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鞭」:那些年我們挨過的打

2020-09-11 鄭說

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材壞

又名「那些年,我們挨過的打」

83年我上小學二年級,班主任換成了以嚴著稱的黃老師,九月份開學報導的時候不止一個家長對黃老師說:

「孩子交給你俺就放心了,以後俺孩兒如果不聽話,你看住情打了,就當自己了孩子打!」

黃老師聽罷只是禮貌的笑笑,不吭聲,閃身把孩子讓進教室。

果真名不虛傳,第一學期還沒結束我們班的木質教鞭就斷了,不是黃老師打斷的,是班上調皮學生不堪挨打偷偷折斷的。黃老師把黃色的木質米尺當作教鞭,沒幾天又被折斷,於是那段時間黃老師有點神不守舍,用各種器具臨時代替教鞭,比如木製的大三角板、塑料的文件夾、笤帚把……這些物品要麼不耐用要麼不順手,總之類似張翼飛失去了丈八蛇矛,只剩吹鬍子瞪眼了。

我以為老師拿教鞭是這樣(圖片來自網絡)

實際老師是這樣拿教鞭的(圖片來自網絡)

班上坐第一排有個女生,容忍不了班主任沒有教鞭光環這件事,就把情況反映給她爹地,她爹地是個木匠,聽後大喜,馬上連夜趕製出一支高等級教鞭,在第二天早讀當著全體學生的面贈給了黃老師。

黃老師拿到手裡試了試,大喜過望,隔著講臺直接敲擊第一排的課桌,樂滋滋的說:「以後第一排就不用我下講臺敲了。」

她敲擊的恰恰就是木匠女兒的桌子。

那根教鞭的模樣我現在也記得很清,圓柱體,直徑接近三釐米,長約一米二。這個款式你說是齊眉棍吧,不夠粗不夠長;你說是尉遲恭手裡的鋼鞭吧,又比鋼鞭粗和長了。這件兵器在兵器譜裡很難定義,現在我明白為何難以定義了,它應該放到教具裡定義。

教具教具,教化之具也,既然我們手裡的是文具,那黃老師手裡的就是武具了。

尉遲恭,是老百姓最喜愛的門神之一(圖片來自網絡)

這件強大的武具自從部署到我們班,就成了整個年級老師的心儀之物,經常會有別班的老師來課堂上借這支教鞭,拿到手後「嗚嗚」揮動兩下,說「這個厲害」,一陣風衝出去繼續教課。

我曾偷偷的拿過這根教鞭,它雖然又長又粗,可並不重,不重可又非常結實,端的是敲擊軀殼的好物。

我們沒少挨這根棍子的敲,包括那位木匠的女兒。除了用器械教導我們,黃老師的巴掌也很厲害。

暑天的下午課堂,偶爾會有學生睡著,黃老師一陣風衝下講臺,不停的使勁拍著那位學生的臉,說:「某某,醒一醒,下雨了恁爸恁媽給你送傘來了!」

那位同學睜眼看到黃老師的臉,然後驚恐看看窗外,豔陽高照,恍若夢中。

我一直不知道黃老師每次拍醒沉睡的同學為什麼要這麼說,是覺得這些小孩子在夢裡夢見自己的父母了嗎?

老師對學生的體罰,到我小學五年級後突然消失不見,不知何故。

相比學校,家裡面打孩子的現象就比較穩定,也更為普遍。我家兩個鄰居,一個家裡只有若干男孩,一個家裡只有若干女孩。偶爾晚飯後會聽到隔壁打孩子的聲音,基本都是孩子的哭聲,隨著挨打程度的高低變化著腔調,起伏不定,長短不一。讓我從小就見識了哭聲如歌。

是時候上這張圖了(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知道這不好,幸好正在改變(圖片來自網絡)

家長打孩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該打唄。記得最深的口頭語就是當我們在院子裡調皮過頭時,被別家的家長看見,恐嚇道:「恁還不趕緊回家,讓恁爸媽知道不打恁?」

還有就是「看我一會不忙了就錘你一頓」。

「今天回家看我不律你!」

幾十年後的去年,跟幾個同行吃飯,其中一個臺灣同胞,他也是七零後,說到挨打,他講:「你們還好的啦!我當年挨打的時候,都是我媽摁著我讓我爸打!你知道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媽媽護著的嘛,每次我媽媽都是先堵住門不讓我跑,我爸就找東西來打我。」

「八十年代,好像整個臺中市都在打自己家的孩子。」

出生在鄉下的朋友說:「我們那裡因為上學路太遠,小學就住校。我做錯事氣住教導主任了,就翻牆出學校,跑到後山上廢棄的磚窯裡,在裡面蹲了至少一個多小時,我是晚上九點翻出來的,想住磚窯外怎麼也不會有人了,誰知道一出去就被抓到,原來教導主任在磚窯外也蹲了一個多小時,真是嚇壞了,那頓打啊!真是疼!」

都成了笑談。

現在家長送孩子去學校報到,變成了這樣的話:「x老師,俺孩兒這幾年的學習就看你了!」

言外之意是:你敢動俺孩兒一指頭試試!


