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屆自治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為幼兒教育添活力
首屆自治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為幼兒教育添活力
一次承載希望與未來的大賽
從2014年8月1日起,本報開設「新疆人的世俗化、現代化生活」專欄,通過設置一個個既貼近百姓生活又有深刻含義的話題,真實再現新疆各族群眾的生活常態,深刻揭露宗教極端勢力的險惡用心,大力傳播符合時代精神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正本清源,揚清激濁,在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中體現媒體人的責任擔當。
近日,首屆自治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決賽在烏魯木齊舉行,來自全疆各地的45名幼兒教師參加了6個項目的比賽,大家以賽促學,更新思想觀念,交流專業技能。今日,我們為您呈現大賽中精彩部分和幾位幼兒教師的故事,讓我們一同關注幼兒教育。
首屆自治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決賽於12月5日圓滿結束,這是全區各族幼兒教師首次進行專業技能大比武。比賽為自治區大力推進農村學前三年免費雙語教育注入了活力,鼓舞了各族幼兒教師的士氣,是一次承載著希望與未來的大賽。
在7個月的比賽中,全疆近萬名幼兒教師參賽,45名優秀幼兒教師經歷初賽、複賽後來到了烏魯木齊,登上了決賽的舞臺。
舞臺上一決高下
交流專業技能、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是這次大賽的主旨。
大賽設置的6個項目包括幼兒園半日活動設計、環境創設、幼兒行為觀察與評價、看圖創編講述、幼兒舞蹈創編、幼兒歌曲彈唱等。其中,幼兒園半日活動設計是實拍參賽選手在幼兒園開展的半日活動,30分鐘的錄像要展現選手們在工作中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視頻裡要有幼兒園的生活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等。除了這一項外,其他五項均為現場比賽。
首日比賽氣氛十分緊張,比賽項目是幼兒舞蹈創編和看圖創編講述。
舞臺上,選手們展示了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文化。于田縣先拜巴扎鎮雙語幼兒園的陳璐璐跳了一支維吾爾族舞,她的舞姿和神態與維吾爾族姑娘一模一樣,觀眾還以為她是維吾爾族老師呢;鄯善縣蒲昌雙語幼兒園的熱孜萬古麗·阿布力提甫跳了一支有戲曲元素的秧歌舞;昌吉州實驗幼兒園的盧雪明跳了一支《七彩畫筆》,舞臺上她變成了孩子手中的畫筆,跳得活潑又可愛,她得了這個項目的最高分,也榮獲了決賽一等獎。
看圖創編講述展示了選手們的語言魅力,伊犁州紅旗幼兒園的馬琳講述了《愛吹泡泡糖的明明》的故事,
馬琳把四幅圖片看了一遍,就唱著兒歌開始表演了,孩子的聲音、小鳥的聲音在馬琳的演繹下十分逼真可愛。
接下來的比賽,越來越精彩,而最有意思的比賽要數環境創設了。在兩個半小時內,選手們要用比賽現場提供的彩紙、白卡紙、彩筆、紙杯、礦泉水瓶、牛奶箱等製作主題牆,對牆飾進行規劃和製作,還要製作與教育活動相對應的玩(教)具一件。
此次比賽的主題是好朋友,很多選手都把這個主題延伸到了「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上。熱孜萬古麗·阿布力提甫設計了一個「好朋友的家」,在用卡片做成的6個小石榴上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牆上還設置了「我們的節日」「我們的服飾」「我們的美食」3個小欄目,她的設計得到了評委的讚許。
觀念更新夢想花開
44歲的楊新紅是本次大賽年齡最大的選手,她是博樂市第一幼兒園的教師,工作已有21年。
「幼兒教育是我喜愛的事業,這次參加比賽讓我放飛了自己的夢想。這是自治區首次舉辦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但對於我來說可能是最後一次參賽了。在比賽中,看到年輕老師都特別優秀,讓我很感動,尤其是南疆的少數民族老師,我從他們身上看到新疆幼兒教育的明天和未來。」楊新紅激動地說。
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複賽中,楊新紅是第一名。楊新紅最喜歡孩子們叫她楊媽媽,她帶的中一班有47個孩子,班上有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哈薩克族和回族小朋友。
楊新紅說:「我從年輕老師身上學習到了創新精神,也看到了專業技能的重要性,回去後我要把參加大賽的收穫和我們博樂市的幼兒教師分享。」
賽場上最搶眼的選手是楊山,他是本次大賽決賽中唯一一名男老師。
