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得嶽父楊昌濟厚愛,滿分作文《心之力》又加5分,轟動全校

2020-12-17 獨到之言

青年毛澤東求學時期,對他影響最深的人物裡面,必然少不了他的恩師,也是後來他的嶽父楊昌濟。

毛澤東在提及他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習期間的教師時,說:

給我印象最深的教員是楊昌濟,一位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他的生活後來和我有了極密切的關係。他教授倫理學,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一個有高尚道德性格的人。他很堅定地信仰他的倫理學,努力灌輸一種做公正的、道德的、正義的而有益於社會的人的志願,給他的學生們。

由此可見,在思想上和生活上,楊昌濟對毛澤東的影響都非常大。

毛澤東

在楊昌濟教育的啟迪下,毛澤東唯物主義思想開始萌芽

楊昌濟也算得上是個奇人,他一生都以「欲栽大木拄長天」進行自勉,立志要從教育入手,栽培人才以救國。

以此,他先後從日本、英國等地留學了近十年後回到祖國長沙,拒絕了湖南都督譚延闓聘請他當教育司長的機會,卻受聘到第一師範學校教修身教育學、倫理學和哲學概論,同時在湖南高等師範教修身課。

楊昌濟自幼喜歡研究「程朱理學」,後來對「康德哲學」也頗有研究,因此他是一個典型的唯心論學者,強調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同時他接受和傳播新思想,並做到躬身力行,對青年們起到了十分大的教育作用。

楊昌濟

青年毛澤東就十分喜歡楊昌濟教授的課程,認真研讀楊昌濟介紹給他的中外重要著作,德國著名哲學家鮑爾生所著的《倫理學原理》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本10多萬字的書上,毛澤東用圈點、單槓、雙槓、三角、叉等符號,把書中的精要之處都標註了出來,並且在書的頁眉上用工整的小楷寫下了許多的批語。

毛澤東的許多批語是肯定書中觀點的,諸如「此語極精」、「此意甚切」、「此為確論」,「此說與吾大合」、「至真之理,至徹之言」等;也有不少對書中觀點提出質疑的,如「誠不然」,「此節不甚當」、「此謂空言無益」、「此處又使予懷疑」、「吾意不應以此立說」、「此說終覺不完滿」等,這些批語合起來共有12,000多個字。

不僅如此,毛澤東還時常向楊昌濟請教,周末也會花時間到板倉楊昌濟的家中去探訪,與有學識的人一起探討學術問題。

在這裡,毛澤東結識了楊昌濟的女兒,也就是他後來的妻子楊開慧,毛澤東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人品令這位姑娘為之傾心。

楊開慧看到毛澤東的這本《倫理學原理》中寫滿了評語又布滿了圈圈點點,於是十分好奇的向他借這本書來閱讀。

《倫理學原理》

楊開慧打開《倫理字原理》,翻到第三章看到了毛澤東寫在書上的批語:

吾嘗慮中國之將亡,今乃知不然。......吾意必須再造之使其物質之由毀而成,如孩兒之從母腹胎生也。

幾句話猶如一束光,照亮了楊開慧的心,她趕忙把這幾句話抄錄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

從書上批語裡的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對於當時中國所處的形勢和前景,毛澤東較之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思想上也有了較明顯的轉變,他心中的抱負以及對祖國的和人民未來的責任感已逐漸明確起來。

我認為,毛澤東思想上的這些轉變,除了是他自己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外,肯定也離不開楊昌濟對他的教育。

事實上,楊昌濟先生對毛澤東的影響還遠不如此,毛澤東在後來的回憶裡說:

我們當時學的儘是一派唯心論,偶然看到像這本書(《倫理學原理》)上唯物論的說法,雖然還不純粹,還是心物二元論的哲學,已經感到很深的趣味,得到了很大的啟示,真使我心嚮往之了。

可見,在楊昌濟的教育和影響下,毛澤東的唯物主義世界觀逐漸萌芽並形成了。

毛澤東在《倫理學原理》上的批語

毛澤東的滿分作文《心之力》轟動全校

毛澤東在回憶楊昌濟對自己的教育時說:

在他(楊昌濟)的影響下,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心力》(《心之力》)。那時我也是一個觀念主義(唯心主義)者,我的文章大受楊教授的讚揚,給我那篇文章100分。

