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勐臘縣因地制宜發展冬季蔬菜種植產業,讓冬田不閒,助力農民增收。
初冬的早晨,位於勐捧鎮的勐臘縣小笨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示範基地裡,120畝西紅柿「粉果」開著鮮嫩的黃花沐浴在暖陽下,張梅芳帶著工人們正悉心地在「點花」,為西紅柿「促花保果」。
勐臘縣小笨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張梅芳表示,我們今年種的番茄全部都是粉果,11月份開始種的,現在是結果散花的時候,到明年1月份就可以採摘。
張梅芳介紹,今年公司主要種植了西紅柿、茄子、辣椒、豆子四類冬季蔬菜。經過兩個多月的成長期,陸續就可以收穫了,可以採摘到明年5月份。從2013年開始,勐臘縣小笨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勐臘縣推廣現代農業和進行專業化育苗已有8年,銷售市場遍及北京、上海、鄭州、成都和重慶等地,形成了穩定的銷售產業鏈,年銷售額達到800萬元左右。
在勐臘邦農農產品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基地裡,幾個工人正忙著捆綁豇豆,待稱重裝箱後,這些蔬菜將運往西安、鄭州等地,這是該公司今年收穫的第一批豇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豆類價格市場行情非常好。
勐臘邦農農產品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松認為,今年價格遠比去年高,今年最低價格3塊錢一公斤,最高售價10塊錢一公斤。種的好的農戶,一畝地能產兩噸。
勐臘縣勐捧鎮的冬季蔬菜產業不僅讓一些種植大戶和企業獲得了豐厚的收益,也為當地貧困群眾拓寬了增收渠道。
依爽是勐捧鎮勐哈村委會曼賽竜村民小組村民,去年開始加入冬季蔬菜種植大軍,種植墨茄和圓茄收益不錯後,今年她家又跟寨子裡的村民租了70畝地,繼續種植茄子。
勐捧鎮勐哈村委會曼賽竜村民小組村民依爽說,一畝地純收入在3000元左右,還是很可觀的。
在公司、專業合作社和一些種植大戶的帶動下,勐捧鎮的冬季蔬菜種植迅速向其周邊村寨發展,目前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讓很多當地貧困群眾從中實現了就業,為他們鋪設了一條致富的道路。
勐臘縣小笨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傑介紹,我們用工是以貧困戶為主,60%-70%來參與務工的是貧困戶。我們產業扶貧基地的核心就是解決貧困戶的勞動力問題,讓他們在橡膠收割完以後,有事可做,有穩定的收入。還可以學習種植技術,回到村裡面自己參與種植。
勐臘縣勐捧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人員郭保興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合作社帶動老百姓種植,合作社統一收購、發貨;另一種就是老百姓自己種植,銷售到本地冷庫。冬季蔬菜種植,為我們本地的老百姓增加了經濟收入。
作為「南菜北調」的蔬菜基地之一,勐臘縣按照「強基地、擴規模、壯龍頭、突特色,提質量、創高效」的發展思路,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勐捧、勐臘、磨憨等鄉鎮發展冬早蔬菜產業。近兩年來,種植面積達5萬畝以上,主要是利用水稻收割後的冬閒田種植,品種以無筋豆、青椒、茄子、蜜本南瓜等為主,90%是外銷,目前登記註冊從事冬早蔬菜生產及銷售的蔬菜專業合作社有27個。
來源:西雙版納手機臺
西雙版納發布
ID: xsbnwx
西雙版納發布
☆歡迎投稿☆
微信號:xsbnwx
主辦:
中共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
西雙版納州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新聞辦
郵箱
xsbnfab@163.com
原標題:《冬田不閒生產忙 綠色蔬菜收益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