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一直都是各界學子們夢想的最高學府,在我國不論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地區,對考上清華北大的考生都「奉若神明」,親戚鄰居都想著「沾沾喜氣」。當然沾喜氣這個說法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理想,但是也體現了我國清華北大學生的稀缺。不論什麼家庭,孩子入學清北的那一天,基本上就已經與傳統的「飛黃騰達、光宗耀祖」掛鈎了。
但是,卻有這樣一位考生,高中的時候拿到了國際奧數滿分,一度被譽為數學天才,高中那年由於成績優異,又被保送北京大學,北大畢業又拿到了麻省理工的offer,而且是全額獎學金。他叫柳智宇,他的經歷用現在的話來說,簡直就是開了掛,就在包括他父母在內的所有人都以為柳智宇此次要走向人生巔峰的時候,他卻做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決定――去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成為了一名出家法師。
很多人都表示惋惜,認為是一顆數學界的新星還未升起就已經隕落,但是柳智宇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他之所以選擇出家,並不是一時衝動,是日積月累的經歷讓他做出了決定。
【少年迷茫】
雖然說柳智宇是一個數學天才,但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日復一日地刷題、練題,封閉式的訓練,讓他的眼睛乾澀,內心枯燥。他甚至一度以為自己的努力只是為了那一塊塊冰冷的獎牌,只是為了給學校掙得那虛無的榮譽,長此以往,他甚至產生了退學的念頭。後來他的班主任找到了他,給他做思想工作,提到了哲學家尼採,這個迷茫期的少年第一次接收到了哲學。
【哲學思維】
柳智宇雖然是一個數學天才,但是他對哲學以及哲學相關的各種邏輯美學更感興趣,如果說高中班主任的談話打開了他對於哲學世界的大門,那大學期間加入的社團以及閱讀的各種相關書籍,就是把柳智宇推進哲學的加速器。經常聽見別人說,學霸的內心大都是孤獨的,柳智宇從小到大一直都是老師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而且是最罕見的那種,但是他的內心卻充滿了迷茫,大學二年級他就經常去拜訪高僧交流,更是經常去寺廟做義工淨化心靈。在與佛教的接觸當中,他似乎忽然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開始了探索自己內心的徵程。
【遁入空門】
大學畢業以後,柳智宇又一次意料之中拿到了數萬學子夢寐以求的麻省理工大學的offer,而且還是全額獎學金。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會在數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攀登高峰的時候,柳智宇做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到了北京西山腳下的千年古剎龍泉寺,出家當和尚。這個消息一度震驚了全國,很多人都認為他這是「暴殄天物」,浪費才華,但是柳智宇卻異常堅定。
【心理學家】
在寺廟這一待就是9年,這期間發生了很多很多事,龍泉寺當時的方丈學誠性騷擾事件更是對他造成了巨大的打擊,讓他意識到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這個時期他接觸到了心理學,從此開始了第二次的探索,並於2017年取得了三級心理諮詢師執照。
其實,對柳智宇來說,少年成名,太多的榮譽和壓力,讓這個少年變得迷茫,不知所措,甚至分不清楚到底是喜好,還是擅長。父母老師的期望,同齡人的敬而遠之,自己內心的孤獨都是造成他「轉行」的原因。雖然都說天才總是孤獨的,但是當他一直處於迷茫期卻有一隻不得不優秀的時候,父母和老師是否考慮過,他當時還只是個孩子。
經常有人說,天才與瘋子其實僅有一念之差,當天才對自己的定位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那麼很可能會做出不同尋常的很多事,還希望各位家長、老師,不論你們的孩子是人人羨慕的天才,還是在學習上一竅不通「蠢才」,都希望大家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