事實上,楊昌濟看到毛澤東的這篇文章《心之力》,大為震動,當下給了這篇文章滿分100分,然而卻意猶未盡,似乎這100分不足以表達自己對這篇文章的讚賞,於是楊昌濟又在100分上面加了5分。

這篇文章一出,即轟動了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被稱為「建國之才的奇文」,學校師生爭相傳頌和謄抄這篇文章,從而使毛澤東的《心之力》在當時廣泛流傳。

《心之力》

毛澤東的《心之力》全文共約4000字,他從王陽明的心學核心觀點「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引申開來,闡述了「心力」也就是「志向」是「萬力之本」的觀點,他認為「心力」是世間一切力量的根本,是一切人類社會活動力量的本源::

志者,心力者也。民之志首推舉國民眾個性之天然強健,則國家棟梁層出不窮。……故個人有何心性即外表為其生活,團體有何心性即外表為其事業,國家有何心性即外表為其文明,眾生有何心性即外表為其業力果報,故心為形成世間器物之原力。

因此,毛澤東提醒國人要重視「心力」也就是「志向」的巨大作用:

天之力莫大於日,地之力莫大於電,人之力莫大於心。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心為萬力之本,由內向外則可生善、可生惡、可創造、可破壞。由外向內則可染汙、可牽引、可順受、可違逆。修之以正則可造化眾生,修之以邪則能塗炭生靈。

同時,毛澤東在《心之力》中分析了中國當時「國力日衰」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大部分人都隨波逐流,沒有真正關心國家興亡:

雖有智者、勇者願做中流之砥柱,卻猶如鬧市之人語,瀑下之魚鳴。請問周邊,還有幾人執著於真理?還有幾人探求於本源?一句開心就好,便甘願隨波逐流;一句事不關己,便通行四海愚夫;一句莫談國事,便據民權為私器。孰不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試問為天地立心何以立?為生民立命何以立?為往聖繼絕學何以繼?為萬世開太平何以開?若我輩之人此心已無,則中華即將亡亦!中華亡則人類必亡亦!

最終,毛澤東在《心之力》中號召當世青年要有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

故當世青年之責任,在承前啟後繼古聖百家之所長,開放胸懷融東西文明之精粹,精研奇巧技器勝列強之產業,與時俱進應當世時局之變幻,解放思想創一代精神之文明。

毛澤東認為當全中國的青年志同道合、聚愛成行的時候,「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就能使中國變得強盛與安寧。

我認為,毛澤東的這篇《心之力》雖然是從唯心論觀點出發,過於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但對於當時處於的蒙昧迂腐狀態的中國國民來說,無異於一道驚雷,喚醒世人正視自己國家面臨的問題及其根源,號召廣大中國青年統一思想、明確志向,共同為振興中華而奮鬥,這在當時的確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心之力》

毛澤東得到恩師楊昌濟及其女兒楊開慧的厚愛

品學兼優的毛澤東是楊昌濟十分器重的學生之一,在楊昌記堅持了幾十年從未間斷過的《達化齋日記裡》,多次提到了毛澤東,其中最早的一次是這樣寫的:

昨日編兒童偵探完,一日未讀書。毛生澤東言:其所居之地為湘潭與湘鄉連界之地,僅隔一山,而兩地之語言各異。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務農,易於致富,富則往湘鄉買田。風俗純樸,煙賭甚稀。渠之父先亦務農,現業轉販,其弟亦務農,其外家為湘鄉人,亦農家也,而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餘因以農家多出異材,引曾滌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務農二年,民國反正時又曾當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歷也。

這一段文字中,楊昌濟不僅記載了毛澤東的家世、簡歷,並且對毛澤東的資質人品做了高度的評價,楊昌濟對毛澤東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達化齋日記》

不僅如此,楊昌濟還常常對家人說:

我在一師看到兩個最好的學生,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蔡和森。特別是毛澤東,他將來定能成為國家的棟梁。

毛澤東崇高的人品和令人驚豔的才華,獲得了恩師楊昌濟的厚愛,也徵服了姑娘楊開慧的心。1929年6月20日,楊開慧在她的自述《六歲到二十八歲》一文中曾這樣描述自己對毛澤東的愛:

不料我也有這樣的幸運,得到了一個愛人,我十分愛他。自從聽到他許多事兒,看了他許多文章日記,我就愛了他。

毛澤東與楊開慧

1920年春天,楊昌濟病危,臨終之際他強撐病體給同鄉好友章士釗寫了一封推薦毛澤東和蔡和森的信:

吾鄭重語君,二子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欲言救國必先重二子。……毛蔡二君,當代英才,望善視之!

