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戰略部署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在今年的全省旅發大會,省政府做出了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建設國家全省域全域旅遊目的地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支撐,也是構建山西旅遊發展大格局升級版的必然選擇,更是山西旅遊立足於世界眼光、國家名片、山西特色,開啟山西旅遊發展新時代的重要標誌。
太行山從華北平原拔地而起,平均海拔1200米。八百裡太行八百裡景,大自然把太行山的主體和精華都賜予了山西。這裡景色雄奇秀美、處處鍾靈毓秀,春天連翹花海遍野金黃,夏有壺關大峽谷飛瀑瀉玉,秋到王莽嶺觀雲海、探奇峰,冬賞山舞銀蛇的北國風光,一年四季都給人美的享受。這裡古韻深厚,「太行八陘」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數不清的古代民居大院散布其間。太行山「與天為黨」,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精神高地。神農嘗百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俯拾皆是的美麗傳說,無不昭示著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三大主力部隊與千萬太行兒女以血肉之軀築起抗日御辱的鋼鐵長城,為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卓越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又湧現出一批又一批英模人物,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不斷注入正能量。歡迎有識之士來到山西、來到八百裡太行,充分挖掘太行的山水、生態、紅色聖地等文化元素,凝練「大美太行、天下脊梁」的主題,推出神話探秘、四季觀光、森林康養、紅色教育、演藝動漫等旅遊業態,打造雄奇太行、秀麗太行、紅色太行、古韻太行的國家精品風景旅遊帶。
太行旅遊板塊將建設成為全季全天候覆合型旅遊目的地,以及穿越感體驗性最強、最具休閒度假功能的新山水旅遊勝地。具體包括十個標杆景區:即太行山大峽谷、王莽嶺、皇城相府、析城山、黃崖洞、八路軍文化園、五臺山、娘子關、麻田、龍泉森林公園,由此輻射與帶動周邊區域其他景區景點的發展。百個特色旅遊點(基地):即康養旅遊基地、戶外運動基地、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研學旅遊基地、休閒農業基地等。重點龍頭項目主要有太行山大峽谷(群)旅遊景區整合開發項目、大王莽嶺景區整合整治提升項目、太行山一號國家觀光旅遊專用道建設項目、太行水鄉旅遊整合開發項目、大析城山生態旅遊區建設項目、太行大九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項目、左權百裡紅色生態走廊綜合開發項目、五臺—駝梁自然生態風景區開發項目等。
長 治
長治市位於太行山和太嶽山之間的上黨盆地,由於兩山之間的特殊地貌形成了長治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利用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交通特點,將長治旅遊形象定位為「太行經典 長治久安」。
長治旅遊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確定為「一核四區」:「一核」就是以主城區及周邊為核心,重點發展旅遊集散、信息諮詢、文化娛樂、休閒美食、旅遊購物、綜合服務等功能。「四區」分別是以壺關、平順、黎城為主的山水太行旅遊區,以武鄉、黎城為主的紅色太行旅遊區,以長子和長治縣為主的古韻太行旅遊區,以沁源和沁縣、屯留、長子西部為主的休閒太嶽旅遊區。目前已形成壺關太行山大峽谷,通天峽、太行水鄉、黎城的太行黃崖洞等旅遊產品,長治市9個4A級景區中以太行山水為主的就7個。
依託這些資源,長治市已開發了八路軍文化園、遊擊戰體驗園、《太行山》實景劇等集觀光旅遊、參與體驗、教育培訓、餐飲住宿、會議接待於一體的紅色旅遊產品,還建成了以黨性教育和幹部培訓為主的太行幹部學院。其中,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和八路軍文化園是4A級景區。
以長子和長治縣為主的古韻太行旅遊區,清代以前的地面古建築多達3580處,其中元代以前的木結構建築就有189種,已公布的長治市四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12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66處。
忻 州
太行山作為晉冀兩省的地理分界線,縱觀忻州的繁峙和代縣、五臺、定襄、原平、忻府區,也就是忻州東部的6個縣,平型關位於恆山和太行山兩大山脈的交界處,也是我省太行山脈的最頂端,其中五臺山屬於太行山系的支脈,主峰北臺頂的葉鬥峰海拔3061米,號稱「華北屋脊」,位於太行山這條巨龍的龍頭位置,五臺山不僅是享譽世界的佛教聖地,也是馳名中外的生態避暑聖地;忻州的南部繫舟山是太行山的另一重要支脈,是滹沱河與汾河的分水嶺,其中禹王洞景區是忻州太行山的又一顆明珠。
