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一醫院腫瘤微創婦科主任 高豔萍--面對病患 她幸福感滿滿...

2020-12-19 山西青年報

大同市第一醫院腫瘤微創婦科主任 高豔萍

面對病患 她幸福感滿滿

  高豔萍,女,1968年出生,大同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醫學博士,山西省優秀專家,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大同市第一醫院腫瘤微創婦科主任,山西女醫師協會大同分會會長,大同市婦科質控部主任。近年主持省級科研項目兩項,國家衛計委科研項目一項。在《中華婦產科雜誌》等國家級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同時參加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婦產科急重症的搶救》、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誤診病案分析》、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 《婦產科專家的關愛》、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婦產科專家說說疾病保健》四本書的編寫。曾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衛生系統突出貢獻人才」及「山西省優秀青年創新能手」「大同市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記大同市勞動競賽一等功。
   擅長:婦科腫瘤的微創治療,盆底障礙性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
  
  本報記者 孫夢釗 程銳
    每天清晨7點,高豔萍都會出現在病房。這麼多年,她習慣早上早早查房看病人。每當走進病房,迎接她的是患者和家屬尊敬的目光,每每這個時候她就滿滿幸福感。
  填補空白
   我國於1991年12月引進腹腔鏡手術技術,而大同市婦科腹腔鏡手術在2001年仍是一片空白,為了填補這一空白,2001年醫院專門派高豔萍去北京婦產醫院研修婦科腹腔鏡手術,2002年9月14日,成功完成了大同市第一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標誌著大同市已跨入婦科微創手術新紀元,那一天是她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日子,之後在短時間內,又嘗試了90%的婦科疾病在腹腔鏡下的手術治療,2003、2004年,每到周末就請北京的張振宇及李斌做手術指導,經常手術到深夜。
   那時科室醫護人員全力支持配合工作。科室醫生家屬經常幫忙接送專家。再一個讓高豔萍傾注心血的事就是當時的病人不認可腹腔鏡,每動員一個病人常常需要幾個小時或幾天,而醫院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也不認可,往往她費盡腦汁、用盡唾液,醫生的一句話就讓病人打退堂鼓了。即使這樣,她仍不厭其煩地講述,咬牙堅持自己的工作,目前已成功完成腹腔鏡手術近兩萬例。腹腔鏡手術的開展,使雁同地區及周邊地區的廣大婦女受益,帶動並提高了大同市的整體醫療水平,被患者信任,被社會讚譽。
  帶傷出「戰」
   經常有人問高豔萍:「每天那麼辛苦,累嗎?這麼拼命工作為啥呀?」她說:「累肯定是累,但我早已習慣了,成天泡在醫院,泡在病房,泡在手術室,我覺得這是我一生的職責。」每天早上不到七點到醫院,晚上也得到7點,每天工作至少12個小時,也就是說工作兩年將近幹了三年的活。
   每天清晨7點,她都會出現在病房,這麼多年習慣早上早早查房看病人,每當走進病房,迎接她的是患者和家屬欽佩、尊敬的目光,每每這個時候就油然而生一種當醫生的幸福感。
   前一段時間,高豔萍早晨查房時不小心崴了腳,腳面腫得老高,骨科大夫幫她簡單處理後,建議她最好臥床休息,「那怎麼可能呢?前一天排了那麼多手術,病人都已經準備好了,腸也灌了,不能因為自己身體的不適而取消手術。」高豔萍說道。她坐著輪椅進入手術室,當時因為腳疼得厲害,怕影響手術,就吃了兩顆止痛藥來堅持完成手術,這是一臺複雜的子宮切除術,用時兩個多小時,一臺手術下來,她的衣服早已溼透,腿哆嗦到不能繼續站立。到第二臺手術時,腳已經成了麵包狀,疼痛難忍,是同事買來的彈力繃帶才讓她堅持做完了這臺手術。下午的兩臺手術也是止疼藥讓她順利完成了手術。
  攻堅克難
   2015年12月28日,從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科轉入一例高齡患者,引起了全體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科室於第二天下午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後就組織全院相關科室共同參與了疑難病例討論:患者72歲,診斷:①左側卵巢囊腺癌伴右側卵巢、腹膜、大網膜多發種植轉移,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腹腔積液;②高血壓;③糖尿病;④既往肺結核病史,胸腔積液。就是:卵巢癌晚期。
   面臨如此複雜的病例,高豔萍請來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教授吳曉華來完成建院以來最大、最複雜的這臺手術:全身麻醉下經腹次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雙附件切除術+大網膜切除術+部分胰尾切除術+脾切除術+闌尾切除術+部分直腸切除術+部分乙狀結腸切除術+腸管腫物切除術+腸管吻合術+雙側髂內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手術歷時6小時,由婦六科全體醫師及吳曉華完成,當手術結束患者平安返回病房時,吳曉華感慨:堪稱教學版的完美。
   「這臺手術在大同市乃至晉北地區婦科手術史上都達到了難以超越的高度,那麼接下來就要看護理了。」吳曉華看了高豔萍一眼。她知道其中含義:有高度就有難度。
   高豔萍帶領著全科醫生護士根據患者每天三十多種藥物分類、總結並歸類,制定最佳的輸注方案,直至68天後,老奶奶接受完三次化療、間斷性發生室上速五次、報病危三次後,平安出院。

