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議助教助研「同工不同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罷工一周

2020-12-13 騰訊網

在4月24號這個周二上午,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工會數百名助研助教們聚集在校園舉行罷工和抗議,目的是迫使學校管理人員走到談判桌上來。

土木工程與工程力學系的助教Olga Brudastova說,我們努力工作,踐行學校的核心價值,但是我們受夠了。研究經費和捐贈款有百萬美元,而許多研究生一年掙不到30000美元。

歷史專業的博士生Tania Bhattacharyya也參與了抗議遊行,她說,我們的勞動也維持了大學的運作,我們希望得到認可。

研究生們通常幫著代課、批改論文,在2016年12月,哥倫比亞大學的助研助教們以壓倒性優勢投票加入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當時哥大向勞動仲裁機構美國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提出反對意見。去年,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站在研究生這邊,裁定擔任助研助教工作的研究生們有權加入工會。但哥大一直拒絕承認工會,工會也無法和學校籤訂統一勞動合同,今年1月,學校管理人員一再拒絕與工會談判,並堅持把工會告上聯邦法庭。

於是,抗議、罷工爆發了,哥大研究生們將截止日期定在4月24號的上午10點,如果學校不同意在截止日期前進行談判,研究生們在4月24日舉行罷工,並持續到4月30日課程結束,罷工計劃將持續一周。

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校內兼職的情況並不少見,他們一般擔任教師助理、批改論文、回答本科生的問題,同時還要兼顧自己的研究生或博士學位。據研究生僱員工會聯合會估算,50%~70%的大學課堂是由研究生或者兼職教授參與教課。

此前外媒Mic曾報導稱,繁重的工作量加上微薄的醫療福利、拖欠的薪資、高額的房費,使學生們承擔著很大的壓力。這次的抗議活動根本是為了難以預測的工作負擔、遲發的工資、不穩定的醫療福利,還有在性騷擾、暴力防治的不足。

在數百名研究生參加罷工的同時,學校的本科生和許多教授也站在了他們的一邊。

19歲的Barnard College大二學生Meghan Brofe之所以支持研究生是因為「教學條件就是學習條件」。教學助理、研究助理等工資較低,且在工作時間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作為一名學生,本科生也有責任與他們並肩作戰。

為了回應工會對於談判的要求,哥倫比亞大學校方發了一封郵件,呼籲學生等待法院決定,不支持罷工,不進行談判,也不承認研究生是僱員的身份。至少學校希望得到聯邦法院的最終判決之前,不會承認工會的合法地位。

工會組織者Ray說,已經等待哥倫比亞大學進入談判桌近兩年時間,我們對一而再的拖延沒有興趣。我們現在就想要一個工會,聯邦法院只是學校推遲與我們談判的另一種方式。法律早已通過,哥倫比亞大學只是選擇不遵守法律。

哥倫比亞大學媒體主管Caroline Adelman在聲明中寫道:「我們尊重學生表達意見的權利,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工會,並與代表數千名大學僱員的十多個工會進行了集體談判。但我們認為,來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教育的助研、助教並不是法律所規定的『僱員』。

哥倫比亞大學教務長JohnH.Coatsworth在學校郵件中表示,如果法院裁定學生是聯邦法律規定的僱員,那大學將與工會談判。不過Coatsworth表示,承認研究生是僱員不利於大學的學術使命和研究生教育的性質。而且集體談判會削弱學生個人和大學的自主權,因為他們將受到「一刀切」合同的約束。Coatsworth同時在信中提到說,在過去十年裡,哥倫比亞大學一直在不斷努力,為研究生增加助學金、增加福利、提高生活質量。平均每個博士生每年從哥倫比亞獲得的學費和其他福利總額約為8.2萬美元。

