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近年來,海曙區司法局與海曙區社會工作協會共同培育「啟新之家」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矯正工作項目,在司法行政管理框架下,項目依託社區矯正中心、司法所,協同社區及志願者力量,根據社區矯正監督管理的規定和矯正對象個性化的問題和需要,開展「啟新」系列計劃,幫助矯正對象改善社會功能,提升內生動力,從而建立起「政府主導、專業介入、社會參與、群眾協同」的社區矯正新格局。
一、「啟智」—社區矯正對象素養提升計劃。圍繞塑造「社會合格人」這一目標,「啟智計劃」實行「三段六步式」教育模式。入矯、中期、解矯為「三階段」,每階段對應不同的教育內容;「身份意識教育」、「法制意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勞動意識培養」、「勞動技能培訓和防止再犯教育」為六步教育流程;同時根據矯正對象存在的不同問題,進行「分層分類」教育:以文化程度分層,分別開展文化學習、素質提升、分享引導等教育;按年齡、性別、刑種等同質性人群分類,實施針對性的修心教育。教育形式上,除各類講座外,還有社工小組、團體輔導、主題電影討論會、讀書分享會、主題教育基地活動等等。項目建立師資庫和課程菜單,供社工選擇。兩年來,「啟智計劃」開展「啟明-掃盲小課堂」、「花式學法系列」、「學傳統講誠信系列」、「歷史文化體驗行」、「人生故事讀書會」、「應急救護實操培訓」等教育活動178場,14058人次參加。
二、「啟力」—社區矯正對象融入社會計劃。主要通過參與社區服務,培養社會責任感,搭建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橋梁。「啟力計劃」以「四社二工」模式,幫助矯正對象設計、完成社區服務。「四社二工」即社工、社區、社區社工和社會組織,矯正義工、社會義工。項目共建26個社區服務和活動基地,並且隨著矯正對象情況變化在不斷的優化調整。社區服務基地和活動內容有四種類型,一是參與到社區服務和社區治理的志願服務活動,如安全環境整治、垃圾分類宣傳、防疫守小門等;二是到養老、助殘機構,為老人理髮、修甲,協助智障兒童康復訓練,修善殘障康復設施等;三是到公益場所,如鼓樓交通崗做文明交通執勤、安豐環保驛站垃圾分類督導、樟水烈士陵園園區清掃;四是參加到志願服務團隊中,跟隨團隊到養老院一起做公益。「啟力計劃」建立的每個社區服務和活動基地均有負責的社工和義工,協助矯正社工安排服務內容、進行服務表現評價,並且全過程陪伴。項目還專門培育了一支修甲隊和一支理髮隊,為社區孤寡老人、養老院老人服務。兩年來,11348人次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活動。
三、「啟心」—社區矯正對象思維重構計劃。項目對所有入矯對象進行矯正評估,凡是存在家庭、經濟、工作、心理、行為及人際關係問題的,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列入「啟心計劃」,開展個性化幫教。按照服務流程,矯正社工從問題調查入手,制定幫教方案,連結各類資源,運用專業方法,激發矯正對象改變的意願,解決矯正對象面臨的困境,調和矯正對象所處的環境。「啟心計劃」以1+X的模式開展服務,1是矯正社工,是核心,X是心理、法律等某一專業人員,或是某一專業機構,以及社區社工、社區社會組織等,矯正社工視需要,引入一項或多項專業資源,與司法部門組成幫扶小組,共同開展服務。「啟心計劃」關注矯正對象的內在問題,改變一個或一群人的思維定向,修善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和互動關係,回歸正常社會人狀態。項目開展「老年對象團體心理工作坊」、「交通違法者自律小組」、「職業致罪者矯治小組」等,每年完成6-8個個案。「啟心計劃」同時致力於社會環境營造。培育關愛矯正對象的社區社會組織,如牡丹社區指南針關懷隊、新典社區愛心助航隊;經常開展矯正志願者交流會,讓這些民間力量成為宣傳社區矯正的主力軍。矯正社工也在各類論壇及法制宣傳陣地、社區活動等平臺上,傳播社區矯正工作的發展、意義和內涵,呼籲社會給予更多的支持,從各種角度為矯正對象回歸社會營造良好的接納氛圍。
四、「啟飛」—青少年社區矯正對象成長計劃。約佔25%的青少年社區矯正對象是項目關注的重點。「啟新之家」借力浙江省「關心橋驛站」開展專業服務。「啟飛計劃」以改善自我評價、糾正偏差的財富觀、挖掘自我潛能、優化朋友環境、改善家庭溝通模式、提升情緒控制能力、輔導親子教育、調適心理問題以及公益理念與行為的引導為主題,開展了「青少年成長小組」、「青少年偏差認知與行為治療小組」、「青少年心理治療小組」和「焦點治療關愛小組」等服務。對未成年、失學、失業、社會功能過低、風險評估低分的青少年,矯正社工與矯正對象建立微信聯繫,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解答疑惑、解除風險。兩年來,共組織開有青少年團體活動26場,服務個案44個。「啟飛計劃」採用陪伴服務,盡全力去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個失足者,幫助他們重新起飛。
>end--> 【來源:寧波市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