相關焦點

  • 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主任王桂青擅長腹腔鏡微創手術減輕患者痛苦
    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二病區的主任醫師王桂青,就是這樣的一位醫師。從醫三十多年來,王桂青特別注重業務學習,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新技術、新理論,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和研討活動。她熟悉和掌握國際前沿學術觀點,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擅長診治婦產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及各種疑難雜症;惡性腫瘤的規範化治療;各種危重病人的搶救;尤其是腹腔鏡微創手術,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為肥胖患者成功實施「升級版」微創手術
    面對超高的體重,縮胃容易,想取出盆腔包塊卻難,多家醫療機構對她的盆腔包塊一籌莫展,但是手術指徵明確,包塊如同「定時炸彈」,如不儘早手術,有可能繼續增長,甚至破裂、扭轉,造成嚴重的後果。面對特殊情況,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十二病區迎難而上,主任李大可帶領醫療團隊,認真分析,認為:如果進行傳統的開腹手術,術後傷口脂肪液化、癒合不良發生率高,且會留下明顯的疤痕;常規多孔腹腔鏡手術,過厚的腹部脂肪層,取腫瘤標本時間會很長;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因張女士做過腹腔鏡縮胃手術,肚臍組織粘連可能性極大,並且臍孔較深施行困難,治療陷入困境。
  • 【婦科前沿②】婦科腫瘤手術中的明珠:微創盆腔廓清術
    該術式被用於婦科晚期癌,尤其是盆腔局部復發癌的手術治療,手術複雜,技術難度極高,需要多學科(MDT)聯合完成。圖1:術前盆腔MRI評估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婦科腫瘤微創團隊(劉潔治療組)收治了一名復發宮頸癌局部晚期患者,48歲,宮頸癌術後2年,術後接受放、化療治療,術後1年復發。
  • 毓璜頂醫院婦科引領一流微創時代 日本專家來煙學習
    一個周的觀摩過程中,日本專家對於醫院婦科腹腔鏡的精湛技術讚譽有加,並稱此行十分有意義。  據悉,早在上世紀90年代,毓璜頂醫院就開始開展婦科微創手術。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以及經過幾代婦科領頭人的努力下,婦科腹腔鏡技術及人員配合等各方面逐漸完善,最終形成一個有實力的團隊,成為山東省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微創婦科專業團隊。
  • 深圳同仁婦科醫院專家解讀子宮肌瘤微創技術
    但是,近年來,隨著環境、飲食、工作壓力等外在因素的變化,多種多樣的婦科疾病影響著女性生殖健康,這些疾病摧毀的不僅僅是女性的健康,還有女人的天賦生育權,同時也對家庭的和諧幸福帶來了不良影響。如何識別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如何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關愛女性的生殖健康?比較科學的治療手段有哪些?對此,深圳同仁婦科醫院婦科劉玲主任做了詳細的闡述。
  • 以「微創」為主導 浙江省中山醫院普外科、骨傷科、婦科、泌尿外科...
    自2008年起,浙江省中山醫院就致力於微創技術在臨床的推廣和應用,目前,腹腔鏡、宮腔鏡、關節鏡、椎間孔鏡等微創技術已基本覆蓋醫院普外科、婦科、骨傷科、泌尿外科等所有「開刀」科室,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微創外科醫生,形成了術有專攻、各有特色的微創團隊。
  • 山一大二附院婦科成功承辦山東省醫師協會婦科微創醫師分會青年...
    在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由山東省醫師協會主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山東省醫師協會婦科微創醫師分會青年協作組工作會議暨卵巢癌規範化巡講活動(泰安站)」於2020年8月29日在泰山腳下開幕。
  •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承辦魯北婦科微創高峰論壇
