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布」瓜類蔬菜(黃瓜)苗期管理及綠色高品質生產

2020-12-18 農業見聞與記錄

江蘇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瓜菜創新團隊江蘇2018年蔬菜種植面積2138萬畝,產量達5,515萬噸。瓜類蔬菜是江蘇栽培的主要蔬菜種類,在蔬菜周年生產周年供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省栽培的瓜類蔬菜主要包括黃瓜、南瓜、苦瓜、絲瓜、冬瓜等,年栽培總面積400萬畝左右,露地、大棚、聯棟溫室和日光溫室均有栽培。

一、瓜類蔬菜的特徵特性及其與栽培的關係

1.根系特徵:除黃瓜外,其他瓜類蔬菜都具有較發達的根系(抗旱性強),但斷根後根的再生力差(木栓化),因此,適於直播栽培,但在早熟栽培中通常採用先育苗後移栽的方法即在子葉展開、第一片真葉顯露時,移入營養缽,一般培育至2-3葉定植或利用穴盤育苗一次性成苗。

2.莖蔓特徵瓜類是蔓性作物,莖不能直立,稱之為蔓;每一葉腋可萌生側蔓,因此側蔓多;多數種類於第3片葉以後葉腋間產生不分枝的卷鬚;瓜蔓與土壤接觸時,節上容易發生不定根。根據以上特徵,瓜類蔬菜栽培上通常有三種普遍採用的措施:適當去除側蔓或摘心促側蔓;設立支架;壓蔓。

3.開花習性:瓜類通常為單性花,即雌花和雄花,雌雄同株,在黃瓜、西瓜、甜瓜、南瓜上也會出現兩性花,在花的發育順序上經歷了從無性——兩性——單性的過程,在兩性狀態下可以定向進行性別調控。在黃瓜上現已育成純雌性和純兩性系品種,它們在雜種生產上具有獨特優勢。

瓜類蔬菜如何實現正常開花結實?

瓜類蔬菜依靠昆蟲幫助傳粉,多數種類和品種若傳粉受阻,結果率將大大降低。設施栽培的無蟲媒條件下一般沒有昆蟲傳粉,怎麼完成坐果?通常是採用生長調節劑(氯吡脲)處理或人工授粉以增加結實。在黃瓜、苦瓜上已開始選育單性結實的品種,配合無土栽培技術,提高設施栽培效益。

二、瓜類蔬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瓜類蔬菜喜溫耐熱,不耐寒冷。生長適溫20-30℃,15 ℃左右生長緩慢或生長不良,10 ℃以下引起生理障礙以致受害。瓜類中以甜瓜、西瓜和南瓜最耐熱,且適宜高溫乾燥氣候;冬瓜、絲瓜、苦瓜、瓠瓜和黃瓜等比較適宜溫暖溼潤氣候;西葫蘆既不耐熱也不耐寒。

較低的溫度有利於雌性分化。

2、光照 瓜類屬短日照植物,對日照長短的反應因種類與品種而異。在苗期有短日照,特別是低溫短日照,可提早花芽分化及雌性發育。

3、土壤 瓜類蔬菜要求土壤疏鬆,耕作層深,對於西瓜、南瓜等深根性蔬菜,要求地下水位要低;瓜類蔬菜忌連作,三年以上的輪作制度對瓜類蔬菜非常重要。

三、當前黃瓜苗期管理技術

1、不同育苗設施的增溫效果

2、播種育苗技術

(1)浸種與種子消毒

熱水燙種消毒:先用冷水浸沒種子,然後緩慢注入開水,邊倒開水邊攪動,水溫上升至75-85℃時保持1min,再緩慢注入冷水,使水溫降到25-30℃,並在此溫度下浸種6-10hr。既可殺滅種子表面的有害病菌,還可軟化種皮,促進種子吸水。

溫水燙種消毒:先用冷水浸潤種子,再緩慢倒入熱水,當水溫上升至52-55℃時,保持15min,然後加冷水使水溫降至25℃,並在此溫度下浸種3-4小時。

(2)種子催芽

將浸泡過的種子,用紗布包好,務必不要包得過緊,包好後放入盆缽、茶杯中,上口用玻璃蓋上,放到28-30℃下催芽,催芽結束的標準是有70-80%左右的種子出芽。

(3)播種量估算

黃瓜:栽培100畝黃瓜大約需要購買多少種子?

