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2021-02-08 遼寧臺真情對對碰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後主劉禪:「親君子,遠小人」。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環境的薰陶下,與君子走得近就會無形中往好的方向發展;而親近小人,就會在他的影響下變壞。

你在平常的生活中,又應該怎麼辨別君子和小人呢?「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在識人這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在官場混跡30多年,用自己的獨特的識人術,給自己減少了很多麻煩。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來學習一下曾國藩的秘訣:學會這兩點,你也會一看一個準。

1、觀察志向趣味

曾國藩曾經說過:「凡人材高下,視其智取。」意思就是說如果想要區別人才的高於低,看他的志趣就可以了。志趣低的人,有一些不良的習慣,而且時間長了只會越來越不好;志趣高的人,追求更高級的生活質量,所以只需要觀察志向趣味就可以知道誰是小人還是君子。

一般來說,淡泊名利的人,會堅持自己的操守;而追求物慾的人,會為了一己私慾,甘做小人。一個人志趣也可以在眉眼中體現出來,因為精神面貌的好壞也可以辨別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就像曾國藩說的「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將來或終有成就」。

2、看獨處時一個人的想法

曾國藩在《挺經-內聖篇》中說過:「嘗謂獨也者,君子與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懍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慊之功密。」

意思就是:君子和小人都可以感受到「獨」,小人會覺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可以為所欲為;但是君子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自我約束,小心謹慎。所以在獨處時,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

曾國藩臨終遺言說過:「慎獨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一個人能做到在獨處時,問心無愧,最後在人生發展的道路上,一點點向君子靠近;而小人是當面一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又是另一個樣子,內心潛藏著很多秘密。

所以,學會曾國藩的識人秘訣,根據這個口訣,觀察別人或者對照自己,就可以辨別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君子和小人本質上的區別就在於心:君子內心向善;而小人重利向惡。所以就得出一個結論:君子志趣高雅,小人志趣低俗;君子慎獨,小人放縱。

不得不說曾國藩的這個識人術,真的是幫助了他很多。曾國藩作為晚清的「半個聖人」,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非常普通但又傳奇。30歲之前,非常桀驁不馴,許多人、許多事都看不慣,跟同僚相處也是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後來進入官場後,改變自己的想法和作風。

