這28個甲級戰犯外,還有一人竟然安然無恙,不僅沒有成為戰犯,沒有被告上軍事法庭,還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最終還得以善終,活到了82歲,這不禁真的是令人心寒。
  • 日本人眼中的抗日名將, 中國十大元帥居然只有一人入選!
    在日本人的心中,中國抗日最厲害的是李宗仁,他一共有121件戰功,其次就是張自忠有48件,衛立煌有40件,薛嶽有26件……其中衛立煌或許大家沒聽過,他是蔣介石手下一員猛將,被稱為蔣系的「五虎上將」之一,日本排出的十大抗日名將,
  • 杜聿明談遼瀋戰敗:蔣介石3年換3帥,只信浙江人,搞亂東北軍心
    杜聿明是國軍中出類拔萃的帥才,如果蔣介石給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讓他及時修正失誤,制定更為有效的策略,極有可能會改善東北軍事局面。最後能不能勝,這個不作無謂之論,但起碼不至於敗得這麼快。杜聿明雖然有些苦悶,但不像後來有些不負責任的人說的那樣,又急又氣,導致腎病急性發作,後來直接撂了挑子。
  • 美國人眼中的蔣介石,這四點概括他的一生!
    蔣介石在中國近代當中也是風雲人物之一,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濃一筆,那麼蔣介石在外國人眼中是怎樣的形象?那麼我們便去看看美國外交官眼中的蔣介石。 一,蔣介石的戰略眼光。蔣介石對於中國形勢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預見性的。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陳誠 陳誠,浙江人,作為蔣介石的愛將,在北伐戰爭、蔣桂戰爭、中原大戰中都為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一直擔任國民黨的參謀總長,是蔣介石真正的智囊,為之出謀劃策,深受蔣介石的喜歡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國軍核心幹將衛立煌,1955年突然回到大陸,此後升到副國級
    ——李清照在我國歷史上,歷經了幾十個朝代。每個朝代的更替都經歷了殘酷的戰爭,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的氣勢和決心,讓他們充滿的堅定的信念。戰亂時代我們無法選擇,只有勇敢面對才能取得勝利。在戰亂年代都有無數的英雄為國家和人民而戰,他們寧願犧牲也要堅守到最後一刻。
  • 衛立煌簡介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衛立煌1896—1960,字bai俊如,安徽合肥人。青年時期曾在孫中山先生du廣州大本營擔任警衛,後歷zhi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師長,第十九軍副軍長,徐州戒嚴司令,首都衛戍副司令,第八軍軍長等職。
  • 蔣介石選人用人「4字標準」,決定誰才是真正的嫡系部隊!
    我們都知道,在當年蔣介石的手下中,其組成部分可以分為嫡系部隊和雜牌軍隊,然而,為何有些人成為了嫡系,而其他人卻終生就是雜牌部隊,關於這個問題,在蔣介石眼中有「四個字」,缺一不可!其一:黃!何謂「黃」,當然是正兒八經的黃埔軍校畢業的,要知道當年的蔣介石是黃埔軍校的校長,若是能從這個學校走出來,從某種角度來說,都是蔣介石的門生,在天然上就有一層師生的關係,如此怎麼能不近呢?關於這一點,蔣介石五虎上將之衛立煌就失誤在此,其本人硬是憑藉著功績列為蔣介石親信大將!其二:浙!
  • 蔣介石的一個操作,讓國軍加速崩潰,只有陳納德盆滿缽滿
    再三考慮之後,蔣介石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就是他的八大金剛之一的衛立煌。衛立煌成名較早,在圍剿紅軍鄂豫皖根據地時表現優異,一度將根據地的金寨縣改名為立煌縣,以彰其功。到抗戰時期初期,衛立煌在二戰區擔任戰區副長官,實際負責戰役指揮。
  • 蔣介石的五虎將和八金剛
    國軍一級上將,他一直是蔣介石的親信心腹。保定軍校畢業,炮兵出身,從北伐開始就一直跟隨蔣介石,並且在戰爭中不斷立功,職務也越來越大,抗日戰爭開始時就已經是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最終官至臺灣政府主席,國民黨副總裁,一直有小委員長之稱。忠將顧祝同!曾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
  • 「五虎上將」衛立煌55年回北京,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結局如何?
    而蔣介石麾下也有著名的「五虎上將」,這五人能徵善戰,數次屢立奇功,五人皆曾任職戰區司令官及以上職位。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五虎上將中的一員虎將,那麼這位將軍又是誰呢?解放後他和他的家人又去哪裡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衛立煌將軍於189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其父因瘟疫早早病逝,所以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他大哥一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