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驚悚事實:微型黑洞竟無處不在!

2021-02-08 奧秘世界


  某些黑洞的質量與地球的衛星差不多,有些則與小行星差不多,居於二者之間的則更多。不論它們有多重,大部分黑洞都還沒有這句話長。如果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那麼它有可能確實是科幻小說,但它也有可能不是。天體物理學家們已經沒多少選擇來解釋宇宙的大部分組成為何。他們知道宇宙百分之八十由暗物質組成,它們給其它百分之二十的正常物質施加引力影響,然而八十多年來科學家們在實驗中從未找到過它們的身影。

  無數尋找暗物質的努力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徒勞而已。也因此研究人員們開始懷疑我們被138億年前形成的無數黑洞包圍了。NASA的宇宙學家Alexander Kashlinsky先前曾說過:「從光譜的暗物質這邊來看,很多可能性立刻就降低了。如果我們什麼也沒有找到,那麼我們也許正處於科學危機中。」


  科學界目前的主流觀點是暗物質存在無疑,然而證實它們的存在遠比預料難得多。而包括Kashlinsky在內的科學家們認為它們非常重,大約是太陽質量的20-100倍。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引力波之後,這種觀點更加甚囂塵上。一篇未發表的原始黑洞研究(形成於大爆炸的熱粒子湯而非恆星坍塌)認為,直徑極小的黑洞也許能夠成群存在。Kashlinsky表示如果這些迷你黑洞真的存在,那麼它們中最大的質量不超過月球,其直徑會縮水至0.25毫米左右,與人類頭髮差不多。

  高級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Timothy Brandt表示最輕黑洞(小行星規模)的外觀不會比一個原子大。因為黑洞密度極大。任何比小行星還小的黑洞可能早就因為霍金輻射而蒸發了。那麼如果這些小型黑洞真的存在,它們多久來一次,又會來做些什麼呢?


  Brandt表示:「小行星質量的黑洞如果充滿了暗物質,那麼它們也許會每隔一千年左右來一次地球,但人們很難檢測到它們的存在。如果你讓某個人出現在微型黑洞附近,那麼他們也許能發現某個黑洞的存在。如果更重的黑洞靠近地球,那麼我們肯定會注意到這一點,畢竟我們所有衛星的運行都會受到影響。」

  好消息是這種規模的微型黑洞每隔一億年左右才會經過地球和太陽之間。我們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等到黑洞經過地球,不過這種情況不大可能。當然黑洞也會帶來一些破壞,它肯定會殺死某個人。而最可怕的設想(至少Brandt和Kashlinsky這樣認為)是這些超小且幾乎無法檢測的黑洞對科學的意義。Brandt說道:「有可能除了引力之外,暗物質和正常物質沒有任何交流。如果真的如此,那麼我們就麻煩了。我們將永遠只知道它的存在卻永遠無法在實驗中看到它。」