曾國藩復盤自己的一生,將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加以總結,被後人寫進了《曾國藩智慧全書》裡,這本書非常全面地介紹了曾國藩,從學習、工作、生活、欲望、事業等方面,寫出了給後人的一生諫言,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一個成功的人,不得不看曾國藩,學習他的處世之道,任正非曾經說過:「曾國藩的書信是我經商的戰略指導」,希望曾國藩也能成為你的戰略指導,為你的人生指引方向!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可以了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呢?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名臣之首,在官場摸爬滾打了30多年,閱人無數,對於識人和用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通過研讀曾國藩識人術,我們會發現: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可以了。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參照曾國藩這2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3點就夠了
    他對於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很有自己的判斷與思考,有著自己的一套判斷人的方法。曾國藩往往在處於一個人時,會觀察對方外貌舉止、細節動作,通過這些細節問題就可以知曉對方的人品如何,從而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深交。通過曾國藩的識人之術,我們會發現:知人知面亦可知心。
  • 曾國藩識人術: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夠了
    曾國藩能夠有歷史上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歸結於他那厲害的「識人術」。在曾國藩留給後世的書信中我們: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主要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看志趣曾國藩在給後輩歐陽勳的書信中說:「凡人材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汙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賢否智愚,所由區矣。」意思是說,想要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君子,一定要看對方的志向和興趣。
  • 《易經》識人之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非常有道理
    《周易》講透了萬事萬物的現象,也講透了萬事萬物的道理,一切都在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但變是有規律的,一切發生的事都是可以預測、可以把握的。自古至今,對一個人的評價就主要分為兩種:君子、小人。而且,古代的先哲聖賢們也總結很多標準,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易經》識人之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就看這3點,非常有道理問之以是非,觀其志。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只需要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
    俗話說得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若我們不能懂一些識人術,很容易掉入別人事先設下的陷阱當中。而我們若是通曉一些識人的本領,我們就能更好地明白對方的內心,進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有著「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在晚清時期力挽狂瀾,在「同光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並且他的學問和文章兼收並蓄,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曾國藩:這3招識人術,能辯天下偽君子,教你遠離小人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原創作者千雪千言,這是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點看法,謝謝你們的觀看為何官場總出真君子?因為官場小人最多!曾國藩將一生當官心得寫在書中,教我們這3招識人術。昔日他用這三招與官場小人周旋做對,今日我把這三招分享出來,教大家識破小人謊言。學會之後,定能辯天下偽君子,教你遠離小人!
  • 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12字箴言,教你輕鬆識別小人和君子!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這四句箴言,通過一個人的言語辨別其品性!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老祖宗留給我們很多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財寶,這也是我們一輩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比如說,現在所說的心理學,也沒有什麼新鮮的,在中國古代它就是叫「識人術」,而且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許多識人術口訣,以供後人借鑑使用!
  • 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不在面相在這四處
    說君子看似淡漠但心底親近,小人以利相親卻利斷義絕。 這世上人心莫測,感情更是真假難辨,一個人是好是壞,憑單次的耳聽眼見都不一定為實,要用心去分辨,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由此可見慧眼識人是件多麼重要的技能。
  • 識人術: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對待三類人的態度就可以了
    文章作者:琢磨君曾國藩在談論君子和小人的時候說道:「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則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晻曖,則為小人。」由此可見,判別君子和小人的標準,要看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是否合乎情理;而不是膚淺地認為誰長相兇險、奸詐,誰就是小人;誰正襟危坐、五官端正,誰就是君子。唐太宗李世民則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曾國藩12字識人口訣,是君子是小人一看便知
    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如果說到歷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有哪些?那麼「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一定排得上號,他在識人方面確實有極高的造化。古往今來,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也就是兩種:君子,小人。都說曾國藩在識人方面是毋庸置疑地,有著獨特而高超的識人本領。那麼,君子與小人是怎麼樣的呢?君子和小人有何區別?曾國藩利用12個字輕鬆識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看便知。
  • 高情商識人術:身邊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幾點就夠了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因為各方面的需要,不得不經常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打交道的人多了也是一樣的,我們會遇到君子,也會遇到小人。遇見小人是最讓人頭疼的,在交流中,他們通常不容易顯露自己的本性,城府很深,很難搞清楚他在想什麼。
  • 曾國藩識人術:「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三個特徵,儘量遠離
    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他不僅能文能武,善於窺視人心,最重要的是他的「相人之術」,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一個人的品性。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曾國藩識人術說: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可以了。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
  • 一個人,是人才還是庸才,參照這四句識人術口訣就可以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人,是人才還是庸才,參照這四句識人術口訣就可以了!曾國藩說:「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是人才,什麼樣的人是庸才呢?我們不妨先參照一下秦末思想家黃石公所做的奇書——《素書》,看它裡面是怎麼說的!據說,黃石公把此書授予張良,然後張良憑藉此書,助劉邦定江山。
  • 記住老祖宗的4字識人術口訣,不再以貌取人,看人一看一個準
    其實,老祖宗識人術的精華,全在「言行舉止」這4個字上;記住老祖宗的這4字識人術口訣,不再以貌取人,看人一看一個準!下面琢磨君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通過這4個字識人和辨認!第一,聽「言」,鬼谷子先生說:「口者,心之門戶也。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儘管世界的數十億人都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但是這些不同的面孔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共同點,比如長相賊眉鼠眼的人多是雞鳴狗盜之徒,長相正義凜然的多數是做事光明磊落的君子。因此通過面相識人還是具有可信性的。最近在讀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國藩》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實用的識人術。這個識人術一共有三條內容,是曾國對自己過去十幾年識人經驗的總結。
  • 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可以參照《格言聯璧》中的2句話
    他還根據道德標準,將人分為君子和小人,《論語》裡「君子」一共出現了108次,「小人」共出現24次。由此可見,孔子是十分推崇君子,倡導「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而鄙視小人和小人行為。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呢?晚清學者金纓在《格言聯璧》中總結了2句識人口訣,談到了君子和小人的明顯區別,可供我們參考借鑑,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小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要警惕
    俗話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生活中我們最怕遇到的就是小人,因為一點小事得罪了對方,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會給你下絆子,讓你栽個大跟頭。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在識人上非常有一手,他曾經將自己一生總結的識人經驗寫進一本書裡,裡面介紹了小人常有的4個特徵,建議自查,看看自己身邊有沒有。雙面派,喜歡挑撥離間小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在你面前說的是一種話,在別人面前說的又是另一種話,有時還會給你來兩句挑撥離間的話。
  • 古話說:「觀棋不語真君子」,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識人術藏智慧
    而且古人也講:「觀棋不語真君子」,看出其中妙局的能者高手一般都不會在旁邊咋咋呼呼,君子從來都是真正有涵養的人,能做到觀棋不語很不容易。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這後半句更是經典,把喝酒和小人巧妙地聯繫在了一起,這後半句就是「把酒多言是小人」。
  • 曾國藩識人口訣:簡單4句話,教你認清君子和小人
    都說真正的識人高人,只看人面相,便能對一個人有所了解。曾國藩正是這樣的高人。眾所周知,曾國藩作為清代中興的名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人們說他的成功,跟他的知人善用、不拘一格的選才智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孔子: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點就知道了,一看一個準
    如何識別君子與小人?對於這個問題,至聖孔子其實談論得非常之多,尤其是對小人的特點,更有入木三分地揭露和批評,比如「小人喻於利」、 「小人常戚戚」等等。根據孔子的論述,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以下這五點會告訴你,想藏也藏不住!一看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