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識人術:一個人是不是好男人,看這兩點就可以了

2020-12-25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電視劇《愛情公寓》裡面有句經典臺詞:「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也能給人以思索——到底什麼樣的男人算得上好男人?責任、擔當、孝順、善良、上進心、會賺錢、疼老婆等等?

《後漢書·宋弘傳》裡面記載:漢光武帝劉秀起用西漢時期的侍中宋弘,並升他為「太中大夫」。劉秀的姐姐一直守寡,並且看上了宋弘,劉秀便想把姐姐嫁給宋弘,對宋弘說:「貴易交,富易妻」。宋弘堅決地回答道:「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只好打消念頭。

所以說,真正的好男人,往往都有以上這兩個特徵。根據老祖宗識人術,一個人是不是好男人,看這兩點就可以了。下面我們來一起分析分析!

1、貧賤之交不可忘。

釋義:富貴的時候,不能忘記那些貧困低賤時所交的朋友。

與「貧賤」相對的是「富貴」,所以,當把這句話用在一個男人的身上時,首先說明了這個男人現在已經比較優秀,能力突出,事業有成了。有了這一點,在很多父母或者妻子,甚至是親朋好友眼中,這樣的男人都算得上是好男人。

但是,光有「才能」方面的優秀還不夠,還需要德才兼備。做人不能忘本,即便是自己富貴了,也不忘曾經的貧賤之交,這才算得上有道德、有修養!而且,得道多助,人品好,口碑好,也會產生「馬太效應」,使得自己越來越好。

反之,做人不念舊情,忘恩負義,薄情寡義,則是失道寡助,口碑變差,路越走越窄。

比如說,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中記載:陳勝貧寒時,替人耕田,他對身邊小夥伴說:苟富貴,勿相忘。後來,陳勝真的當上了王,當初一起種田的小夥伴們來找他,他卻把這些小夥伴們都給殺了。此事過後,大家都看清楚了陳勝薄情寡義的一面,也都變得不再親近他。最後,陳勝竟然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夫莊賈殺害,而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種下的惡果。

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和陳勝不一樣,他從一介布衣成長為一品大員、湘軍統帥,但他始終與貧賤之交保持著書信往來。其中,很多懷才不遇的朋友過來投奔曾國藩,也都實現了遠大抱負。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他在成全別人的同時,也無形中成就了自己的功業。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穩,也要讓別人站穩,自己要騰達,也要讓別人騰達。這句話也是儒家思想「仁」的具體體現,充滿著辯證法大智慧。相反,那些發達富貴後,過河拆橋,忘記貧賤之交的人,心胸和氣量都狹小,也會逐漸眾叛親離,路越走越窄。所以說,真正好男人的特徵之一便是——貧賤之交不可忘,格局和境界要弘大!

2、糟糠之妻不下堂。

釋義:富貴後,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

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後,往往都會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此話一點也不假。一個男人,但凡有點良心,也不能拋棄共同患難過的糟糠之妻,即使妻子再怎麼沒有文化,或者長得不夠漂亮。

漢宣帝劉詢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在監獄裡面長大的皇帝,後得漢武帝允許,成長於掖庭。16歲時候,劉詢依然地位卑賤,後經掖庭令張賀做媒,迎娶了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次年,劉詢好事成雙,又是得了一個兒子,又陰差陽錯地被大將軍霍光迎入宮中,正式登記稱帝。

劉詢當上皇帝後,依然不忘糟糠之妻許平君,馬上封其為婕妤。在議論皇后人選時,大臣們都傾向於擁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但劉詢下詔尋求自己微賤時所佩戴的一柄寶劍,大臣們也就知道這是「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意思,因此,重新奏立許平君為皇后。

但好景不長,3年後,霍光的夫人為了讓自己女兒霍成君當上皇后,便派女醫淳于衍將皇后許平君毒死。劉詢雖然心知肚明,也十分內疚和悲痛,但拿位權勢浩大的霍家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忍辱負重,並立霍成君為皇后。又過了3年,霍光病逝,劉詢開始親理朝政,一步步剝奪霍家的實權,最終逼迫霍家發動謀反,將其全族誅殺,也算是替糟糠之妻許平君報仇雪恨。

其實,現在社會中也有許多好男人的例子!