  那麼這種事實是真的嗎?我們不得而知,可想而知的是,如果宇宙中真的充滿著這種微型黑洞,我想這對於我們來說並非一個好消息。


相關焦點

  • 粒子加速器中產生的微型黑洞會吞食掉整個地球嗎?
    但是這些黑洞的質量都非常大,形成的原因也完全歸結為自身的引力坍縮。實際上在首次觀測到黑洞之前,物理學家就預言了微小質量黑洞的存在。這些微型黑洞的質量可以小到一個足球的質量,甚至於小到普朗克質量10^-5 g。
  • 在宇宙中,黑洞吞噬的星球,都去哪裡了?
    我覺得一個黑洞系統就是一個宇宙,太陽系系統就是一個黑洞系統,也是一個宇宙,太陽就是一個黑洞,而我們是生活在黑洞的出口,即白洞,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我們的宇宙和宇宙理論的。 黑洞吞併了各種恆星後,在它本來的物質聚變,轉化了,一種無可捕捉的物質。
  • 超級黑洞或可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宇宙?科學家看見一黑洞正在創建星系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看到一個事實:即每個大星系中心都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比如我們的銀河系中央就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這種普遍現象,令科學家有理由相信,大星系的締造一定與這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有直接的關係。而目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黑洞締造遠程星系的天文事件,正好印證了科學家們的推測。
  • 「宇宙中最自私的怪物」黑洞。
    (吞噬一切的宇宙饕餮怪獸「黑洞」)1,宇宙是可以預測的嗎?可以的。在100多年前的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根據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預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後的2019年4月10日,人類終於得見黑洞的真容!
  • 異次元宇宙或許存在
    在我們的宇宙之外有什麼?科學家認為可能存在有異次元宇宙,而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平行宇宙。
  • 黑洞穩定性和「臨界質量」問題
    雷金將「彭羅斯定理」或「彭羅斯奇點」推廣到宇宙,整個宇宙在自身引力坍塌的過程中最終形成宇宙奇點。牛頓將引力作用從地球推廣到宇宙天體,同樣,雷金將黑洞奇點推廣到宇宙奇點,黑洞和宇宙奇點的形成符合物理哲學機理論的等效原理。黑洞是微小的「小宇宙」,宇宙是超級的「大黑洞」,通過黑洞物理學揭示宇宙物理學的奧秘,黑洞與宇宙起源存在關聯,這是科學家和大眾科學人士熱衷於黑洞奧秘的原因之一。
  • 可觀測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與黑洞是否有聯繫?
    其中關於黑洞的預測,是基於巨大質量產生的極高時空曲率出發的,宇宙中勢必存在著若干區域,時空曲率的彎曲足以使光線都無法逃逸。而對引力波的預測,則是基本這種巨大質量對時空造成彎曲的狀況,可以在宇宙中以最高的光速進行傳播,並命名其為引力波,只不過在當時,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由於太過於微弱,人們不太可能會監測得到。
  • 黑洞和蟲洞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能否利用黑洞到達另一個宇宙?
    例如在薛丁格方程中(描述物質的波性質),一個明顯無解且涉及到粒子穿過不可能存在界限的方案,事實卻證明是可行的,現今被稱為「量子隧道」。人們甚至可以擁有這些利用「不可能」的科學研究成功製造出全新的電子設備。另一個例子是,狄拉克通過使用薛丁格方程並以相對論的形式重新編寫,得到了狄拉克方程(薛丁格方程與相對論互不相容)。
  • 宇宙半徑小於史瓦西半徑,是否意味著宇宙是一個超級黑洞?
    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是宇宙和黑洞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黑洞內部到底是什麼,現在科學上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所以這個想法也不能說錯吧!
  • 天文學家發現黑洞竟可以打嗝
    但是對於宇宙中的黑洞,如果我說它也會打嗝,你會信嗎?事實證明,黑洞有和人類打嗝相似的習慣,天文學家剛剛捕獲了宇宙最具破壞性的實體之一黑洞打嗝的照片證據,這個黑洞並不是一次打嗝,而是連續兩次打嗝。 科學家利用人類最強大的太空觀測工具 - 哈勃望遠鏡和錢德拉太空望遠鏡 - 已經在兩個不同的事件中觀測到了在遙遠的星系中噴射熱氣的黑洞。這個名為SDSS J1354 + 1327的星系距離地球約8億光年。
  • 宇宙中原始黑洞真的是巨大的重力嗎?