持續了一周的罷工結束,哥大仍未正面回應工會的要求,學生們表示還會繼續抗爭。相較於哥倫比亞大學校方的拖延談判,私立大學中紐約大學是目前唯一一所公認的研究生工會。

最近哈佛大學也以1931對1523票,贊成成立學生工會。其他大學要麼尚未公布投票結果,要麼尚未投票,徵集請願中。公立大學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幾十個公立大學研究生工會已經獲得承認,並為學校裡研究生的工作待遇提供保障。

如果該案最終在司法上訴法院結案,並且美國國家勞資關係委員會的裁決得到維持,對於在私立大學組建工會的研究生們來說,這將是有裡程碑意義的。對於國際生而言,作為更弱勢的群體,表達自己訴求時通常會被忽略,在工會中能感受到力量。

END

相關焦點

  • 助研是什麼?助教又是什麼?
    助教工作對學生的專業知識紮實程度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較高要求。通常也是研究生才會有機會擔任的,較少本科生獲得助教機會。,如果你有助研或者助教經歷,都是可以寫在我們的個人簡歷當中的。那麼助研助教經歷寫在簡歷中,對美國研究生申請有什麼好處呢?在美國研究生申請中,尤其是博士申請中,申請者常常關注的一點就是:我能否拿到全獎錄取。儘管美國的獎學金種類很多,但是提供給國際生的其實很少。
  • 【深度】從哥大研究生罷工看美國高校勞工運動的未來
    4月24日早晨,哥倫比亞大學洛夫圖書館(Low Library)門前一片喧囂。胸前掛著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 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罷工」標識的學生們逐一抵達哥倫比亞大學這一地標建築,他們高喊著口號,吸引了不少來往學生和教職員工的目光。
  • 教育部關於做好研究生擔任助研、助教、助管
    ,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教研〔2013〕1號)、《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關於完善研究生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現就進一步做好研究生擔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以下簡稱「三助一輔」)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 研究生擔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工作
    教育部關於做好研究生擔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工作的意見  教研[2014]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軍訓部,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 五分鐘了解美國助教和助研,幫你攢錢攢經驗!
    其待遇和研究助理相仿,但主要工作是協助教授對大學本科生進行教學工作。教學助理薪資是由系裡發放的,每周的工作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為每周10到20小時不等。作為研究生助教通常也可以獲得津貼或學費減免。詳細情況還是根據學校和項目的不同而待遇不同,通常來說,很多同學每年都能獲得約6,000至20,000美元的津貼和/學費減免。
  • 為什麼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作者丨墨子連山    編輯 | 職伴君  來源 | 知乎你實際上不爽的不是同工不同酬,你不爽的只是自己比別人低。只是這種抱怨不好直說,還得給自己戴個冠冕堂皇的帽子,於是就有了「同工不同酬」這個說法。我不相信你是工資最低的那位,你想沒想過,憑什麼你的工資要比另一些人高呢?如果你是工資最高的那位,我想你也不會抱怨同工不同酬,對吧?
  • 同工不同酬,代課老師應該何去何從?
    那麼對於代課老師來講,面對這種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應該何去何從呢?小七有以下建議:一、努力考編制對於還符合教師公開招聘要求的老師來講,可以抓緊時間,抓住每一次機會,努力備考教師編制。很多地區一年可以考兩次教師編制,還可以報考的老師一定要抓住每一次考試機會,為自己爭取上岸的可能。每一次都用最大的努力去備考,努力不會辜負你,總會上岸的。
  • 同工不同酬,不同教師職稱,原來工資待遇相差這麼多
    眾所周知,教師的工資與職稱掛鈎,所以的你工資高低取決於你的職稱,同工不同酬。教師等級中小學教師的職稱:三級,二級,一級,高級,正高級教師。
  • 職稱導致教師「同工不同酬」觀點,其實是一種不尊重事實的謬論