比如說,企業家曹德旺就是富貴後不忘糟糠之妻。他說:「老婆是結髮夫妻,她沒有讀過書,叫陳鳳英,人很好,幾十年來,煮飯,幫我管小孩,連電話都不接,她覺得自己普通話講不好,所以不接,怕人家會笑她。但是,我這個家現在所有財產都記在她的名下,我的控股公司也是她在當董事長。」

為什麼曹德旺會這麼做?主要是讓妻子有安全感,還有就是感恩妻子。妻子當初陪著他過苦日子,辛辛苦苦操持家庭,照顧他生病的媽媽,再苦再難也不會抱怨。而且,曹德旺錢做生意最初的本錢,也是靠著妻子賣掉嫁妝之後的一點錢。所以說,真正的好男人就是要懂得感恩!

前些時,有一個中年男人在網上吐槽說:自己老婆長得還算漂亮,但沒有文化,現在越來越感覺和老婆沒有話說,想和老婆離婚,重新找個聊得來、有品位的女人結婚。這番話一出,招致了網友們的一致批評:「當初你看上老婆的年輕美貌,現在她容顏失色了,也為你生兒育女了,你也事業有成了,便開始嫌棄自己老婆。」

這種男人,雖然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但也不能為了滿足私慾,搞得六親不認。難不成覺得和父母沒有共同話題了,還要換父母嗎?所以說,這個男人的邏輯本來就是錯誤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是為拋棄糟糠之妻找理由罷了!這種男人,就是典型的渣男。

綜上所述,真正的好男人,往往有這個特徵——糟糠之妻不下堂

結語: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一則要打拼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二則要留住真感情,做人有情有義。人的發展,短期看機遇,中期看能力,長期看人品。所以說,男人做人做事,需要眼光放長遠點,多重感情、注重人品!

