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關於日本小學校孩子的午餐紀錄片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參見新浪連結:http://news.sina.com.cn/o/2017-09-18/doc-ifykynia8071127.shtml)。
孩子們輪流值日擔當領飯-分飯-洗碗等工作。
不設食堂,老師學生一起在教室吃飯。這是日本中小學午餐的一個特色。
想必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了這段視頻。不得不說,日本學校的午餐供應,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今天,兔爸就從食譜入手帶您看一看日本學校的午餐。
-----------------------------------------------------
日本的中小學校(包括幼兒園)的午餐,基本都是由政府設立的」給食中心「統一製作和配送的。每個月月底,家長們都會按時收到下一個月整月的學校午餐的詳細食譜。(紙質的通知,或者是登在學校的官網上家長隨時查看下載)
這是兔爸家的小兔子今年4月份即將入學的衝繩某小學的主頁。在主頁的醒目位置登載著學校給食的菜譜(紅圈內)。日語裡把」計劃供應的食譜「叫做」獻立「。
點開連結,可以看到一張整個月的午餐食譜表。一共3頁。(PDF文件家長可以下載列印)
看上去簡單無奇的食譜表,暗藏很多不得不讓人佩服的細節。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細節一:所有的食物被分別三種顏色類別:紅色--肉類魚類,構築身體的血肉骨骼;黃色--主食米麵豆類,維持體溫和能量消耗;綠色-瓜果蔬菜類,維持身體正常機能運轉。 每一天的食譜不僅寫明今天吃什麼,而且寫明了這些食物對應的效用和機能。
細節二:每一天的食譜,除了寫明紅黃綠三類食物之外,還有一行(藍色)寫著「建議在家中補充的食物」。也就是說告訴家長,這一天的午餐裡,相對來說哪些食物是不足的,建議家長在早餐或晚餐中給與補充,做到所有營養元素平衡攝取。(比如上圖中最左列的1月15日周一的食譜,建議家長給孩子補充海藻類和水果類)
PS:每天的食譜中唯一不變的,就是都有一盒鮮牛奶(紫色圈內),日本從明治維新(今年正好是明治維新150周年)開始就推廣和堅持對兒童的牛奶供應,現在日本15-18歲的青少年[平均身高已經超過中國同齡孩子,學校牛奶統一供應功不可沒。(除了學校午餐供應牛奶之外,日本所有初中畢業之前的孩子都可以按月從政府領到「牛奶費」(即營養補貼),0-3歲每人每個月1萬5千日元(近1000RMB),3-15歲每人每個月1萬日元(600RMB),日本1盒1L裝的鮮奶的價格一般是250日元(15RMB)。也就是說每個月每個孩子的補貼,除了足夠買牛奶之外,還可以買很多肉蛋菜。這個福利全日本每個家庭都有,跟地域收入以及是否納稅都無關。像兔爸這樣的持有合法長期籤證的外國人家庭也一樣享受。所以日本再窮的家庭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吃飯問題)
雅虎日本上輸入「學校給食」,搜索出來上萬張日本學校的午餐圖片,無一例外地都有一盒鮮牛奶。
細節三: 這個小學2018年1月24-30號是學校午餐特別活動周,今年的主題是「日本各地的鄉土料理」。所以這5天每天吃日本一個地區的特色食物,很有意思。
細節四:食譜的第二頁,是所有食物原材料的產地表。綠色蔬菜、雞蛋和主食類的主要產地是衝繩本地以及日本國內其它地區。豬肉有日本國產的,也有丹麥和愛爾蘭進口的。牛肉是澳洲的(日本的和牛太貴了,學校用不起,哈哈),雞肉有美國和巴西產的。魚肉有日本國產的,也有挪威和俄羅斯的。無論進口還是國產,所有食材產地都寫清楚明白,讓家長了解和放心。
細節五:食譜的第三頁,是所有可能造成不耐受(或稱過敏體質)的食物清單。日本法律規定所有食物(無論是餐廳的菜單還是零食的外包裝)都必須標明是否含7種比較容易造成身體不耐受的成分(奶、小麥粉、蕎麥、蛋、花生、蟹、蝦),朋友們下次來日本可以留心看看餐廳菜單或零食包裝,都有註明。而上圖中的學校食譜更加進一步,在法定需要標明的7種成分之外,額外標明了另外20種可能造成身體不耐受的成分。如果有學生確實對某一種食材成分不耐受的話(表現為拉肚子或者過敏),家長可以通過食譜提前知道並且反饋給學校,學校會個別進行調整。
一張小小的食譜,透露出日本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視和關注。一所學校有且只有一份食譜,也就是說全校所有年級所有學生包括所有老師,午餐都是一樣的。沒有挑選的餘地,不養成偏食挑食的毛病,也沒有貧富家庭之間的差異。
2018年起日本將逐步推行學校供餐全面免費制度(安倍內閣強力推行,某些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已經開始實施)。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在日本,這句話得到了真正的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