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書友大家好,這一期我們要介紹的是一種紙——麻宣卡紙。圖片中:中間圓形的部分是宣紙的一種,主要材料是麻,所以稱之為麻宣,而後面方形的是軟卡紙,通常大小為34cm*34cm、38cm*38cm、50cm*50cm。通常麻宣卡紙中麻宣的形狀一般為鏡片、扇面以及方形。
麻宣卡紙的特點有以下幾點:首先,他有麻宣的基本特點,麻宣一般是半生半熟的宣紙,適合於寫楷書,因為麻宣走墨速度不是很快,而當麻宣裝裱在卡紙上面之後,其走墨的性能更加穩定,從半生半熟的狀態變成了七分熟三分生的狀態,這種狀態更適合於寫小楷。很多書友喜歡直接在熟宣上面寫小楷,穩定性很好,但是熟宣基本不走墨,寫出來的字靈活性不夠,墨色深度也要差一些,因此,麻宣卡紙的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這是我臨寫的《靈飛經》,可以看出他的墨很穩定,即使寫的很慢也不會跑得很厲害,當然他也有一定的走墨性,所以暈然的效果也有。《靈飛經》這本小楷是非常靈動的,如果寫的很刻板,就失去了其韻味。
下面我們來臨寫一下《靈飛經》:
這是我們聖手書法課堂的四種墨汁,其質量和濃度是從前往後依次遞增的。第一款是適合於練習用的普通墨汁;第二種是優選;第三種是精選;最後一種則是經典,他的墨色非常黑,即使加了水墨色也非常的清亮,對於寫小楷更推薦直接用這種墨汁。
墨汁準備好後,用筆也是有講究的,在蘸墨之前,要先蘸一下清水,這樣可以使筆尖收攏的較好,而且蘸了清水之後,毛筆變得很滋潤,寫字時墨的流暢性會更好,同時也可以使筆更加的乾淨,有助於後續的使用。但是在蘸清水之後要用一張廢紙將筆擦拭一下,然後進行蘸墨,蘸墨後要用廢宣紙將多餘的墨汁擦去,因為此時的毛筆中還含有一定的水分,寫出來的字跡狀態不太穩定,需要擦拭後進行二次蘸墨,方可書寫。
下面我們開始對臨《靈飛經》。在書寫時第一個字非常重要,要定好大小、位置後再進行書寫。
可以看出這款經典款的墨汁在麻宣卡紙上的墨色和暈染效果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再來寫一副行草書法,應為行草書寫具有連貫性,所以需要在墨汁中加一點水使墨汁更流暢。
在加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用瓶蓋少量多次的加,不可直接拿著水瓶傾倒。
倒完水後要將墨汁調勻,耐心的正反攪拌調勻。
在調勻後要在廢宣紙上進行試墨。
在書寫前,為了追求版面質感飛白的感覺,所以字不能寫的太小,因此內容不能寫的太多。我們選用「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句話作為書寫內容。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 END / ————
規範、系統、高效學書法
就來聖手書法課堂