假定3000株/畝,100畝共需300000株苗,按照100%發育率和成苗率計,共需種子300000粒;

已知黃瓜的千粒重是23克,則300000粒種子重為6900克,即6.9千克/公斤,考慮到種子發芽率、育苗損失等因素,另增加5-10%購種量,則準備6.5-7.0千克/公斤種子可滿足要求。

(4)苗期管理技術

溫度:出苗前高(25~30℃),出苗後低(18℃);晴天高(25℃左右),陰雨天低(15~16℃)。

光照:只要晴天,必須儘量增加見光時間。電熱線加溫育苗時,對不透明覆蓋物早揭晚蓋。

注意陰雨雪天的適度透光,力戒全天遮光,否則,只要3-4天時間秧苗就會因光飢餓而死亡。

水分:底水多澆,苗水少澆;晴天多澆,陰天少澆;後床多澆;前床少澆;高溫多澆,低溫少澆;風大多澆,風小少澆。總的原則是不幹不澆。通風換氣:為了調節床內溫、溼度,排出廢氣,換入新鮮空氣,補充CO2,育苗過程中必須及時通風,在連續陰雨天仍要適量通風。

防治病蟲害,確保全苗

猝倒病:在幼苗期1-2葉時最易受害。症狀:幼苗近地面莖開始呈水漬狀,逐漸褪綠變黃,病部收縮變細如線狀而使莖折斷,形成倒苗,葉片仍呈綠色。當環境潮溼時,病部及地面上產生明顯的白色綿毛狀菌絲。病菌生長適宜地溫15一16℃,適宜發病地溫10℃;控制苗床溼度是關鍵,發病時用枯菌酯類,噁黴靈加甲霜靈復配防治。

立枯病:幼苗最易受害,大苗也可發病。症狀:近地面處莖上出現橢圓形褐色病斑,病部軟化收縮變細後折倒,病苗根部腐爛。較大的秧苗發病後,初期白天萎蔫,夜晚恢復,經一段時間全株枯萎。防控方法參照猝倒病。

幼苗鍛鍊,增強抗性:幼苗在定植到大田以前,為了增加幼苗對早春低溫的適應性,需經過一定的鍛鍊過程,鍛鍊一般於定植前1~2周開始,方法有兩種——低溫鍛鍊:加大通風降溫力度,使秧苗逐漸適應外界環境。

控水鍛鍊:控水的一個形態指標是,只要秧苗不發生乾旱萎蔫就不澆水。

經過降溫和控水鍛鍊後,幼苗抗寒性增強,花芽分化提早,幼苗定植後遇到短期低溫(黃瓜遇到5℃)不會發生凍害。原因是鍛鍊增強了幼苗的保護組織,提高了細胞中細胞液的濃度,降低了細胞液的冰點。

3、適栽幼苗的狀態

黃瓜:3~4葉1心定植,40天左右苗齡。

四、黃瓜綠色高品質生產關鍵技術

1、 黃瓜栽培品種

栽培設施及目的不同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品種。一般設施商業化栽培的品種以長果密刺類型為主,可以選擇中農18號,德瑞特,津優40,康秀4號和康秀5號(揚州大學最新育成品種),主要表現:抗性強、生長勢旺、果長30cm 左右、密刺、綠色油亮,商品性好。設施栽培的另一類品種是水果型小黃瓜,可以選擇南水3號、揚大1號和康秀1號(揚州大學育成品種),主要表現:全雌性、單性結實率高、在適宜環境和栽培管理水平下節節有果,適於小包裝銷售。觀光休閒採摘型小黃瓜,可以選擇玉女、玉秀2號(揚州大學最新育成品種),全雌性、單性結實性強、黃白皮色、油亮、口感好,適合於生態園作為採摘型栽培。