-END-

你上學挨過打嗎?來噴噴


作者簡介:赫庭,老鄭州李家布店之後。幾十年沒咋離開過鄭州,小時候就愛瞎轉,也沒轉多遠,東不過花園路,西過不了西流湖,北就是東風路,南就是二七塔。現在沒事閒了話就寫點文字,不多,就是消遣消遣。

相關焦點

  • 關於「教鞭」:那些年我們挨過的打
    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材壞又名「那些年,我們挨過的打」83年我上小學二年級,班主任換成了以嚴著稱的黃老師,九月份開學報導的時候不止一個家長對黃老師說:「孩子交給你俺就放心了,以後俺孩兒如果不聽話,你看住情打了,就當自己了孩子打
  • 陝西女教師掌摑學生,讓我想起8歲時被教鞭打頭,教鞭斷成3節
    板報被破壞後,馬上有小朋友去告狀,結果就是:老師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著拇指粗的教鞭朝著我的腦袋,啪啪啪,就是三下,最後一下的時候,教鞭斷成三節。我想如果教鞭沒斷,估計老師會繼續打。我從小就沒挨過打,剛上一年級就挨一頓狠揍。
  • 「挨打長大」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肉眼可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的家長覺得打孩子不過是一種教育手段,並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據統計,90%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父母打過。很多孩子提起童年陰影都是被父母痛揍的經歷,並且這個陰影有可能伴隨著他們一生,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 那些曾經打過我的老師
    於是,這年,我像變了個人似的,上課不敢做小動作,做事總是帶著頭兒,讀書也比以往用心多了。 羅老師平時看起來和藹可親,像母親一樣愛著我們每一個人。但是,這並不代表她可以放任我們犯錯,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她是一個典型的既慈愛又嚴厲的老師。我是很粗心的,為此也就免不了被老師懲罰。羅老師整人的手段倒特別。她不像大嫂那樣用竹條打手板,而是喜歡掐眼皮,邊掐邊問:「以後看題還粗心不?」
  • 學生作業未完成老師教鞭打手心
    原標題:學生作業未完成老師教鞭打手心 事發信豐縣安西鎮中心小學    中國江西網信豐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謝寶武報導:4月21日,信豐縣劉先生在安西鎮中心小學上學的8歲女兒死活不肯去上學,在劉先生一再追問下,女兒伸出紅腫的手說是被老師用教鞭打了9下,手都腫了。
  • 挨過打的孩子,害怕父母打這幾個部位,除了很疼之外內心也會受挫
    相信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挨過打,只不過有的父母說是打,其實對於孩子下手很輕,既起到了懲戒的作用,也讓孩子記住了錯誤,但有的父母脾氣暴躁,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不管不顧,脾氣上來了,經常會下手很重,有時候甚至會因為下手太重而傷了自己的孩子。
  • 一種沒挨過肯定是好學生
    有句老話:「不打不成才,棍下出孝子」。所以在很多的家庭裡,總認為棍棒教育兒女才會有出息,就連在學校有個別的老師也存在有這種「體罰」心理。那些年老師常用的4種「體罰」,你試過哪種?一種沒挨過肯定是好學生1、遲到扣錢「扣錢」是一種財富上的剝奪,相信有很多的學生在上學期間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因為遲到了幾分鐘,就要從自己口袋拿出幾塊錢充當班費。雖然說幾塊錢不多,但是就因為這幾塊錢,學生就會餓肚子。
  • 江蘇「虎爸」將暴打兒子視頻發家長群 作為80後的我們挨過的打
    11月27日,有網友爆料稱,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某家長將其在家暴打兒子的視頻發到家長群。該爆料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視頻中被打男孩就讀於金壇區某小學的三年級,教育男孩的人是男孩的爸爸和奶奶,男孩實際被打時間是在11月26日晚,男孩的家長將這則視頻發布到家長群,遭到了一些家長的反對。
  • 由國際不打小孩日說起,你還記得童年挨過的打麼?
    【祖龍漢】標註:以下的毒打二字不是真毒打,而是一種對人生無奈的比喻。偶然間在網絡上看到昨天4月30號,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我當時就驚呆了。當年那些毒打,我真的是白挨了麼?基本每一個假期,童年的我都要挨打。
  • 好新奇的同題作文:《教鞭二維碼》
    他們處處和老師對著幹,有的老師忍氣吞聲,細心教導,還有部分老師蒙受恥辱之後,最終打了他們幾教鞭。雖然抑止了他們的猖狂,但被一些愛子如命的家長舉報,「打」學生的老師輕則受到學校處分,重則受到法律制裁。此後敢打學生的老師越來越少,猖狂的同學越來越多。這樣,使學生成績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而那些猖狂的壞學生,心裡總想:「不敢打我,還怕什麼?」班主任開玩笑的話,不也說明了這一點嗎?