    這其中的焦點有兩個,一是教師職稱導致了教師「同工不同酬」,二是高職稱的教師幹活少甚至不幹活。其實,持這種觀點人只是從微觀上即站在「現實」的個人角度看待職稱,而沒有從宏觀上即教師隊伍整體和教育整個過程來看問題。首先說同工不同酬。持這種觀點者有兩種理由:一是工作量即任課時數,二是工作成績即考試成績。而他們忘記了,職稱並不是僅看「現實一點」而是一個「歷史過程」。
  • 中北大學研究生每年能拿5000元津貼
    中北大學研究生每年能拿5000元津貼     上學的同時進行實踐
  • 多倫多大學助教罷工爭加薪 中國留學生憂學費增
    多倫多大學助教罷工爭加薪 中國留學生憂學費增 2015-03-03 15:18:40不少在多大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擔心,如校方最終因助教們罷工而做出讓步,給助教們加薪,勢必將通過調升學費的途徑來轉嫁經濟損失,預期留學生們將不得不繳付更加高昂的學費。校方建議學生最好坐公交車回校上課,避免開車回校與糾察在線罷工助教起衝突。
  • 加州大學各個分校集體罷工,沒成想吃瓜群眾也遭了殃,無辜啊……
    前不久,一小批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UCSC)的研究生助教舉行罷工,拒絕教本科生課程,並私自留扣學生成績,以此來抗議加利福尼亞州生活成本的上漲以及住房的短缺。他們希望把每月的生活費用調整為1412美元,這大大超出了目前合同上的薪水和福利,相當於要求加薪60%。
  •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生
    申請者可同時申請多個系,但需分開申請,具體申請條件與材料要求按系不同而不同。 大體而言,各系所需的申請材料與美國研究生整體要求的申請材料基本相同,具體如下: (1)通過各系(部分系使用Apply Yourself)進行申請,可同時申請多個系,但需分開申請。
  • 新教師的助教工作納入考核,高校助教該如何「養成」?
    2013年,《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關於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中提到,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以下簡稱「三助」)崗位津貼資助力度。高等學校要按規定統籌利用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三助」崗位,並提供「三助」津貼。原則上,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經費中的勞務費列支,助教津貼和助管津貼所需資金由高等學校承擔。 從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教育部對助教的關注。而高校在許多大學課程,特別是在大課中設立了助教,輔助改進教學。
  • 印度爆發全國性罷工,抗議新勞動法
    無數農民和工人走上街頭遊行示威,以抗議印度政府最新出臺的多項政策與法案,包括國企私有化、新農業法以及新勞動法。 兩天前,領導罷工運動的工會組織發表申明稱:「11月26日的罷工將在整個印度全面展開,我們預計有超過2.5億工人參加罷工。」
  • 同工不同酬,若是再不漲工資代課教師就得轉行了
    代課老師的薪資比不上在編教師,這已經是明規則了,同工不同酬是最不平等的地方,都說老師的工作好,每一年有寒暑假,可那說的是在編老師,代課老師每年暑假有一個月是沒有工資的,每年只發11個月工資,沒有班主任費用,也沒有額外的獎勵,福利。
  • 同工不同酬如何認定?
    案例李某系勞務派遣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現同崗位的同事工資高於自己,認為公司存在同工不同酬情況,故申請勞動仲裁
  • 申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條件
    提起美國名校,作為八大常春藤成員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那麼無疑是要被提到的對象。這所院校是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院校之一,有著悠久的學校歷史,吸引了很多美國碩士留學的學生,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語言成績:哥倫比亞大學可以接受託福和雅思成績作為語言成績,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的不同專業對於託福和雅思的最低成績是有不同要求的。
  • 抗議同工不同酬 BBC中國新聞總編宣布離崗
    應郭艾莉要求,BBC為她大幅上漲工資,但遠未達到「平等」水平。  「儘管BBC堅稱,對我的任命表明他們信守性別平等的承諾,我也堅持認為,平等是我擔任這一職位的條件;但我的上司們卻再三判斷,女性的工作價值遠低於男性,」郭艾莉在公開信中說,「我只是希望BBC遵守英國2010年通過的平等法,重視男女平等。」  她說,女性員工的耐心已逐漸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