2、 黃瓜栽培方式與調控

土壤栽培;基質營養液栽培。

(1)土壤改良與休閒

輪作: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與白菜類、蔥蒜類、綠葉菜類等淺根系蔬菜輪作或與水生蔬菜進行水旱輪作。

夏季高溫燜棚:7-8月份在春夏季蔬菜採收結束後及時清理殘株、耕翻土壤、密閉大棚,溫度可達70℃,持續1-2周即可。此法可結合秸稈還田或種植速生作物如玉米、黑豆、田菁、蘇丹草,待植株長至30-40cm高時將其翻入土壤中,經過2-3周的高溫腐解,既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也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狀。

休耕養地:耕翻土壤後完全或不完全栽植植物,持續1-3個月不等,夏季1個月左右即夏養,冬季2-3個月即冬養。

(2)高產高品質群體結構與環境調控

品種:耐低溫弱光、多抗、連續坐果性強、葉片分布合理;

密度:3000株左右;

開花雌花節位:在生長點下4-6節;

結果期合理的功能葉片數:12-14張及3-5條梯隊瓜;

每形成一個商品果需要的功能葉片:2.5張;

基部葉片在未發生黃化、老化或遭受病蟲危害不應摘除;

開花結果期溫度:15-25℃;

增溫補光、肥水一體化。

基質栽培要點:

1. 基質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一般以有機+無機基質復配較好,泥炭佔60%,蛭石和珍珠巖佔40%;

2. 基質PH,保持中性較好;

3. 槽培、盆培、袋培均可;

4. 營養供應:全營養液供應,EC值從0.5逐漸上調,至盛果期可以達到3.0左右;

5. 營養液回收再利用。

3、病蟲害綠色防控

(1)蟲害

蚜蟲:4月中下旬開始發生,5-6月份發生率高,主要從麥田、果園遷飛而來,繁殖速度很快,如不及時防治,將使生長點因失去營養和水分而萎縮、死亡。可用砒蟲靈和捕蟲板防治。

煙粉蝨煙粉蝨在黃瓜栽培上的危害日益嚴重,已成為黃瓜栽培的重要障礙,上半年5月下旬開始,下半年9月初開始發生率高,分泌物引起煤汙,葉片光合作用嚴重下降,防治不到位將造成嚴重的產量、質量和效益損失。

在-4℃的環境溫度下,6 h後煙粉蝨所有蟲態均全部死亡。在單膜覆蓋的大棚內,煙粉蝨成蟲在-2.5℃條件下全部死亡,在雙膜覆蓋的大棚內,煙粉蝨可以安全越冬。在揚州地區,煙粉蝨可以在日光溫室或雙膜覆蓋的大棚內越冬。大棚等栽培設施客觀上為煙粉蝨的越冬與繁殖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是造成其危害日益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2)病害

霜黴病:氣流傳播、流行性較強的病害,嚴重時兩周內可使整株葉片枯死。主要危害葉片,淡黃色至褐色多角形病斑,潮溼時葉背病斑有紫黑色至黑色黴層。溫差大導致的葉片表面結露及植株營養供應不夠、植株日漸衰老等是霜黴病發生發展的主要原因。

氣候因素 溼度是決定病害輕重的主要因素。

栽培管理 排水不良或灌水過多;種植過密; 保護地溼度大不及時通風換氣,發病重。

防治措施——適度密植;營養供應必須全面充分,促進黃瓜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性;排水降溼、加強通風;藥劑預防:第一次採收後進行,晴天用藥,推薦藥劑:杜邦克露,殺毒礬-先正達,德國拜爾銀法利。