楊山是新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招收的首批男幼師班的畢業生,畢業後的15年,他一直在烏魯木齊市第三幼兒園工作。在比賽中,他跳了舞蹈《兩隻老虎》,他穿著「老虎皮」隨著音樂在地上打滾、爬行讓觀眾很難忘,他講的故事也無比生動。雖然在幼兒歌曲彈唱比賽中楊山得分不高,但其他幾項他的得分都在前幾名,最終他獲得了三等獎。
對於幼兒教育,楊山是從做了父親後才開始認真鑽研的。
「有一個讓我難忘的畫面,3年前女兒剛進我們幼兒園,我正在哄3個哭鬧的孩子,當時我懷裡抱了一個,腿上坐了兩個,突然女兒哭著跑到我面前,我一下沒辦法了,沒地方再抱她,幸好女兒的老師也追著她過來了,替我解了圍……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有分離焦慮情緒,這都是正常的,得到關注後孩子會慢慢適應幼兒園的。」楊山說。
楊山說上學前教育專業是一次意外,本來他是陪女同學到新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面試,同學說正在招男生,讓他也試試,結果就被錄取了。他說,剛開始自己對參加比賽的積極性不高,因為園裡特別忙,但參加之後,他發現這是一次難得的讓自己成長的好機會。
不僅是楊山,每位選手都在比賽中學習成長。伽師縣第二雙語中心幼兒園的圖妮薩依木·庫爾班只有21歲,她說:「參加此次比賽,讓我看到了全疆各地優秀幼兒教師的風採,看到別人的專業技能展示之後,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次比賽讓我快速成長。」
新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周欣為這次大賽已經操勞多日了,身為大賽負責人,她參與了所有的環節。
周欣說:「所有比賽項目是根據國家幼兒教師成長計劃內容所設置,以《幼兒園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這次大賽除了展示幼兒教師專業技能,以賽促學外,最大的意義在於更新思想觀念,讓廣大幼兒教師認識到專業化成長的重要性,通過大賽實現專業引領。大多數人認為,幼兒教師就是會歌唱跳舞彈琴,有耐心教孩子們唱兒歌就行了,而我們要讓更多人認識到幼兒教師不是會唱會跳的保姆,是具備相關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專業教師。通過大賽,也可以看到全區各地幼兒教育水平參差不齊,也為我們今後幼兒教育發展和幼兒教師培養重點指明了方向。」
賽場內外學習忙
這次大賽還來了一支觀摩團隊,他們是來自南疆四地州農村學前雙語幼兒園的12名支教幹部。
全程觀看了比賽後,支教幹部們紛紛表示,這是他們最需要的培訓和學習。
曼爾孜亞·努爾買買提是新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教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她目前在洛浦縣納瓦鄉的一所農村雙語幼兒園支教。
曼爾孜亞說:「雖然我是在學前教育學院工作,但我的日常工作和幼兒教育專業沒什麼聯繫,這次回來學習收穫很大,觀看了參賽選手的展示,讓我直觀地感受到了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素質,我會對照著提升自己的能力,儘自己最大努力完成支教任務。」
蔡青燕是葉城縣種子管理站的幹部,正在葉城縣棋盤鄉中心幼兒園支教。他說:「這次觀摩大賽讓我感受到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真不容易,對於我來說這次學習好比是雪中送炭。」
蔡青燕教小一班,他在鄉鎮工作過4年,有一些維吾爾語基礎,最初的10天他每天都在想著法兒哄哭鬧的孩子。比賽中幼兒園半日活動設計、環境創設、幼兒歌舞彈唱都給蔡青燕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蔡青燕說:「幼兒歌舞彈唱的項目特別吸引我,我喜歡音樂,我計劃把我的吉他帶到幼兒園,學一些兒歌教孩子們唱。幼兒園半日活動設計是我需要學習的內容,我會把參賽選手的視頻帶回去,和其他支教幹部一起學習。」
在參賽選手中蔡青燕最關注的是楊山,趁休息時,他找到楊山請教怎麼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怎麼給孩子設計戶外活動。楊山十分熱情地給蔡青燕講了自己和孩子交往的經驗和辦法,兩人還留了電話和微信,楊山讓蔡青燕以後有問題隨時聯繫,他隨時解答。
參加比賽的屈園也來自南疆,她是阿圖什市阿扎克鄉庫木薩克村雙語幼兒園大班的老師,這次比賽讓屈園大開了眼界:「以前覺得自己還挺優秀的,在這次比賽中我發現比我強的人太多了,賽場內外,我都在學習大家,並為自己的專業成長設置目標。」
比賽是一次檢閱也是新的起程,不僅參賽的幼兒教師汲取了養分,今後全區幼兒教育的發展也有了更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