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後主劉禪:「親君子,遠小人」。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環境的薰陶下,與君子走得近就會無形中往好的方向發展;而親近小人,就會在他的影響下變壞。
你在平常的生活中,又應該怎麼辨別君子和小人呢?「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在識人這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在官場混跡30多年,用自己的獨特的識人術,給自己減少了很多麻煩。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來學習一下曾國藩的秘訣:學會這兩點,你也會一看一個準。
1、觀察志向趣味
曾國藩曾經說過:「凡人材高下,視其智取。」意思就是說如果想要區別人才的高於低,看他的志趣就可以了。志趣低的人,有一些不良的習慣,而且時間長了只會越來越不好;志趣高的人,追求更高級的生活質量,所以只需要觀察志向趣味就可以知道誰是小人還是君子。
一般來說,淡泊名利的人,會堅持自己的操守;而追求物慾的人,會為了一己私慾,甘做小人。一個人志趣也可以在眉眼中體現出來,因為精神面貌的好壞也可以辨別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就像曾國藩說的「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將來或終有成就」。
2、看獨處時一個人的想法
曾國藩在《挺經-內聖篇》中說過:「嘗謂獨也者,君子與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懍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慊之功密。」
意思就是:君子和小人都可以感受到「獨」,小人會覺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可以為所欲為;但是君子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自我約束,小心謹慎。所以在獨處時,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
曾國藩臨終遺言說過:「慎獨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一個人能做到在獨處時,問心無愧,最後在人生發展的道路上,一點點向君子靠近;而小人是當面一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又是另一個樣子,內心潛藏著很多秘密。
所以,學會曾國藩的識人秘訣,根據這個口訣,觀察別人或者對照自己,就可以辨別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君子和小人本質上的區別就在於心:君子內心向善;而小人重利向惡。所以就得出一個結論:君子志趣高雅,小人志趣低俗;君子慎獨,小人放縱。
不得不說曾國藩的這個識人術,真的是幫助了他很多。曾國藩作為晚清的「半個聖人」,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非常普通但又傳奇。30歲之前,非常桀驁不馴,許多人、許多事都看不慣,跟同僚相處也是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後來進入官場後,改變自己的想法和作風。
曾國藩復盤自己的一生,將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加以總結,被後人寫進了《曾國藩智慧全書》裡,這本書非常全面地介紹了曾國藩,從學習、工作、生活、欲望、事業等方面,寫出了給後人的一生諫言,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一個成功的人,不得不看曾國藩,學習他的處世之道,任正非曾經說過:「曾國藩的書信是我經商的戰略指導」,希望曾國藩也能成為你的戰略指導,為你的人生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