不得不說,楊昌濟不僅才高學廣、人品高尚,還能慧眼識英才,對毛澤東有伯樂之情,真令人敬佩與讚嘆。

相關焦點

  • 23歲的毛澤東寫的一篇作文,居然得了105分的成績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在1913年下半年,考入湖南第四師範。第二年第四師範併入第一師範,毛澤東在第一師範待了五年時間。在這裡他遇到了人生中重要的導師,嶽父,也是朋友-楊昌濟。毛澤東對靜物寫生,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並不喜歡,經常考試得零分或者接近零分。相反,毛澤東鍾愛於文學和社會科學。
  • 歷史上的今天丨1920年,毛澤東嶽父、教育家楊昌濟逝世
    1920年的1月17日,中國倫理學家、教育家楊昌濟逝世。 說到楊昌濟,他最為人所知的一個身份是毛澤東的嶽父。實際上,他更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教育家,平生最得意的幾個門生便是毛澤東、蔡和森和蕭子升。1917年夏,毛澤東曾在給同學的信中表示:「頃略閱書報,將中外事態略為比較,覺吾人積弊太深,思想太舊,道德太壞。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範人之行,二者不潔,遍地皆汙,蓋二者之潛力無在不為所瀰漫也。思想道德,必真必實,吾國思想與道德,可以偽而不真,虛而不實兩言括之,五千年流傳至今,種根太深,結蒂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毀」。
  • 曬曬毛澤東學生時代得滿分的作文
    毛澤東1917年寫的作文《心之力》曾被湖南一師楊昌濟老師打了105分。其實滿分為100分,楊昌濟之所以給毛澤東打105分,是因為格外欣賞此文,另加5分。當時這篇作文被廣為傳頌,那時就能看出毛澤東的雄才大略。這篇文章後幾度失傳。
  • 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楊昌濟和楊開慧養蘭花的片段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範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範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毛澤東面貌煥然一新。嶄新的第一師範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東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
  • 毛澤東23歲時寫的哪篇文章曾經震驚全校?
    1917年,23歲的毛澤東寫了一篇長達4000餘字的作文,名為《心之力》,這篇作文震動了全校,他的老師楊昌濟,先是為這篇文章判了100分,後來又加上了5分,以體現對這篇文章無以復加的讚許。《心之力》一文在當時就被廣為朗讀傳抄,並流傳至今,且至今讀來意味無窮,依然令人振奮。
  • 楊昌濟問:江山孰主持?毛澤東答:「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
    ……好在他也特別強調思想精神的能動作用:"天之力莫大於日,地之力莫大於電,人之力莫大於心。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苟其公忠體國,百折不回,雖布衣下士,未始無轉移世運之能也。"……筆者在想,之所以他在1917年給偉人的作文《心之力》打了滿分100分(也有說是突破滿分,給了105分的),大概就是滿意於偉人接受了他的心理建設;因《心之力》原文已不可考,不再展開了
  • 毛澤東《心之力》越看越激情澎湃!這該讀了多少經?
    毛澤東《心之力》越看越激情澎湃!這該讀了多少經?
  • 毛澤東能給這個滿分作文打多少分?
    浙江高考出了一個滿分作文,這幾天又火了。各路大俠紛紛出來給滿分作文打分,眾說紛紜,爭議很大。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毛主席老人家健在,會給這個作文打多少分?想要知道結論,得先知道毛澤東對做文章的標準、傾向、喜好等。首先,在語言上,毛澤東主張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人民的語彙是很豐富的,生動活潑的,表現實際生活的」。
  • 毛主席的老師:曾給毛澤東圖畫考試打40分(圖)
    梁世佶的嶽父,曾給毛澤東圖畫考試打40分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關心新中國的教育、關心新中國的教師,同時也感念舊日老師教誨之恩。  據黃露生查閱1918年編印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志》,當時教毛澤東圖畫的老師,就是同住在一師教師宿舍院內的梁世佶先生的嶽父譚柄鍔先生。這應當是國內首次「揭秘」。老人家手中珍藏有他的嶽父、毛澤東老師譚柄鍔的相片(如圖),這也應當是首次對外披露。
  • 失傳已久,毛澤東105分作文《心之力》驚現於世!!