白粉病:發病初期白色小粉斑,發病後期,病葉黃枯,有時病斑上長出成堆的黃褐色小粒點,後變黑。

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落在寄主葉片上,從孢子萌發到侵入需24小時,一周後可產生新的孢子傳播,進行再侵染。產生分生孢子適溫15-30℃,相對溼度80%以上。分生孢子發芽和侵入相對溼度90-95%,但該菌遇水或溼度飽和易吸水破裂而死亡。高溫乾旱和高溫高溼交替出現時白粉病極易發生流行。

防治措施——適度密植;營養供應必須全面充分,促進黃瓜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性;排水降溼、加強通風,供水均勻,避免乾濕交替;藥劑預防:第一次採收後進行,晴天用藥,推薦藥劑:拜爾露娜森,翠貝,凱潤。

枯萎病:嫁接防治。黃瓜枯萎病和根結線蟲均為土傳病害,對黃瓜生產為害很大,常因連作造成黃瓜植株的大量死亡而嚴重減產,甚至絕產。目前還沒有一種特效藥物或抗病品種來解決這個問題。雲南黑籽南瓜對黃瓜枯萎病和疫病具有高度的抗性,對枯萎病菌幾乎免疫。因此,雲南黑籽南瓜作砧木與黃瓜嫁接,可有效地防止黃瓜枯萎病及疫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

4、 畸形瓜及其預防

畸形瓜:尖咀、蜂(細)腰瓜、大肚瓜、鉤子瓜。

畸形瓜產生原因有三個方面:

授粉受精不良:因昆蟲少或陰雨天多不利於昆蟲活動或過高的溫度影響花粉管的伸長均會引起授粉受精不良。

肥水供應不均勻:營養與水分供應不足而引起尖咀瓜;果實迅速膨大期間溫度較高,水分過多而引起大肚瓜;植株本身生長勢差,以致自身吸肥吸水力弱或高溫乾旱而引起細腰瓜。

病蟲害危害:病蟲危害後,使植株生長不良,果實發育過程中不能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而形成畸形瓜。

畸形瓜的防治措施——首先要施足基肥,然後根據植株和果實生長發育情況,均勻追肥和澆水,同時加強防病治蟲。如已出現畸形瓜,為保證正常果的生長發育,可將畸形果及時摘除。