對照老祖宗的識人術,一個人是不是好男人,看這兩點就可以了——「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因為真正的好男人,往往都有這兩個特徵。朋友們,你身上有沒有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12字箴言,教你輕鬆識別小人和君子!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這四句箴言,通過一個人的言語辨別其品性!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老祖宗留給我們很多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財寶,這也是我們一輩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比如說,現在所說的心理學,也沒有什麼新鮮的,在中國古代它就是叫「識人術」,而且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許多識人術口訣,以供後人借鑑使用!
  •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福,從鼻子和嘴就能看出,老祖宗的識人術很準!
    或許從一個人的面相,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福,是一種比較片面的行為,但是它還是有著一定的道理可言的,比如這句「男看鼻子女看嘴」,就是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有福之人的象徵。那麼為什麼說「男看鼻子女看嘴」,老祖宗的識人術真的準嗎?眾所周知,鼻子按照形狀可以分為很多種,有的鼻子看上去非常筆挺好看,有的鼻子看上去確實很不美觀,老祖宗正是從男人鼻子的外形來判斷,這個男人是不是一個有福之人。在面相學說中,鼻子相當於臉面上的支柱,而且鼻子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與我們內在的肺是相對應的,所以鼻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記住老祖宗的4字識人術口訣,不再以貌取人,看人一看一個準
    」即:通過一個人的外貌去判斷其為人,好似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看得不全面。不將形體分開,不拘泥於方法,從「無形」中去觀察,從「無聲」中去辨識,是善於看相的人。所以說,真正的識人術並非「以貌取人」!
  • 一個人,是人才還是庸才,參照這四句識人術口訣就可以了!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人,是人才還是庸才,參照這四句識人術口訣就可以了!曾國藩說:「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 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環境的薰陶下,與君子走得近就會無形中往好的方向發展;而親近小人,就會在他的影響下變壞。你在平常的生活中,又應該怎麼辨別君子和小人呢?「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在識人這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在官場混跡30多年,用自己的獨特的識人術,給自己減少了很多麻煩。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來學習一下曾國藩的秘訣:學會這兩點,你也會一看一個準。
  • 老祖宗的識人術: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啥意思?
    老祖宗的識人術: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啥意思?文|飛魚歐巴說歷史有句話說得好,生活就像一門藝術,從各個方面來看,都能說出一些門道來。這些都是我們老祖宗看人識相的經驗之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組俗語,供大家了解一下僅此而已。俗話說: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一般來說,老祖宗們的話都是比較朗朗上口的,而且一般結構也比較整齊,上下句能對到一起。那麼這兩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用這兩句,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是非好壞呢?我們先來解讀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老祖宗的2句識人術口訣,教你「以貌取人」,八九不離十
    比如,鬼谷子先生提出了「相由心生」的識人術,但他自己又說:「執形而論相,管中窺豹也」,即僅從外形來看相,如同從一根小管子裡看豹子,看不到全貌。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人性具有兩面性,有外顯的一面,也有陰險的一面,正所謂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變化莫測的。
  •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識人術,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例如《易經》裡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孔聖人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以及莊子的「九徵觀人法」等等這些。
  • 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識人之術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一些跟老祖宗識人術有關的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識人術。在這句俗語裡面「龜背」和「蛇腰」主要講的是兩類人,其中「龜背」就很好理解了指的就是駝背的人,為什麼有駝背的人不可以深交呢?因為這樣的人比較有城府。
  • 老祖宗的識人術:牢記6條法則,看人一看一個準!
    你還在為看不透一個人的性格品行苦惱嗎?你還在為交友不慎而後悔嗎?你還在為該不該與某人深交而猶豫嗎?現在我們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是人的性格是複雜多樣的,每個人的處事方式、能力智慧等各方面也不同,所以識人、認人、看人就成了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千百年來,無數先人用他們的經驗跟智慧總結出了許多識人方法,今天就來看一看老祖宗的識人術,熟記6條法則,看人一看一個準!
  • 老祖宗的識人術:教你2句「以貌取人」的口訣,八九不離十
    老祖宗的識人術:教你2句「以貌取人」的口訣,八九不離十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以貌取人」到底是否靠譜,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且個人的前後說法也不一致。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人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有外現的一面也有內顯的一面,正所謂畫人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變化莫測的。顯然,要想看透一個人的本質,外貌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內心。為了能更加準確的識別人心,我們就需要用更高級的識人術去觀人。明代有本奇書是《菜根譚》,其中就總結了兩句高明的識人術口訣,歷經400多年,依舊很切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 古人云:「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老祖宗的識人術深藏大智慧
    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是真的無法看清人心嗎?其實真正的高人總能通過「識人術」來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在現代我們稱之為「心理學」。古人說:「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有道理嗎?其實這句話出自《冰鑑》,在晚清名臣曾國藩看來,鼻子歪斜也就代表著這個人的正邪。
  • 老人說:「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老祖宗的識人術,有理嗎?
    老人說:「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老祖宗的識人術,有理嗎?
  • 老祖宗的識人術:瞬間識破謊言的8個智慧,果斷收藏!
    下面是老祖宗的識人術:瞬間識破謊言的8個智慧,不想被騙者建議收藏本文。只是稍微留心一點的人就會發現,其實細微的面部變化就會體現出這謊言的所在,所以知人知面才知心。2、從興趣愛好識人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
  • 老祖宗告誡:淺人好誇富,貪人好哭窮!學點識人術,做個明白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西方的心理學備受推崇,似乎披上一層西方的外紗變得神秘,另一方面又覺得他們嚴謹的推理過程更讓人信服,心理學一般根據一個人的眼神、表情、肢體的動作來分析個人的所思所想,乃至判斷一個人的過去和未來。
  • 老祖宗識人術,相由心生,心又生相
    有些人在交友的時候只注重利益的重合,無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只要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他們就願意去結交;有的人則全憑自己的喜好,他們不注重朋友的條件。這兩種擇友觀都是偏面的。交友只注重利益,這交的怎麼會是真正的朋友,而只顧著自己喜歡與否,不去了解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就叫朋友,也是難以長久的。正是交友的不容易,古人就在交友上,產生了很多智慧。
  • 老祖宗識人術:越是自私自利的人,越有這三大特徵,請避而遠之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暮盡清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關注哦~!君子,小人,每天我們都要面對好多人,跟很多人接觸,其中有君子還有小人,怎麼去區分小人還有君子了?這時候就需要方法了,對的方法可以一眼分別小人跟君子之間的差別,錯的方法可能會使你看錯人。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只需要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
    俗話說得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若我們不能懂一些識人術,很容易掉入別人事先設下的陷阱當中。而我們若是通曉一些識人的本領,我們就能更好地明白對方的內心,進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有著「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在晚清時期力挽狂瀾,在「同光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並且他的學問和文章兼收並蓄,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說到面相識人術,大家的評論總是衰貶不一,有人覺得通過面相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或者前途毫無根據,純屬是糊弄人的。也有人認為面相識人是一門大學問,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識人經驗,並掌握一些面相識人的技巧,則完全可以大致預測一個人的未來發展。
  • 識人術: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對待三類人的態度就可以了
    唐太宗李世民則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其實,我們在識人時,也可以運用「以人為鏡」的方法,即:通過一個人對待其他人的態度,從而判斷出其人品高低。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從3個細節識人,看他對待三類人的態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