    論壇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以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且直播面向全國;線下以現場授課的方式進行,市直醫療衛生單位,各縣市區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分管院長、婦科主任、婦科業務骨幹參加論壇。論壇雲集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王永軍教授、北京裕和中西醫結合醫院鄭傑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孫智晶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榮風年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王國雲教授、德州市婦幼保健院楊貴霞主任等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專家們圍繞婦科腫瘤微創領域、宮腔鏡手術領域、腹腔鏡手術領域、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盆底器官脫垂網片修補與自體組織修補手術等領域的熱難點問題,進行了全方位
  •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宮頸病變科主任 趙文娟--我多一句問候 她多...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宮頸病變科主任 趙文娟 我多一句問候 她多一線希望    趙文娟,女,漢族,生於1965年8月,本科畢業,主任醫師,現任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宮頸病變科主任,宮頸病變科學科帶頭人,在大同市首先開展宮頸病變診療,是山西省婦幼保健協會宮頸癌防控專業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大同婦產科分會會員,山西省優生科學協會陰道鏡及宮頸病理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大同市衛生計生委醫療質量控制管理委員會婦科質量控制部副主任委員,大同市女醫師協會常委,大同市資深專家學者協會會員
  • 權威專家:召集婦科腫瘤患者「返修」
    瀋陽都市婦科醫院院長馬鳳霞表示,隨著現代女性生活壓力的增大及生活狀態的改變,婦科腫瘤患者年輕化趨勢嚴重,國內報導子宮肌瘤患者年齡最小僅為15歲,25~30歲年輕女性成為「婦科腫瘤」主力軍。知道結果後,周女士後悔不已,其實早在結婚前她就被查出卵巢囊腫,但沒什麼症狀,便沒治療。醫院婦科專家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為周女士去除了卵巢囊腫,同時周女士也享受到了醫療費減負的「實惠」,緩解了他們因多年看病積累的負擔。醫院專家還為她運用了cook導絲進行輸卵管介入疏通術,不久周女士便可實施「造人」計劃了。
  • 妙手丹心攜春歸——江蘇省腫瘤醫院婦科腫瘤專家趙一兵主任
    懷著萬分感激的心情,衷心表達對江蘇省腫瘤醫院的婦外科主任趙一兵醫生和優秀醫護團隊的崇高敬意。他們以高尚的醫德醫風、妙手回春的精湛醫技和親如家人的貼心護理,真誠詮釋了作為一名普通醫者的大愛情懷。
  • 感動昌江|鄒放軍:將婦科微創腹腔鏡手術帶到昌江 造福患者
    兩年來,鄒放軍帶領的昌江醫療集團婦產科團隊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派駐專家密切交流合作,成功將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科和產科分開,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將微創腹腔鏡手術技術帶到昌江。如今,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科一年的微創腹腔鏡手術量達500餘臺,該院實現了婦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目前已完全達到海南省級醫院的水平。
  • 黃石愛康醫院婦科主任肖新益:醫乃仁術 無德不立
    精英檔案:  黃石愛康醫院婦科主任。湖北省腫瘤學會常務委員,黃石市婦產科學會委員,黃石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愛康名醫。  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近三十年。擅長治療:婦科腫瘤,卵巢囊腫,月經不調,更年期症候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等各種婦科疑難雜症。
