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注重實務方向

2020-12-16 中國會計視野

今年是90後畢業生求職的元年,這群被稱為「獨生代」的年輕人開始走向職場。如今,職場需要的人才越來越趨向國際化、專業化、系統化。財經高校培養學生如何突破固有觀念,將實務與教學緊密聯繫,打造出國際化專業人才,是許多老師關注的焦點。

為深入探討會計行業的未來發展及人才培養的趨勢,10月24日,第三屆中國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與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教學研討會在天津召開,來自全國18個省35所高校的老師們共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從課程上與國際接軌

「會計師世界2012調研報告顯示,在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專業會計師人數卻在增加。亞太地區會計師人數已猛增了近34%,增至543064人,增長主要來自於『金磚四國』提供的就業機會,以及專業會計師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和領導力方面傳統角色之外創造出的機會。國際化人才有其廣闊的發展市場。」ACCA教育董事郝飛在談及國際化人才時表示。

如何和國際接軌,如何讓學生更具競爭力,如何將培養方向從研究型人才轉向實務性人才,是很多財經高校培養學生時一直思索的問題。

眼下,很多高校選擇開設國際會計資格相關課程助力學生提高競爭力,將考試內容和實務熱點結合起來授課,為打造國際化專業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天津財經大學的國際執業資格教育中心主任楊麗芳分享了其辦學經驗。她從機構設置、師資培養、學生服務、實踐積累四個方面介紹了天津財經大學ACCA方向班的辦學模式及思路。「天津財經大學成立了『國際執業資格教育中心』,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化,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資質認證項目在財大的發展。中心注重師資培養,擁有一支穩定的專職教師隊伍,同時,中心貫徹財大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積極為學生創造各種實習機會及社會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畢業生均實現高質量就業。」在課程設置上南京審計學院周櫻櫻老師有類似觀點,她介紹說:「南京審計學院是1997年在審計署的支持下,開辦的該專業方向班。今年已經16屆了,先後有2000多名學生畢業。在這個過程當中,學校也經歷了幾個階段。從開始摸索階段基本是業餘學習的形式,考教分離的模式,逐漸過渡到把該課程納入到學校人才計劃,考教同步的模式。」通過原汁原味的國外教材,全球的經典案例,雙語授課等形式幫助學生直觀了解到財會實務的最新熱點,無形中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師資力量緊缺

「事實上,ACCA辦學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師資隊伍。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組建一支自己的師資隊伍是非常必要的。」浙江財經大學於永生教授感慨道。

越來越多的財經高校意識到老師的重要性,把著眼點放在師資隊伍的培訓和建設上。

「我們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培養我們的師資隊伍,一個是自己的培養,我們把好幾批優秀的畢業生留校,聘請他們擔任專職教師。還把各個院系教授該課程較好的老師留下,把他們作為專業的師資,這部分的老師就是我們自己培養出來的專職教師隊伍。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師資的整體科研水平,又從海外引進了高水平的碩士、博士,充實這支隊伍。」周櫻櫻強調。

高素質的師資既了解國際會計準則,又有中國財會專業知識,同時具備雙語教學的能力。

如何將這些高素質的人才留住?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田高良表示:「西安交大從2001年開辦該教改班時,就制定了激勵機制,如果老師主講的課程在學生參加全球統考時取得好成績,便會分別給老師和學生獎勵:全球第一獎5000元,中國大陸第一獎2000元。事實上,對於老師獎勵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培養老師的職業自豪感和競爭力。能成為授課老師,這是對老師自身能力的認可,這是金錢獎勵沒有辦法代替的。」

可觀的就業率

據了解,ACCA方向班學生的就業率高達90%以上,這超高的競爭力背後的優勢是什麼?田高良認為,首先該方向班的學生有「雙槍」,即熟練的專業英語和專業母語。他們既懂中國的會計準則,又懂國際的財會慣例,學生們在學習14門全英文職業教材的同時又系統學習中國的財會專業知識。其次,這些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最後,他們課業壓力要比普通學財會班的同學高出許多,這也讓他們更加勤奮,形成了敬業、職業、專業的「三業」文化。