駝梁位於五臺縣的東部,自然生態呈原始狀態,被譽為太行山中的一塊綠寶石。
禹王洞位於忻州城南20公裡的繫舟山腰,以其罕見的喀斯特地貌,被譽為華北第一溶洞。
地產資源。太行山以西的忻定盆地,已經形成了頓村、奇村、大營、湯頭溫泉產業群,最高出水溫度達到攝氏86度,被譽為中國三大名湯之一。
人文景觀。一是佛教寺廟群,除五臺山之外,佛光寺、南禪寺是中國的兩大國寶,在全國僅有的四處唐代建築中獨居其二;二是古城,有忻府秀容古城、代縣的歷史文化名城、原平的崞陽老城等為代表的民國小鎮、河邊鎮;三是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額定水頭640米,國內最高,世界第二,是潛在的工業旅遊勝地;四是紅色旅遊資源,忻州東部的太行山區是晉察冀根據地的發源地,代表性的景區有徐向前元帥故居、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南茹八路軍總部舊址、塔院寺毛主席故居紀念館、忻口戰役遺址、西和頭村地道戰遺址;五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個,有北路梆子、撓羊賽、原平鳳秧歌、原平鑼鼓、定襄麵塑、雁門民居營造技藝、代縣的峨口撓閣、繁峙的秧歌戲等。
晉 中
晉中市旅遊「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構建一廊一湖的構建布局,平川從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這六個縣市區是一廊,是以平遙為龍頭以晉商文化為主線的一個走廊。一湖是由東部五個山構成的太行生態旅遊圈,重點是建設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生態公園、國家旅遊度假區,跨越整合打造龍頭景區。
整合太行山森林公園鵲橋生態文化園、龍口、合山景區、龍泉森林公園、太行山百裡畫廊、蓮花巖等代表性的峽谷森林,依託太行峽谷天然自然的生態景觀共同構建太行大九峽旅遊度假區,打造成國家旅遊度假區。總的概念就是把零零散散的個體景區,整合為具有規模性、代表性的大型旅遊目的地。
通過扶持特色民俗文化村、特色民宿等鄉村旅遊發展項目,開發農家樂、農村生活體驗、鄉村美食、特產等產品,以旅遊開發實現脫貧致富,如左權縣橫嶺村小二黑莊園、左權蓮花巖莊園、和順許村等。成為晉中東部爽塬度假區的龍頭景區和旅遊集散地。
藉助壽星文化,大力弘揚地域飲食、養生文化,將地域特色飲食和中藥養生注入到古村落旅遊、鄉村旅遊、森林旅遊的體驗活動中,做足做好養生食療文化。
利用好品牌,在昔陽、在大寨將中國近現代農業技術發展和農業精神傳承進行打造,還有大寨的一些舊址和現代農業園區進行展示和體驗。
依託榆社的雲竹湖,打造區域性湖泊休閒度假區。
陽 泉
對照旅遊資源,陽泉重點打造秀麗太行、紅色太行、古韻太行三個方面。秀麗太行重點打造以娘子關為核心的太行水鄉風景區,以大汖溫泉度假村為核心的溫泉療養度假區,以滹沱河流域風景帶為核心的休閒度假村世界主題公園,以翠楓山藥林為主的城市氧吧旅遊休閒區。紅色太行重點打造以百團大戰公園等為中心的紅色教育基地。古韻太行重點打造以大汖古村、關王廟、冠山書院、小河古村、評梅景區為核心的景區。
此外,陽泉將繼續做好重點景區的深度開發工作,在深度開發娘子關、大汖古村、藏山等重點景區的基礎上,繼續走規模化發展、精品化包裝,打造品牌旅遊產品的路子,積極引進優秀開發團隊,開發包裝一批資源優勢明顯的旅遊產品,比如紅巖嶺景區、滹沱河風景帶的開發。
今年7月底陽泉市完成了包括省政府確定的4個重點景區的改革,11個A級景區全部完成,實現了專業化運營管理,同時成立了陽泉市旅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搭建了旅遊投融資平臺。
下一步陽泉在全面落實我省各項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出臺一些細的旅遊投資優惠政策,對旅遊投資興建項目優先保障綠地計劃指標,免除市縣兩級行政性收費。市縣事業性收費按照國家部門規定的最低標準減半收取,同時對外來投資項目開闢「綠色通道」,實行「並聯式」審批,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
晉 城
要堅持依託旅遊城,把晉城建成一個旅遊城市,把太行山的晉城部分建成一個太行山國家公園。根據規劃的定位,晉城將以全域旅遊為戰略抓手,首創國家公園建設,太行山旅遊開發與城市專項發展一體化推進,治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中國國家山地公園城市。這個定位包括兩個含義,一方面是進一步發展全域旅遊,改善城市面貌,全面提升城市旅遊競爭的軟實力,建成一座旅遊城。另一方面要大力開發太行山旅遊品牌,做大做強最有影響力的太行山旅遊品牌,建設太行山國家公園。
晉城貫徹我省部署的太行山品牌戰略,確立了三個主題,一個是山水太行,第二個是古堡古村落,第三個是康養避暑。
圍繞三個主題和兩個目標,晉城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方面是培育出骨幹精品,晉城本身區域人口少,要把景區做好,不管是精品工作,還是全域旅遊,都需要引進大量的外來遊客,尤其首先需要把中原的遊客吸引來。以蟒河、析城山、王莽嶺這些骨幹精品,包括準備推出的湘峪古堡、上莊、中莊、下莊和司徒小鎮這些骨幹精品,把它們做大做強。
本版圖文由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