  • 李玫瑾提醒:「經常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成年後差距明顯
    而從沒挨過打的孩子,如果父母處事冷靜溫柔,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學會理性處理,性格也更為溫和。有很多人把這個原因歸結於:從來沒挨過打。相對比從小就挨打的孩子,這些從沒挨過打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稍微有點挫折就會被輕易打敗。
  • 我的那根教鞭,被鎖在柜子裡20年
    日前,記者採訪了兩位從教30年以上的老師,她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老師手中的教鞭原來是這樣消失的。  A 我現在只會兩招  口頭批評和告知家長  王老師是杭城某公辦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任教34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
  • 教鞭
    昨日偶然翻出1988年改行時學生送我的一幅水墨畫習作「秋山」,小心翼翼展開後,還沒有來得及細看細想,卻見上端的軸筒鬆開,赫然在目的那枝軸芯是自己當年用過的一根教鞭。這是一根用上好竹片加工而成的教鞭。長兩尺過半,手握的一端最粗,也最光滑。往反向一端漸漸均勻細去,儼然一根特別加長的無名指。頗像作戰室裡指示軍用地圖和沙盤的指揮棒,足以指到整塊黑板的任何一個邊或角。
  • 論教鞭的重要性:獎罰分明,才是教育之王道
    然而,如今社會,每個家庭就那麼一兩個「寶貝疙瘩」,怎麼捨得受教鞭之苦?再看看現在我們的00後,什麼抖「硬」,什麼亡者農藥,什麼吃雞,還需什麼教師去教育呢?小編從教近二十年,深感「一條教鞭」的重要性!有網友會說:打學生?是的,但教鞭的規格需要統一標準,不能教師私自製定,並且「打」在哪裡,多大力度都需要一一制定。
  • 貓咪都被迫營業了,你還不知道教鞭的進化史嗎?
    不學習,打你手心心!本文由北京科普作協會員朱廣思進行科學性把關伴隨著九月開學季和教師節的到來,全國範圍又掀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跨地區移動大浪潮,各地高校返校工作有序開展,中小學課堂逐漸恢復。
  • 從小被打大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星半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以前的孩子是被父母打出來的,現在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曾經一些傳統的教育理念也都得到了摒棄,其中就包括棍棒教育。現如今,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被孩子氣的半死,但不管怎樣,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都不會動手去打,父母更喜歡用語言去教育。
  • 李玫瑾:「經常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
    身為父母,沒有誰是真想打孩子的,只是沒辦法孩子鬧騰起來實在太氣人了。不打吧,怎麼好言相勸孩子都不聽;無奈只能下手一頓胖揍,孩子立刻就安靜了。相比「耐心勸說」,實在是立竿見影。打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孩子只要犯了錯可能就會被一頓胖揍。
  • 教師節,20CM跌停教鞭,來自大A老師的尊尊教誨
    大A老師教導我們:要尊重大A ,尊重交易,尊重市場。大A老師說:前兩天就告訴你們風險來了,你還是進來搗亂的話,今天我只能用教鞭來打你的手心了,從前我的教鞭都是10CM長,最近你們太瘋狂,太不聽話,我只好換成了20CM的教鞭。
  • 十幾年前,家長給教師做教鞭,如今教師兩手空空能管住學生嗎?
    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到底是什麼,正準備往那些不該想的方面去思考的時候,他自己說出來了是教鞭。我一聽也覺得很有意思,畢竟在這個年代,老師們手頭上誰還敢拿著這個東西啊?但是這個淳樸的老人深知自己的孩子在家就非常的調皮,根本管教不住。如果說在學校老師都不來教育一下他的話,那麼他就更加無法無天了。所以淳樸的老人四處尋找,找到了一根非常結實的小竹子,磨光做成了教鞭,想要送給老師。
  • 張輝:想當年,誰沒有挨過罵、挨過打呢?
    01 說到挨打,我還記得,自己學生時代第一次挨老師打,還算是非常「幸運」的。 時間太久遠,記不清是一年級,還是二年級,老師要求我們帶了鐵鍬等工具到學校植樹。 樹沒種好,愛動的我們開始玩起來,我就提議大家用鐵鍬撐地,看誰能蹦上小學校那矮矮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