5、 黃瓜花打頂的形成與預防

植株生長到一定節位後,以多個雌花生長封頂,植株不再長高,稱之為花打頂。主要原因是:根系損傷;低溫弱光;留瓜過多;澇/旱;用藥過度。

相關焦點

  • 瓜類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種植#一、瓜類蔬菜(葫蘆科蔬菜)瓜類:黃瓜、冬瓜、南瓜、筍瓜、西葫蘆、黑子南瓜、灰子南瓜、西瓜、甜瓜、越瓜、菜瓜、絲瓜、苦瓜、抓瓜、節瓜、蛇瓜、佛手瓜等。瓜類蔬菜生長發育特性:以果實為食用器官;喜溫、喜光,不耐霜凍,對日長要求不嚴格;對土壤適應性較廣,但以壤土為佳;需肥較多,前期以氮為主,產品器官形成期以鉀為主。
  • 蔬菜所專家參加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南方瓜類蔬菜專業委員會年會
    11月8-10日,2020年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南方瓜類蔬菜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福州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掛靠蔬菜所的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南方瓜類蔬菜專業委員會主辦、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承辦、福建省星源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 水果黃瓜栽培管理技術
    黃瓜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它也有幾個品種,我不知道你是否吃過水果黃瓜,它看起來比普通黃瓜小,沒有刺,吃起來更方便,在市場上賣得很好。下面的編輯會告訴你水果黃瓜的栽培和管理技術。果黃瓜栽培管理技術1.培育壯苗種子應該用來播種,一種幼苗。 種子床可以用馬糞釀熱床或電熱溫床。 苗期溫度要求嚴格,適宜發芽溫度控制在24-26℃.. 出苗後白天保存23-25℃,晚上保存15-18℃.. 苗床營養配腐馬糞、爐灰等,以滿足疏鬆和肥沃的要求。
  • 芸苔素搭配磷酸二氫鉀,用於大蒜、黃瓜等農作物,效果好極了
    磷酸二氫鉀是種植農作物常用的高效肥料,而芸苔素內酯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兩者巧妙地進行搭配,用於大蒜、黃瓜等農作物,效果好極了。在農村,很多人種植農作物大多都把肥料施入地下,而忽略了葉面肥,芸苔素和磷酸二氫鉀搭配用於大蒜、黃瓜等農作物的葉面噴灑,不僅能提高大蒜、黃瓜等農作物的產量,還能促使大蒜等蔬菜生根、預防黃葉幹尖和枝葉早衰,促進植株生長,還能使瓜類蔬菜坐瓜多,瓜條直、提高產量。
  • 香瓜高產栽培苗期管理
    香瓜苗期時間較短,一般為15天左右,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溫度控制和水分管理。苗期我們可以不必進行施肥或噴施藥劑,否則會影響植株品性。
  • 黃瓜種植有技巧,用好這個小方法,黃瓜增產30%
    高產優質是農民種植農作物所希望的結果,種植過程中除了要科學合理管理外,掌握一些必要增產增收小技巧將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有的農戶栽種黃瓜的時候,會擇機向植株噴一些食醋。那麼,噴食醋對黃瓜增收有什麼作用?噴醋的時間該如何把握?噴醋時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下面,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噴醋對黃瓜增產增收有什麼作用?
  •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高等真菌病害在苗期極易染病,如果定植時防治不及時,病情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定植後就會發生的特別厲害,在生長後期就會反覆發生;蔬菜或瓜果類在掛果期,尤其是盛果期,養分的供應既要長秧苗又要供果實生長,而且大部分營養物質都提供給了果實的生長,此時的秧苗抗病能力較弱,因此容易發病。
  • 大棚蔬菜這樣管理!保證秋季蔬菜安全生產
    目前瓜類蔬菜正處於結果盛期,要結合天氣適時澆水,一般應每隔3~5天澆一次水,適時進行追肥。茄果類蔬菜目前大部分已進入中後期生長階段,應繼續加強後期田間管理,及時整枝打杈,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復壯。隨著天氣逐漸轉涼,芸豆、扁豆等開始進入收穫旺期,要注意加強肥水管理。施肥的總原則是:要搭配好肥料,以肥改土,以肥養根。由于越夏蔬菜栽培大都採用平畦栽培,但平畦栽培透氣性差,不利於根系生長。
  • 綠色蘿蔔標準化生產技術,今天就告訴你詳細技術!菜農看過來