    一個巨大的黑洞不斷逃避探測,科學家無法解釋 有黑洞,然後有大黑洞。宇宙中最大的黑洞,被恰當地命名為"超大質量黑洞"(SMBHs),位於宇宙中幾乎每個星系的中心。甚至銀河系也有一個,一個400萬太陽質量的物體,被指定為射手座S*。 黑洞的時間
  • 有關宇宙的一些很酷的幾個事實,地球可能是圓的,但宇宙是平的!
    有關宇宙的一些很酷的幾個事實, 地球可能是圓形的, 但宇宙是平坦的!瑣事1:想像一下,你身邊的空氣中漂浮著一團冰。它的完美球形形狀令人著迷,您可以用手指伸展手臂,觀察它的晶體外觀。你可以想像,當你非常接近抓住那個球時,它會變得很冷,你會在心理上做好準備。
  • 大型強子對撞機能製造出毀滅地球的黑洞嗎?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當然,這並沒有阻止一些人提出難以置信(而且完全不可信)的指控,例如: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科學家們希望在幾天內與平行宇宙取得聯繫,大爆炸理論可能被大型強子對撞機推翻,並且那窺視宇宙的行為最終可能會通過製造一個吞噬我們的黑洞從而毀滅宇宙。
  • 宇宙黑洞,人被吸進去會是什麼樣?
    腦洞一下,人如果進了黑洞會發生什麼變化?會變成黑洞俠嗎?還是馬上死掉?毫無疑問,黑洞是宇宙中最為奇特的天體。巨大的質量都集中於它的中心——奇點,導致奇點周圍的時空被極度扭曲,就連光都會被困在裡面。黑洞的邊界——事件視界,把奇點周圍的時空包圍起來。由於黑洞的視界是一個有去無回的邊界,所以外界的觀察則無法知曉黑洞之中的情況,這就是為什麼黑洞會如此的神秘。那麼,正如題主所問,如果人被吸入黑洞之中會怎樣?對於恆星級黑洞,當逐漸靠近黑洞的視界時,人所受到的引力作用越來越強,導致下落速度會越來越快。
  • 宇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黑洞,比銀河系中心黑洞還要大萬倍
    宇宙中任何的物體都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黑洞也不例外,它通過吞噬宇宙間的物質而不斷成長,而最近有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增長最快的黑洞比之前見過的任何黑洞都要快。天文學家表示,黑洞在誕生之後會以最大可能的速度增大,但大都是以太陽的數千倍的質量開始增長,黑洞的增長速度都有一個大小限制,按照地球時間來算的話,增長速度最快的黑洞每天的質量一天50倍以上。
  • 他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她發現了超級黑洞丨宇宙致命吸引力
    他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她發現了超級黑洞丨宇宙致命吸引力 2020-10-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哪裡是什麼黑洞,分明是超級宇宙甜甜圈!
    昨晚你被一個超級宇宙甜甜圈刷屏了嗎?對,就是介個~它就是那個超級無敵可怕的存在,口水戰中的終極武器——黑洞,幾乎引爆了全球多國研究者的high點。它將成為理解天體物理學、宇宙學和黑洞的重要工具。」然鵝,作為文科生的我表示:黑洞會認識我,但是我對黑洞一無所知。因為我也會像孩子一樣問出:「黑洞真的是一個洞嗎?」或者「我們能在什麼地方看到黑洞?」這樣的稚嫩問題,但是卻深深的暴露了我知識的匱乏和淺薄的學識。
  • 科學家首次發現隱藏黑洞,對於人類未來探索宇宙有重要意義
    比如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距地球5500萬光年,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那個黑洞。可是宇宙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數量是相對較小的,所以,我們能夠觀測發現的黑洞也非常少。而黑洞可不僅僅只有超大質量黑洞,更多的還是那些中等質量甚至是低等質量的中小型黑洞,它們才是黑洞家族中的主流。科學家猜測,銀河系中可能就存在至少數百萬個黑洞,這些黑洞都是中小質量的黑洞。
  • 宇宙所有黑洞都有一個「睡眠」時期,甦醒後的黑洞引力將更大
    在黑洞的情況下,黑洞邊緣的真空將變得不穩定,如果黑洞的質量變得足夠小,它很可能是一個真正的真空。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在宇宙的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如果你身處黑洞,不要放棄,它會有出路的。任何觀察者都需要收集粒子,這些粒子在不同的方向照射。
  • 白洞:黑洞被忽視的雙胞胎
    一圈塵埃和氣體可能聚集在事件視界周圍-氣泡邊界將物體與宇宙的其餘部分分隔開。但是,如果他們繼續觀察,機組人員可能會目睹黑洞不可能發生的事件-。法國物理學中心的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維利說:「只有在事情出現的那一刻,你才可以說'啊,這是一個白洞'。」 物理學家將白洞描述為黑洞的「時間反轉」,這是黑洞向後播放的視頻,就像彈跳球是落球的時間反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