專業知識過硬,踏實勤奮,又有一定實務能力,這無疑讓越來越多的僱主青睞。

「就業優勢來自於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遠遠超過普通的學生。給大家舉一個小細節,我們學校的學生使用計算器的熟練程度是和銀行人員一樣的,因為該專業的學生為了全國統考已經進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習題訓練,他們已經像職業的會計人員一樣,可以熟練操作會計的工具了。可以說是一畢業就可以直接上手工作,在動手方面是其他普通學生無法比擬的。」於永生說。

相關焦點

  • ACCA召開第三屆高校國際會計人才培養與教學論壇
    -- 「探索會計人才的未來」主題論壇圓滿結束 北京2012年11月5日電 /美通社/ -- 為深入探討會計行業的未來發展及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趨勢,ACCA於10月25日在天津財經大學召開了「ACCA第三屆高校國際會計人才培養與教學論壇
  • 大連交通大學ACCA創新實驗班-ACCA國際化財經人才培養計劃招生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職業就業標準逐步趨向國際化,國家迫切需要大量通曉國際規則、熟練掌握全球財會前沿知識與技能的國際化高端財會人才。在未來5-10年,我國將需要50-100萬名國際化高級財會人才。
  • 專家議國際化人才培養:全球勝任力是重要素質
    25日,針對教育國際化和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等話題,來自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設和國際化發展聯盟的專家、北京高校商學院主管領導,以及商科國際認證的相關專家等進行了探討。圖為參會人員 主辦方供圖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媒體教育學院、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產業金融管理專業委員會、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設和國際化發展聯盟主辦。
  • 會計學acca方向是什麼意思?跟會計有哪些不同?
    會計學acca方向是什麼意思?跟會計有哪些不同?    會計學與會計學acca方向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只學習會計以及會計的相關知識,而會計acca方向指的是以會計為基礎,acca方向為導向的專業。    自1988年進入中國以來,ACCA在中國快速發展,已有超過80所知名高校開設ACCA專業方向,其中包括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知名財經院校。
  • 培養高質量智慧財產權人才
    龐大的智慧財產權申請數量需要高質量的智慧財產權人才隊伍來支撐,如何培養高質量的智慧財產權人才是當前一個重大課題,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以智慧財產權人才為關鍵支撐,必須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   我國現有的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體系以本科智慧財產權專業為基礎、大專和智慧財產權學科方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為補充。
  • 繪好高校人才培養的「工筆畫」
    剛剛閉幕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新時代這項世紀工程明確新方向,規劃新思路。高質量的教育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環節,為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強大人才支撐。本期,我們圍繞普通高校、藝術高校人才培養,科普教育如何進一步發展等教育領域的重要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以小切口和大視野,推動「一帶一路」在教育領域落實、落細。
  •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問題與出路
    國家層面對國際化人才的頂層設計,使重新思考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現狀、問題及出路成為必然。與綜合性大學其他專業人才的國際化培養相比,外語類院校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更注重對其他國家語言、文化的親身體察與實際應用,大多數外語專業可以提供在對象國學習一學期或一年的機會,以深入對象國內部了解語言的差異、國情的狀況等。即使非外語類專業,也非常強調學生對英語、法語、德語等通用語言的學習和應用能力,要求外語水平達到工作語言的要求。
  • 什麼是ACCA方向班?ACCA方向班與普通會計專業有什麼區別?
    會計ACCA方向是指各個大學在專業當中開設ACCA專業,隸屬於會計專業,算是會計專業的一個分支,學習的主要是國際會計acca方面的內容,是以考出ACCA證書為目的的一個專業。
  • 涉外法治人才如何培養?梅夏英:國外強調競爭,我們服務國家
    核心提示:以本科實驗班建設為主要抓手、以建設全英文專業課程和實務課程體系為目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注重將國家戰略情懷根植於教學理念之中,培養了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法律人才。培養全球治理人才記者:與其他高校法學院相比,貴院涉外人才培養有何特色?
  • acca專業是怎麼回事?acca方向班值得考嗎?
    acca專業是怎麼回事?acca方向班值得考嗎?    acca專業是怎麼回事呢?你知道嗎?acca方向班又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國內經濟的進一步發展,ACCA以其完善科學的課程體系培養出來的複合型高級財務管理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認可與青睞,這也讓學校意識到ACCA證書在中國存在巨大的市場人才缺口。很多國內頂尖大學看到了這一發展的機遇,開始在學校開設了「會計學ACCA專業」即ACCA專業。    ACCA專業與學校其他專業一樣學制為四年。
  • 堅持開放式辦學 培養國際化人才