    由於綠色蘿蔔能長期儲藏以及供應冬春市場,其在蔬菜周年均衡供應中佔有重要位置。近年來蘿蔔冬春保護地栽培面積也逐漸增加。綠色蘿蔔營養豐富,含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鈣、磷、鐵等無機鹽,另外還含有澱粉酶和芥子油,可以幫助消化,開胃消食,有增進食慾的功能。蘿蔔種子稱為「萊菔籽」,是常用的中藥。
  • 從明天起: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味」
    第三想到的是剛從架上摘下來的黃瓜。拍個黃瓜,然後就可以聞到黃瓜所散發出來的清香味道。最後想到的是綠豆湯。不用放太多綠豆放少許就好,多加水一直熬到湯變成紅顏色。就是這樣簡單淳樸,原味的家常飯菜。不用太豐富,就這樣就足夠吃得很飽了。非常健康和原味。
  • 湖南省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及應用
    2 技術規範本技術用於規範常德華冠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冠公司)下屬所有冬瓜基地或訂單基地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 安鄉縣其他蔬菜基地可參照執行。2.2.6 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溫、保溼, 50%左右出苗後去掉地膜, 適當降低苗床溼度。苗期水分見幹見溼, 移栽前 7 d左右控水煉苗。育苗專用基質所含養分足夠滿足冬瓜苗期需要, 所以苗期一般不需追肥, 可視情況適當葉面補充磷鉀肥以提高抗性。注意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
  • 黃瓜的種植與管理
    黃 瓜【別名】胡瓜、刺瓜、青瓜【科屬】葫蘆科黃瓜屬對黃瓜的認識,是小時候在農村形成的,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是絕不可能有什麼礦泉水的,走在田間地頭,口渴了,無論誰家種的黃瓜,隨手摘下一根,滿身帶刺、連花都還沒來得及掉,在衣服上「噌噌」兩下將刺擦掉,一口咬下去,鮮嫩多汁,生津止渴,
  • 農村種植蔬菜從幾月份開始種?種哪些蔬菜?
    現在的農村,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走南闖北,看到了各地栽培蔬菜的相關操作,要已經不是原來的常規操作了,條件許可可以進行保溫溫室大棚的,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和收穫蔬菜,當然,絕大多數還是以露地栽培為主,栽培常規蔬菜,對於日光大棚,冬季也可以生產耐低溫蔬菜。1.常規種植。
  • 洋蔥苗期溫度和水分管理
    蔬菜栽培專家 喬宏宇苗期溫度管理的原則是:前升、中控、後降。前升是指播種後出苗前以升溫為主,迅速使地溫升高,促進種子萌動發芽,使出苗加快,有利於苗齊、苗全、苗均、苗壯。苗期水分管理的原則是前透、中適、後控。前透是指播前或覆膜前種床的造墒水要澆透,使10-20釐米土層內飽和一致,無漬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澆水。中適是指揭去地膜後,澆1次水,以利出齊苗;以後視情況適當澆水,經常保持土壤見幹見溼(白天地表見幹,早晨地表見溼),防止葉片徒長。
  • 西瓜苗期病害如何防治?來看專家觀點!
    西瓜苗期壯苗是西瓜豐收的基礎,然而不少瓜農反映,西瓜苗期特別容易出現病蟲害,不但不利於西瓜壯苗,還嚴重影響西瓜正常生長,那麼,今天鑫科植保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一下西瓜苗期易出現哪些病蟲害?如何防治西瓜苗期病蟲害?
  • 農村種植蔬菜幾月份開始播種?種哪些蔬菜較多?經常見到套種
    現在的農村,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走南闖北,看到了各地栽培蔬菜的相關操作,要已經不是原來的常規操作了,條件許可可以進行保溫溫室大棚的,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和收穫蔬菜,當然,絕大多數還是以露地栽培為主,栽培常規蔬菜,對於日光大棚,冬季也可以生產耐低溫蔬菜。 1.常規種植。
  • 黃瓜出現這「18種」問題,你會如何解決?
    5、黃瓜紅粉黃瓜紅粉病是塑料大棚或溫室黃瓜等瓜類作物生產中新發生病害之一,隨著黃瓜保護地栽培面積的逐步加大,紅粉病已呈逐年上升趨勢。葉片感染紅粉病後,會出現暗綠色圓形或橢圓形不規則淺褐色病斑。當種植環境溼度比較大時,葉片邊緣呈水漬狀,病斑薄,容易破裂。長時間的高溫天氣下,病斑上越易生淺橙色黴狀物,*後會使得葉片腐爛或乾枯。菌落初為白色,後漸變為粉紅色。
  • 蔬菜常用殺菌劑——氨基寡糖素的使用與注意事項,附3種施藥方法
    適應於西瓜、冬瓜、黃瓜、苦瓜、甜瓜等瓜類,辣椒、番茄等茄果類,甘藍、芹菜、白菜等葉菜類等作物。(1)浸種主要可防治番茄、辣椒上的青枯病、枯萎病、黑腐病等,瓜類枯萎病、白粉病、立枯病、黑斑病等,及蔬菜的病毒病,可於播種前用0.5%氨基寡糖素水劑400~500倍液浸種6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