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支部書記,你說咱女兒的婚事還能收高價彩禮?咱們有責任給鄉親們帶個好頭……」在上饒弋陽馬安村文明實踐中心,由村民自編自導的小品《彩禮》正在臺上演出。
「誰家嫁女後,村裡討論最多的就是收了多少彩禮」「別人家女兒彩禮高,我家的少,會被人說『不值錢』」「錢是小事,我也不想我家的心頭肉,被人說三道四」
「現在村裡彩禮20萬起步,聽說最多的花了80多萬。」「老百姓種田能賺多少錢,很多人都是舉債娶親。嫁過來,借的錢還得一起還。」
……
「農村高價彩禮」是葛溪鄉村民擱在心上的「大石頭」。10月,在馬安村委會倪家倉村小組「和諧廊」下,村民、黨員代表,政協委員代表及鄉村幹部共計20餘人齊坐一起,圍繞「遏制農村高價彩禮」開展「好商量」議事會。
「兒子娶媳婦、爹娘脫層皮」,葛溪鄉黨委副書記沈娜見過不少家庭因高價彩禮負債纍纍、不堪重負,「成為農村家庭脫貧致富的『攔路虎』」。
「『高價彩禮』攀比陋習看起來是個人的事,實則關係鄉風民風。」弋陽縣政協副主席祝劍真介紹道,早在2018年,縣政協委員邱倩楠在全會上作了《遏制高價彩禮》的大會發言,黨委政府採納了相關建議,開展了倡導文明新風活動,對節約婚喪嫁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價彩禮』陋習又死灰復燃。」
恰逢弋陽縣推動「好商量」基層民主協商工作,葛溪鄉馬安村藉助「好商量」平臺召開「遏制農村高價彩禮」協商議事會議。
「大家都搶著發言,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也提出了很多好建議。」馬安村村長王加喜介紹到。大家也一致同意,由村民理事會訂立村規民約規定彩禮上限(10萬元),加強村民自治,約束高價彩禮行為,黨員幹部以身作則帶頭遵守,並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等共識。
「今天的會議讓我感觸很深,作為黨員,我覺得我得表個態,我女兒也到嫁人年紀了,彩禮我就不要了。」黨員李貴祥說道。(王磊 童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