  •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和小兵獲省級大賽一等獎
    本次活動包括知識講座以及經自然腔道入路(經臍或經陰)腹腔鏡手術視頻大賽兩個環節環節,泰安市婦幼保健院(泰安市兒童醫院)婦科主任和小兵在賽事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經過激烈的角逐,泰安市婦幼保健院(泰安市兒童醫院)婦科主任和小兵在賽事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這也標誌著,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微無創技術水平更上了一層臺階。和小兵帶來的「經陰道腹腔鏡下大子宮及雙側輸卵管切除術(755g)」,展示了微創治療技術的新理念,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 從以瘤為主到以人為本——江蘇省腫瘤醫院趙一兵主任專訪
    近日,筆者來到江蘇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就婦科腫瘤防治相關話題與趙一兵主任進行了深入交流。預約採訪時間是下午4點,因為有幾臺複雜的手術,採訪時間改到了晚上7點半。一整天的手術實在太辛苦,等我們晚上7點半再次來到趙一兵主任的辦公室的時候,趙主任居然趴在辦公桌上睡著了。
  • 魯北婦科微創高峰論壇舉辦
    由於疫情影響,論壇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以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且直播面向全國;線下以現場授課的方式進行,市直醫療衛生單位,各縣市區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分管院長、婦科主任、婦科業務骨幹參加論壇。
  • 山西白求恩醫院成立婦科腫瘤多學科協作診療中心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琳 通訊員 胡靜)6月12日,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科腫瘤多學科協作診療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由該院腫瘤中心牽頭,婦產中心、介入科、病理科、放射科、核醫學科等多個科室聯手搭建。中國每年新增婦科腫瘤病人約25萬,婦科腫瘤的防治任務巨大。為給婦科腫瘤患者提供更加專業、精細的診療服務,該院腫瘤中心於近日組建了專業團隊,開設了婦科泌尿生殖腫瘤科,以婦科腫瘤、泌尿及生殖系統腫瘤的綜合治療為特色。「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學診療環境的不斷改善,多學科協作(MDT)在腫瘤領域的優勢愈發彰顯,也逐漸成為腫瘤規範治療的趨勢,在醫療領域備受推崇。」
  • 大醫生|王海琳 婦科微創領域裡的藝術咖
    陽光訊(王蓓 記者 鄭亞雷)之於臨床——她是將每個環節都做到極致的「細節控」 之於教學——她培養出眾多婦科領域的「頂梁柱」之於學科——她是勇於挑戰、不斷探索創新的「急先鋒」王海琳,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婦科腫瘤醫院院長
  • 魯北婦科微創高峰論壇,開啟我市婦科微創診療更高"鏡界"
    為了更好推動婦科微創診療的普及發展,規範微創技術在婦科臨床的應用。11月29日,由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德州市醫學會主辦,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德州市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魯北婦科微創高峰論壇舉辦。
  • |劉嶸|珂信腫瘤醫院|邵陽縣|腫瘤|消化...
    本期採訪人物:劉嶸邵陽珂信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主治醫師,畢業於南華大學,從事腫瘤專業多年,曾先後兩次赴湖南省腫瘤醫院、湖湘中醫腫瘤醫院進修,對各種常見腫瘤及內科常見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乳腺腫瘤、消化道腫瘤、呼吸道腫瘤等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