    學校始終堅持擴大教育開放,拓展國際化辦學『朋友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佛科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龔武表示,啟動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以來,佛科院國際化辦學駛上快車道。未來,佛科院將繼續堅持開放式辦學,為佛山乃至廣東走向世界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拓展「朋友圈」??
  • 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無疑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國際化人才的重任。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眾多高校將「兼顧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培養『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作為自身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強教育國際合作,提高辦學開放度,廣泛搭建學生國際化培養平臺,強化學生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
  • 湖北高校跨學科融合交叉培養會計人才
    湖北日報訊 (記者龔雪、通訊員呂洪雁)8月15日,湖北省第四屆會計專碩發展論壇在江漢大學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隨著新經濟、新技術發展,我省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發生了變革和創新。此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30多所高校近百位師生、行業知名企業現場與會,其他相關代表線上參會。
  • 東方集團張宏偉注重人才培養 鑄造人才優勢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東方集團張宏偉(東方集團·聯合能源集團董事局主席)注重人才培養,建設學習型組織,持續提高員工隊伍的崗位勝任力和職業綜合素養,鑄造人才優勢,是聯合能源集團實現可持續、跨越式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保障。
  •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校長陳思坤:培養國際化複合型人才
    陳思坤:我們在人才培養的理念上,在管理的模式上,以及在校園文化的育人方面和環境育人方面都體現國際化的特色。    第一,校園的文化育人,國際化的辦學特色。包括以雙面行政樓為主體的中西合璧的建築物:這是中西合璧的一種設計,還有很多歐式的建築,包括「西班牙廣場」以及「歐洲街」、「中國園」等等。
  • 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培養論壇在上外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積極探索新文科發展路徑,著力推進一流本科建設,培養「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12月4-6日,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培養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承辦
  • 專業科普:高校國際化財經類特色專業與業餘考證培訓班有何區別?
    財政部印發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以及教育部《202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作要點》,都明確指出了國家要加快培養國際化財經人才並落實到工作要點中去。高校作為國家重大戰略人才培養的搖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跟經濟發展和時代需求,包括廈門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東北大學、雲南大學等一流高校在內,百餘所高校均開設了會計學專業(ACCA方向)、金融學專業(CFA方向)、財務管理專業(
  • ...促進我國高校人才培養 ——以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麥道國際...
    借鑑國外先進理念與模式促進我國高校人才培養——以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麥道國際學者學院為例金雷人才培養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推行國際化戰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拔尖人才,是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普遍給予重視的戰略舉措。
  • ...促進我國高校人才培養——以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麥道國際...
    Louis)(以下簡稱華大)麥道國際學者學院( McDonnell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cademy)以其獨特的國際化辦學理念,通過創建一個新型的學院,開創了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為國內高校提供了值得學習、借鑑的案例。
  • 新時代財經領域法治人才培養論壇在北京舉行
    法制網訊 記者黃潔 日前,由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主辦的「龍馬奮進·新時代財經領域法治人才培養論壇」在北京舉行,20餘位企業法律實務專家以及《法制日報》等媒體人士出席會議。他詳細分析了財經領域法治建設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意義以及法治化的財經領域對法治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介紹了中央財大法學院致力於「具備現代法治理念和國際化視野,系統掌握法律專業知識和法律實務操作要領,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熟悉經濟管理基礎知識和實務運作的高層次財經領域法治人才和行業精英」的人才培養目標及其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