    《心之力》著於1917年,堪稱神州青少年之楷模,曾被湖南一師楊濟昌老師打滿分105分,被稱為建國之才的奇文。
  • 這篇1917年偉人毛澤東的滿分作文,驚現於世!
    這是1917年一位24歲的青年寫了一篇滿分作文被後世譽為建國之才的奇文那位青年叫——毛澤東那篇滿分作文叫——《心之力》《心之力》著於1917年,堪稱神州青少年之楷模,曾被湖南一師楊昌濟老師打滿分105分,被稱為建國之才的奇文。此文當年在湖南一師廣為流傳和謄抄,後幾度失傳,今終於被湖南一師當年同學的後代在先輩的遺物發現傳出。
  • 失傳已久,毛澤東105分作文《心之力》驚現於世!
  • 似「憤青」、好八卦 楊昌濟日記裡寫了什麼?
    楊昌濟,湖南長沙人,1871年出生,曾就讀嶽麓書院,但數次科考而沒有中功名。他是少數先留學日本、後留學英國的湖南人,也是中國倫理學的先驅,卻又因為是毛澤東的嶽父,而在後來享譽全國。如當時長沙名人鬍子靖邀請楊昌濟加入船山學社,楊昌濟卻「因擔任學校功課頗無暇日,一切黨會均不願插身其間,因一入會即組費精神目力也」。他害怕組織影響個人的工作,又可見他的性格並不允許他去做組織性的領導工作。然而,他對船山學社卻又很感興趣。1915年6月15日船山學社成立,他還是跑去會場,看到「劉艮生先生白須飄拂,唇紅異常;吳鳳笙先生自嶽麓冒雨渡水至」。對此,他又覺得頗為高興。
  • 毛澤東創辦書社缺少經費,楊開慧勸說母親,捐出楊昌濟的奠儀費
    1914年,毛澤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院。在這裡,他結識了眾多老師和好友,其中,與楊昌濟老師的關係最為密切,毛澤東對楊昌濟老師十分敬慕,經常協同其他有志同學,如蔡和森等人,一同前往楊昌濟老師在長沙的寓所——「板倉楊」討論時事政治和天下大局。
  • 楊昌濟《論語類鈔》、《西洋立身篇》精選
    身家雖死,天下萬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欣賞過這類警句的人誠不算少,然真能身體力行說到做到的極少,也極難。毛澤東卻是說到做到,一生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冒殺身亡家之禍而不悔。在《論語類鈔》「勸學」篇中,楊昌濟說:夫一國有一國之民族精神,猶一人有一人之個性也。一國之文明,不能全體移植他國。
  • 你曉得波,這些老師對毛澤東影響一生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胡澤匯 實習生 肖鑫 整理報導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天(9月10日)是我國第35個教師節,毛澤東作為一代偉人,青少年時代受諸多恩師言傳身教,身上閃耀著中華民族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他曾引用了一句古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新湖南客戶端帶領大家了解毛澤東的老師們。
  • 毛潤之23歲的滿分作文《心之力》,究竟厲害在哪?
    背景:毛澤東1917年寫的作文《心之力》曾被湖南一師楊昌濟老師打了105分。其實滿分為100分,楊昌濟之所以給毛澤東打105分,是因為格外欣賞此文,另加5分。可惜,這篇文章幾度失傳。後來,湖南一師的毛澤東某同學的後代,在先輩的遺物中發現了這篇手抄的作文,才傳出原文「給我印象最深的教員是楊昌濟,他是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後來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他教授倫理學,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有益於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
  • 他寫下滿分作文《赤兔之死》,轟動高考界,讓一本高校降分錄取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文言文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其實在古代大家說話都是用文言文,但是隨著歷史的不斷更替,現在已經成為了文學,大家都用開白話文,不過如今來看文言文依舊是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考點,文言文非常的難,不要說自己撰寫了,就連解讀都比較費勁,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比較厲害,當年高考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轟動整個高考界,讓一本高校降分錄取!。
  • 笑話:小學時上課愛睡覺後來寫了一篇轟動全校的作文
    1.小學時上課愛睡覺,一次語文課老師布置作業寫一篇作文,題目是《假如我是蜘蛛》。下課了問了個同學,晚上在家絞盡腦汁,寫了一篇轟動全校的《假如我是只豬》,後來我在學校火了。2.網購一條皮帶588元,父親見了問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